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用於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信息的傳遞。
RIP協議基於距離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這種協議的路由器只關心自己周圍的世界,只與自己相鄰的路由器交換信息,範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再遠,它就不關心了。
思科模擬器下載地址:
http://www.5sharing.com/rj/wl/wlfz/2150.html
首先來看一下靜態路由協議和動態路由協議的區別:
靜態路由:這種路由由網絡管理員手動輸入路由器命令管理。缺點:需要手工輸入,網絡過大無法使用。
動態路由:這種路由由網絡路由協議根據拓撲或流量改變而自動調整。缺點:容易佔用網絡帶寬。
RIPv1和RIPv2的區別:
1.RIPv1是有類路由協議,RIPv2是無類路由協議。
2.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可以支持VLSM。
3.RIPv1沒有認證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認證,並且有明文和MD5兩種認證。
4.RIPv1沒有手工匯總的功能,RIPv2可以在關閉自動匯總的前提下,進行手工匯總。
5.RIPv1是廣播更新,RIPv2是 組播更新。
6.RIPv1對路由沒有標記的功能,RIPv2可以對路由打標記(tag),用於過濾和做策略。
7.RIPv1發送的updata最多可以攜帶25條路由條目,RIPv2在有認證的情況下最多只能攜帶24條路由。
8.RIPv1發送的updata包裡面沒有next-hop屬性,RIPv2有next-hop屬性。
網絡拓撲圖
根據拓撲圖,我們可以了解到PC1和PC2分別屬於不同的網絡,然後通過動態路由協議可以實現PC1能ping通PC2的IP位址。
首先在交換機1上創建VLAN20 ,並且將埠劃分VLAN 。
在交換機2上創建VLAN10 ,並且將埠劃分VLAN 。
在R1上,Fa0/0配置PC1的網關地址,並且給路由器的Fa0/1口配置IP位址。
在R2上,Fa0/0配置PC2 PC3 PC4的網關地址,並且給路由器的Fa0/1口配置IP位址。
基本配置做完後,開始RIP動態路由。
配置PC1筆記本的IP位址:
配置PC2筆記本的IP位址:
測試網絡是否調通
查看路由表信息輸入命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