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的祖訓,為何會影響曾國藩一生?

2020-12-03 客多邦

祖訓,是我們的先祖們從日常勞動以及親身經歷中,總結出來的寶貴文化,不僅是經驗之談,更是立身之本。

每一個家族,每一個家庭,幾乎都有自己的祖訓,但真正遵守和牢記的人卻不太多。

晚清名臣曾國藩的祖先是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留下的祖訓非常多,比如早起、打掃潔淨、誠修祭祀、善待親族鄰裡等等。這些祖訓,對曾國藩的影響非常大,其中,他家留下的「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的祖訓,更是影響了曾國藩一生。

那麼,在曾國藩家的這條祖訓中,有何特別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曾國藩是如何遵守的。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33歲的曾國藩成為翰林院一名從五品侍講後,得到道光皇帝的賞識,欽定他作為四川鄉試的主考官,趕赴四川。

曾國藩首次作為欽差大臣,心裡也十分激動,在前往四川前,連夜給家裡寫了一封信,告訴這一好消息,並特意提到:我將一路謹記我祖「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之遺訓,總會佑我順利入蜀。

那麼,曾國藩為何會要特意在家書中,提到這一祖訓呢?

有3層意思在裡面:

一是從京城到四川,路途遙遠,蜀道艱難,路上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為了避免家人擔心,曾國藩特意將祖訓搬了出來。

其次,也說明曾國藩是一個做事有分寸的人,無論到了何時何地,都不會忘記祖訓。

三是告訴家人,自己並沒有被道光皇帝的信任衝昏頭腦,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地位提升,而忘記了祖宗家法。

根據當時的歷史記載,曾國藩前往四川途中,雖然一路上有侍衛、轎夫等一行人,但他從來不趕夜路,因此,行走比較緩慢,來回共花費了將近半年時間。

那麼,曾國藩的祖訓為何有如此一條呢?這也是當時交通不便而產生的。

因為當時的道路都不好走,如果走夜路,坑坑窪窪,必定有很多危險。另外,很多惡山上,不是強盜出沒之地,就是虎狼盤踞的地方,如果一個人前往,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發生,畢竟,有武松一樣能打虎的人不多。

其實,曾國藩的這條祖訓是從安全的角度來定製,迎合了當時的環境。而這也讓曾國藩養成了謹小慎微,不打無準備的仗,以及養成了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的良好習慣,也才讓他在官場上遊刃有餘,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關焦點

  • 見過鬼的人不怕黑: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你的夜路!
    「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自己的夜路。」這句話出自史鐵生的《病隙碎筆》,意思很簡單,就是別管別人怎麼看你,不要猶豫膽怯,大膽走自己的夜路就是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走夜路的時候。走夜路的人最怕什麼,就怕是黑暗中有魑魅魍魎,被其恐嚇。
  • 曾國藩成就大業的訣竅,就是他一生堅持笨拙,不走捷徑
    其對後人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蔣介石學習他,梁啓超推崇他,李鴻章繼承他……當然,曾國藩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他不抽菸、不喝酒,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一邊忙著打仗,一邊在日記裡吐槽工作艱難、要回家種地……他很平凡,一如我們比如著名的曾國藩背書的故事
  • 「獨走夜路不害怕」排名,中國排……
    蓋洛普民調截圖 下同其中,蓋洛普單獨列出了「獨走夜路感到安全」的指數。在這項排名中,有90%的中國人「獨走夜路時感到安全」,在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5。相較於去年的排行榜,今年的榜單中新增了「單獨走夜路感到安全」的排名。中國在這一分項中排列第五,有9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獨自走夜路是安全的,前四名分別為新加坡、土庫曼斯坦、挪威和阿聯。賴比瑞亞、南非、委內瑞拉、加彭和阿富汗仍舊在這項排名中名列倒數五位。
  • 為什麼走夜路害怕。嘿,抱住自己
    小時候自己和幾個小玩伴天黑在屋裡不開燈也不會打擾一絲絲的興致,後來稍大一點就失去這種摸黑玩的本事,儘管可以玩也心生膽怯,後來長大了走個夜路心理多少會有害怕,當然這也有另一番趣味,走過夜路告訴自己抱住自己。
  • 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國學大師章太炎十分中肯地把 曾國藩的一生歸結為「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可惜的是這位風雲人物留下來的著作並不多,只有他的「家書」 和「日記」還能較為完整地體現他的文學造詣。中國歷史上的「家訓」著作可謂蔚為大現,諸如《顏氏家訓》、《溫公家範》、《治家格言》等都是名垂歷史的家訓經典。可是卻沒有任何一部家訓著作像《曾國藩家書》這樣奇特。
  • 走夜路,農村有句俗語:天晴踩白落雨踩黑,黑白不分陷入泥坑
    走路是每個人必須的生活方式,一個失去雙腿的人是一生最大的痛苦,不但自己行動不便,還給別人帶來麻煩。有一雙健壯的腿能給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和幸福,每個人需好好愛惜自己的雙腿、雙腳,走路保護好自己的腿腳,防止損傷。
  • 六年級作文:第一次走夜路
    我們的生活中,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養小動物,第一次獲獎……一個個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但最讓我難忘的是第一次走夜路。那一次在鄉村裡,我終於感覺到了走夜路的可怕。
  • 曾國藩:人忙一輩子,要忙在對的地方上,不然一生瞎忙活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句話出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的一生應該是忙碌的,但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關鍵是要忙對地方。
  • 全球法律與秩序指數中國排第三,九成人獨走夜路不害怕
    2019年,全球有近七成(69%)的受訪者認為,獨自走夜路時感到很安全,中國在這一分項中排列第五,有9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獨自走夜路是安全的,前四名分別為新加坡、土庫曼斯坦、挪威和阿聯。除阿富汗外,民眾認為獨自走夜路最不安全的國家均分布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與撒哈拉以南非洲。
  • 曾國藩裁撤湘軍為何不怕兔死狗烹?有此人在,朝廷不敢輕舉妄動
    當人們在位時,他們所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仍然存在;當人們不在位或死亡時,他們所制定的一切政策和措施都很可能被推翻。因此,能否找到合適的接班人,特別是大領導,甚至會關係到自己的生命和死後的榮耀。這樣,曾國藩就幹得不錯了。嚴格地說,曾國藩不存在接班人問題,因為很多事情,尤其是重大的人事安排,他根本就沒有決定權,這一權力屬於皇帝。
  • 小孩比較怕「鬼」不敢走夜路,用MC的方法,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安全
    不知道大家小的時候,有沒有過這種事情。聽長輩講完鬼故事,看了一場恐怖電影,又或者是看了一個懸疑小說,見了一些比較嚇人的東西,從而在晚上做夢的時候,就容易將這些場景重新上演一遍,然後將自己嚇得瑟瑟發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怕黑,每次走夜路都感覺周圍好像是有鬼在跟著一樣,以前我還是一遍唱國歌一遍走夜路,給自己強行壯膽,生怕有女鬼過來給我生吞活剝。但現在走夜路,也是生怕男鬼過來給我生吞活剝,至於女鬼,嘿嘿。那麼看到標題大家也就知道了,本篇文章想要講的內容,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 奧特曼留給我們的童年陰影,長大了都不看,更不敢一個人走夜路
    是不是有趣的東西,看著各種連載的動畫,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畢竟那些有意思的事情,如果發生在現實的生活中,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幸運。相信很多的人對於奧特曼這部動畫片記憶深刻,因為最初的動畫片都特別的簡單,而向奧特曼這種有著特效的動畫片十分的難得。當年為了拍攝出來奧特曼,導演也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能夠呈現出好看的動畫片。
  • 曾國藩:人成功離不開這「三不鬥」及這五個「字」,值得收藏
    曾國藩(1811年~1872年)出生在湖南偏僻的小農村家庭,五歲開始讀書,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全家人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後面也證實他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成為有出息之人。曾國藩一生也讀過不少書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曾國藩曾說過: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
  • 我們都曾是一個害怕走夜路的孩子
    這是在我剛記事時父親就教給我的走夜路防踩水口訣。按照父親的指點,我腳下的布鞋確實很少會踩進蓄滿了水的窪地,這的的確確曾讓我暗自得意了許久。01可得意歸得意,我依舊不喜歡走夜路——我是怕踩水嗎?不是。父親的口訣管用得很,且魯西南下大雨的日子是不多的,能夠在旱得冒煙兒的黃土地上積出水窪來的情景更是不多見。我是怕被絆倒摔跤嗎?也不是。王家莊大大小小的土路我都熟,地面上哪裡高哪裡低我也了如指掌,除非我的兩條腿不小心擰在一起,不然我的身子是不會出現任何一個趔趄的。說到底,我不喜歡走夜路,主要是因為怕黑。
  • 曾國藩:人忙一輩子,要忙到對的地方上,不然一生瞎忙活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句話出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的一生應該是忙碌的,但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關鍵是要忙對地方。首先是自己的家庭。家庭是分享你喜悅的地方,是帶給你溫暖的地方。
  • 曾國藩擁兵30萬佔據中國半壁河山,為什麼不「黃袍加身」
    曾國藩在奏摺中對他個人去留也隻字不提。他深知,此時無論進退,都會產生各方猜忌。曾國藩常懷臨深履薄之懼 ,自削兵權、自去利權、斬殺羽翼,以釋清廷之疑,終於換回信任,也換得了曾家後代的平安。1872年 3月 12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曾國藩無疾而終。觀曾國藩一生,其為官之道可稱大智慧。
  • 第一次走夜路
    我們有用不完的精力,換著花樣,玩到盡興,才回家。小夥伴們沒上門的時候,晚飯後的我,便坐在爸媽身邊,聽他們講過去的事、鬼怪神仙。鬼怪,只在夜裡出現,來無影,去無蹤,青面獠牙,白面紅唇,缺胳膊少腿,長舌,長手,身著白衣,飄來飄去,會抓小孩、要吃人。
  • 痛風成就了曾國藩的忍耐力?梁冬、慄強解讀曾國藩修身法則
    ……生活中總是充斥著不確定的因素,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非常時期之下,我們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定見」,不隨波逐流、不恐慌、共克時艱,抗擊疫情呢?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分享梁冬老師主持的《國學堂》曾國藩修身法則系列,希望給更多的朋友們帶來借鑑與啟示,共同渡過疫情的難關!小編帶大家先來回顧一下上一期的問題,除了文與武、精神與氣象之前的平衡,我們還要了解什麼平衡呢?
  • 曾國藩十六字箴言:「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他就是晚清的政治家、文學家曾國藩,他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大到治國、治軍,小到治家、修身,他身上都有很多東西值得後人思考和學習的。他一生最大的功績莫過於創立湘軍,其治軍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當然,他曾經為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也屠殺過不少平民百姓,為世人所詬病。
  • 剿滅太平天國,曾國藩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寧願受委屈也不稱帝?
    曾國藩走的也是讀書、入仕的道路,而且在仕途前10年,從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修晉升到五部侍郎,已經蒙受了天大的皇恩,曾家的利益已經和清廷的利益緊緊綁在一起。曾國藩在思想上已經深深打下了忠君愛國的烙印,清剿太平天國運動前期進展得很不順利,後面兩三年才快速崛起,思想上不大可能轉換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