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練字只有兩種方法,臨帖和結構歸納。根據你的要求你可以找一本喜歡的行書字帖臨。結構歸納就是類似於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這種說結構的書,看懂並且融會貫通到寫字中,其實這種方法並不比臨帖快多少。這兩種方法雖然看著進度稍慢,但永遠不會浪費時間,你一直是在進步的。外面現在有一些所謂速成,學個一年半載完事了,感覺挺快看到效果了,但是停止練習沒多久字又恢復原樣了。你這一年時間白搭。但這一年要是踏實下來臨帖,字也會有比較大的進步。其實就一句話,想速度快就用心臨帖,提高效率,一年半載改變日常書寫也是可能的。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
書者介紹:
胡問遂(1918年7月24日-1999年2月19日),浙江紹興人,沈尹默入室弟子,當代中國書法大家。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兄姐均酷愛書法,伯父胡之光為浙東書法名家。抗日戰爭初期,投筆從戎,立志報國。抗戰勝利後寓貴陽,全國解放後攜家定居上海。胡問遂是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上海文史館館員。
胡問遂早年學柳公權,繼學顏魯公,得厚重豐潤之精髓,轉習褚遂良,得縝密靈動之韻致。後溯"二王"行草,兼及智永、李北海、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數十年堅持不懈,尤得力於北碑,並能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擘窠行書最為著名,其名作曹操《觀滄海》中堂,字大經尺,雄強峻利,氣勢磅礴。其書法渾厚凝重,灑脫靈動,氣韻高雅,意態從容,是海派書法藝術的典型代表人物。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覽,並為博物館、紀念館、名勝地收藏或翻刻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