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能汽車在深圳市龍華區舉行揭牌儀式。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寶能集團常務副總裁陳琳以及深圳市龍華區相關領導出席儀式,並為深圳市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揭牌。
這意味著,寶能汽車的全球總部/整車工廠正式落戶深圳。據悉,這個欲打造成深圳市高端製造閃亮名片的新基地,總用地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將在此處建設寶能汽車全球總部、深圳高端生產基地及研究總院項目,項目涉及產線改造、產品開發、工程建設等內容。寶能汽車副總裁陸幸澤在致辭中表示,將進一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現整車85萬輛、發動機50萬臺的年產能,力爭第四季度首車下線。
細細算來,姚振華旗下的寶能汽車已成立了三年多。在這期間,關於其收購、籤項目的報導,時常可見。近期,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長安標緻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安PSA」)已正式變更為深圳市寶能汽車有限公司。
變更後,該公司由寶能汽車旗下的深圳前海銳致投資有限公司,獨資擁有;法定代表人由朱華榮,變更為寶能投資的副總裁孫莉,同時新公司主要成員也全部更新為寶能系成員。
原長安PSA,由長安汽車和PSA AUTOMOBILES S.A.(簡稱「PSA」)在2011年共同出資設立。經歷數次變更後,長安汽車和PSA各持有長安PSA50%股權,註冊資本由最初的40億元增長為76億元。長安PSA主要生產銷售法系豪華汽車品牌DS。2019年年底,寶能從PSA手中收下了長安PSA的50%股權;十天後的12月31日,長安汽車也將長安PSA的另一半股權,以16.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寶能。至此,姚振華已完全將其收入囊中。
寶能布局汽車領域由來已久。從2017年開始,姚老闆的目光就不再局限於其起家的房地產、金融行業,而是逐漸聚焦傳統製造業。在寶能官網「產業布局」的介紹中,寶能汽車被放在了「高端製造」板塊的顯眼位置。
2017年3月20日,寶能汽車掛牌成立。隨後,它多次入股、收購業內公司,並與多地籤下汽車產業項目。在「造車之路」上,寶能汽車儼然已邁開了步伐。
這一年的12月,寶能作為戰略投資方,以16.25億元的價格,從奇瑞手中收購觀致汽車25%股權,交易完成後,寶能將持有觀致汽車51%股權,成為其大股東。
2019年6月,寶能再增持觀致12.5%股份,拿下了完全決策權。而僅過了半年之後,它馬上又將投資的箭頭指向長安PSA,並最終如願以償,自此坐擁觀致、法國DS兩大汽車品牌。
除了四處尋找投資「獵物」之外,近年來,寶能汽車拿下的汽車基地也不少。數據顯示,其僅在廣州、崑山、昆明、貴陽、西安等地,就累計投資了2000億元建廠,規劃了近300萬輛產能。
2019年初,姚振華在寶能集團高層會議上表示,10年內,汽車行業的收入要佔到寶能集團總收入的一半。由此看來,他對於汽車業務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目標與構想。
與造車新勢力相比,寶能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在進入整車製造領域之前,已經擁有比較完整的汽車上下遊產業鏈,可以與汽車製造形成協同效應。同時,寶能多元化的業務也能為汽車製造提供更多維度的支撐。
不僅僅是寶能,在地產汽車造車的名單中,恆大、碧桂園、華夏幸福、萬達、富力等紛紛進軍汽車業。這些企業幾乎都以「不差錢」的姿態宣布入局新能源汽車,通過買買買或投投投的方式來拿到造車的入場券。
相關人士稱,汽車產業體量大,產業鏈長,對地方政府而言,也希望藉此拉動當地實體經濟和就業發展。
這麼看來,地產商入局造車,更多的是因為政策帶來的利益驅使。在各地政府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的巨頭企業紛紛熱衷於「砸錢」造車,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通過造車拿地一方面可以跨界布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拿地難、拿地價格高的問題。如地產商集體入局汽車,其真實目的很可能借造車來圈地圈錢。」
但除了圈地這個極端的形容以外,換一個溫和的說法則是——多元化是世界大企業發展的趨勢。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有著數十萬億市場容量的朝陽產業,正是地產商們要多元拓展的理想方向。多元化戰略布局,還有利於企業融資。因此,不論是企業發展的角度、還是對社會貢獻的角度,新能源汽車都是地產商的不二之選。
只不過,汽車與地產、家電和網際網路完全不同,整車製造業資金投入大、沉澱周期長,目前國內車市又暫時處於下行狀態,跨界造車的勝算遠比想像中要低。從當前狀況來看,積累了雄厚資本的地產商入局汽車產業也並非一帆風順。如何讓一個原本年產能不高的汽車工廠運轉並產生收益,依然是採取併購方式的寶能在未來需要解決的難題。
資料來源:深圳龍華融媒發布、樂居財經、每日汽車等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