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今天的推送比較適合小夥伴們躲在被窩裡閱讀。
最好再自備點兒瓜子、飲料、爆米花什麼的。
因為小嗨要講《鬼故事》了。
說句實話,我還真沒見過如此簡單粗暴又自信滿滿的片名。
不過事實證明,簡單粗暴也好,自信滿滿也罷,人家有叫這名兒的資本。
故事的主人公古德曼教授,是個妥妥的無神論者。
他始終堅信,所謂的超自然現象全都能用科學解釋清楚,絕非怪力亂神。
並為此主持了一檔名為《通靈作弊》的電視節目,專注於「靈異打假」的行當。
直到一個包裹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寄件人可以說是古德曼的偶像——著名心理學家查爾斯·卡梅倫。
他曾利用心理學知識打臉了無數所謂的靈異事件,後來卻莫名失蹤了。
如今偶像主動找上自己,令古德曼激動不已。
可沒想到的是,一見面卡梅倫就開始刷新他的三觀。
他拋給古德曼三個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案例,想讓他也去看一看。
第一個案例的主人公是守夜人託尼。
他的女兒身患閉鎖症候群,除了眼睛能睜開,全身癱瘓,在醫院裡躺了五年。
某天,他在值夜時發現有人三番五次拔掉電源,於是便深入漆黑的倉庫查看情況。
誰知竟遇到了一個黃衣小女孩。
她嘴裡喊著「爸爸」,緩緩走來,將乾枯的手指伸進了託尼的嘴裡。
第二個案例的主人公是少年西蒙。
父母的嚴格管教,讓他養成了用說謊來逃避責罵的習慣。
這父母的畫風……
考試掛科那天,西蒙心神不寧地開車回家,不知道如何矇混過關。
分心之下,撞上了一個半人半羊的怪物。
第三個案例的主人公是成功人士麥克。
當年,他的妻子選擇事業有成以後再生孩子,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
好不容易通過試管嬰兒懷孕,又在七個月時出現異樣,住進醫院。
某天夜裡,麥克突然看見形如惡靈的妻子兇狠地質問自己為什麼不在醫院。
原來,他為了工作先行離開,結果妻子和孩子都沒保住。
平靜地說完一切,他便在古德曼面前舉槍自盡了……
這部《鬼故事》,改編自英國同名舞臺劇。
作為最受歡迎的驚悚戲劇之一,該劇曾在全球多地進行巡演。
這也使得本片在當年一經上映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國內豆瓣7.2分,位列2018年度高分恐怖/驚悚片排行榜第7名。
國外IMDb6.4分、爛番茄新鮮度83%。
眾所周知,英國影視作品對於強迫症和處女座一直非常友好。
由於其悠久的戲劇文化,編劇的功底相當深厚。
本片也是如此。
一方面保留了原版戲劇的三幕式結構,規整嚴謹,滴水不漏。
另一方面做了大量的細節鋪設,讓人看完以後有種「理清毛線團」的快感。
與其說它是一部恐怖片,倒不如說是一部懸疑片。
不過導演又沒有刻意將故事拍得晦澀難懂,反而通俗易懂,基本上看一遍就能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
接下來是反轉時刻,不想被劇透的小夥伴請迅速撤離。
真相揭曉,整部電影,其實全都是古德曼的臆想。
他在車內自殺未遂,患上了閉鎖症候群,住進醫院。
身體動不了,腦子還能轉,於是便幻想出了那三個故事。
卡梅倫、託尼、西蒙、麥克,分別是他的教授、清潔工和兩名醫生。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不屑了:這不是國產恐怖片最常用的手段嗎?
沒錯,當恐怖片無法自圓其說時,用精神疾病和幻想來解釋是最省事的辦法。
當然了,本片肯定與之不同,不然小嗨也不會安利給大家。
不同就不同在於,編劇功底過硬,劇情懸疑且不失深度。
整個故事雖是臆想,但反映出來的卻是古德曼真實的人生。
他小時候的不作為,間接導致被惡霸騙進山洞的智障男孩死亡。
父母嚴苛的管教,又致使性格懦弱的他什麼事情也不敢坦白,只會用謊言逃避責罵。
比如被同學欺凌、智障男孩有危險,以及自己開車撞到了什麼。
到了中年時期,妻子的一屍兩命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此可見,三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分別代表了古德曼父親、兒子、丈夫的身份。
哪有別人的人生?有的只是他自己的人生罷了。
正如上文所說,本片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大量的細節鋪設。
看到最後你才會發現,真相大白之前,許多細節早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比如經常出現的「無臉男」,他是死去的智障男孩,兩人穿著同樣的外套。
再比如惡霸欺騙智障男孩看到山洞裡的第十個數字就可以出來,可裡面只有九個數字,男孩情急之下哮喘病發作。
所以那九個數字,在古德曼的臆想裡隨處可見。
酒吧名叫「第十個數字」,門牌號,捲簾門,教堂的牆壁上,都是如此。
因為那是他心裡揮之不去的陰霾。
還有片中出現的所有時間都是三點四十五分,那是古德曼入院的時間。
類似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小嗨就不在此贅述了,留給大家自己去發掘吧。
有意思的是,小嗨是和小夥伴一同觀看的本片。
影片結束,他說:這男的也太可憐了吧?
可憐嗎?一點兒也不可憐。
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負罪感強烈的人,才最容易「遇鬼」。
不難發現,不管是智障男孩,還是妻子、孩子,他們的死有一個共性。
那就是古德曼的不作為。
一次又一次的不作為,日復一日地譴責、折磨著他的內心,直到崩潰。
自私、懦弱、膽小、不負責任、沒有擔當......
古德曼沒有盡力而為,當然不會問心無愧。
不過小嗨看完本片的第一反應,還是想要艾特國內的導演和編劇。
是,由於規則的限制,國產恐怖片難出佳作。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已經成為了我們自暴自棄的理由和藉口。
本片也沒有鬼怪,結局是幻想,整體看來又不恐怖,可它就是成功了。
這一「耳光」打得,不值得反思點什麼嗎?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