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上海方案」出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等「揭榜賽道」已形成測評標準……去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來,上海人工智慧進一步突破發展,邁上新臺階。
今天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表示,為貫徹落實人工智慧「上海方案」,上海將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生代網際網路等重點方向,在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創新平臺、應用示範、制度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發揮數字新基建帶動作用,持續打造「智能基座」。
加快重大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區聯動協調推進機制,對標特斯拉速度,加快推進商湯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騰訊長三角人工智慧超算中心等項目,夯實產業發展的「智能基座」。持續組織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圍繞人工智慧核心晶片、軟體框架、智能傳感器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突破。完善全市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布局,進一步擴大創新中心在行業技術攻關、應用落地中的示範帶動作用。
二是圍繞完善打造高端產業集群,積極開展招商引資。
持續更新產業地圖,整合市區兩級以及各園區的政策、人才、資金、土地等資源,進一步推動產業生態完善和企業集聚發展。近期,將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包括上海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封閉、紅杉資本孵化器項目啟動、徐匯西岸AI Tower正式開放入駐等。加強宣傳推介,協調各區、各園區和人工智慧協會等行業組織,圍繞招商引資舉辦各類對接活動,發出上海聲音。利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平臺,推進新一批重點項目籤約,持續做好已籤約項目服務。
三是注重應用場景落地實效,推動人工智慧深度賦能。
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支持一批龍頭企業打造智慧商圈、智慧金融等人工智慧綜合性應用場景。加快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創新支持方式,鼓勵傳統行業企業引進開發人工智慧產品和系統,支持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新領域發展;發揮行業協會等組織作用,促進人工智慧企業與傳統行業企業對接,推動制訂智能化行業標準。
四是把握在線新經濟趨勢,優化行業生態和基礎保障。
加大企業主體培育力度,梳理新生代人工智慧潛力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企業融資、專項資金、創新平臺建設、應用場景對接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動開源開放生態建設,加強產業鏈上下遊的高校、企業和相關機構協同合作,開展開源開放標準研發、工具開發和社區建設,打造國際人工智慧開發生態網絡的關鍵節點。匯聚行業創新主體,發揮人工智慧聯盟、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青年AI科學家聯盟等作用,建立行業內龍頭企業、投資機構、獨角獸企業和黑科技發明者交流平臺,舉辦內容豐富的各類活動,匯集人才、資本、載體、項目信息,不斷擴大更新上海人工智慧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