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唐初這段歷史上,曾經一度出現過很多割據勢力,比如關中的李淵、洛陽的王世充、瓦崗軍的翟讓、李密等等。在經過長達十餘年(從王薄起義開始算)的亂戰之後,最終被李淵統一了天下。
而這些割據勢力的領袖,在演義小說裡面,被稱為十八路。
這些隋末反王,情況也是各有不同。有的純粹是被人推上來的,比如宇文化及;有的是真的心存大志,比如李密和李淵;有的純粹為了搞笑,比如;還有的是心存仁義,死了幾百年之後還在被人們稱頌,比如竇建德。
在這其中,有一個人,名叫朱粲。
這個人,是來挑戰人類下限的。
之所以說他挑戰人類下限,是因為他所率領的勢力,完成了歷史上最沒有下限,甚至不能稱之為人的行為。
那就是吃人。
1.隋末食人魔的誕生
對於朱粲的早年經歷,史書上並沒有什麼記載。我們只知道,朱粲曾是隋朝城父縣(今安徽亳州)的佐吏。所謂佐吏,就是地方長官的僚屬。因為在中國古代,向來有著皇權不下縣的傳統。所謂皇權不下縣,是指朝廷指派的官員,一般只到縣這一級。縣以下,往往是由地方自治的。而縣官以下的官員,往往都不入流品。
簡單來說,朱粲是城父縣的一個小吏。除此之外,史書上對於朱粲起事之前的生活,再沒有任何記載。
這其實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因為我們無法知道,朱粲早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讓他的性格如此扭曲,可以做出吃人這樣完全突破了人類下限的事情。
大業十一年,朱粲隨軍遠徵長白山的起義軍。這裡要多說一句,隋唐時期所謂的長白山,不是今天東北的那個長白山,雖然後者更加有名。這裡的長白山,指的是山東鄒平、章丘、周村的那個長白山。隋朝末年,第一個起義的王薄,就是從這裡開始起義的。
然後,在徵討途中,朱粲就加入了起義軍這一方。
別問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因為史書上壓根就沒有記載。關於這段歷史,《舊唐書》上只有一句話:從軍討長白山賊,遂聚結為群盜。
朱粲這個人,從開始起義,就充滿了謎團。隋末割據勢力的領袖,生平基本上都是有跡可循,我們可以從他們的人生當中,判斷出他們的大致心理。唯有朱粲,從一個隋朝小官,莫名其妙的就變成了起義軍。
而且,朱粲起義之後,也不是像李密、李淵那樣,衝著割據一方,真正逐鹿天下去的。朱粲的起義,好像就是為了混日子,能混一天是一天。
朱粲起義之後,自稱迦樓羅王。起義之後,麾下很快就聚集了十餘萬人。然後,朱粲帶著他們延荊州、沔陽轉戰搶掠,一直到終南山南部,打一路搶一路。所到之處,即無人煙。
2.屢敗屢戰
對於朱粲起事之後,明明沒有什麼雄才大略,為何卻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十餘萬人,這事其實並不難理解。
因為當時是隋末。
隋朝末年,楊廣開鑿大運河,數次遠徵高麗,將國力透支到了極限。而在這其中,對山東、河北等地的人民,壓榨是最重的。從地圖上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要修大運河,有很長一段都是在這個區域內。而要徵討高麗,從這個地方徵兵徵糧也是最方便的。所以,隋朝末年,這個地方的百姓,是最苦也是最難活下去的。這也是為什麼,隋末最先開始起義的農民軍,幾乎都是位於這個區域內。
所以,就算大家明知道,跟著朱粲這樣一路劫掠,是不對的。但為了活命,大家都沒有辦法。只有跟著朱粲,才能活下去。
相比隋末其他勢力,朱粲是典型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根本沒有長久打算。所以,他就帶著大軍一路搶奪,也沒有一個穩定的地盤。而這樣的軍隊,自然也談不上什麼戰鬥力。自起兵之日開始,朱粲基本就沒打贏過。
武德元年五月,朱粲帶兵搶到了今天河南鄧縣,當時這裡已經是李淵的地盤了。在這裡,朱粲被李淵麾下的山南撫慰使馬元規打得大敗。七月初二,又被唐朝宣州刺史周超打敗。十月,鄧州刺史呂子臧和馬元規,再次攻打朱粲,再次將其打敗。
照理來說,連續失敗的朱粲,本來已經應該是窮途末路了才對吧?但問題是,朱粲雖然每次都被打敗,但卻每次都能收攏餘部,重振軍勢,這也是讓後人很難想明白的一件事。
朱粲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非但如此,在十月這一戰之後,朱粲還在今天河南鄧縣附近稱帝了!自稱楚帝,改年號為昌達。
登基之後的朱粲,似乎終於開始學會了打仗,接連打下了今天鄧州、南陽一帶。先前打敗了朱粲的呂子臧和馬元規等人,也相繼戰死。
此時的李淵,終於反應了過來,派太常卿鄭元璹前去徵討。這一戰,總算暫時打敗了朱粲,但朱粲又是敗而不亡,麾下的勢力反倒是越來越大。到了武德二年正月,朱粲麾下更是直接過二十萬人了。
不得不說,這也是個奇蹟。
朱粲麾下人數雖多,但戰力卻極差。從李淵派出的這幾個人也看得出,當時李唐麾下能打的,基本一個都沒派出來,派來的基本都是沒名的。這也從側面說明,此時的李淵並不把朱粲放在眼裡。當然,除此之外,這也是因為李淵當時的主要精力,還都在關中地區,在對付薛舉、劉武周這幫人,沒空搭理朱粲。
不過,當單純的人數堆積到一定數量後,這個戰力也是很可觀的。
當時的朱粲,率部在漢水、淮河之間剽掠,行動也沒什麼規律。攻破一個地方之後,就狠狠搶掠一番,也不佔地盤,完全就是一夥超大的流匪而已。但問題是,隋末這些地方,本就不怎麼富裕,更沒什麼糧食。朱粲就算帶兵去搶,也餵不飽這二十萬大軍。所以,接下來,朱粲就下了一個喪心病狂的命令。
直接讓麾下吃人。
這無疑是刷新人類下限的一個行為。
而且,對於這樣的行為,朱粲還沒有任何愧疚心理。史書記載,當時朱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食之美者,寧過於人肉乎!但令他國有人,我何所慮?
這是吃人吃上癮了啊!
3.食人魔的終結
這樣的朱粲,終於引來了麾下勢力的憤怒。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是這種喪心病狂的瘋子。以顯州(今河南泌陽)當地豪強楊士林、田瓚等人為首,一支反抗軍迅速成型,朱桀下轄的郡縣,受朱桀之苦久矣,自然紛紛響應。雙方一戰之後,沒有任何意外發生,朱桀大敗,僅率數千殘兵逃往菊潭(今河南西峽縣)。
這個時候,距離朱粲擁兵二十萬,只過去了不到一個月。
大敗之後的朱粲,終於想安穩下來,便派人向李淵請降。李淵雖然對朱粲極為不齒,但當時正是亂世,對於這種主動的,李淵還是不得不給予足夠的尊重,封其為楚王,聽憑朱粲自己設置官屬。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朱粲再次暴露了自己的瘋狂的本性。
就在朱粲投降兩個月之後,李淵派來的使臣,終於抵達菊潭。段確也知道朱粲的事情,對朱桀極為不齒。所以,在招待酒宴上,就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
段確:聽說你愛吃人肉,人肉是什麼味?朱粲:吃的肉就像吃酒糟豬肉一樣。段確:狂賊,你入朝後不過是個奴僕頭目而已,還能吃人肉嗎?
這句話一出口,朱粲徹底怒了,直接把段確連同隨行的幾十人,全都煮了吃了。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確也是有毛病。明知道朱粲是個嚴重的精神病患者,為什麼還要在人家的地盤挑釁人家?連累隨行的幾十人,都成了人家的。
不過,殺了李淵的使臣,等於是在打李淵的臉。如此一來,朱粲也就沒辦法再投降李淵了。於是,朱粲轉而去投降洛陽的王世充。王世充本人就比較陰險狡詐,對於朱粲也相對能容忍。所以,朱粲來降之後,王世充直接封其為龍驤大將軍。
連這種食人魔都敢要,也難怪王世充最後會被李世民輕易打垮了。
就在朱粲歸降王世充之後不久,李淵徹底統一關中,開始抽出手來,收拾洛陽的王世充。在經過一番大戰之後,王世充戰敗,最終開城獻降。
因為王世充在開城投降之前,唯一的條件,就是饒他一家的性命。所以,李世民拿下洛陽之後,也只能將王世充綁了送去長安,不能真的殺了他。不過,對於朱粲這種人,李世民就沒有任何負擔了,直接令人在洛水邊上砍了。
一代食人狂魔,終於死在了李世民的刀下。
尾聲
朱粲死的時候,據說圍觀的百姓,都十分憎恨他吃人的行為,全都拿磚頭瓦片之類的東西丟他。最後,竟然堆積如山,直接將朱粲給埋在裡面了。
這也足以證明,當時的老百姓,到底有多恨他。如果李世民當時是選擇活剮了朱粲,估計大家不介意將這個食人魔的血肉帶回家餵狗。
至於那些死在朱粲嘴下的亡魂們,大概會感謝李世民,感謝李世民替他們報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