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香港樂壇幾大巨星相繼引退,「四大天王」的時代就此來臨

2020-12-14 影流之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整個亞洲的範圍內廣為傳播,除了影視之外,當年的香港樂壇也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金曲與巨星可謂不斷湧現。可就在1989年,香港樂壇的幾大巨星相繼淡出,甚至是直接退出了樂壇,令人唏噓不已。

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張國榮的退出歌壇。八十年代中期,香港樂壇風頭最盛的兩位男歌手便是譚詠麟和張國榮。譚詠麟比張國榮大6歲,而譚詠麟出道也比張國榮早得多,他在1968年18歲時便以樂隊成員的身份出道。樂壇的蓬勃發展少不了競爭,二人在巔峰時期每年大約發行3-4張專輯,當年有關男歌手的重要獎項也大多由二人收穫。雖然二人私底下保持著朋友的關係,但他們的歌迷卻常常發生衝突。因為樂迷的不理智行為,兩位男歌手最終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結束已經愈演愈烈的風波。譚詠麟先是在1987年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質的獎項,張國榮更是宣布退出樂壇。

1982年,19歲的梅豔芳以一首《風的季節》成為新秀歌唱大賽冠軍。1985-1989年,她連續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獎。1989年,陳慧嫻推出了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這張專輯中收錄的歌曲《千千闕歌》在當年大放異彩,為她的離去增添了幾分傷感。在這一年,陳慧嫻宣布告別樂壇,出國完成學業。1990年,梅豔芳在自己的音樂會上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之後她獲得的都是致敬性質的獎項。

幾位樂壇巨星的相繼引退,為香港樂壇留出了一段真空期。beyond樂隊在1988年憑藉《大地》嶄露頭角,1989年的《真的愛你》,1990年的《光輝歲月》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在個人方面,林憶蓮、李克勤、王傑等歌手的表現都十分亮眼。在組合方面,草蜢、太極樂隊、達明一派、beyond也都收穫了許多歌迷。

1990年,黎明憑藉電視劇《人在邊緣》被許多觀眾認識,在樂壇,他獲得了第13屆十大中文金曲獎中「最有前途新人獎」銀獎。郭富城在這一年發行了個人的首張專輯《對你愛不完》,這張專輯在亞洲範圍內銷量突破百萬。而張學友在這一年已經累計發行了十幾張專輯,在影視方面,他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劉德華在音樂方面表現優異,在電影方面他早已是炙手可熱的男主角人選。

1993年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

1992年,「四大天王」被正式命名,屬於「四大天王」的時代就此來臨。1993年的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入選歌曲中,四位歌手的八首歌曲入選,可謂勢頭強勁。「四大天王」大放異彩,他們共同創造了香港娛樂史上最輝煌的流行元素,他們的歌曲、電影則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組成了人們難以忘懷的青春回憶。

相關焦點

  • 「四大天王」領銜的香港樂壇輝煌時代,少不了「四大天后」的功勞
    眾所周知,上世紀九十年代整個香港樂壇都是被四大天王所「統治」的,若是他們願意,想必千禧之後的十餘歲月,也都還會是他們的天下!但你們可知,在四大天王時代中,其實在香港樂壇還有著眾多非常優秀的女歌手們,她們之於香港樂壇的貢獻與影響力,或許及不上四大天王,但她們每一位都是風靡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那麼如果要在眾多女歌手之中,挑選出四位來組成與四大天王相的「四大天后」,那麼都有誰會入選呢?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華語樂壇,我想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因張國榮、譚詠麟的相繼退出,在年輕的一批歌手裡,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得到了圈內圈外的眾人認可,並於1992年被Tvb高管方逸華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他們是香港娛樂圈發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超級偶像明星,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80年代譚張爭霸到90年代四大天王,哪個時期是香港樂壇最巔峰
    之後他們到世界各地旅遊,觸發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許氏兩兄弟思鄉之情,回港後許冠文寫了《鐵塔凌雲》的歌詞,由許冠傑主唱,1972年4月14日許冠傑在《雙星報喜》中首唱此歌曲,這也標緻著第一首粵語流行歌曲的誕生。結果反應空前理想而大受歡迎,帶動了香港當代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從此粵語歌便迎來他們長達三十多年是哪的輝煌。
  • 90年代的華語樂壇,有多輝煌?1992年四大天王正式封王
    1992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晚會上,在頒發最受歡迎男歌手之前,司儀鄭裕玲和鄭丹瑞在臺上神採奕奕。說到四大天王,說誰該是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時的時候,結果大家都知道,反正都是四大天王中的一位。而與四大天王競爭的,還有李克勤、王菲、張衛健、陳慧嫻、林憶蓮、葉倩文等人,結束了80年代的譚張爭霸時代,現在又開啟一個全新的四大天王神仙打架時代。香港的樂壇就這樣被這群弄潮兒推向了一個全新巔峰時期。
  • 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劉德華專輯-1985-2009年
    論唱腔實在是非常幼嫩,但卻勝在努力1988年02月13日-很耐聽的專輯,在早期十大勁歌榜卻沒有上傍1989年02月01日-第一張國語專輯,有著相當高的水準並在臺灣大受歡迎1989年05月01日-演而優則唱,至於唱歌,早期只當是初涉歌壇的作品,要求不能太高
  • 香港娛樂圈興衰史,從許冠傑到譚詠麟張國榮四大天王再到後繼無人
    其實香港娛樂圈最早發展地方是在樂壇,初代娛樂圈天王也是樂壇中人,那就是許冠傑。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在許冠傑之前粵語歌在當時是屬於不入流的。在當時粵語歌是一種戲曲味道很濃重的小調,聽眾都是一些中老年人。當時的年輕人以聽外國英文歌曲為潮流,然後就是類似大上海那種音樂。
  • 為什麼香港四大天王之後,娛樂圈再也沒有「三棲巨星」?
    相信很多80後觀眾,小時候追星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三棲巨星」。那個時候,說到某個明星,動輒就說他是影視歌三棲巨星。各種報紙雜誌上,也經常會給某個明星前面冠名「三棲明星」尤其是黎明、劉德華這幾個香港明星。
  • 樂壇巨星天王陳百強都有哪些經典歌曲?
    樂壇巨星天王陳百強都有哪些經典歌曲?說起陳百強的話,相信現在的00後們肯定大部分都不知道,但是80、90後們大部分還是知道的,他是香港樂壇早期的天王之一,他成名的時候,所謂的四大天王有的甚至都還沒有出道,可惜這樣一位樂壇天王終究是走了。
  •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又是誰封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憑什麼封他們為四大天王?首先四大天王的產生是在香港樂壇,而不是影壇。也就是說這個稱號的由來是因為音樂而不是演電影,天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劉德華。其實最初四大天王中最受歡迎的並不是華仔,而是黎明。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大天王之前,香港樂壇還有兩大天王,他們分別是校長譚詠麟和哥哥張國榮。九十年代初期談詠麟和張國榮宣布退出各項音樂頒獎典禮,決定把機會留給後輩。
  • 天王殺手王傑周華健任賢齊,一己之力抗衡四大天王,留下經典無數
    天王殺手:1987-1992年,王傑,1992-1996年,周華健,1996-2004年,任賢齊。四大天王在這3位巨星面前,吃了不少的苦頭。歌壇浪子王傑出道即巔峰,《一場遊戲一場夢》發行1800萬張,傳唱度之高,不輸四大天王任何一首經典,好評如潮。
  • 香港樂壇有「四大天王」,但你知道「四大天后」是誰嗎?
    曾經的香港樂壇湧現了許多代表性的人物,尤其是「四大天王」,至今也讓人念念不忘。不過除了「四大天王」,還有「四大天后」,你知道是誰嗎?一、梅豔芳梅豔芳可以說是90年代的「大姐大」,梅豔芳的實力是眾所周知的,而且梅豔芳的人緣也非常的好,受到了樂壇中很多藝人的喜愛,她和劉德華,張國榮等人的關係非常好,雖然梅豔芳去世許多年,但她依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 香港四大天王的時代!
    引子懷念過去的時代,不是因為感傷,而是為了尋求一種感覺。如同一遍遍再重溫同一個夢境,不為別的,只為更好的回憶,青春時光,匆匆恍恍。香港四大天王想必是許多人的青春了,他們分別是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
  • 90年代的這5位天王,誰當時最有資格掀翻「四大天王」的地位?
    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位公認的第五大天王,大家覺得哪一位才是你心目中的第五大天王呢?1992年,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組成的四大天王橫空出世,讓當時的娛樂圈的其它人基本上「沒飯吃」但還是有幾位實力非常強勁的巨星存活了下來,甚至有些可以跟四大天王抗衡,他們分別是誰呢?
  • 「香港四大天王」是否還能再合體演出?劉德華:只有一個人不願意
    談及香港,我們不難想到四大天王。這曾經紅遍天的四大天王早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那麼我們還能有機會看到他們合體演出嗎?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香港樂壇兩大重量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對樂壇至尊地位的爭霸的結束,香港樂壇沉寂了一段時間,後來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的「後浪」為香港樂壇續寫了新時代的篇章。張學友、郭富城、劉德華、黎明正是名副其實的「四大天王」。他們的影響力有多大呢?這股1990年代的熱潮不光是在香港地區傳播著,而且還波及到了中國內地、臺灣地區、乃至整個東南亞。
  • 百變天王黎明:叱吒香港樂壇,因耍大牌曾被雪藏,今成大慈善家!
    文:《百變天王黎明:叱吒香港樂壇,因耍大牌曾被雪藏,今成大慈善家!》作者:娛樂小丑九十年代的香港娛樂圈,是一個明星輩出的時代,眾多色藝俱佳的藝人,創造和繁榮了香港的文化市場,而尤以「四大天王」的誕生,最值得人懷念。
  • 後王菲初登場,浪子王傑殺入香港樂壇,張國榮淚灑紅館退歌壇
    小編今天帶你走進1989年的流星歲月。 1989年是香港娛樂圈的黃金年代,一檔名為《今夜不設防》的華語頂級綜藝橫空出世,豆瓣評分9.5分,由香港四大才子中的黃沾,倪匡,蔡涵同臺主持。在這裡你能看到或是在沙發上葛優癱的張國榮出列,看到王祖賢爆料她和喜慶的初吻,看到手舞足蹈講鬼故事的成龍,這些如雷貫耳的巨星們皆是這裡的座上賓。
  • 「時運不濟」的李克勤:四大天王最心酸的陪襯,港樂輝煌的遺珠
    1985年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的一年,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等人成為時代的巨星,演唱會極多,票房還很有保證。那一年,黎明、郭富城也開始小有名氣,劉德華因為合約問題,起步比其他人晚很多,一個新的時代或許即將來臨。出道的李克勤出了個人的第一張唱片,卻是無人問津的狀態。
  • 90年代如果沒有「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劉德華張學友就是樂壇兩極
    大家知道90年代的流行樂壇異常繁華,香港、臺灣幾乎同步步入最繁華時期,內地雖然星光暗淡但藝術成就極高,也在同時期掀起一個小高峰。而整個樂壇的最頂點就是持續至今30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香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成就了一些人,也拖累了一些人。
  • 有生之年「四大天王」能否再合體?劉德華爆坦言:只有一人不願意
    這是文章頭部 在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有無數的優秀人才湧現,為了商業最大化,他們把其中四位最受歡迎的歌手,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和黎明命名為四大天王,作為香港演藝圈的代表,曾經多次合體演出,其影響力遍布全亞洲。
  • 專輯破億,演唱會500場,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羅志祥四大天王時代
    提起樂壇四大天王,很多人記得90年代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進入21世紀以後,創作歌手和新的音樂元素席捲華語樂壇,經歷十餘年風雲變幻,逐步確立新四大天王格局。2012年,媒體評選新四大天王,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羅志祥四位天王成為樂壇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