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流感肆虐,兒科病房爆滿,現在有很多流感後遺症出來了。」昨天,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陳玉燕發來微信感慨。今年春節,不少父母都沒過好,孩子患上流感,經常是大寶、二寶連環中招,不少孩子體溫退了,胃口卻差了。
臨近開學,流感恢復期的孩子該怎麼辦?燒退後一直出虛汗、食慾不好,能不能調理?陳玉燕主任的家人朋友,平時經常來請教她,她也想通過我們,給父母們推薦幾個家庭調養的食療和藥膳方,適合流感後期出現咳嗽、怕冷、多汗、乏力等症狀的孩子。
乙流病癒不久又感染甲流
1月8日乙流,1月28日甲流。8歲的程程,年前都在省中醫院度過,她是陳玉燕主任的老病人,是個二年級的小學生。
「上學期臨近期末考試時,孩子的媽媽給我發來微信,說女兒中招了,持續4天反覆高燒40攝氏度。」陳玉燕主任一問,孩子班裡好幾個同學感冒發熱,顯然是被傳染了流感。去醫院做了咽拭子化驗,確診乙型流感。流感退燒很困難,程程每天多次服用退燒藥,出大汗後降溫,沒過幾小時又燒上去,程程媽媽只能日夜守護。折騰了三四天,孩子總算徹底退燒了。
「當時孩子媽媽問我,得過流感還會不會再被傳染。我告訴她,不同型的流感還可能再被傳染,得過乙流還可能被甲流傳染,如果病毒變異,也有可能再次患乙流。」陳玉燕沒想到,過了大半個月,程程又入院了,這次到了要住院的地步,「孩子一直喊頭暈頭痛,哭著喊救命,媽媽都被嚇壞了。」
吃著退燒藥和抗病毒藥,程程的燒壓了下去,勉強參加了期末考試,但整個寒假,程程媽媽明顯感覺孩子不對勁,「人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一個月連患兩次流感,病癒後的程程怕冷、渾身乏力、出虛汗,整個春節都沒有胃口,整天無精打採。臨近開學,程程父母又急著奔到醫院,忙著找醫生開中藥調理。
一大撥患兒進入流感恢復期
「今年流感肆虐,小朋友由於免疫系統發育欠完善,容易相互傳染。」陳玉燕主任說,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二孩家庭,「不少帶孩子來看病的家長告訴我,家裡還有個小寶寶,大寶才好,二寶又中招,只能一趟趟往醫院跑。」
「目前一大撥流感患兒進入恢復期,中醫藥在緩解流感急性期症狀和後期調養上有優勢。」陳玉燕主任說,不少得過流感的孩子出現乏力多汗、咳嗽遷延、怕冷、睡眠不安、食慾減退等症狀。「尤其是學齡兒童,學業壓力大,之前發著燒掛著鹽水還要去考試,好不容易體溫退了,可以趁寒假放鬆一下,家長卻發現孩子整天懶洋洋,對吃喝玩樂都沒了興趣。」
面對這樣的孩子,兒科專家會選用生脈飲、桂枝湯、二陳湯等中醫經典名方,幫助孩子儘快度過流感恢復期,調整身體。不過陳玉燕主任提醒,中醫講求辨證論治,吃中藥必須先帶孩子來醫院,由兒科醫生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開具處方,一人一方效果才好,絕不能盲目按網上的偏方抓藥吃。「如果父母不確定孩子適合什麼樣的飲食調養方,也可到省中醫院兒科門診諮詢,兒科還有現成的止汗散、消積散等外用製劑,專門針對患兒多汗、消化不良等症狀。」
兒科專家推薦的流感後期調養方
流感恢復期,除了中藥調理,家庭調養和保健也十分重要,昨天,記者請教了省中醫院兒科的中醫專家,他們特別推薦了幾款適合家庭調養的食療和藥膳方。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症狀,可以對照著做一做。除了流感,也適合普通感冒後的小朋友。
無精打採、睡眠不安 百合蓮子粥
原料:百合50克,蓮子(帶心)30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百合、蓮子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與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後加紅糖稍煮沸即成。睡前服粥,分早、中、晚食用。
兒科專家:百合清心安神潤肺,蓮子補脾益腎養心,適用流感後期精力大耗的小朋友。
脾胃氣虛、食慾減退 大棗橘皮飲
原料:大棗10到20枚,鮮橘皮15克或陳皮3克。
做法:先將大棗炒焦,與橘皮一起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衝泡溫浸10分鐘,飯前代茶頻飲,每日1次。
兒科專家:大棗橘皮合用有健脾強胃、理氣調中之功效。適用表現為流感後期胃口不好的小朋友。
咳嗽無痰、大便乾燥 銀耳梨子膏
原料:銀耳15克,雪梨2個,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浸軟洗淨,雪梨洗淨去皮、核,切塊,然後共放入鍋內加水同煮,待銀耳煮熟爛湯稠時,加入冰糖,烊化調勻即可。
兒科專家:銀耳有滋陰潤肺功效,雪梨有清肺止咳作用,兩者合用則有養陰清熱、潤肺止咳功效。
怕冷 猴頭菇乳鴿煲
原料:猴頭菇30克,乳鴿1隻,生薑10克,鹽、酒、味精適量。
做法:猴頭菇洗淨後用溫水泡半小時,削蒂備用,乳鴿洗淨,然後共放入砂鍋內加生薑、酒、鹽和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煮30到45分鐘,待鴿肉熟爛時加味精調味即成,吃肉喝湯。
兒科專家:猴頭菇性平味甘,有補虛助消化作用,乳鴿益氣養血,生薑辛散解表,三者合用,藉助煲湯提味後小孩易於接受。主要適用於流感後遺留怕冷、胃口差的小朋友。
乏力、多汗 芪棗豬肉湯
原料:黃芪10克,大棗10枚,精豬肉100克,生薑10克,鹽、酒、味精適量。
做法:將精豬肉洗淨切塊,放入開水中略煮,取出過冷開水備用,將黃芪洗淨,紅棗洗淨去核,與豬肉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煮約1小時,待肉將熟時,加入生薑煮10分鐘,最後加鹽、味精調味而成。
兒科專家:黃芪益氣固表,大棗補脾和中,生薑辛散透邪,豬肉味美,容易讓孩子接受。
掃一掃,關注大浙健康,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免費領取更多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