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成就大業的訣竅,就是他一生堅持笨拙,不走捷徑

2020-12-05 阿凱閱讀

近代以來,能與曾國藩比肩的人物實在是少之又少。曾國藩無論在做人治學方面,還是在治軍為官方面,都堪稱「聖人」。

其對後人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蔣介石學習他,梁啓超推崇他,李鴻章繼承他……

當然,曾國藩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他不抽菸、不喝酒,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一邊忙著打仗,一邊在日記裡吐槽工作艱難、要回家種地……

他很平凡,一如我們

比如著名的曾國藩背書的故事:

某年酷夏最熱的一天,一個小偷鑽進了曾國藩的臥室,正當他要席捲貴重物品時,曾國藩夾著書本回來,小偷只好鑽進床底,見機行事。

當時天色已晚,很多人已就寢。可曾國藩卻挑燈誦書,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讀了兩個時辰都沒有背誦下來。

小偷忍無可忍,從床底下滾了出來,拍拍身上的塵土,朗聲而誦,勢如流水。

(摘自《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上面這個小故事,可能很多朋友看了之後都感同身受吧——我們上學的時候也曾半夜背書,卻怎麼也背不出來!

除了熬夜背書之外,曾國藩考完試也和我們一樣要和同學對答案:

同仁們聚到一起,陸續敘述答題情況,輪到曾國藩,他突然大腦空白,想不起自己的答案了。

「你這塊錯啦!」

同仁快速地說出正確答案,曾國藩如雷轟頂,晃了幾晃,癱倒在地。

想想我們當初考完試對答案,那種酸爽如坐過山車的感受,想到一百年前的大人物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情,真是有趣而又親切。

這兩個小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曾國藩真的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天才,如果說王陽明是超越凡俗、難以模仿企及的仙才,那麼曾國藩就是腳踏實地,完全靠努力與踏實,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凡人。

那麼,曾國藩又是憑藉什麼在普通人當中脫穎而出的?

這4種品質讓他逆襲

堅韌不拔之毅力

曾國藩的毅力是非常強的,他用理學的方式約束自己的行為,將自己的不足寫在日記本上,時時警醒自己,曾經用毅力戒除了十多年的菸癮

敗而不餒之精神

正如前文所敘述的,曾國藩不是一個聰明的天才,他也做不到像王陽明那樣用兵如神,奇謀巧計不斷。相反,他一生打過不少敗仗,甚至數次險死還生,但無論多少次失敗,他都能重新站起來。

虛懷若谷之心胸

曾國藩很注意反省,有自知之明。多次檢查他如何不如左宗棠,如何不如他的幕僚,這也挺了不起,他不是自卑,自己哪些事情行哪些事情不行,他分析得很有道理。

腳踏實地之品格

太平天國有很多厲害的將領,最後卻被曾國藩打敗,他靠的是什麼呢?就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他從來不用奇謀巧計,而是堅持「結硬寨,打呆仗」,這種踏實、樸素的價值觀,讓他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也就是這樣一個「又笨又慢」的曾國藩,做出了令很多天才都望塵莫及的大事業,讓無數後人視為榜樣。

所有人都可以學習的榜樣

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曾國藩是你的榜樣。當年曾國藩草創湘軍時,手下無人、無財、無權,是個標準的「三無」官,但他單槍匹馬,硬是拉起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常勝軍。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曾國藩是你的榜樣。他會給你許多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寶貴經驗。曾國藩用人獨步天下,他的部下中出過二十六個正部級,五十二個副部級。有人說,湘系文武半天下,天下一半的官員,都是出自曾國藩門下。

如果你是一個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曾國藩是你的榜樣。一個智商平平的湖南學子,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而始終不放棄,最後考上同進士的,他的故事會給你無窮的精神鼓舞。

如果你是一個公務員,曾國藩更是你的榜樣。曾國藩一生真正詮釋了什麼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從一個屢試不第的落魄讀書人,一步一步成長為大清的擎天巨柱,為延續大清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即使你都不符合上面說的職業和身份,曾國藩依然是你的榜樣。他是真正將理學的修身貫徹到極致的人。改掉了自身數不清的壞毛病,比如抽菸、好色、罵人……

曾國藩是可學的,更是值得學的。《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獨家呈現給我們一個「又笨又慢」的曾國藩,讓你看到,

曾國藩成就大業唯一的秘訣,就是他一生堅持笨拙,不走捷徑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家族,努力了三代,才成就了書香門第
    世間性價比最高的事情,就是讀書!無論你想在學校浸泡多少年,都要走進社會,謀求生存。做事,才是最難的!南宋陸遊留給我們一首詩,《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今天,說說曾國藩家族,努力了三代,才成就了書香門第。
  • 曾國藩一生的大智慧,都濃縮成了這5句話,句句警心,建議讀一讀
    提到曾國藩,一定有的一句話,那就是千古第一完人,人人頌揚曾國藩的完美,在為人處世上更是讓人稱頌。作為大清之柱石的曾國藩,備受重視,仕途順暢,一路高升。他的成功,固然來自於謀略過人,並且不斷地完善自我。作為一介儒生,他沒有靠山,也不拉關係。因為他知道,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憑藉自身刻苦勤奮,白手起家,考取功名,踏上仕途。刻苦上進,學業優秀。而他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並非那種天賦很高的人。曾國藩過人的處世智慧,大致是從三個方面充分體現出來的。
  • 曾國藩:做一個很努力的「笨蛋」
    但是,起步階段的這麼多艱難困苦都被曾國藩一路堅持下來了,不光是因為他的毅力和努力,更重要的還是他能夠正視自己的笨拙。甚至,到後來,曾國藩變得崇尚這樣的笨拙:「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為何曾國藩如此「尚拙」?從他一生的軌跡就可以看出,他所有的偉大成就均得益於對於他的笨拙。
  • 曾國藩: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認為,曾國藩這個人往往是」權謀「的代名詞,認為他是一個老謀深算、老奸巨猾的人,其實不然。在談到領導力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領導力和權術、權謀混為一談,認為領導力就是政治手腕,那就大錯特錯了。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全集》一書,讓我對於領導力有個更新的認識。曾國藩的在處理湘軍內部關係的時候,體現出的領導力,概括起來,那就是"拙誠"兩個字。
  • 曾國藩智慧:「越是困境中,越是開悟時」,若能讀懂,足以改變一生
    古有"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今有"人生難免起起落落落落"。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坎。困境之中,如何擺脫?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一顆自渡的心。生而為人,曾國藩也同樣如此,他的一生幾經波折,經歷數次大敗,甚至三次自殺未果。
  • 《曾國藩傳》:從笨人到聖人,曾國藩將這一個字,做到了極致
    這個故事雖然是民間傳說,無法辯證真偽,但是由此可見,曾國藩小時候的「笨拙」,那是在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為什麼曾國藩學習這麼慢,還一直在堅持呢?這與他爺爺曾玉屏的教育,有著極大關係。曾玉屏年輕時候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但是到了35歲那年,突然發憤圖強,日夜苦幹,終於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
  • 曾國藩31歲,破而後立,只因堅持2大法寶,看看你離成功還有多遠
    但也是在這一年,曾國藩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發誓要成為一代聖人。立志成聖的曾國藩不只是說說而已,他還堅持兩件事,也正是這兩件事,讓他的夢想成真。堅持早起,寫日記,反省自身曾國藩說:「一個人如果連早起都做不到,還指望他這一天能幹什麼呢?」
  • 男人負債纍纍,建議讀讀曾國藩的2句話,或許能走出低谷
    沒有人會一生順遂,大家總會遇到挫折,跌入低谷,尤其是承擔這更多責任的男人來說,誰都有跌落低谷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為什麼有的人就能夠東山再起,但是有的誰就只能一蹶不振呢?其實這就是因為你在跌倒後,是選擇積蓄力量再次爬起,還消極頹廢,只會抱怨卻不努力改變的原因。一個人身處低谷,就算負債纍纍,也並不可怕。
  • 「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的祖訓,為何會影響曾國藩一生?
    每一個家族,每一個家庭,幾乎都有自己的祖訓,但真正遵守和牢記的人卻不太多。晚清名臣曾國藩的祖先是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留下的祖訓非常多,比如早起、打掃潔淨、誠修祭祀、善待親族鄰裡等等。這些祖訓,對曾國藩的影響非常大,其中,他家留下的「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的祖訓,更是影響了曾國藩一生。
  • 曾國藩:人生體驗揭示的成長規律是:小習慣大素質,小訓練大成長
    曾國藩:人生體驗揭示的成長規律是:小習慣大素質,小訓練大成長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但一個男人,要想成就一番大業,就一定要學會戒除女色。否則,身體不強、運勢不達、事業不興。而在戒除女色這方面,有個歷史名人,堪稱榜樣。
  • 曾國藩是個怎樣的人物?堅持寫了十八年日記
    順其自然,不過於追求完美曾國藩雖然一生官運亨通,但他所成就事業的過程中也充滿了崎嶇和坎坷。多年的官場生涯讓他認識到了為官只是一時的幸運,而最終的歸宿還是自己的家鄉。所以他希望後代要以讀書為理想追求,而不希望他們走上仕途。在為人處事上,他告誡子弟不要過於追求完美,所有事物都遵循著此消彼長的規律,凡事都要有順其自然的想法。
  • 曾國藩:能有一番成就的人,身上都有這六個特點,你有幾個?
    每當談到清末時期,一定會說到一位大臣,他就是曾國藩,這是因為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出生於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他憑藉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取了進士,入朝為官。然而那個時期,我國內憂外患,當時為了增強國力,清政府舉辦洋務運動,曾國藩就是其中的倡導者,此外,他還白手起家創立了湘軍,這支軍隊在後來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國藩認為成大事的人身上都有以下幾個特徵。一、不去抱怨曾國藩在談求學處世的方法中,強調了力除牢騷的重要,並且告誡他的四個弟弟不要一味發牢騷。
  • 曾國藩:進德修業有智慧
    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他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曾國藩的一生可謂功名顯赫,成就非凡,梁啓超盛讚曾國藩說: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家都迷戀曾國藩?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
    曾國藩原先名字叫曾子誠,為了以示決心,曾國藩將名字改為現在這個名字,號也改為「滌生」,表示浴火重生的意思。結果沒堅持幾天,曾國藩的第一次戒菸行動就宣告失敗了。在這之後他的戒菸一直反反覆覆,一次次以失敗告終。直到32歲的曾國藩進了翰林院後,他猛然醒悟,如果戒菸這件小事都克服不掉,這輩子還想幹什麼大事呢?
  • 晏殊和曾國藩的大智慧:藏巧於拙,用晦於明
    他5歲時,便熟讀經史下筆成章,14歲以神童入仕一舉成名,18歲任光祿寺丞。此後,為朝廷鞠躬盡瘁最終官拜宰相、富貴一生。與許多名人相比晏殊的仕途可謂是順風順水,這很大程度歸功於他個人的大智慧。據說,皇帝聽說大臣們都熱衷於遊樂宴飲,唯獨晏殊在家閉門讀書,於是破格提拔了他。
  • 曾國藩: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
    曾國藩是家裡的長子長孫,本身就承擔著巨大的家族壓力,心中況味可想而知。智力不如別人,就只能一點點努力,進步一點是一點,他時刻檢省自己,書本不舍,日課不輟,堅持了幾十年。曾國藩對自己兒子說:「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 曾國藩:成大器者,必須做到「四守」,明白這4個字的人不該平凡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時期的名臣,也可以說是挽大廈將傾之際的能臣,雖然最後不久的清朝依然滅亡了,但這並非曾國藩一人之力可以挽救。 曾國藩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資質平平之人,他一生最重視的便是「勤」字。他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 痛風成就了曾國藩的忍耐力?梁冬、慄強解讀曾國藩修身法則
    我們中國人還有一個比這更大的誤會,就是我們總說的人與自然的平衡。中國人和外國人不一樣,西方文化注重人和自然保持平衡,但是中國人不這麼想問題。中國人認為人和自然之間是一體的,一體的東西是不去搞平衡的。這種觀點是很東方的。今天的我們看世界文化的時候,可能步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中西對立的誤區,我們不應該動不動就將中西對立起來,宣揚中西對峙。這種對立化非常狹隘。
  • 曾國藩:修身養性,進德修業
    要想自強自立,必須有倔強的品質,在曾國藩看來無論做任何事都必須具備這樣的品質,否則什麼事情都幹不成功。曾國藩的剛強,不只表現為行伍戰陣的愈挫愈奮,屢敗屢戰,也表現在其他事情上的剛健務實,兢兢業業,還有不注重於口頭的宣傳而看重實際工作的「拙誠」,以及在遇到挫折時能夠忍辱負重,堅毅沉著,迎逆境而上,最終成就大事。
  •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走捷徑
    她的如意算盤是,用勖存姿的錢,讀完四年的劍橋法律,畢業後進律師行工作,然後徹底擺脫他。但是,正如茨威格所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喜寶不知道將要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她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