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八卦女頻道(ID:baguanvpindao)
截至26號上午,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862例。
據澎湃新聞報導,國際奧委會高級委員迪克·龐德說,「奧委會可能會給日本2個多月的時間來確認疫情能否得到控制」。
而今天一大早,這個龐德的表態曾被媒體解讀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2020年東京奧運會可能將被取消,而不是推遲或換城市舉辦。
此前倫敦想趁火打劫,提出倫敦有舉辦奧運會的能力和經驗,欲接手東京奧運會。這下可把日本給惹毛了:
雖然日本人自己也有點洩氣,雅虎網站上某接近4萬人參與的調查中,超六成日本民眾呼籲取消奧運會。1940年因為法西斯侵略暴行被迫取消奧運會的日本,難道真的會重蹈覆轍嗎?2月3日,鑽石公主號郵輪駛入橫濱港,四日後郵輪上61人確診。2月13日,一名家住神奈川縣的80多歲女性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日本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2月14日,一名協助鑽石公主號「患者運送工作」的消防員確診,隨後幾日,日本東京、歌山、相模原市等地出現醫護人員感染病例。2月15日,東京舉行奧運聖火傳遞預演,石原裡美到場,上萬民眾聚集。2月16日,日本首相官邸發表告全體國民書,稱日本「沒有流行新冠病毒。大家和預防流感、感冒一樣,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很重要」。2月18日,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仍表示沒必要取消大型活動。文部大臣也稱不考慮取消學校活動。2月18日,日本「疫情吹哨人」巖田健太郎教授發視頻聲討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管理亂象,並稱疫情已經擴散。日本推特的一些患者也稱,如果並非重症且沒有接觸史或出國史,醫院是拒絕對患者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的,因而日本確診數量沒有像韓國那樣激增。不對疑似患者進行檢測就是沒有新增確診病例,這種行為實在荒謬。而施行這種沒看見就是沒發生的「鴕鳥政策」,其實都是為了避免因民眾恐慌而影響東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
針對國際奧委會委員迪克·龐德做出的「如果三個月之後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不能消除,東京奧運會可能取消」的判斷,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6日稱,龐德的觀點只代表其個人,不代表國際奧委會。東京奧運會將按計劃如期舉行。
要知道,這已經是截至目前為止,日本方面第6次表態奧運會不取消了。
前世界衛生組織顧問、日本病毒專家大島賢一郎就曾表示,如果疫情繼續蔓延,日本將無法主辦奧運會。而哪怕冒著疫情爆發和危害民眾健康的風險,日本也堅決不願意做出任何影響東京奧運會舉辦的決策,也是事出有因。
奧運一旦取消,
所有重金投入將打水漂
作為世界級的盛會,耗時僅一個多月的奧運會,舉辦成本卻動輒百億。希臘為了舉辦雅典奧運會,負債超百億,嚴重拖累了經濟發展。加拿大的蒙特婁為舉辦第21屆奧運會,也欠下巨額債務,20多年才還完。據《經濟學人》報導,1960年以後的奧運會基本都是超成本運作的,平均支出比預期超179%。如此高昂的投入意味著,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舉辦奧運會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日本這樣的國家,舉辦奧運會也會為其帶來較為沉重的經濟負擔。東京奧組委近日公布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預算,預計耗資約1.35萬億日元(約合124億美元),看似成本並不是很高昂。
▲圖片名稱:1992年以來歷屆奧運會實際成本及超支比例數據據美國《時代周刊》透露,根據最新預測,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耗資250億美元。而以上提到的成本,還僅僅是與奧運會相關的直接成本。交通升級、汙染治理、城市改造等間接成本並未統計在內,而這些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這些間接成本並非全被政府承擔,民間資本也做出了一定付出。酒店研究公司CBRE Hotels的數據顯示,日本九大城市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將有8萬家酒店開業。此外,著名的東京大倉酒店還耗資10億美元裝修,並已於去年9月重新開業。2019年5月,日本航空耗資2億美元推出的低成本子公司Zipair Tokyo將問世,以滿足圍繞奧運會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此外,東京奧組委確認目前已有30億美元贊助費入帳,門票也已經賣出了幾百萬張,一旦奧運會取消,違約成本不可估量。除了上述可測量的經濟成本外,日本人為奧運會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旦東京奧運會出現意外,所有的付出和心血,都將全部白費。
經濟疲軟,
奧運會是強心針
老年人消費意願不足,且儲蓄意願很強,因而日本本國的內需不足,經濟增長對外需的依賴性較強。2019年四季度,日本GDP創下了六年來的最大跌幅。雖然通過舉辦一場奧運會而開啟經濟上行通道,像是天方夜譚,體育盛會和經濟發展,看似沒有強因果關係。而以奧運會刺激經濟,1964年的日本,卻真的做到了。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的石秀梅學者在《日本問題研究》雜誌中發表的文章中便稱,「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藉助奧運會帶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上世紀中葉,為了防震,日本對建築的高度有嚴格的限制。而為了舉辦奧運會,日本修改了建築樓層高度的法規,高樓層建築防震技術也就是在那時有了迅速的發展。如今東京錯綜複雜的高架路橋和軌道交通,其基礎雛形就誕生於奧運會前的城市交通改造。1964年的奧運會還促進了人造衛星轉播技術的普及,也掀起了普通民眾買電視的熱潮。1957年日本家庭電視持有率僅僅是8%,而1964年,已經激增到了88%。電視產業的發展更是促進了松下、日立、東芝等公司的成長壯大。在如今的21世紀,雖然具體環境有所不同,但2020年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奧運會對旅遊業的刺激不言自明,同時,奧運會還有助於展現更多新技術,為日本擴展更多的國內外合作機會。安倍便曾設想將奧運會打造成展示日本高端科技的平臺,計劃在東京街頭推出無人計程車、警衛機器人、翻譯機器人等高科技產品。日本上一次奧運促進了衛星轉播的普及,本次奧運會中,5G技術或許也會迎來發展契機。筆者一位做日本房產生意的朋友也說,「奧運區域的置業這幾年是大熱門。」2017年時,東京都曾根據日本奧組委披露的大致預算額發布了一項測算稱,本次奧運會將給日本帶來近32.3萬億日元,約合20356.4億人民幣的經濟效應。的確,日本經濟所面臨的更根源的問題,需要更深刻的經濟變革甚至社會變革才能解決。短期來看,奧運會對經濟的促進是最直接的,日本政府也急需奧運會的收益以彌補財政赤字。尤其在今年,疫情已經對日本的旅遊業、外貿等產業已經產生了較大影響,奧運會的提振,就變得更加重要。
奧運會背後,
包含更深層的政治考量
除了直接與間接的經濟影響外,奧運會作為全球體育盛會,其背後的政治較量也是十分複雜的。承載了和平、公正、友誼等理念的奧運會,雖是體育精神的代名詞,但總難免被抹上政治色彩。1936年柏林奧運會,便不幸淪為了希特勒粉飾納粹真面目的工具。希特勒原本想奧運會上宣傳自己的納粹思想,但迫於奧組委壓力而放棄,同時在奧運會期間也暫停了對猶太人的迫害。但希特勒卻反而藉此利用這次奧運會為自己塑造了親民和平的形象,以掩蓋自己獨裁的真面目。三年後,二戰爆發。1980年的蘇聯奧運會之前,美國與蘇聯打響了阿富汗戰爭,於是號召世界抵制蘇聯的莫斯科奧運會。最後僅有80個國家參與蘇聯奧運會,十分冷清,蘇聯在國際社會的形象,也受到嚴重影響。雖然「讓體育遠離政治」是奧林匹克運動一貫宣揚的宗旨,但歷史告訴我們,奧運會一直是國家塑造國際形象、政客積累政治資本的重要舞臺。日本一向以「好面子」著稱,其外務省每年也花費大量經費在國際上宣傳日本形象,2019年度日本外務省舉辦國際活動的預算便高達319億日元。通過舉辦1964年奧運會而重新樹立國際形象的日本,自然也十分重視奧運會這個展示形象的舞臺。此外,「福島核電站洩露事件」後,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受到很大影響。如果日本不能舉辦奧運會,日本運動員也未必能順利參與奧運會,日本在本屆奧運會獎牌榜的表現或將遭遇暴擊,這對日本國際形象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除國際形象受影響外,取消奧運會也會使日本國內政局產生大動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最重要政績之一就是「安倍經濟學」帶來的經濟緩慢回升。而日本2019年四季度的經濟出現嚴重萎縮,外貿又面臨極大的壓力。內憂外患下,安倍目前的國內支持率已經降到了36.2%,他把提振經濟、修飾政績的賭注,幾乎全部壓在了奧運會上。如果奧運會真的被迫取消,或參賽國因顧忌疫情而放棄參賽,對安倍極其內閣,將是極大的災難。
結語
2016年里約奧運會時,受寨卡病毒影響,也有許多人呼籲取消或延遲奧運會。距離開賽半年時,裡約境內約有13萬疑似感染病例,但巴西依然堅持如期舉行裡約奧運會。擔任了刺激經濟、提升形象、穩定政局等多項重要任務的東京奧運會,更是容不得半點差池。
The most popular articles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關注公眾號理想島(ID:lixiangdao002),提升認知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