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竇建德親來援鄭,李世民留主力繼續圍洛,自己率兵奔赴虎牢關

2020-12-16 覃仕勇講史

虎牢關位於現在河南省滎陽市區西北部十六公裡的汜水鎮,傳說西周穆王曾經在這兒獵虎,並建造「虎牢」困虎,故名。虎牢關關隘高築在汜水西面的大伾山上,南面連接中嶽嵩山,北面是黃河天塹,山嶺縱橫,險峻異常,當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洛陽東邊的天險和屏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在這兒發生過許多軍事活動。

春秋魯隱公五年(前718年)鄭國曾在這兒大敗燕軍;魯襄公二年(前571年)晉悼王為了掃蕩鄭國,大會諸侯,採納了孟獻子「請城虎牢以逼鄭」的計策,開始在這兒建築城壘;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也曾經會師虎牢關和秦國對壘;楚漢爭霸時(前203年),劉邦、項羽在這兒大打出手,一時間,虎牢關成了千萬人矚目的焦點。當然,最有名氣的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不過,所謂「三英戰呂布」只是傳說,並不見於正史記載。《三國志·先主傳》中並沒有有關劉備參與討伐董卓的記載,《三國志·呂布傳》和《後漢書·呂布傳》中記載的呂布抵抗關東義軍的事跡與劉關張沒有絲毫關係,戰勝呂布的是另有其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使孫堅。

現在,李世民將要在這兒截擊竇建德,為虎牢關的歷史軍事文化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因為,就在竇建德也拿下了周橋的同時,虎牢關已經被順利拿下了。

就在三月初李世勣巧取了管、滎、嵩三州後,不但從根本上切斷了王世充從洛陽——虎牢——滎州——管州——汴州最後一條糧食補線,而且已經從東面屏蔽掉了虎牢與洛陽的聯繫。

相關焦點

  • 竇建德和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經過,以及竇建德失敗的原因探析
    李世民看得更一針見血,他認為重點是虎牢關,誰佔據虎牢關誰就是勝利,如果唐軍佔據虎牢關,就能戰勝竇建德,從而將竇建德和王世充一網打盡;如果竇建德佔據虎牢關,就可以直下洛陽和王世充回合,意味著唐軍的失敗。虎牢關在洛陽以東約110裡,已在2個月前被唐軍佔領,它的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西面則是崇山峻岭。
  • 虎牢關之戰:李世民以3000騎兵大敗十萬大軍,為大唐一戰定天下
    於是,武德四年(621年)初,王世充親率兩萬兵馬衝出洛陽城,向唐軍發起猛攻。唐軍屈突通、竇軌等部猝不及防,大敗而走。眼瞅鄭軍就將衝出包圍圈,一支千餘人的黑衣黑甲騎兵迅疾殺到——唐軍中最為精銳的玄甲軍來了。秦王將玄甲軍分為左右兩隊,由秦瓊、程知節、尉遲恭、翟長孫等將分別統帥,秦王自己則衝在最前面為先鋒,猛衝鄭軍。玄甲軍人如龍、馬如虎,勢不可擋。
  • 擊敗王世充,直撲虎牢關,唐王朝定天下的虎牢關之戰一觸即發
    李世民立即派行軍總管史萬寶自宜陽向南佔據伊闕龍門,派將軍劉德威自太行向東包圍鄭河內郡,派上谷公王君廓從洛口切斷鄭軍的糧草運輸線,派懷州總管黃君漢從河陰進攻回洛城。唐軍主力則駐紮在洛陽北面的北邙,連營進逼洛陽。唐軍的進展速度非常快,至9 月,已經連續擊敗鄭軍的防禦,切斷了鄭軍的補給線,並且在洛陽附近建立了環形的圍城工事。
  • 隋末梟雄竇建德,為何會敗給李世民?
    大業十二年,實力迅速膨脹的竇建德和高士達這邊,終於引來了隋朝官方的注意,開始派兵前來圍剿。結果這一戰當中,當時作為首領的高士達,狂妄自大,不聽竇建德的建議,最後自己兵敗被殺了。而竇建德,也一度被隋軍打得潰敗,僅率百人逃了出來。後來到了饒陽縣後,才憑著這百來號人攻下了饒陽縣作為據點。當時高士達的很多殘兵敗將,再加上周圍一些活不下去的農民,再次來投奔竇建德。
  • 虎牢關之戰有多兇險?網友道:真嚇出一身冷汗
    虎牢關之戰有多兇,真讓人嚇出一身冷汗。搞得不好,王世充和竇建德兩面夾擊。李世民的8萬大軍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大戰虎牢關玄甲軍,中有名的將領,有程咬金,尉遲敬德,瓊書寶,這些大將。雖然,人數不多。李世民劇照二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同盟關係不牢固。李世民,在圍攻洛陽。作為王世充盟友竇建德,卻沒有積極進攻虎牢關。
  • 中華虎文化—虎牢關
    虎牢關的名字並不陌生,大家多數是由《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於虎牢關前的典故所知曉的。然而虎牢關的真正起源的歷史遠不止如此。虎牢關在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虎牢關古便是歷代王都咽喉之地,自然也是古戰場。其最早的起源也有很多記載與傳說。
  • 竇建德之死:大唐三百年亂局之源
    在此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王世充一面繼續抵抗,一面向割據河北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權衡利弊,當即「許以赴援」。他隨即親率精兵十萬,火速南下援救洛陽。王世充聞訊大喜,派弟弟徐州行臺王世辯所部與竇建德匯合,合兵十餘萬,號稱三十萬屯軍虎牢以東,與唐軍對峙。
  • 一座虎牢關,兩次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虎牢關,決定了楚漢戰爭的走勢,成就了漢高祖劉邦的千古偉業,為後來400多年的大漢王朝奠定了基礎。其次,虎牢關為大唐守住了最關鍵的一場勝利。唐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率領3500人據守虎牢關,將河北竇建德的十多萬大軍攔阻在洛陽以西。
  •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為何要斬殺單雄信?唐朝史料給出了三個答案
    李世民執意要殺掉跟王世充一起投降唐軍的單雄信,徐世勣寧願拿出所有的功勳官爵來換單雄信一條性命,這種割捨,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在徐世勣求情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殺降不祥,李世民斬殺竇建德沒錯,赦免王世充也合理,他為何不放過單雄信?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為何要斬殺單雄信?
  • 李世民到底有多強?
    這一大串封號是怎麼來的呢?是李世民打出來的!我們且看他22歲之前做了什麼?他在隋末統一戰爭中,經常披堅執銳,帶著玄甲軍衝陣殺敵,在對薛氏父子的戰爭中,統兵三萬滅了號稱擁兵二十萬的西秦,以八千追擊殲滅宋金剛數萬之眾,虎牢關之戰以三千精銳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順手滅了王世充,直接為唐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五隴阪之戰百騎衝虜陣,驚破突厥數萬大軍,看李世民的軍事生涯,簡直就是神兵天降,所向披靡。
  • 李世民:二十四定天下,一身戎裝打下社稷江山的他軍事水平有多高
    同年六月,李淵派李建成、李世民攻克西河郡(今汾陽)。得益於此次勝利,他手下的謀士裴寂、劉文靜和次子李世民等人勸說他自己起兵稱雄。當年七月五日,李淵以隋煬帝派來監視自己的王威、高君雅祭旗。發布檄文後,他號為統甲三萬人,以義軍之名起兵。自此刻起,李世民便彰顯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
  • 因為出了李世民這個Bug
    想要反,除非能過了他手下的兩個副手——郡丞王威(管官僚機構)、武牙郎將高君雅(掌管軍隊)這兩個人的關。 明著來不行,李淵便打著北面劉武周造反,太原兵不夠的理由,讓自己手下招募軍隊,想玩陰的,這讓王威、高君雅感到了一絲不對的味道。
  • 大家好,我是竇建德!今天我來說說,隋末我為什麼沒有奪得天下
    大家好,我是竇建德!一個生活在隋唐之交,本來有希望坐上龍椅的亂世梟雄。坦白來說,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稱得上是亂世梟雄。最大的黴運,就是遇上了李世民。而且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出身世家的話,唐朝真不一定姓李,說不定就姓竇了。
  • 李世民有六大猛將,卻被此人殺了倆,李淵:看來必須李建成出馬了
    公元621年5月,秦王李世民率領唐軍在虎牢關,大敗前來援救洛陽軍閥王世充的河北豪傑——夏王竇建德。此戰中,夏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竇建德也當場被擒。聽說竇建德投降,裡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王世充也選擇了投降。由此除了少數地區以外,唐朝基本完成了天下的統一。
  • 李淵22個兒子,為啥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
    就算沒有李元吉和李世民,也可能有其他皇子來爭這個皇位,只不過爭奪的程度大小會有所不同,而在玄武門之變 前後,李淵的其他兒子大多年齡尚小,基本上沒有爭權的能力。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李元吉如此奸詐之輩,能做賠本的生意嗎? 武德九年,就在玄武門之變爆發前夕,李元吉、李建成策劃準備在昆明池刺殺李世民,是時,突厥侵犯唐朝邊境。李元吉主動請纓出戰,李淵同意了,李元吉、李建成要求李世民來踐行,準備就在軍帳之中了結了李世民的性命。
  • 李世民有六大猛將,竟然被一菜農殺了倆,李淵:看來必須李建成出馬
    公元621年5月,秦王李世民率領唐軍在虎牢關,大敗前來援救洛陽軍閥王世充的河北豪傑——夏王竇建德。此戰中,夏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竇建德也當場被擒。聽說竇建德投降,裡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王世充也選擇了投降。由此除了少數地區以外,唐朝基本完成了天下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