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穎)今日,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武昌會場之「科技創新在珞珈」論壇暨第二屆珞珈山街「科技創新在珞珈」論壇在湖北省科技創業大廈珞珈創谷舉行,論壇以「打造小洪山科學城科技創業生態」為主題,探索完善小洪山科學城「政產學研金服用」全要素創新體系,構建更加緊密的珞珈區域創新聯結機制,助力武漢疫後重振。
小洪山科學城位於八一路與珞獅北路交匯地帶,這一高水平創新創業平臺,主要依託武漢大學和中科院武漢分院技術創新資源,打造集研發中心、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產業基地為一體的全過程孵化培育鏈條,高水平推進武漢大學及中科院周邊產業空間改變升級。
近年來,武昌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統籌推進小洪山科學城加速發展。先天優勢明顯,創新資源雄厚,後疫情時代,積極營造小洪山優良科技創業生態,成為打造武昌創新要素集聚高地的其中關鍵。
而科技創新和企業孵化的創業生態如何實現?會上,來自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產學研合作處、武漢大學中國產學研問題合作中心、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園區及企業代表展開了探討。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珞珈山街按照武昌區科技創新工作部署,合理利用科教資源優勢,創新「大學+」模式,深度挖掘轄區空間資源,持續打造特色科技空間,現已建成珞珈創谷一、二期、鬥轉科技園、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武漢基地等多個特色科技空間,經營面積達一萬餘平米,在創新型城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已作出有益探索。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