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年終盤點|揮別黑天鵝與暴漲股,2021哪些港股板塊有上漲潛力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華盛資訊

導讀:2020年香港市場經歷新冠疫情暴跌以及全球寬鬆放水的修復,港股中新能源車、科技板塊湧現暴漲超500%標的,新一年港股展望將如何演繹,投資布局哪些板塊有望網羅大牛股

2020年年初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大多數國家和老百姓影響重大。

而新冠疫情也在2020的開端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大黑天鵝,帶來前所未有的短期巨大衝擊。

但隨著中國強而有效的隔離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得到迅速復甦。全球其他國家如歐美疫情持續蔓延,政府開啟無上限的寬鬆政策,股市的流動性也進一步得到補充,權益資產價格水漲船高。

比如在香港市場,以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米等科技板塊也迎來強勢反彈。醫療生物製藥板塊受到重視,估值水平不斷提升。

年末之際,投資需要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本篇將回顧香港市場在2020年指數、行業板塊、強勢個股以及對2021年港股做一個展望。

一、新冠疫情砸出深坑,中金、興業強烈看好2021港股走牛

回顧恒生指數在2020年全年最高點竟然出現在1月20日,點位在29174點;而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恆指在2月份最低跌至21139點,短短2個月跌幅高達27.5%。

但在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經歷嚴格的封鎖隔離措施,我國疫情至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隨後歐美疫情於2、3月爆發,當前歐美疫情已經處於第三波爆發中,美歐單日確診數量連創新高。 2020年11月下旬,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突破19萬例,達到今年以來峰值。 新興市場疫情於四月初爆發,一直未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球各國也在疫情對於經濟影響趨於長期的情況下,不斷投入財政貨幣刺激政策,美聯儲「放水」創歷史記錄,30年美債收益率也跌至2%以下。

截至2020年12月17日,恒生指數全年儘管已經修復了很多,但仍未突破一月高點,年初至今累計跌幅約6%。

來源:華盛證券

與全球市場來橫向比較,雖然全球市場在2020年整體走高,但不同市場有所分化。發達市場裡,美國股市表現較好,標普500指數上漲了15%以上,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大漲了約40%;日本和歐洲則相對較弱,日經指數上行了13%,泛歐斯託克指數則是略有下跌。

恒生指數2020全年表現落後於全球市場。

來源:wind

不過對於2021年的走勢,知名機構中金和興業證券國際首席張憶東則對港股走牛充滿信心。

中金:2020年疫情衝擊下H股一度劇烈動蕩,並明顯跑輸全球主要市場。展望2021年,我們看好海外中資股市場表現,預計有望實現兩位數的收益。

在強勁的盈利增長、較低的估值水平和依然有利的流動性環境共同支撐下,我們預計恒生國企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在2021年分別攀升至11800點和120點,隱含~12.4%和10%的上漲空間。

興業證券國際張憶東:預計2021年圍繞著經濟復甦,全球股市投資風格開始價值回歸,所以價值股(銀行、保險、地產等金融股為主)佔比較大的恆指、恒生國企指數行情預計會更加受益。海外的流動性相對寬鬆,其他股市面臨估值泡沫或一些負利率的資產荒,對應的國內流動性相較2020年可能轉弱。

港股市場正在面臨質變,無論是市場結構和主要指數中新經濟、科技、創新藥等比重越來越高,有望順應中國經濟發展新趨勢,逆轉跑輸全球新興市場的局面。

二、2020年科技、醫療、消費亮眼,雅迪控股漲幅奪冠

儘管恒生指數在2020年表現一般,但並不能掩蓋港股的結構性行情。

與 A 股和美股類似,港股在2020 年也呈現典型的「周期弱、成長強」的特徵。

從年初至今的漲跌幅看,截至12月11日,恆指整體下跌6.0%,其中能源業指數與地產建築業指數表現最差,分別下跌35%與16%。

而以科技、醫療健康、消費為代表的成長行業表現優異,恒生科技指數漲幅達71%,醫療保健業漲幅為33%,非必需消費業漲幅為27%,必需消費業漲幅為19%。

另外,作為中遊製造業的恒生工業指數漲幅為13%,表現夾雜在傳統周期與成長板塊之間。

來源:wind,平安證券

港股的行業分化行情從上市公司的年漲幅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將港股主板市值高於50億港元的公司排序,從疫情低點至2020年12月18日收市累計漲幅排名,我們可以發現:前三十一名個股中如暴漲760%的雅迪控股、漲幅達444%的美蘭空港、包括比亞迪股份、恆大汽車、長城汽車這樣的新能源汽車、做餐飲的呷哺呷哺、做電氣的JS環球生活等都屬於消費類個股。

而漲幅高達595%的SaaS服務公司阜博集團、累計暴漲268%的美團-W、晶片業的華虹半導體、SaaS股金蝶國際、微盟集團、智慧型手機巨頭小米集團都屬於科技行業類個股。久泰邦達能源、保利協鑫能源、北控城市能源等雖然是工業股,但也涉及新能源等新興領域而表現突出。

而醫療行業個股雖然未能進入榜單,但如果計算全年漲幅,微創醫療、阿里健康、康希諾生物-B、康龍化成、藥明生物等醫療健康個股累計漲幅都在170%以上。

來源:wind

三、2021價值股有望強勢歸來,成長股需要擇優配置

儘管港股市場的周期價值股在2020年表現偏弱,但在2021年經濟周期進入復甦階段的背景下,價值股的盈利改善及其帶來的估值回升將形成「雙輪驅動」,價值股有望上演「強勢歸來」,逢低配置資質較好的行業龍頭將是較好的策略。

其中,金融地產將從當前的低位有所抬升,工業製造業則會在海外訂單的持續修復、清潔能源投資超預期、新能車方興未艾的驅動下有較好的表現。

作為典型的後周期行業,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金融行業在經濟復甦周期中的表現往往最為落後,這與金融行業在衰退期作為貸款人,其營收的確認較其他行業有一定時滯有關,而且在復甦初期,工業製造業行業尚處於修復早期,未來營收與流動性的前景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而金融板塊在上述不確定性的影響下會被階段性低估。

但隨著經濟的持續修復與工業製造業企業的盈利及流動性回歸常態化,影響銀行等金融板塊的利空因素便逐漸消散,這也將迎來金融板塊的整體回暖。

來源:wind,高股息標的

地產行業雖然當下面臨融資政策收緊、地產調控持續等利空因素,但當前的估值已有所體現,未來隨著經濟修復與居民收入的提升,地產銷售韌性有望得到體現,且在地產行業轉向物業的趨勢下,其估值也會相應提升。

清潔能源是當下全球關注的重大中長期課題,且普遍受高層重視與市場關注,光伏、風電等行業的機遇是可觀的;以「造車新勢力」為代表的新能源車行業方興未艾,未來新能車也越來越被各國市場所接受,相關的上遊產業鏈企業的投資價值也是值得期待的。

對於傳統服務業,特別是航空、酒店、旅遊等受疫情衝擊嚴重的行業,受疫情緩和與海外經濟修復的利好刺激將更大,這一類的機會也值得重視。

綜合來看,港股價值股在 2021年的表現有望將「強勢歸來」,金融地產有望脫離低谷;工業製造中的紡服、機械與傳統服務業中的航空、酒店、旅遊等受疫情衝擊嚴重,在 2021年將迎來階段性修復行情;清潔能源與新能車產業鏈中長期發展前景確定性強且空間可觀,值得長期看好。

成長板塊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優異表現之後,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隨著經濟修復過程中寬鬆力度的邊際趨弱,成長板塊在2021年可能難以出現2020年的整體大幅上行行情,波動率也會上行。

但這並不意味著成長板塊缺乏投資機會,相反,只要能夠在成長板塊中擇「優」配置,無論是中短期的抗跌程度,還是中長期的上揚空間,都會值得信賴。

醫療健康細分行業眾多,且擁有許多優質的細分行業龍頭。傳統的原料藥與仿製藥由於競爭激烈且門檻不高,缺乏優質標的;醫療健康的優質標的主要分布於創新藥研發領域、 CRO/CMO/CDMO/CSO等一系列新興服務領域、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製造、口腔醫療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領域、網際網路醫療等領域的細分龍頭中。

來源:wind,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

消費分為可選(非必需)與必選(必需),可選消費的需求彈性大於必選。好的消費公司在產品、渠道、品牌這三個領域必有一個或幾個擁有絕對優勢。儘管消費股估值偏高,但隨著經濟復甦,消費股的盈利上行會消化一部分估值,所以消費板塊面臨的回調壓力會顯著小於其他成長板塊。

疫情之後,消費升級的態勢仍將延續,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仍可謂是優質標的。科技領域優質標的鑑別,既要關注網際網路、 5G 等新興領域的自身發展,也要關注政策制定的方向。

除了各自領域的科技龍頭值得重視外,一些創新型的尖端技術或商業模式也會催生優質標的。綜合來看,對於成長股,經過前期強勢表現後,無論是醫療健康,還是消費、科技,其內部都會面臨分化加劇的格局,加上整體估值較高,所以擇優配置獲取長期收益成為較好的策略。

對於不同領域,優質標的判別方式各不相同,但擁有核心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則是優質標的公司的共有屬性。

揮別新冠疫情帶來重大衝擊的2020,港股市場有望在2021年翱翔展翅,投資者們可以積極關注把握機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相關焦點

  • 光伏股大爆發!最牛暴漲38%千億巨頭飆升12%更有龍頭半年狂漲7倍!
    恭喜手拿光伏股的朋友,明天A股就要開盤了。今日,港股的光伏股,尤其光伏玻璃還在瘋狂上漲,截至午盤,陽光能源大漲超38%,福萊特玻璃、信義光能兩大龍頭漲幅超11%,雙雙創出歷史新高。今年3月底部以來,到今日盤中高位,福萊特玻璃已經暴漲679%。千億巨頭信義光能更是創出歷史新高。
  • 港股開戶上艾德證券:盤點2020年醫藥醫療IPO收益,打新賺不賺錢!
    摘要:醫療股年度盤點內容  2020年已經過去,生物醫療新股熱潮仍未停歇,全年共有高達23隻生物醫療股登陸港交所。  港股新股市場如此豐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2020年香港IPO市場生物醫療行業板塊的表現,究竟哪一隻股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2020已上市的23隻生物醫療股:
  • 港股打新股|艾德證券期貨:2020年醫藥醫療新股,賺的哪些大肉籤!
    摘要:醫療股年度盤點內容 2020年已經過去,生物醫療新股熱潮仍未停歇,全年共有高達23隻生物醫療股登陸港交所。 港股新股市場如此豐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2020年香港IPO市場生物醫療行業板塊的表現,究竟哪一隻股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2020已上市的23隻生物醫療股:
  • 最猛特斯拉概念股,不到1年暴漲270%
    可以說,今年特斯拉不僅是美股暴漲的明星,也是攪動A股新能車產業鏈人氣的絕佳催化劑。 12月8日早盤,資本市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果然暴漲。A股市場,超3萬億的新能源汽車指數早盤迅速大漲超2%以上,市值猛增700億;概念板塊中,鋰電解液指數、動力電池指數等一眾概念板塊集體領漲;同時,港股新能源汽車板塊也是熱鬧非凡。
  • 「A股第一泉」更名後暴漲,農夫山泉造就新...
    最近的行情一直處于震蕩走勢,板塊分化比較明顯,低位的周期板塊開始補漲,這個格局還會延續下去。二、「沾水」就火?農夫山泉剛剛港股上市不久,A股就迎來了「泉陽泉」。說是「迎來」,實際上是從原來的「吉林森工」換了個名字。
  • 2020年牛熊股:立昂微暴漲16倍,貴州茅臺躋身市值第一股
    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編輯:張澤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黑天鵝」頻發,為A股市場帶來極大的波動,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復甦的背景下,A股展現出頑強的韌性,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成為全球股市中亮眼的一抹色彩。隨著2020年收官,A股年度的股價及市值變動排行榜也得以揭曉。
  • 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博時基金牟星海:中概股回流潮 港股市場迎來哪些機遇? 近期中概股回歸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都宣布回流港股。很多敏銳的投資者也在這中間看到了投資的機遇。中概股回歸的熱潮到底意味著什麼,釋放哪些信號?而我們又能抓住怎樣的投資機會?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國際組負責人牟星海分享了他的觀點。牟星海表示,中概股回歸首先是順應時代的變遷,以及國家對新經濟的重視和鼓勵。
  • 洪灝展望2021:香港資本市場或表現亮眼,價值板塊將王者歸來
    洪灝表示,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短周期內出現周期性上升,通脹壓力逐漸顯現。在當前的經濟周期階段,價值板塊與低估值板塊有很大的重合。價值板塊是被遺忘已久的、估值較低的傳統和周期行業。因此,洪灝繼續倡導價值投資。他表示,儘管新經濟股明年很難重複如同今年一般的市場表現,但金融、工業、能源、可選消費、大宗商品等此前被大家遺忘的老經濟股將在2021年帶來更多機會。價值板塊將王者歸來。
  • 有色金屬板塊再度走強 有色金屬龍頭股有哪些?
    究其原因,有色金屬的上漲也主要來自於北上資金的不斷加倉。據《紅周刊》記者統計,11月以來,北上資金淨流入有色金屬板塊的總金額達到64億元。  板塊拐點已至  鋰金屬板塊股價再度衝高  有色金屬中的鋰電板塊今日迎來了集中爆發,截至收盤,天齊鋰業漲停、中礦資源和贛鋒鋰業的漲幅分別為4.28%和3.98%。此外,鋰電池板塊中有澳洋順昌、杉杉股份等11家上市公司今日的股價漲幅都超過5%。
  • 中概股「造車新勢力」全線熄火,港股、A股汽車股也紛紛領跌...
    這幾天在二級市場上風馳電掣的汽車股忽然組團急剎。11月25日晚間,總市值高達萬億人民幣的中概股「造車新勢力」股價集體下挫;26日開盤,港股、A股汽車板塊也雙雙領跌。開了幾天快車,汽車股一夜之間全都飆不動了,這是否意味著,吹了幾天的風口,也將就此退散?汽車股突遭全線急剎從昨夜美股到今日的港股、A股,汽車板塊可謂全線熄火。
  • 晶片股集體暴漲 晶方科技、誠邁科技等多家公司減持
    此外,受疫情影響,春節後晶片行業出現嚴重缺貨,加之下遊產業升級,給了晶片股暴漲動力。華創證券分析師就指出,隨著電子產業鏈逐漸復工,因復工時間差異及需求上的結構問題,或將持續出現個別元件缺貨和供應緊張問題。在供求關係的主導下,相關產品漲價潮或不可避免,相關公司有望受益。晶片股龍頭股的上漲,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 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重回6.0%以上;1隻股票上漲同時有4個股...
    原標題: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萃丨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重回6.0%以上;1隻股票上漲同時有4個股下跌,A股發生了什麼?  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52億機構布局港股「新經濟」  進入2021年,南向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月7日收盤時,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當日合計淨流入超152億元,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71.96億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80.59億元,這是2021年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超百億。
  • 6月11日開盤前瞻 | 網易-S(09999)回歸真香,小股暴漲暴跌又是什麼...
    必讀 6月11日開盤前瞻 | 網易-S(09999)回歸真香,小股暴漲暴跌又是什麼套路?分析師認為,如果沒有特別超預期的黑天鵝事件,美股短期內大跌的可能性已經很小,未來美股估值會適當向下調整,但指數仍然大概率會保持向上走勢,只是反彈速度會放緩。消息面上,美聯儲公布最新的6月利率決議,美聯儲維持利率0-0.25%不變,符合預期。美聯儲點陣圖顯示,維持低利率直至2022年底。
  • 港股交易平臺|艾德證券期貨:嗶哩嗶哩(B站)最快本周末遞交赴港上市...
    邁入2021年,更有不少具備潛力的知名企業來港上市,嗶哩嗶哩(簡稱「B站」)便是其中一員。  B站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第一槍  艾德證券期貨據CNBC報導得知,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BILI的中國知名彈幕視頻平臺——B站正準備在香港二次上市融資可能超過20億美元,高於去年10億美元的預期。
  • 老虎證券發布2017最熱港股排行榜 騰訊登榜首
    據悉,本次榜單以老虎證券超百萬用戶在tiger trade中添加關注個股的數據為基礎,結合老虎社區個股信息數據,加權計算兩個指標遴選出投資者最受關注的港股公司,具有相當的代表性。港股企業今年業績表現強勁,除了估值修正的需求以外,內地資金南下掌握港股定價權極大推動了港股上行。  從上榜公司來看,投資者更加關注科技板塊、汽車板塊、金融板塊和內房股中的明星企業。這些企業2017年已公布的業績都非常靚麗,成為內資最愛的標的。並且這些企業絕大多數的主營業務都在中國,為中國核心資產。
  • (1月7日)美股新能源板塊再大漲 持續關注港股太陽能、光伏等產業走勢
    原標題:智通港股早知道︱(1月7日)美股新能源板塊再大漲,持續關注港股太陽能、光伏等產業走勢   【重要數據】
  • 晶片股巨震!中芯國際跌逾9% 但板塊內這些股票大漲20% 科技股還有...
    半導體板塊個股走勢大幅分化今日,兩市衝高回落,截至午間收盤,三大指數均下跌,兩市個股卻漲多跌少,上漲個股數超2200隻,43股漲停,下跌個股數為1536隻。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有16個行業上漲,有色金屬、房地產、計算機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38%、1.26%、1.05%;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電氣設備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2.83%、1.42%、0.95%。來源:Wind備受關注的半導體板塊內個股今日走勢大幅分化。
  • 快訊:尾盤創指跌6%滬指跌近4% 超3500隻個股飄綠
    盤面上,除軍工相關概念外,多數題材板塊集體走弱。兩市僅300隻個股上漲,超3500隻個股飄綠,虧錢效應持續放大,資金較為謹慎。從盤面上看,軍工、豬肉、無人機居板塊漲幅榜前列,免稅店、白酒、醫藥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 港股「冬去春來」 機構喊話:2021年是全面牛市的下半場
    來源:東方財富網今日(11月27日)港股延續震蕩上行格局。恒生指數早盤維持震蕩整固,午後震蕩上行,並且加速拉升,尾盤才有回調跡象,截至收盤,恆指小幅上漲0.28%,收報26894.68點。從技術形態看,港股大市成交量開始萎縮,多空成交意願減弱,上方的壓力位27000點附近,下方的支撐位26500點附近。第一上海:港股總體可維持穩好的格局第一上海表示,港股在過去四周可能有點走得過快,不排除有漲後整固的要求,但只要恆指能夠守穩26000點支持位,相信港股總體可以維持穩好的格局發展。
  • 港股恒生指數午後直線下挫「三桶油」跌幅擴大中國海洋石油大跌超10%
    當下,周期上遊包括有色金屬、煤炭、原油、大金融板塊正在估值修復,伴隨全球經濟的回暖與大宗商品的上漲,以及市場的活躍,這些板塊2021年的機會貫穿始終;周期中下遊的房地產、汽車、家電、餐飲/旅遊、造紙、紡織服裝、教育、機械目前布局正當時,它們在21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強勢,待明年二季度之後,PPI的上升將逐漸導致它們的利潤受到擠壓,下半年中遊板塊吸引力變弱;網際網路、雲計算/SAAS、晶片、消費電子目前估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