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竇建德!今天我來說說,隋末我為什麼沒有奪得天下

2020-12-05 妖火歷史觀

大家好,我是竇建德!一個生活在隋唐之交,本來有希望坐上龍椅的亂世梟雄。

坦白來說,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稱得上是亂世梟雄。最大的黴運,就是遇上了李世民。

而且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出身世家的話,唐朝真不一定姓李,說不定就姓竇了。

讓我來介紹一下,我一生都做了什麼吧!

我出生於公元573年,這一年,是北周建德二年。距離隋朝建立,都還有8年的時間,算是南北朝時期的尾巴。

大家都知道,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南方和北方長時間分裂,大家一直打來打去,就沒個消停的時候。直到楊堅滅掉北周之後,建立了隋朝,然後南下滅掉了南陳,才算結束了長久的混亂。

我就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裡。

說起來,我家祖上也是闊過的。我家老祖宗竇融,曾是東漢時的大司空,著名的雲臺二十八將之一。不過到了我這一代,已經徹底衰敗了,好幾代人都是普通農民。

順便說一句,雖然在演義小說裡,我和李淵的皇后竇氏是表親。但實際上,我們之間的關係,僅限於老祖宗都是那位竇融。到了我們這時候,都不知道過去多少代人了,純粹是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所以,竇皇后是北周的貴胄之後,我只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

當然,我並不覺得做一個農民的兒子有什麼不妥,千年後的人不是都說,勞動人民最光榮嘛!

不過,雖然家世一般,但我做人卻很豪氣。如果拿到武俠小說裡面,絕對是妥妥的俠義心腸。我年輕的時候,就在家鄉小有聲名,被鄉親們稱讚。我爹去世的時候,鄉親們來了上千人送葬,這絕對是我人緣的一個證明。

後來,隋朝大業七年的時候,朝廷要遠徵高麗,到處抓壯丁。有個叫孫安祖的,不願意去參軍,這傢伙和我關係不錯,我就把他藏了起來。當時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經過隋煬帝連續幾年的亂搞之後,天下已經在分崩離析的邊緣了。我覺得這也是個機會,就鼓動孫安祖起義。至於我嘛,覺得當時隋朝還沒有真正崩潰,加上我當時日子過得不錯,也就沒和孫安祖他們一起。

後來在我的鼓動下,當時已經沒了退路的孫安祖,終於走上了起義的道路。我借著我的人緣關係,還有當時我在隋朝的官家身份,替他招募了幾百個和他經歷類似的人。

後來,他們去了高雞泊落草為寇。

但是,我的所作所為,卻難免招來了一些麻煩。雖然事情做得隱秘,但還是引來了一些懷疑。再加上後來,當時附近的盜匪,搶奪各地百姓,卻惟獨不到我的家鄉騷擾,這就讓郡裡和縣裡堅定認為,是我勾結盜匪。把我的家人都抓了起來,全部殺光了!

這我如何能忍?

既然不讓老子活命,老子為什麼不造你的反?

在那件事後,我拉了兩百多個弟兄,加入了蓨縣人高士達的隊伍。後來孫安祖被另外一個起義軍將領張金稱給幹掉了,他的幾千人馬,就全都來投奔了我,我的實力迅速增長起來。

這一年,我39歲。

雖然出身農民,讓我在戰略上難免眼界要小一些。但另一方面,這個出身,也能讓我更善於和普通士兵們同甘共苦。我和下面的士兵們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下面的人也都比較信服我。在我的帶領下,我們這支隊伍,發展到了一萬多人。

大業十二年,也就是在我起義五年之後,涿州通守郭絢率一萬人馬來襲。高士達很聰明,知道隊伍能發展到今天,主要是靠我。憑他的本事,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隋朝軍隊的,所以就將頭領的位置讓給了我。接下來,我玩了一出苦肉計,裝作和高士達鬧掰,假意投降隋軍,然後忽然在其背後發動攻擊,很容易就打垮了他們。

到了這個時候,我所率領的這支隊伍,已經成了隋末無數起義軍當中,規模較大的那種了,終於引來了隋朝的重視。接下來幾年當中,先後派楊義臣、薛世雄前來討伐我,都被我幹掉了。不過,這些戰鬥說起來輕鬆,但實際上,我打的並不容易。如果你們不信,可以自己去查一查這兩個人的履歷,就是知道他們有多猛了。能打敗他們,也足以證明我的軍事才能,確實很強。

而且,每次我打敗隋軍的進攻後,我的實力就會繼續增長。到了大業十四年的時候,我已經坐擁十幾萬農民軍。在各地的農民起義軍當中,我的實力,僅次於翟讓和李密領導的瓦崗軍。

同樣也是在這一年,隋朝內部發生了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勒死了楊廣,隋朝就此滅亡。

楊廣的死,對我來講,既是好事也是壞事。他一死,天下徹底分崩離析,局面更加混亂了。但同時,沒了隋軍的壓制,我也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楊廣一死,隋朝軍隊再顧不上來剿殺我,開始連續內鬥。我則是趁著這個機會,迅速攻城略地,打下了很大一塊地盤。

不過,在楊廣剛死的時候,我還遠稱不上強大。當時最強的,是瓦崗軍、王世充、宇文化及、李淵這四家。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李淵得到了關隴世家的支持,迅速平定關中。李密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和王世充暫時停戰,去和宇文化及死磕。王世充則是迅速以洛陽為中心,恢復實力。

等到李密幹掉了宇文化及之後,王世充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趁著李密人困馬乏,還沒來得及消耗掉打垮宇文化及的戰果,就直接派兵打垮了瓦崗軍。最終,李密僅以數十騎逃脫,投降了李淵那個腹黑的傢伙,後來被幹掉了。

在他們幾家亂戰期間,我一直在踏踏實實發展,安心擴大地盤,壯大勢力。等到王世充在勝出之後,我的地盤,已經不輸給他。但同時,李淵也統一了關中,成了實力最強的一方。

之前的四強割據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三足鼎立的局面。

值得一說的是,李密打垮了宇文化及之後,宇文化及退守聊城,而聊城恰好離我不遠。所以,最後是我率先打到了聊城,殺了宇文化及他們一家。

從這個角度來說,楊廣應該感謝我,因為是我替他報了仇。

在我、李淵、王世充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後,我知道,李淵的實力最強。想要繼續生存下去,只有和王世充聯合。當時恰好王世充擁立楊侗為帝,我也就暫時奉楊侗為主,算是和王世充那邊結了盟。不過我沒想到,王世充竟然會那麼蠢,僅僅一年之後,就逼迫楊侗禪位給他,自己做了皇帝。

那沒辦法,就算是為了做做樣子,我也必須得先和他絕交才行了。要不然的話,我在我手下人心中的忠義形象,豈不是都毀了?

除了聯合王世充之外,我還用宇文化及的頭顱,去交好突厥人。有了突厥人的配合,我擴張地盤就更順利了。在三年的擴張過程中,除了在幽州羅藝那邊吃了個小虧,沒拿下幽州外,基本上沒遇到任何阻礙。

但是,隨著那些小勢力被逐漸吃光,李淵、王世充和我的衝突,再所難免。李淵首先選擇的,是離他更近一些的王世充。王世充肯定不是李淵的對手,只好向我求救。

唇亡齒寒的道理,我不是不懂。如果任由王世充被打垮,下一個死掉的,絕對是我自己。但如何去救王世充,這點就很重要了。從當時的局面來看,晚救其實要比早救更好。因為他們既然已經打上,雙方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了。如果王世充贏,李淵就受到了重創,我就可以一舉打開通往關中的道路,直取長安。而如果李淵贏了,實力也必然大損,我就能一口氣拿下洛陽。

不管怎麼看,我好像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看似萬無一失的計劃,終究還是出了疏漏。

這個疏漏,在於唐軍那邊的實力。

這次率領唐軍作戰的,是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超乎想像的能打。

在王世充被打得半殘之後,我終於率領大軍,前去救援。但到了虎牢關之後,已經將王世充打掉半條命的李世民,率一萬精銳前來,據守虎牢關。

這一戰,他一萬多精銳,我十幾萬精銳。

但結果,卻是我全軍覆沒。

老實說,直到我被俘的時候,我都沒想明白我到底是怎麼輸的。虎牢關一戰之前,我坐擁千裡地盤,麾下數十萬大軍。但就是這一戰,我被李世民用區區一萬多人打垮,一下子從巔峰跌落到了谷底。

最終,我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李世民抓了俘虜,帶回了長安,最終被當街斬首示眾。

在這個問題上,我和其他人,比如王世充、李密之類的都不一樣。他們出身較高,早年要麼在隋朝身居高位,要麼就是出身關隴世家,在底層沒有那麼大的威望。唯有我不同,我在底層的威望,是任何人都無法媲美的。所以,就算我暫時投降,李家也不敢接受我的投降。因為只要我振臂一呼,無數人就會再次追隨我起義,所以我必死無疑。

這一年,我四十九歲。

縱觀我的一生,我崛起於最底層的平民,可以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深受大家信賴。而我最後的失敗,大概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出身底層,眼界不是很高,領導能力有限。當起義軍壯大到一定程度後,我便不足以在完美的領導他們,頻頻出錯。

另一方面,也是我運氣實在太差,遇上了李世民這個多少年都難得一見的奇葩。這傢伙實在太能打了!毫不客氣的說,李淵最後之所以能夠得天下,最少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到李世民身上。

不過,如果讓我自己評價一下我這一生,我覺得豪傑這兩個字,我絕對是當得起的。

相關焦點

  • 隋末梟雄竇建德,為何會敗給李世民?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影視作品或者演義小說裡面,說竇建德和李淵的皇后竇氏,是表兄妹的關係。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依據,因為兩人之間雖然都有竇融這麼一個老祖宗,但從東漢到北周,中間隔了好幾百年的歷史,兩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已經相當遙遠了。不過,出身底層的竇建德,卻有一個十分珍貴的品質。
  • 唐朝奪天下那麼難,為何大家沒啥體會?因為出了李世民這個Bug
    那麼,歷史上到底是哪個皇帝奪天下最艱難呢? 如果我說是唐高祖李淵,估計很多小夥伴們都會表示反對,不少人還可能已經開始在底下摸板磚。 畢竟人家李淵是高官起家——太原劉守,起事的時候手下還有一票小弟,比朱元璋、劉邦他們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而且印象中,唐朝建立過程不是挺溜的嘛!
  • 成王敗寇,隋末「十八路反王」的悲劇人生
    王世充說:「我是罪不容誅,可是你兒子秦王李世民答應讓我不死」。李淵沒辦法,只好留他一條性命,並把他發配到川蜀,可是半路上王世充就被人給殺害了;還有像杜伏威,他主動投奔李淵父子,李淵封他為太子太保,還位列齊王李元吉之上,地位僅次於李建成和李世民。可是杜伏威走之後,留守他的底盤的髮小輔公祏叛亂,沒多久杜伏威就「暴斃」,莫名其妙地死在長安。
  • 長白山起義——隋末天下烽火的序幕
    就在隋末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一個叫王薄的「小蝴蝶」輕輕扇動翅膀,卻引起了席捲天下的大風暴。更何況天下初定,到大業七年(611年)為止,真正意義上地結束亂世也不過22年,許多對楊氏家族統治下的大隋心存覬覦的野心家不再少數。到大業七年,沉重的徭役、兵役已經開始使人民不堪重負。天下呈現出一幅危如累卵的局面,只等有人率先舉起大旗。
  • 兩本已完結隋末爭霸小說,劇情精彩,書荒可看
    大家好,我是小葉,今天給大家帶來兩本已完結的隋末爭霸小說,劇情精彩,書荒可看,喜歡隋唐歷史的書友不要錯過哦。之後主角明為朝廷做事,暗地裡卻默默發展自己的力量,準備在天下大亂之時,乘勢而起,爭霸天下。作者對幾方勢力的明爭暗鬥和戰爭場面的描寫還是可圈可點的,有讓人讀下去的衝動,但在感情戲方面實在是讓人彆扭,非要將李三娘收了,從開頭糾纏到快要結尾,實在是敗筆。
  • 竇建德和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經過,以及竇建德失敗的原因探析
    爭論分成了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以本軍之力尚且無法攻破洛陽,現在又來了另一支勁旅對手,不如撤軍;第二種意見:認為王世充已經疲憊,堅持不了多久,竇建德遠道而來,正是一次解決兩大強敵的好時機,只要守住虎牢關就是勝利;第三種意見:看法和第二種大致相同,只是關鍵在於糧食,只要守住虎牢,閉而不戰,時間一長,王世充和竇建德二人自破。
  • 公元610年的一次佛教徒襲擊衛兵事件,拉開了隋末大亂的序幕
    由這次彌勒教之亂可見當時的社會並不穩定,這為其後的隋末唐初天下大亂拉開了序幕。反隋之亂從隋煬帝第一次遠徵高句麗時就開始略顯苗頭,自楊素之子楊玄感黎陽反叛之後獲得迅猛發展,當時天下響應,除了四川之外,叛亂蔓延到全國各地。史書形容當時的社會情況——「天下之人,十之八九舉為群盜」,僅相關文獻中能夠確認的反叛集團就多達二百多個。
  • 五本大神歷史架空小說,全部完本,隋末風雲,初唐盛世,書荒必備
    這次給大家推薦的是五本隋末唐初時期的歷史架空小說,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感受大唐風月,盛世長歌,希望此次推薦有您喜歡的作品(註:這次是隋末唐初的,還有幾本其他時期的優秀架空唐代小說,以後會繼續介紹)。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 隋末臭名昭著的食人魔,本已投降李淵,卻一怒之下煮了李淵的使臣
    在隋末唐初這段歷史上,曾經一度出現過很多割據勢力,比如關中的李淵、洛陽的王世充、瓦崗軍的翟讓、李密等等。在經過長達十餘年(從王薄起義開始算)的亂戰之後,最終被李淵統一了天下。而這些割據勢力的領袖,在演義小說裡面,被稱為十八路。這些隋末反王,情況也是各有不同。
  • 黑暗教主布萊克說我奪得公文包會在德魯麥金泰爾身上兌現?
    大家好,我是小摔。今天和大家說說如果阿萊斯特布萊克奪得合約包,那麼他會在誰身上兌現呢?如果布萊克奪得公文包,很可能當天就兌現在德魯身上,成功率還是很大的,畢竟布萊克的人氣和實力都擺在那呢!這條冠軍腰帶搭在布萊克的肩上還是很有感覺的,大家覺得呢?布萊克來自黑暗,邪神來自黑暗,如果邪神擊敗黑羊,那麼今年的強者生存會不會安排這兩個來一場冠軍對戰冠軍的比賽呢?我們等著看吧!
  • 我也來說說國行switch吧
    我也來說說國行switch吧 先說下噴國行的現象,噴國行的大部分都不是買國行的人,都是日版或者港版的人在噴
  • 竇建德之死:大唐三百年亂局之源
    志得意滿的李淵根本沒有想到,對竇建德相對簡單的處置,卻間接開啟了此後唐王朝近三百年的亂局。分析竇建德的失敗過程不難發現,唐軍能夠迅速實施「斬首」,除了因為李世民有於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膽略和氣魄外,多少也有運氣的成分。
  • 天下英雄誰敵手?漫聊那些成為李世民背景板的亂世英雄
    帶兵打仗要麼被秦瓊護駕,要麼讓尉遲敬德救駕,再不然還有捉老鼠的蛇來救他。每每帶兵打仗,都喜歡帶著奇兵衝擊敵陣,在關鍵時期力挽狂瀾。可是這種運氣就只有李世民有,別人學不來,比如像李道玄經常跟隨李世民徵伐,見他深入敵陣,心中羨慕想要模仿,最後就在十九歲的年紀戰敗身亡。天下英雄誰敵手?
  • 對於人工智慧,我來說說我的看法,讓大家了解一下啥是ai
    對於人工智慧,我也不知道究竟是啥,也不是我的專業,所以就從網上一點點搜來的資料說說我的看法,讓大家了解一下啥是ai。其實無論是實驗室還是企業,都會引入ai相關技術,甚至完全模擬人類的行為,為了符合企業的個性化,定製化服務,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因為數據足夠的多,可以預測未來對客戶行為的響應,那這樣就可以做到比如在你購買花發票的時候,可以知道是否已經有人購買過了,來避免重複購買產生金額損失.這一點在星巴克從技術和人臉識別設備開始,就是為了讓商品重複購買無需手動點飲料。
  • 動漫:今天我想說說敗犬這可愛又可憐的生物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沒有費盡心思的去用想兩個題目用雙標題,也沒希望有什麼閱讀,我只是單純的想說一下動漫當中的敗犬。毫不避諱的說,我是一位敗犬愛好者,不論我是否喜歡這部作品裡面的敗犬,有時候我都會為她們感到心疼。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有感情戲,純愛還好說,黨爭或者偽後宮就麻煩了。
  • 貪玩藍月:大家好,我系渣渣輝,是兄弟就來啃我 網友:笑死!
    其中最火的一段是「大家好,我系渣渣輝(張家輝)」,之後,渣渣輝成為張家輝的代名詞,大家都拿張家輝的口音開涮。張家輝在廣州宣傳他自導自演的警匪動作片《低壓槽:欲望之城》,現場還開起了「渣渣輝」的玩笑,粉絲們被喊著買票,張家輝說到「能聽我說普通話你們有耳福了,不過,說過渣渣輝的人都要去買票,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粉絲都表示一定買一定買。
  • 隋末武裝起義知多少?
    隋末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最多的朝代之一,隋煬帝的暴政引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大業七年(611年)十月,山東鄒平人王薄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首先舉起反隋大旗。此後,武裝暴動如星火燎原,迅速燃遍了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農民起義共爆發一百二十多次。
  • 來自我的使用爆料 說說我樂全屋定製怎麼樣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樂全屋定製怎麼樣。其實,早在1年前我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那會就有很多人問我關於我樂全屋怎麼樣的問題,當時鑑於我是剛買,使用時間不長也不好告訴大家我樂全屋定製到底怎麼樣,所以就擱置了。
  • 隋末僅有十八路反王?隋末起義高達百餘支,政權數量比你想像的要...
    其農民起義軍匯成三支強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崗軍,一支是河北的竇建德軍,一支是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而隋末十八路反王中指的是以杜伏威,輔公祏,薛舉等為首的眾多起義領袖。其最早的起義是從611年的王薄領導的長白山首義開始,至624年,輔公祏的反唐失敗結束,前後共歷時14年。
  • 來說說對我影響最大的4部良心國漫!《不良人》肯定是首位
    對於當今的動漫市場而言,可不在僅僅只是日漫和美漫的天下了,國產動漫絕對是越來越重要的存在,今天咱們來說說我追國漫歷程裡比較重要的4部作品吧。第一個,《畫江湖之不良人》說起來,最開始看網絡自製的國漫還是因為追了《畫江湖之不良人》,當時還是日漫的天下,國漫大多還是低齡的動畫,在某站偶爾看到這部作品,才發現國漫還有面向成人的動畫。這是一部國產3D動漫,故事的背景是唐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