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凍結4.2億資產,多少人血本無歸!

2020-12-16 和訊理財

  最近金融市場暴雷,一個接一個。

  工行理財產品到期,儲戶的錢無法兌現;

  包商銀行破產,銀保監會緊急兜底;

  國企債券大面積暴雷...香港安盛4.2億凍結...

  2020年再發生點什麼,我都見怪不怪了。

  老實說,這年頭不懂點理財的話,沒準下一個暴雷的就是咱自己。

  這些事兒看起來沒啥關係,背後其實有著統一的規律。

  先說工行這事兒。

  麥爺接觸過很多粉絲朋友,他們在各自領域都發展得挺不錯的,家庭資產也比較可觀。

  但對投資理財這事兒覺得太費心費力了,沒那麼多時間去研究。

  他們的投資渠道很單一,不是買房,就是存錢。

  好巧不巧,剛好有人就買過工商銀行(601398,股吧)這個「鵬華聚鑫」系列產品。

  產品很簡單,你存100萬進去,半年不能動,預期能拿到 4.1%的收益。

  4個點的收益不算高,而且我之前和大家說過,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分為R1-R5,這個產品屬於R3,也算平衡穩健型。

  沒想到,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產品,竟然全線違約,不僅沒有利息,連本金都要賠進去。

  消息一出,大家都慌了。

  你說之前P2P頻繁暴雷、全面清零我也認了,但工商銀行,何許人也?

  世界銀行中排第一、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首,當之無愧的「宇宙第一大行」。

  太離譜了!最後這事兒怎麼解決的呢?

  人家工行說了:今年先退你50%的本金,還有 48% 的本金,你要買我一個理財產品,剩下 2%的本金就作為這個理財產品的收益,1年後兌付。

  一句話,利息沒拿到,還要被繼續綁架買一年的銀行理財,心累。

  其實很早之前麥爺就說過,銀行理財真的不保本保息了,但很多人還是覺得大銀行沒事兒。

  還有人說,因為這個產品是工行代銷的,不是工行自己的產品,所以暴雷。

  但不論是否是代銷,只要是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

  因為早在2018年,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就聯合發布了資管新規,明確提到了:禁止理財產品「剛性兌付」。

  所以事到如今,思維要轉變了,不要一看到什麼大銀行、收益高一點就心痒痒。

  咱們要看的是,每個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R1、R2還算相對安全,如果是R3、R4、R5這些中高風險的產品,就有可能虧本。

  你說現階段什麼才是保險的?

  很簡單:只有寫進合同裡的,白紙黑字,才最有保障。

  如果你是風險厭惡者,保本保息、寫進合同的,我也說過就老三樣:50萬以內銀行存款、國債、儲蓄類保險。

  大家注意,這裡的銀行存款,不是前面說的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之所以安全,是因為能拿到多少收益是確定的。

  目前大額存單,5年期也能做到4個點。

  而且國家明確要求,銀行要為它的存款買保險。

  50萬以內,即便銀行破產了,也要保證兌付。

  50萬以上就不保證,要等到破產清算完成後計算,能拿到多少不好說。

  國債,也是非常安全的。

  雖然前段時間永煤集團等,一波國企債券暴雷,但那畢竟是企業層面。

  國債代表國家信用,不用擔心。

  不過目前最高的是五年期3.97%,而且基本一發售就被搶購一空。

  還有一個就是儲蓄類保險,主要包括: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

  雖然去年銀保監會考慮到未來利率下行的趨勢,已經叫停了大部分4.025%的儲蓄險,但目前市面上還是有些優秀產品可以選擇。

  而且現金價值寫進合同,終身3.5-4個點收益,也能保證一定的靈活性,還是挺不錯的。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原來的文章看看,這裡就不贅述了。

  再說說,另一個大雷。

  前幾天,香港安盛保險暴雷這事也查清楚了,投資者血虧4億,拘捕24人。

  本來我對這個事兒沒啥興趣,但注意到:

  263名被騙的投資者中,250人都來自內地……佔了95%。

  這些同胞最高的被騙了2000萬,少的也被騙了幾十萬!

  不得不感嘆,土豪真多。

  從業多年,我發現很多朋友不論要存錢還是買保險,都覺得「外面的月亮更圓」。

  他們手裡揣著錢,想去資本主義市場撈一筆,沒曾想最終被打臉。

  簡單說下安盛這個事兒。

  一個詐騙團隊操縱了一家香港保險經紀公司,發動手下10幾個賣保險的人,拉了200多客戶去買一個「投資基金」。

  因為產品在安盛的平臺上售賣,所以被包裝成了安盛的,據說年均回報率達9%-12%。

  誘人吧。於是手裡有點錢的,都按奈不住了,拿著幾十萬幾百萬,投入了詐騙團夥的懷抱。

  不料,2018年7月這個基金突然爆跌93%。2019年2月,就申請清盤了。

  事情曝光後,和工行不一樣,人家安盛硬氣得很。

  反正我是代銷這個產品,暴雷不關我的事兒。

  所以,200多號受害者血本無歸,如今還走在漫漫維權路上...

  這個事我想總結說幾點:

  1、不要迷信大平臺

  其實要買這些產品,當事人都是需要到香港籤約的,稍微看下合同就知道:

  這個產品只是在安盛平臺售賣,和安盛本身沒啥關係,而且它不保本不保息。

  為什麼大家還是會上當呢?

  就是覺得正規大平臺,上面不論賣啥玩意兒都是可信的。

  太盲目了。

  國內最近銀行破產、工行暴雷、企業債出問題,最終都有企業或國家來兜底了。

  這些境外的保險或理財,不是鬧鬧就有結果的,想鬧還得跑去香港...

  2、警惕高收益陷阱

  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負利率了。

  前段時間,我國面向海外發行了一筆國債,五年期票面利息為0%,十年期0.25%。考慮到通脹和市場行情,已經是實打實負利率了。

  但沒想到,產品一推出就被搶購一空。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安盛的產品說:我年均回報率9%-12%,你敢信麼?

  高收益=高風險,你看重人家的收益,沒準人家看重你的本金。

  每次說到這兒,麥爺都想搬出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話:

  「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建議大家把這句話在默念3遍,以儆效尤。

  3、香港保單安全性

  熟悉「千麥規劃」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公司在深圳。

  很多深圳周邊的朋友,有些也熱衷去買香港保險,說便宜,理賠好,收益高等等。

  根據香港保監局的數據,2019年內地客戶貢獻了434億港幣的保費,佔整個香港市場25.2%。

  老實說,2017年以前還是可以的。

  但最近幾年國內保險業飛速發展,行業越來越透明,出現了大量高性價比的產品,就實在沒必要捨近求遠了。

  比如說保障類保險:

  用小錢撬動高槓桿那種。

  我經常念叨的,如果一個家庭經濟支柱,有200萬房貸,不到一千就可以配置一個保30年的200萬的定期壽險,人不在了,直接賠200萬。

  高達幾千倍的槓桿,這也是很多女性朋友喜歡給老公買的。

  還有重疾險,花費幾千塊,就可以獲得一個高保額保障。

  一旦罹患癌症等大病,就一次性賠85萬,用來應對大病後沒有收入的風險。

  這些高槓桿產品,不香麼?

  還有大家喜歡的帶理財屬性:儲蓄類保險。

  少部分真正能保本保息的是: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終身可以保證3.5-4個點的收益。

  一個複利4%的年金,持有30年,相當於銀行單利的 7.5%。寫進合同,雷打不動。

  很多人說這個收益比不上通脹,但話說回來,你躺著不動也扛不住通脹,現階段你能找到什麼能抗住?來,告訴我。

  而且不同產品特性不一樣。

  有的產品靈活性好,對於做生意的人,非常實用。

  有的更適合做教育金、養老金、資產定向傳承子女等。

  重要的是,這些保單都是在銀保監會嚴格監管之下的,安全性極高。

  其實我不想說香港保險怎麼樣,大家有錢配置一點境外資產可以理解,但也必須說明,香港保單是不受內地法律保護的。

  早在2016年4月22日,中國保監會正式發文《中國保監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明確指出: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

  很多朋友並不了解兩地保險的差異,只是聽港險代理人介紹,就貿然買單,風險不小。

  而且疫情以來,很多香港保險經紀人,也難做。

  最近我們千麥保想招聘一個資深保險編輯,就有不少賣香港保險的朋友來投簡歷,看來是真不好做了。

  人人都希望通過理財,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但如果你對理財沒有正確的認知,就算偶爾憑運氣賺了,也會憑實力虧掉。

  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迷信銀行?迷信央企?迷信香港保險?

  麥爺想了下,可能是覺得理財太複雜了,遠不如迷信來得方便。

  就像很多炒股的人,在賺了點錢後總覺得自己掌握了股市賺錢的終極秘訣,最終還是被當做韭菜收割。

  賺錢不易,在理財這件事,麥爺建議,不懂的別碰。

  年底了,騙子也要考核KPI,大家手裡有點閒錢的,拿穩嘍。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鬍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安盛「爆雷」事件24人被捕 約4.2億港元資產被凍結
    24人涉串謀詐騙與洗黑錢被捕 約4.2億港元資產被凍結安盛爆雷案有新進展!12月8日,中國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開展「峭鋒行動」,破獲一宗受害人逾260人、涉案金額4.75億港元的投資詐騙案,24名詐騙集團骨幹成員被捕,約4.2億港元資產被凍結。安盛投連險爆雷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 蛙寶非吸案新進展:凍結涉案資金2.3億 4人已被移送起訴
    根據公告,2018年1月6日立案以來,先後對包括實際控制人孫某在內的31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020年4月,建鄴公安分局對犯罪嫌疑人何某、張某運、傅某楠、周某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向建鄴區人民檢察院提請移送審查起訴。
  • 【曝光】「秘樂魔方」公司被查封,凍結7億資產全員200人被警方帶走!
    」秘樂魔方「公司高層員工被警方帶走調查,(目前員工已陸續出來,高層還未出來)公司大門已被貼上封條,公司帳戶也被凍結7億資產。由此可見秘樂這次事情的嚴重性。 封條 秘樂被查封的消息出來,很多人已經知道秘樂結束了
  • 西王集團董事長王勇6.2億股權再遭凍結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3日電(羅琨)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山東西王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司法協助信息,董事長王勇6.2億元股權被凍結,執行法院為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股權凍結期限為自2020年4月10日至2023年4月9日。
  • 奧馬電器實控人趙國棟新增輪候凍結1.33億股
    奧馬電器(002668)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趙國棟所持公司的1.33億股被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處以輪候凍結,委託日期為2020年9月23日,輪候期限為36個月。奧馬電器於近日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系統查詢,獲悉公司實際控制人趙國棟所持公司的1.33億股被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處以輪候凍結,委託日期為2020年9月23日,輪候期限為36個月。經過公司與與趙國棟聯繫後進一步查證中,獲知上述股份被輪候凍結系因其與深圳市東土優選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擔保糾紛所致。
  • 百名投資者血本無歸:損失超1.5億
    魯網10月28日訊(記者 胡建蕾)近日,青島中永諾信華富投資公司跑路,造成上百名投資者血本無歸。「老公把我攆出來了,孩子都不搭理我,難道我投資錯了嗎?」薛女士哭著告訴記者。另一名投資者丁師傅含淚表示「我一輩子的工錢,就這麼騙走了。」
  • 李嘉誠總資產多少億?有人說他的資產早就過萬億,是真的嗎?
    但了解李嘉誠的人都知道,他的財富肯定不只250億美元這麼簡單,比如前些年有記者問李嘉誠對全球富豪榜的看法,李嘉誠就表示他不在乎財富排名,如果有人問他自己有多少錢,那他自己只會告訴他們,就那幾家上市公司而已,但除了上市公司之外,李嘉誠還有其他龐大的產業。
  • 白俄:俄羅斯最後的鐵哥們,瑞士凍結盧卡申科資產,意欲何為?
    路透社12月12日消息,瑞士已凍結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金融資產。瑞士政府稱,盧卡申科及其子維克多是被禁止進入或經過瑞士的15人之一。瑞士政府表示:「瑞士對(白俄)持續的緊張局勢深表關切,並呼籲白俄羅斯政府和民間社會對話。」
  • 瑞幸集體訴訟開庭,資產遭凍結,董明珠京東直播帶貨7億
    該產品的開發者為北京點點看看科技有限公司,企查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的疑似實際控制人是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2.董明珠京東直播銷售7.03億,三次直播帶貨突破10億5月15日晚,董明珠現身京東直播帶貨,格力旗下50餘款產品同步上線,直播吸引平臺觀看量745.12萬,當晚,董明珠在京東平臺直播銷售額突破7.03億,實現了直播2分鐘銷售額破億、8分鐘破2億、1小時達4.28億的銷售成績。
  • 晨鑫科技2.3億收購虧損資產搏命
    2.3億收購虧損資產入主1年多之後,薛成標終於開始晨鑫科技(002447.SZ)大動手術。在此之前,公司已將收購壕鑫互聯產生的數億商譽全部計提減值,免除後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末,晨鑫科技貨幣資金僅有52.60萬元,如何支付超過2億元的收購款?隨即,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向控股股東上海鉅成定增募集不超過4.50億元,用於支付股權收購款、LCOS 研發生產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 新光所持多家金融類公司股權被凍結
    據新京報9月份報導,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及旗下新光集團被列入法院「被執行人」名單,旗下部分債券出現違約。目前,新光集團已發生多筆債務違約,融資與償債壓力大,雖經多方努力擬處置資產解決違約及違規事項,但由於涉及金額較大,且因債務違約導致部分債權人查封凍結資產,新光集團的資產處置並不順利。
  • 晶科科技IPO疑雲:資產頻被凍結或查封 超6000萬淨利潤飛向何方
    《電鰻財經》研究發現,在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超34億元的晶科科技,在2018年、2019年資產頻被凍結或查封,合計金額超過4000萬元。晶科科技更是因為拖欠貨款,被賽維LDK南昌告上法庭,被要求支付貨款逾期利息共計1937萬元。被市場稱為民企光伏龍頭的晶科科技,為何頻頻出現上述情況?
  • 背靠阿里 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背靠阿里,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觀察者網 文/盧思葉) 背靠阿里的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竟然因為涉嫌傳銷翻車了。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等相關多家企業因涉嫌傳銷,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凍結資產共計4400萬元。
  • 把4百億現金轉移到外國,卻因突然去世被銀行凍結,子女無法拿回
    王永慶生前曾經在瑞士銀行存下了一筆400億的現金,不過後來王永慶在美國突發疾病去世,由於太突然,王永慶都來不及安排自己的後事,導致大量的遺產都沒有安排,其中就包括了美國的一個信託基金,跟在百慕達的4個信託基金,另外還有瑞士銀行的400億現金,總計3千億的資產。
  • 背靠阿里,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等相關多家企業因涉嫌傳銷,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凍結資產共計4400萬元。
  • 安踏剝離非核心資產,擬4.2億美元出售Precor資產
    安踏體育(02020)發布公告稱,旗下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 Corporation*)於2020年12月12日,與買方Peloton Interactive, Inc.已訂立股份及資產購買協議,亞瑪芬體育同意向Peloton Interactive, Inc.出售Precor資產,總現金代價為4.2億美元。
  • 300萬人血本無歸,5000億資產充公!全球最大幣圈騙局破滅
    層級關係發展到了3293級,涉案金額高達500多億!依據現行法律,傳銷涉案資金將全部充公,上交國庫。這意味著300萬參與者血本無歸!與普通的P2P暴雷事件不同,Plus Tokeng最終被以網絡傳銷定罪,這意味著暴雷之後,參與者也違法了,涉案資金無法退回。
  • 歡瑞世紀股份再遭凍結,上市後實控人質押套現,多位明星出走
    1.3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62%。截至公告披露日,實際控制人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約1.83億股,佔比18.67%。這部分被凍結的股份並不"單純",歡瑞世紀同時提示,根據公司2016年重大資產重組時籤訂的相關協議,本次實際控制人被凍結的股份涉及業績補償義務。因此,如果前述股份被拍賣,根據規定,受讓方應同時承接該部分股份所涉及的相關承諾。
  • 徐翔210億資產甄別近尾聲!5家A股公司迎新機?應瑩大動作:或推股權...
    她有可能成為A股歷史上首個通過離婚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的女人。五年前,徐翔因操縱市場罪被依法逮捕,約210億元家庭財產被司法機關查封、凍結;三年前,徐翔案宣判,沒收全部違法所得(三人合計違法所得約93.37億元),並處罰金110億元。在法院追繳違法所得後,徐翔家庭剩餘120億財產待處理,至今,法院查封凍結的徐翔家族資產尚未甄別完畢,但「曙光已現」。
  • 「賭石大王」9億債務逾期!這位雲南首富保險柜裡的翡翠卻多到嚇死人!
    趙寧其公司的主要資產是價值8600萬元的一尊大佛雕,以及價值8000多萬的珠寶存貨,價值1.76億的一組38尊翡翠雕像。面對巨額債務,東方金鈺指望控股股東出手相救,可是,控股股東雲南興龍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龍實業」)自己也深陷糾紛,股權遭凍結,如果要自救,東方金鈺還拿得出多少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