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雙流區3個部門收到了區財政局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黃燈」預警,要求對預算資金使用緩慢的情況進行說明。
這是雙流區強化頂層設計,加快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一個小插曲。
「雙流區從制度設計著手,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有效地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雙流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雙流區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構建完善預算績效管理「1+1+N」制度體系,統籌推進改革落實。
「我們明確工作目標、進度安排、責任要求,將規矩立在首,切實築牢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良好基礎,全面推進我區績效管理改革往實裡走,往深裡走。」雙流區率先建成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構建線上績效管理模式。
2020年,雙流區首次實現績效目標線上管理模式,將績效目標編報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實現了預算績效目標與預算編制「二上二下」同步,還將年初預算績效目標隨預算草案提請區人民代表大會審查,首次實現與部門預算同步批覆、同步公開。2020年年初預算對54個項目開展了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審核和評估工作,對存在立項依據不充分、資金測算依據不足、預算編制不準確等問題的21個項目的預算金額進行了調整,調減比例達8%。
同時,雙流區還強化績效運行監控。2020年,率先在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完成項目1-6月和1-8月績效自運行監控工作,實現項目監控全履蓋。在自運行監控的基礎上,對30個項目進行了重點監控,對進度滯後的10個項目進行調減,調減比例達3.6%;對績效目標偏離等16個項目調整完善績效目標;對執行進行較慢的7個項目加快實施進度。
強調過程監控,更注重效果評價。
雙流區以績效結果的應用為落腳點,推進信息公開、實施結果獎懲為主要手段,實現績效評價結果的深度廣泛應用。2019年,對全區106個項目開展了績效自評價工作,對19個項目、5個部門整體、1個財政政策開展了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對評價得分較低的3個單位與2020年預算編制掛鈎,扣減10%的預算經費。2020年,繼續擴大績效評價範圍,首次實現項目自評價全覆蓋,同時對19個項目、8個部門整體、3個財政政策開展了重點績效評價工作,涵蓋產業發展、政府購買服務、民生項目、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等。此外,雙流區還進一步強化績效管理工作。2020年持續加大績效管理工作考核力度,印發了《成都市雙流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暫行辦法》。通過實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層層壓緊壓實預算單位在項目績效目標申報、項目執行、項目監管等環節主體責任,並拓寬考核範圍,聯合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等部門將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全區目標考核,使「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王明峰
作者:王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