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現一珍稀動物,為草原退化背鍋60年,瀕臨絕種才揭開真相

2020-12-24 筱雪看世界

中國擁有非常複雜的地質形態,因此也就孕育出了非常多品種的生物,甚至於連全世界僅有一棵的樹都在中國發現了唯一的野外種,所以我國究竟還有多少種善於躲藏、還未被發現的野生動物,真的是非常令人好奇的事情。

比如說在青藏高原就出現過一種野生動物,它們長得非常可愛,簡直就像是神奇寶貝具象化一樣毛茸茸的非常萌,然而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卻為草原退化背鍋60年,直到現在瀕臨絕種,專家才發現了真相。這種倒黴的小動物叫做鼠兔。

鼠兔也分很多種,我國西藏發現的這一種名叫伊犁鼠兔,看上去耳朵長長得真的很像兔子,而這種小動物也和兔子一樣有著打洞的習慣,每到秋冬季節它們還要從其他地方叼很多的草葉回來當做儲備糧,也來給住所保暖。

正因為這樣又打洞又叼草的習慣,讓很多牧民以為他們和那些田鼠一樣是會破壞草原的動物,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面簡直就是人人喊打,然而直到近些年來,生物學家積累了很多的觀察材料,才發現事實上鼠兔並不是導致草場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場退化後被吸引過來的結果。

因為鼠兔天生不喜歡躲在草叢當中,茂盛的草會對身形嬌小的它們產生很大阻礙,遇到危險的時候來不及逃跑,所以它們往往生活在那些草場已經退化的半戈壁狀態地面上,而鼠兔在這種地面上打洞之後,會增加土壤的滲水率,對土壤很有好處。

他們叼回來的草葉上也往往會會有很多的草籽,於是慢慢的,鼠兔生活的地方也會逐漸被新興的植被覆蓋,因此它們不僅不是什麼壞動物,反而是勤勤懇懇的草原維護員,居然背了這麼長時間的黑鍋,真是讓人非常心疼了。

相關焦點

  • 當青藏高原的動物成為手工玩偶
    當青藏高原的動物成為手工玩偶】甘加草原,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處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界地帶。這裡擁有草原、溼地、森林、湖泊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裡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許多候鳥把甘加作為遷徙的驛站,一些珍稀野生動物如雪豹、黑頸鶴等也在甘加留下過蹤跡。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張行勇攝   科考隊員在黃河源區域的樣地採樣  張行勇攝   8月8日~31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的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分隊從黃土高原到青藏高原,從青海湖區溼地、可可西裡無人區到索南達傑保護站
  • 鼠兔在維持草原生態平衡中的作用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分布最廣的小型哺乳動物,除森林、沼澤外幾乎所有的開闊棲息地類型都可見到其蹤影。高原鼠兔挖掘的複雜洞系對青藏高原草地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小型動物具有重要意義,成為多種鳥類、蜥蜴的避難所和宿巢地。幾乎所有的獸類都捕食高原鼠兔——各種鼬、各種狐狸、石貂、棕熊、狼等,甚至猛禽和黑頸鶴也是高原鼠兔的捕食者,高原鼠兔也因此成為食物鏈上的重要環節。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什麼動物?
    現如今全世界一共有30多個品種,其中有24個品種的鼠兔分布在我國,10個品種的鼠兔只有在我國才會有。大多數鼠兔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以及高山草原地區,尤其是高原鼠兔,它們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最為廣泛。
  • 珍稀!40隻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被拍到 遊蕩在青藏高原上的精靈
    珍稀!40隻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被拍到 遊蕩在青藏高原上的精靈  Emma Chou • 2020-07-26 11:52:04 來源:前瞻網
  • 伴隨青藏高原隆起的遠古巨獸
    巨犀動物群的動物生活在3300多萬年的漸新世早期。以巨犀為代表。巨犀的體型巨大,最大的體長能達到8米多, 肩高可達5米多。 古生物學家們只在青藏高原的北側發現了鏟齒象化石,在青藏高原南側卻沒發現鏟齒象化石,你說這是為什麼呢?提示你一下,巨犀生活在3000萬年前,而鏟齒象生活在1600萬年前。 讓我想想~~~哦,我知道了,是不是青藏高原已經長高了?3000多萬年前的青藏高原還沒有那麼高,阻擋不了動物們在青藏高原的南北兩側來回遷移。
  • 青藏高原特有一動物,有千裡眼順風耳,常被誤認成藏羚羊
    青藏高原特有一動物,有千裡眼順風耳,常被誤認成藏羚羊 2020-11-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何方神聖?
    大多數鼠兔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以及高山草原地區,尤其是高原鼠兔,它們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最為廣泛。 高原鼠兔的重要性 和兔子不同的是,高原鼠兔沒有尾巴,耳朵雖然也是豎起來,但它們的耳朵比較圓,看起來非常可愛。
  • 基因指紋說出青藏高原的秘密:曾經,我也是熱帶動物的天堂
    擁有4000年畜牧傳統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擁有近21億畝的高寒草場,為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天然條件。畜牧業是現今青藏高原的支柱產業,犛牛和藏羊則是高寒牧場最重要的家畜。東漢永元九年(公元97年),燒當羌部落首領迷唐聯合其它羌人部落進犯隴西郡,後與漢軍隊在高山大戰,漢軍「斬虜千餘人,得牛馬羊萬餘頭」,顯示牛、羊和馬為彼時羌人牧養的主要家畜。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推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
    與此同時,題為「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基因」的成果近期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  國內外考古界再次聚焦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古人類和白石崖溶洞。  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神秘的可可西裡,藏著哪些珍稀動物?
    「可可西裡」是蒙語,意思是「美麗的少女」,與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連為一片,為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這裡是離天最近的地方,這裡是「地球上最後的淨土」。這裡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溼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大片荒野無人區,高峻、蒼涼,而且神秘。
  • 將「致富草」種在世界屋脊——記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研究院牧草...
    光明日報【解碼「新動力人群」】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和過度放牧,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西高原草地美景不再,草地嚴重退化、沙化,當年紅軍走過的草原溼地面積也逐漸萎縮。草地的退化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還制約了牧區畜牧業的發展,甚至長江、黃河也受到直接威脅。
  • 合作市在項目區投放5對銀黑狐 開展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治理
    近日,合作市草原工作站在項目區佐蓋曼瑪鎮美武村、佐蓋多瑪鄉仁多瑪村投放了5對銀黑狐,利用害鼠天敵生物控鼠,促進天然草原治理與修復,切實改善草原生態環境。    近年來,合作市草原工作站通過野化訓練銀黑狐,補充種源、擴大野外種群數量,利用生態控鼠方法治理草原鼠害,治理草原鼠害由「藥物滅鼠」變為「生態控鼠」的可持續發展。    據悉,合作市2019年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自2020年3月27日開始實施,工程總投資1256萬元。
  • 中國十大珍貴保護動物,你知道幾種
    今天我們來盤點中國瀕臨滅絕的十大珍貴保護動物,以及相關的紀錄片。一、大熊貓大熊貓為食肉目熊科大熊貓屬動物,是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現存約2000隻。相關電影(或紀錄片)有:熊貓回家路、大熊貓等。
  •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梁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白鰭豚長江奇獸白鰭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
  • 中國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種類正在走向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但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種類正在走向滅絕。 2001年3月16日,為了進一步宣傳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義,國家郵政局發行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Ⅰ級)(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版張型10枚。(10-1)為「扭角羚」。屬偶蹄目牛科。
  • 奇聞:5200年前,青藏高原為熱帶地區,古人曾狩獵犀牛和白肢野牛
    有科學家從當地的考古遺蹟中發現,青藏高原也是如此,在幾千萬年前青藏高原也曾是一片蔚藍的海洋,甚至淹沒了珠穆朗瑪峰。古生物學家從海拔6千米的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史前海洋生物的化石,這也證明了即便是最高的喜馬拉雅山在遠古時期也曾經是一片古海。
  • 遊牧是解開高原生態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我們在生態治理中意識到動物橫向多元和縱向數量要統籌兼顧,不可偏頗。一味追求種群數量會釀成生態失調,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走訪基層,搜集數據。以 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為例:1970~2018年,稱多縣人口、牲畜、野生動物(單體鹿群抽樣)三項數據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動物數量縮減80%,牲畜數量縮減65%,同時人口數量增加340%。這一指標走勢在經濟學、邏輯學、統計學領域都很少見(圖1、2)、一般人口和產業兩條坐標線都是同增同減,這裡卻出現了奇特的X字型。
  •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為你揭開遠古和政的神秘面紗
    到了距今1200萬年的三趾馬動物群生活時代,森林消失,因為除了三趾馬以外,其他犀牛等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和政縣位於甘肅省臨夏州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西北黃土高原交匯地帶。跨越時間的隧道,遠古和政是這個樣,氣候溫暖溼潤,在平緩的山上,長滿了參天大樹,林間的縫隙中茂草足有一人多高。一叢叢、一株株叫不上名字的野花競相開放,花香四溢,蜂蝶飛舞。
  • 科考第三極 走近青藏高原生態變化的「指示燈」—高原鼠兔
    科考第三極 走近青藏高原生態變化的「指示燈」—高原鼠兔 時間: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