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有「四大天王」,但你知道「四大天后」是誰嗎?

2020-12-12 琵琶起舞地自偏

曾經的香港樂壇湧現了許多代表性的人物,尤其是「四大天王」,至今也讓人念念不忘。不過除了「四大天王」,還有「四大天后」,你知道是誰嗎?

一、梅豔芳

梅豔芳可以說是90年代的「大姐大」,梅豔芳的實力是眾所周知的,而且梅豔芳的人緣也非常的好,受到了樂壇中很多藝人的喜愛,她和劉德華,張國榮等人的關係非常好,雖然梅豔芳去世許多年,但她依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二、林憶蓮

曾經的她可是火遍大江南北,林憶蓮有非常多的經典歌曲,尤其是那首《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曾受到了內地和香港觀眾的喜愛。林憶蓮的外表並不是很漂亮,只能屬於中等長相,但她非常有氣質,標準的氣質型女人,如今的林憶蓮還活躍於歌壇,是當之無愧的天后級人物。

三、葉倩文

葉倩文被很多人稱為「第二個梅豔芳"」。雖然她的成名速度沒有梅豔芳快,但她的歌唱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屬於樂壇中非常強的歌手。她最經典的歌曲是《焚心以火》。也正是因為這首歌使得葉倩文的名字傳遍了全國,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歌后」。

四、陳慧嫻

《千千闕歌》應該大部分人都有聽過吧,這首歌承載了很多90後的記憶,尤其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聽這首歌就會舒緩心情,是一首療傷的歌。而且她除了演唱功力強,陳慧嫻的外表也很漂亮,是「四大天后」中最漂亮的一個,是一個有顏又實力的女星。據說當時她的受歡迎程度,讓對梅豔都產生了壓力。陳慧嫻,本可以一直爆紅,卻選擇在最受歡迎的時候隱退。對於她選擇隱退的原因,當時也是議論紛紛,只是後來她又復出後,其名氣卻大大折扣了。不過《千千闕歌》這首歌早已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傳遍大街小巷。

相關焦點

  • 知道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但也別忘「四大天后」,你都認識嗎?
    提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你會想到什麼?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至今都很火的「四大 天王」,也有人想到那些美麗的讓人驚豔的女神們,還有人會想到哪些經典的電影……當然現更多人則是對於粵語歌的懷念。時至今日粵語歌都很受到大家的喜歡,一些歌雖然有國語版本,但是歌迷還是更喜歡粵語歌中的遣詞造句和情感。其實在香港樂壇,當年不僅有四大天王,更是有四大天后。看看你都認識嗎?首先就是嫁給音樂、嫁給舞臺和歌迷的梅豔芳了。她不屬於傳統東方審美的大美女,但是長相很有自己的特色,十分的英氣。梅豔芳不但在演技上面有一定的造化,而且音樂方面更是如此。
  • 「四大天王」領銜的香港樂壇輝煌時代,少不了「四大天后」的功勞
    眾所周知,上世紀九十年代整個香港樂壇都是被四大天王所「統治」的,若是他們願意,想必千禧之後的十餘歲月,也都還會是他們的天下!但你們可知,在四大天王時代中,其實在香港樂壇還有著眾多非常優秀的女歌手們,她們之於香港樂壇的貢獻與影響力,或許及不上四大天王,但她們每一位都是風靡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那麼如果要在眾多女歌手之中,挑選出四位來組成與四大天王相的「四大天后」,那麼都有誰會入選呢?
  • 香港有四大天王、四大天后、四大惡人,還有哪些四大?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小小的彈丸之地當真是眾星雲集、人才輩出,其中最有名氣的莫過於四大天王了。這四人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也代表著香港娛樂圈最鼎盛最繁榮的時期。那麼,除了四大天王,還有哪些四大呢?
  •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又是誰封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首先四大天王的產生是在香港樂壇,而不是影壇。也就是說這個稱號的由來是因為音樂而不是演電影,天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劉德華。其實最初四大天王中最受歡迎的並不是華仔,而是黎明。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大天王之前,香港樂壇還有兩大天王,他們分別是校長譚詠麟和哥哥張國榮。九十年代初期談詠麟和張國榮宣布退出各項音樂頒獎典禮,決定把機會留給後輩。
  • 90年代,有四大天王,有誰入選了你心中的四大天后?
    我們都知道90年代的四大天王是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紅遍了大江南北!但同時當時的四大天后也讓無數人喜愛,只是根據時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喜愛的人不同,天后在你心中的人選不斷的變更,無數的經典鑄就了那個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的輝煌時代,那些膾炙人口的金曲,讓我們的青春不再孤單,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今天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幾位天后的輝煌,你,更喜歡哪一位了?
  • 香港樂壇有「四大天王」,但千萬別忘「四大天后」,能叫全名算我服你
    說起香港藝壇,雖然如今已經逐漸衰落了,但是還是給很多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在以前那個時代,誕生了太多奇人、神作,就算過去了這麼多年,也在大家的心目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當時有很多電影、歌曲,放到今天也很經典。而其中的一些人,更是仍然被大家所喜愛的。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華語樂壇,我想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因張國榮、譚詠麟的相繼退出,在年輕的一批歌手裡,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得到了圈內圈外的眾人認可,並於1992年被Tvb高管方逸華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他們是香港娛樂圈發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超級偶像明星,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90年代的華語樂壇,有多輝煌?1992年四大天王正式封王
    1992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晚會上,在頒發最受歡迎男歌手之前,司儀鄭裕玲和鄭丹瑞在臺上神採奕奕。說到四大天王,說誰該是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時的時候,結果大家都知道,反正都是四大天王中的一位。性子急的鄭裕玲就馬上說:不如這樣吧,我們現在先請四大天王上臺來再說。只見臺下的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很禮貌地相讓。張學友第一個站起來,四人不約而同地背著手一起上臺接受大家的歡呼。
  • 香港樂壇「四大天王」,千萬別忘「四大天后」,能叫全名暴露年齡
    說起香港藝壇,雖然如今已經逐漸衰落了,但是還是給很多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在以前那個時代,誕生了太多奇人、神作,就算過去了這麼多年,也在大家的心目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當時有很多電影、歌曲,放到今天也很經典。而其中的一些人,更是仍然被大家所喜愛的。
  • 90年代的這5位天王,誰當時最有資格掀翻「四大天王」的地位?
    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位公認的第五大天王,大家覺得哪一位才是你心目中的第五大天王呢?1992年,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組成的四大天王橫空出世,讓當時的娛樂圈的其它人基本上「沒飯吃」但還是有幾位實力非常強勁的巨星存活了下來,甚至有些可以跟四大天王抗衡,他們分別是誰呢?
  • 20年了,「新四大天王」依然三缺一、到底誰夠格頂上!
    20年了,「新四大天王」依然三缺一、到底誰夠格頂上! 四大天王在一名號在娛樂圈呢實在太響,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紛紛效仿的排名,例如四小天王、四大天后等等。這也能夠體現這塊招牌的含金量。
  • 90年代如果沒有「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劉德華張學友就是樂壇兩極
    大家知道90年代的流行樂壇異常繁華,香港、臺灣幾乎同步步入最繁華時期,內地雖然星光暗淡但藝術成就極高,也在同時期掀起一個小高峰。而整個樂壇的最頂點就是持續至今30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香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成就了一些人,也拖累了一些人。
  • 四大天王誰最帥?郭富城都說自己不如他!
    「四大天王」是繼譚詠麟和張國榮之後,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1990年,黎明將李克勤壓下,開始迅速走紅,並取而代之。偶像派歌手正式邁入香港樂壇。後來他們與實力派的張學友被合稱樂壇「三劍客」。到1991年,郭富城爆紅旋風從臺灣吹回香港,沒多久這四人就被統稱為香港樂壇「四大天王」。
  • 那個神奇的年代:四大天王、四大天后現場拼歌比唱功!
    可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只知道四大天王,不知道四大天后呢?香港媒體封四大天后和四大天王是90年代才開始的,所以梅豔芳、張國榮、譚詠麟等大批人就沒有參與進來。那時候相對於男歌手,女歌手的競爭激烈,葉倩文、王菲、周慧敏、林憶蓮、陳慧嫻、鄭秀文等人都曾擠進四大天后名列,名單變化非常之大。
  • 香港娛樂圈興衰史,從許冠傑到譚詠麟張國榮四大天王再到後繼無人
    時間走向了80年代,香港娛樂圈來到了眾神打架時代,一個個天王天后都開始嶄露頭角:比如梅豔芳、林子祥、葉倩文、譚詠麟、張國榮等等。83年香港出了樂壇推出了一個音樂獎項:十大勁歌金曲獎,每年都要評選10首最受歡迎的歌曲。1984年又增加金曲金獎、年度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
  • 1989年,香港樂壇幾大巨星相繼引退,「四大天王」的時代就此來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整個亞洲的範圍內廣為傳播,除了影視之外,當年的香港樂壇也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金曲與巨星可謂不斷湧現。可就在1989年,香港樂壇的幾大巨星相繼淡出,甚至是直接退出了樂壇,令人唏噓不已。
  • 80年代譚張爭霸到90年代四大天王,哪個時期是香港樂壇最巔峰
    電視劇的主題曲不少都能成為流行一時的經典,當中代表人物有羅文、關正杰、汪明荃、鄭少秋、葉麗儀等。(二)1980年代不僅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亦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除了許冠傑徐小鳳等老牌歌手外,單飛的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葉倩文、林憶蓮、陳慧嫻、beyond等不同類型的歌手一起活躍在香港樂壇。
  • 為什麼香港四大天王之後,娛樂圈再也沒有「三棲巨星」?
    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當年香港TVB有一整套完整的新人培養體系, 不管你是怎麼出道,但只有你有名氣了以後,肯定是影、視、歌三方面全面出擊,讓一個藝人儘可能展現全面的才能。這方面,香港「四大天王」就是這種思路的典型代表和終極產物。
  • 「香港四大天王」是否還能再合體演出?劉德華:只有一個人不願意
    談及香港,我們不難想到四大天王。這曾經紅遍天的四大天王早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那麼我們還能有機會看到他們合體演出嗎?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香港樂壇兩大重量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對樂壇至尊地位的爭霸的結束,香港樂壇沉寂了一段時間,後來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的「後浪」為香港樂壇續寫了新時代的篇章。張學友、郭富城、劉德華、黎明正是名副其實的「四大天王」。他們的影響力有多大呢?這股1990年代的熱潮不光是在香港地區傳播著,而且還波及到了中國內地、臺灣地區、乃至整個東南亞。
  • 當年的四大天王到底有多火?看完你就明白了
    隨著上一代的老去,四大天王除了張學友跟劉德華以外,其他另外兩人基本上已經淡出了觀眾的視野。很遺憾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屬於四大天王他們的那一個年代。在他們的那個年代,可謂是眾星閃耀,而他們卻能從中脫穎而出,當年的四大天王到底有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