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在使館接受尼《安娜普爾納快報》專訪,就中尼關係、「一帶一路」合作、中國開展國際抗疫合作、兩國口岸合作等回答記者提問。
關於中尼關係,侯大使表示,中國和尼泊爾是親密友好鄰邦。建交65年來,兩國政治互信不斷鞏固,各領域合作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不斷深化,人文交流不斷加強。特別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對尼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同班達裡總統共同宣布將中尼關係提升為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尼關係進入新時期。政治互信方面,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理解和支持彼此核心利益,樹立了大小國家和平相處、互利共贏的典範。務實合作方面,中國視尼泊爾為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夥伴,已成為尼最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在鐵路、公路、航空、口岸、通信、過境運輸等各領域合作均取得積極進展。人文交流方面,去年有近17萬中國遊客訪尼,中國已成為尼第二大旅遊客源地。兩國人民在地震、洪水、油氣危機等困難時刻患難與共,互幫互助。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再次攜手應對。國際地區事務方面,中尼同為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上合組織、南盟等國際地區組織中保持密切溝通與配合,在氣候變化、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領域問題上有相似看法,共同為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和本地區及全世界的和平、安全、發展做出貢獻。
關於中尼「一帶一路」合作,侯大使表示,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就是要中國發展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發展戰略對接,通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實現共同繁榮進步。中尼兩國於2017年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尼泊爾正式成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參與者之一,兩國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災後重建、經貿投資、人文交流等各領域合作取得許多積極的成就。中尼互聯互通項目耗時長、難度大、資金投入多,需要雙方均保持穩定的政治環境,連續的支持政策,科學的可行性研究,資金的投入,不在一朝一夕。相信只要雙方共同努力,久久為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有關合作一定會取得更大成效,惠及兩國人民。
關於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和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侯大使表示,中國是首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國GDP同比下降6.8%,為1992年中國開始統計年度GDP數據以來最低數值。在疫情面前中國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中國經濟雖然因此短期內大幅下滑,但我們成功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在有效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率先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為此中國經濟也在第二季度實現了同比3.2%的正增長。
為控制疫情,中方採取嚴厲措施,這也招致一些西方國家的指責,但我們的經驗是只有強力壓制住病毒擴散勢頭,才能穩定疫情,為復工復產創造必要條件。此次疫情說明,疫情不分國家、種族,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任何國家不能獨善其身。中國的經驗也說明,疫情不是不可戰勝的。中國經濟首先恢復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增添穩定因素,為包括尼在內的各國戰勝疫情和恢復經濟提供強大動力。事實勝於雄辯,任何其他國家的指責都不會干擾我們控制疫情、恢復經濟的努力。
在自身對醫療物資需求依然很大的情況下,為了幫助其他國家抗疫,中國向120多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包括普通醫用口罩、N95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等在內的物資援助,積極協調各國在華商業採購,並通過舉行視頻會議、派遣醫療隊等方式,同世界各國分享防控經驗。中國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做出的重要貢獻有目共睹,得到包括尼泊爾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眾的歡迎與讚賞。日久見人心,公道自然在。習近平主席在世界衛生大會上宣布,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繼續支持包括尼泊爾在內的各國抗擊疫情,開展公共衛生領域國際合作,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抗疫行動貢獻力量。
關於中尼口岸合作,侯大使表示,樟木(塔託帕尼)口岸曾是中尼第一大國際性口岸,設施完善,工作機製成熟。尼2015大地震嚴重損壞了兩國邊檢站、界河橋以及兩條跨境公路。此後中國政府啟動了援尼塔託帕尼和梯姆雷邊檢站、援尼友誼橋和熱索橋重建以及援尼阿尼哥公路和沙拉公路的保通及改善升級項目。去年5月,在雙方各部門協調配合下,中方特別是西藏自治區政府克服許多困難和挑戰,最終實現樟木口岸貨運功能恢復。樟木口岸復通僅一年時間,貿易總量就達到了5.73億元人民幣。
今年年初,樟木和吉隆等口岸因道路條件和疫情防控的需要採取了相應的檢查和管控措施。4月初,我們應尼方請求,重新開放樟木和吉隆口岸單向貨物通關,為尼保證醫療和生活物資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尼口岸運行不時受到幹擾,這主要是因雨季山體滑坡等自然原因導致道路受損造成的,其中也有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中方高度重視尼方對保持口岸暢通的迫切願望,正在想方設法研究解決有關問題。中方願同尼方共同努力,不斷完善口岸兩側基礎設施,提升過貨能力。
此外,侯大使還就中尼開展珠峰合作、「千年挑戰計劃」、尼印領土爭議等問題介紹了中方立場。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