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著名沉船之瑪麗·羅斯號的故事

2021-01-07 少數派發現

……

1545年7月19號,當瑪麗·羅斯號在一陣風浪中顛簸並迅速傾覆,海水灌進了下面的炮門。

當時在滿員的瑪麗號甲板上,有90多門炮,大約有700名船員,據說,只有不到40人得以幸還。

她也再也沒有離開過樸茨茅斯港。

在岸上檢閱他令人驕傲的艦隊出海迎擊法國入侵者的亨利八世,和他的侍臣驚恐地目睹了這場慘劇。

*

400多年來,瑪麗·羅斯號一直靜靜地躺在樸茨茅斯港海底深處,儘管他的左舷已經被海水衝得不知去向,右舷也被海底的淤泥所覆蓋。

這艘被亨利八世偏愛,被形容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的沉沒,給了當時英國人的心理以巨大的打擊。

作為亨利八世皇家艦隊的旗艦,瑪麗·羅斯號在大西洋上的冒險生涯,曾經給它帶來了許多輝煌,擊敗法國人和蘇格蘭人的艦隊也曾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榮耀。

但是相比她的榮耀,她的結局是如此之悽慘和悲涼。

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亞歷山大·麥琪帶領的一支隊伍發起了對沉船的調查 。

經過他的努力,這艘都鐸王朝的戰艦在沉入海底四個多世紀後,被海水浸透的船骨終於浮出了索倫特海峽的表面。

1982年,大約有6000萬人觀看了瑪麗·羅斯號打撈儀式的現場直播。

*

瑪麗·羅斯號建於1509年~1511年。

很快,這艘重達500噸的龐然大物就被投入了戰爭。

第一次參戰就在布瑞斯特港口附近擊敗了法國 艦隊。

後來她還多次擊敗了 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的艦隊。

在大西洋的風暴中,她簡直就像一隻矯健的雄鷹。

在最初的服役期間,瑪麗·羅斯號的驕人戰績給了製造者們無比的自豪。

他們在給亨利八世 寫的報告裡稱:

「瑪麗·羅斯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和最好的軍艦。

我們以基督教徒的名義發誓:

她比100噸位的軍艦跑的還要快許多。」

儘管瑪麗·羅斯號顯得巨大而堅固,但在其服役期間內人們還是一直不斷的對她進行加固整修,特別是1528年和1536年又兩次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

根據打撈出的殘骸推斷,她在沉沒時,其重量起碼已經超過了700噸。

但我們至今仍無法根據打撈記錄的詳細清單,來判斷它曾接受過哪些改裝,也不知道是否因為改裝甲骨給她增加了新的額外負擔,更不知道其結構到底有過哪些變化。

我們只好假設,也許在進行那些技術改進時,使用過一些我們至今未知的技術,而正是因此才直接影響了她的壽命。

1990年,布魯吉對瑪麗·羅斯號上橡木做的橫梁進行年輪分析,以期找到這艘旗艦在其服役期內確實曾被「重建」過的證據。

他認為,若能找到旗艦後來被整修 的確切證據,那將有助於最後判定那場船毀人亡的災難,到底是不是由於大規模的改裝而引起的。

之所以採用年輪分析的辦法,是因為樹木的年輪和氣候有關,樹木的生長年代不同,它的年輪也就不一樣。

也就是說,就像分析人的指紋一樣,通過樹木的年輪分析,可以準確無誤地計算出它的生長年份。

布魯吉希望能夠收到儘可能多的沒有受到海水等外部影響的瑪麗號的殘骸。

為了揭示當年的真相,他們曾有想過鋸開那些殘骸的念頭,當然這些已是文物的寶貝是不允許他們破壞的。

後來他們獲準在瑪麗號的一些關鍵部位,順木材的橫切面鑽取小指頭粗細的木樣以供分析,但計劃實施起來並不容易。

在他們鑽取樣品時,因為擔心那些古老的木材順木材的橫切面太幹,可能會導致裂痕,所以他們只能不斷地往瑪麗號殘骸上噴水。

布魯吉說:「我也只好讓水順著脖子往下?流。」

而且那還不是最糟糕的,有時他們還要用一種聚合物來代替水噴霧。

這些物質的使用導致工作場所不僅滑而且潮溼,並有一股難聞的刺鼻氣味。

因此,布魯吉為了取的那些樣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暫停一會兒噴灑 「水霧」,他也藉此從悶熱潮溼的環境中走出來透透氣。

回到實驗室後,布魯吉對他取回的木樣上的年輪進行了仔細的測量。

結果顯示,一些連接處及附加物是1511年以後才新增補上去的。

正如布魯吉說:「當這艘巨艦已被造好,且有多次參戰後們現在發現的旗艦上的有些木頭還是正在生長的樹。

毫無疑問,它們都是後來修補時加上去的。」

經過對比,證實之稱甲板的大梁是造船前幾年砍伐的,最遲也在1500年以前。

但布魯吉找到一根砍伐於1535年的大梁,那當然不會是「原裝」的。

這根大梁是後來在一次修理時給換上的。

研究者再次到旗艦上仔細觀察時,發現許多主甲板的大梁下面大約30釐米處,還有一層平行的甲板痕跡。

這表明在瑪麗號沉沒前的幾年,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整修。

也許當時不得不取掉一些甲板或者厚大的木板,以便將巨大的橫梁安放進去。

而且,布魯吉還發現一個大的L形的甲板下的橫梁肯定是1520年裝上去的。

通過這些證據可以得出 一個事實:

瑪麗號確實是被重新整修過的。

得出這樣的結論,其實並不太令人驚訝,因為歷史學家都知道,艦船在服役期內肯定會被加固。

現在他們需要進一步尋找的是瑪麗號沉沒的原因。

布魯吉他們發現,麻利好的甲板大梁是1540年才補上去的——因為從最外層的第5個年輪圈現實,那確實是1535年那個多雨的夏季的產物。

布魯吉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後認為,他甚至已經觀察到了新的年輪圈生長的痕跡,那應該是屬於1541年的了。

這些大梁都沒有樹皮,也許是工匠們削去了。

1545年,當災難突然降臨時,這些新的橫梁才剛換上去不久,而且也顯得太沉重了。

這個發現其實非常重要,因為甲板下的大梁對艦船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艦船的所有甲板都是構建在木製大梁上的,而這也決定了艦船的形狀和強度。

1541年換上去的大梁也是艦船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許其框架部分也做過替換——無論是外部的還是被剝去的外殼,還是其內壁的木板,就是次要一些的蓋頂木料和甲板也都進行過大規模的替換。

可以想像,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將是一場耗時數月的大工程。

瑪麗號沉沒的那一天,其船身早已不如當初那樣 堅固了,大規模的修整對原來的設計有了很大的改變,而且也使得她「傷痕累累」。

艦船上到處都是戰備物資和人。

這時候,也許水手犯了一個不能算小的錯誤:

他們損毀了左舷炮塔,而左舷炮塔 原本是被設計為不漏水的,現在遭到了破壞。

再加上經過1528年和1536年兩次重建,艦船的重量早就超過了她起始的重量。

左舷沿已經接近吃水線,這意味其他部位的位置更低。

這是,瑪麗號開始進水,慌亂的人朝著相對較高的左舷艙湧去(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全體船員都被困在了左舷艙的原故)。

接著,海水灌進了左舷炮塔……

瑪麗羅斯號就此沉沒。

故事完結。

本期完

胖三在2012年有段很困難的時期,無所事事,卻又過得很糟糕。

我買了很多拼圖玩具,我拼過城堡、驅逐艦之類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太空梭。

我在拼完瑪麗號之後,掛上她那美麗的帆後,在日記裡寫道:

我的感情那麼多,為什麼會下落不明了。

而今,我已經走過了最困難的時候,瑪麗號也早就在我還未出世的時候就被打撈上來。

換句話說,過了這些年,在我不知情下,時間也已經成全了我,或者時間也只是成全了時間。

可是,管它呢,美麗的瑪麗號,絢麗的瑪麗號,而又飽經滄桑的瑪麗號,不正如人生一樣嘛!

這就是胖三做這期的原因。

像我這樣的人,自己會成全自己。

好了,上結束語。

因為,有人投訴說我抄襲。所以,每期結尾,我都聲明一下:

文章相關資料都是三三戴著眼鏡查資料,慢慢用自己的語言,在鍵盤上敲出來的。

如有雷同,我只能說,巧了,不是。

特此聲明,圖片來源自網絡,

圖片如有侵權,煩請聯繫,我將立即刪除。

我分享的都是我感興趣的,我喜歡,所以我熱愛,我想讓更多的人即使就是看一眼,也挺開心。

即使,我要花費很多時間在編排、碼字上面。

下期見了,您吶!

我還是我,即使被說抄襲,還是「死性不改」喜歡稀奇古怪的菇涼。

相關焦點

  • "瑪麗·羅斯"博物館開館 再現都鐸戰艦昔日風採
    英國都鐸王朝第二任國王亨利八世的海軍戰艦「瑪麗·羅斯」號曾被人們稱為「海上一朵最美的花」,在英格蘭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海戰中屢立戰功。麥祺 (Alexander McKee) 和他的隊伍對沉船進行詳細考察,在瑪格麗特·魯(Margaret Rule)的帶領下,沉船打撈工作才出現重大進展,這艘沉沒了數百年的戰艦於1982年在終於浮出了海面。參與當年打撈過程的海上考古學家克里斯多福·多布斯(Christopher Dobbs)說,「瑪麗·羅斯」博物館項目的建成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多方努力和參與。
  • 世界三大著名古沉船博物館的歷史及展陳設計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世界上最嚴重的五大沉船事故
    世界上最嚴重的五大沉船事故 一、鐵達尼號 世界六大沉船中鐵達尼號幾乎是全球大多數人最熟悉的一個沉船事故,它被譽為是全球工業史上的奇蹟,裝修可謂極盡當時的奢華,可惜的是在第一次航行的途中就沉沒了,當時船體觸礁從中間分裂,這一沉船還被譽為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之一
  • 大西洋之下:那些改變歷史的著名沉船災難背後的故事
    提到沉船、海難,很多人可能會先想到大名鼎鼎的鐵達尼號。的確,這艘於100多年前沉入大西洋海底的巨型郵輪,曾牽動全世界的心,而這次沉船事故依然是迄今為止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海難。
  • 潛水,探秘世界上最著名的沉船——百慕達群島
    百慕達群島誘人之處:潛水,探秘世界上最著名的沉船。 百慕達群島是一處距離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海岸大約966公裡的英屬領土,它周圍數不清的暗礁已經導致數百艘船隻在這裡沉沒,其中包括著名的「海洋冒險號」。 1609年,失事的「海洋冒險號」將第一批歐洲移民留在了群島的岸邊。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
    關於鐵達尼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1997年大獲成功的同名電影讓這艘悲劇的郵輪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鐵達尼號沉船之謎,下面將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很多跡象表明,鐵達尼號的沉沒可能遠遠不止這麼簡單,請接著往下看。
  • 沉船之旅:盤點世界上最壯觀的10艘沉船,吸引著遊客捕捉它的美麗
    世界上最令人著迷、最悲慘、最怪異的莫過於一艘沉船,無論它是故意沉沒,還是因為反常的天氣狀況而造成的毀滅性後果。在這裡,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壯觀的沉船,以及如何參觀它們。1.科帕奇沉船,威廉斯堡,蘇格蘭,英國,輪船建於1975年,它於2011年12月8日的一場風暴中擱淺,已經安全停泊了十多年。如今,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們都來拍攝這一被稱為科帕奇沉船的殘骸,它可以與英國最高的山峰本尼維斯作為背景。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深度分析背後原因!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本站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鐵達尼號在建造的時候就有人說就算上帝來了,也無法讓船沉沒,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偏偏發生了,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沉船的! 鐵達尼號沉船事件介紹
  • 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館,唯有我國這艘沉船是和平之船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瑪麗露絲博物館
  • 「鐵達尼號」沉船之謎,深度好文分析背後的原因!
    坦尼克號沉船之謎,此文進行深度分析沉船的背後原因。 鐵達尼號在建造的時候就有人說就算上帝來了,也無法讓船沉沒,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偏偏發生了,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沉船的!
  • 悲劇收場的沉船故事中最精彩的故事,難得一見!
    說起沉船,不知道大家會想起什麼呢,除了像鐵達尼號那麼有名的棄船以外,海底還有著不少昔日曾經十分輝煌的船隻,現在成為了魚群的飼養場,帆船,大型客船,槳帆船驅逐艦等。有些是因為不敵大自然的力量,有些是被敵方擊沉,更有些擱淺在淺灘上沉沒海底。
  • 韓國世越號沉船續集,樸槿惠還欠一個真相,即將結束了!
    不少人認為,樸槿惠獲得了終審宣判案件,這就意味著她身上所有的案件都已經塵埃落定,自然,所有的案件也就清算完畢,但世界上樸槿惠身上的罪過依然沒有完結,樸槿惠雖然進入監獄三年,但是世越號沉船案件依然沒有給出一個真相和交代。2014年爆發沉船案件,304人遇難,這個震驚世界的慘案,為止依然沒有讓真相浮出水面。
  • 晚安·世界|世界十大沉船之一:「泰興號」沉船瓷器入藏國博
    1/10 晚安·世界|世界十大沉船之一:「泰興號」沉船瓷器入藏國博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鐵達尼號沉船在1985年就被發現了,為什麼至今都沒被打撈?
    引言:傑克和羅斯的故事只是鐵達尼號上的縮影,這艘郵輪還承載著許多故事,但它們最後都隨著郵輪的沉沒永遠地沉入海底了。探索隊在1985年就發現了鐵達尼號沉船,然而他們並沒有採取任何打撈行動,這是為什麼呢?
  • 比鐵達尼號還慘,出航10分鐘沉船,300多年後經打撈成最美景點
    人人熟知的鐵達尼號,是令人唏噓的一段歷史,在100多年前,這個堪稱頂級豪華遊輪的「泰坦尼克」號在其處女航中,撞上冰山發生了嚴重的沉船事故,這起事故也造成了1500多人死亡,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海難事故之一,加上著名影視演員小李子的主演的《鐵達尼號》,不僅給這次海難賦予了悽美的愛情故事
  • 菲律賓尚未被開發的處女地,海底藏二戰沉船,是全球著名潛水聖地
    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我是溜達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世界上一座留住殘酷歷史的潛水勝地-柯隆島。柯隆島,很多人也許並沒有聽說過,其實,這個小島在世界潛水圈兒裡,那是公認的明星聖地。這裡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湛藍,海底有成百上千種美麗的珊瑚環繞在海島周圍,是絕佳的潛水地。來到柯隆,必不可看的就是沉船遺蹟了,這也是柯隆潛水與世界其他潛水聖地所不同的地方,這裡是獨一無二的 「沉船潛水之都」。
  • 《大海道——「南海Ⅰ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覽開展
    8月8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以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大海道——「南海Ⅰ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覽在內蒙古博物院開展。據悉,本次展覽共展出296件(套)出自「南海I號」的沉船文物及其他展品,為觀眾呈現出「南海I號」跨海穿洋的壯行,以及南宋時期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展覽共分為「南國中興」,「萬貫珍品」,「萬裡行舟」,「船沉南海」和「卅載尋蹤」五個部分,系統介紹了「南海Ⅰ號」沉船所處的時代,所載貨物,船員生活,沉船的發現以及沉船考古實錄。
  • 萬聖節尋寶 - 世界四大沉船究竟埋藏著多少寶藏?
    日本「阿波丸」號世界十大寶藏第三價值4億美元PS:想了解這位執著尋寶人梅爾·費雪的故事,可點擊以下連結:他為了慰藉亡靈開始搜索「沉船寶藏」,居然真找到了上億的財富…南海一號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價值千億美元
  • 丁見祥:評估與選擇—沉船考古方法的初步討論
    項目設計之初就需要綜合考慮原址保護是否可能、全面發掘是否可行、後期保護是否有保障等因素。B-b項有英國瑪麗·羅斯號(Mary Rose)沉船、瑞典瓦薩號(Vasa)沉船、中山艦等案例,而最為複雜的是南海Ⅰ號沉船的整體打撈。在一定程度上,因其高代價、高難度特點,此類做法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 南宋沉船"華光礁I號":800年前擱淺於西沙珊瑚叢
    展覽陳列還原了南宋沉船 「華光礁Ⅰ號」的古船原貌、起航場景、沉船始末、水下考古的前後歷程,展出了沉船打撈出的瓷器、青銅器、錢幣等254件套文物及大量相關資料。  縱覽 《華光礁Ⅰ號沉船特展》的歷史展線,最早的記錄莫過於一本歷史典籍《漢書·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