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瘋狂演繹瘋狂——DC高分電影《Joker》(小丑)

2021-01-09 溫泉電影

現在的超級英雄電影,劇情真是越來越簡單粗暴。

主角出身普通,父母雙亡,偶然獲得超凡的力量,因為愛/友情/親情的力量擊敗邪惡魔王,最終拯救世界……同樣套路的作品你幾乎能數出一個加強連。

搞得有的影片,角色剛出場,結局就被我猜個八九不離十。

眼睛倒是爽了,但腦子卻越看越鈍。今年《X戰警:黑鳳凰》《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票房遇冷,似乎也印證了這一事實。

DC似乎也猜到了我們的心思,於是,9月初一部劍走偏鋒的《小丑》驚豔亮相,橫掃威尼斯電影節的同時,全球狂攬10億美元票房,豆瓣12萬人獲評9.1高分,直接封神。

如果你和我一樣膩煩了英雄救世的戲碼,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部另類的超級英雄電影——DC《小丑》

這不是超級英雄電影

對於《小丑》而言,你真的很難把它算作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因為除了哥譚和幼年布魯斯·韋恩以外,你找不到任何與DC宇宙相關的信息。

這裡沒有激烈的戰鬥場面,只有一個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

亞瑟·弗裡克,天生患有「病態性發笑」症的可憐人,不分場合時機的狂笑不止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同事覺得他神經兮兮,對他避而不及;小混混覺得他腦子有病,常常對他拳腳相加;老闆則在客戶一次又一次的投訴中對他感到厭煩;他在公交上試著逗小女孩開心時,女孩兒的母親居然鄭重警告他離自己女兒遠點。

一次,在被小混混搶劫之後,同事看似好心遞給他一支手槍,並告訴他要保護好自己。

亞瑟信以為真,他去哪兒都把手槍別在腰上,甚至在幼兒園表演喜劇的時候也不例外,演到高潮,一支手槍在眾目睽睽之下掉了出來——接下來的劇情很簡單,同事翻臉,老闆炒了他魷魚。

走投無路的亞瑟被逼到了哥譚最邊緣、最陰暗的角落,而聚集這裡的人,要麼像條狗一樣死去,要麼墮落為最兇殘的暴徒。

顯然,亞瑟選擇了後者。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恰巧是三名韋恩集團的員工,他們在地鐵上搭訕不成,一旁的亞瑟卻突然狂笑不止,受到嘲笑的三人把亞瑟摁倒,無論他怎麼解釋。

好一陣,車廂裡迴蕩著沉悶的毆打和亞瑟痛苦的呻吟——忽然,一聲槍響劃破空氣,鮮紅的血濺滿了車廂,另一名混蛋還沒來得及起身又被兩槍放倒,在解決最後一名暴徒時,亞瑟毫無表情的射光了槍裡的全部子彈。

回過神來的亞瑟驚慌的逃離車站,躲進公共衛生間。冷靜之後,他看著鏡子中滑稽的小丑妝,竟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和解脫,他踮起腳尖,腦海裡哼起舞曲,在陰暗的燈光下旋轉著,挑起了歡快的華爾茲。

從這一刻起,世界上再也沒有名為亞瑟·弗裡克的靈魂,有的只是令哥譚聞風喪膽的變態罪犯——小丑。

反派之王的起源

小丑(The Joker)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1卷第1期(1940年6月),由鮑勃·凱恩、比爾·芬格和傑瑞·羅賓遜聯合創造。

起初,傑瑞·羅賓遜想創造一個可以匹敵蝙蝠俠的超級惡棍形象,這將是一個可以持續不斷為蝙蝠俠製造麻煩的存在,一個惡魔般的邪惡而同時滑稽的小人。

傑瑞·羅賓遜從手邊的撲克牌上找到了靈感,為角色取名為「小丑」(The Joker),並設計出了一張帶有小丑頭像的撲克牌作為概念圖。

比爾·芬格認為,僅僅讓小丑擁有反常的思維,這個角色的形象是不夠完整的。於是他賦予了小丑可怕的笑容,隨後寫出了小丑登場的第一個劇本,鮑勃·凱恩和傑瑞·羅賓遜一同完成了作畫。

就這樣,小丑誕生了。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普通的反派,卻在此後70多年裡居然一躍成為美國漫畫反派角色的帶頭大哥,還成了DC當之無愧的門面。

為什麼一個反派會如此受人喜愛?

答案是他真的與眾不同。

他有著超高的犯罪智商,每次出場總能把蝙蝠俠玩弄於股掌之中,後者可是號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如果不是主角光環,恐怕蝙蝠俠早就換羅賓當了。

他還很瘋狂,在他身上你甚至找不到明確的犯罪目標,錢在他眼裡跟擦屁股的紙沒有兩樣,稱霸世界這種理由只會引他發笑。也許他真的只是想讓世界變得更「有趣」而已,儘管他眼中的有趣對普通人來說是混亂和地獄。

他甚至還有點古怪的紳士風度和幽默細胞,皺巴巴的紫色西裝,髒兮兮的襯衣領帶,配合哈莉·奎茵和黑色幽默,兩人瘋言瘋語的一唱一和,堪比郭德綱和于謙的現場表演。

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臉譜化反派,這樣一個集高智商、瘋狂和幽默於一體的紳士罪犯,又怎麼能不讓人喜歡上他呢。

也正是由於他的超高人氣,使得這個角色伴隨著蝙蝠俠的改編電影一次又一次登上銀幕。

從最早1966年的《蝙蝠俠》到今年的《小丑》,一共有五位演員扮演過小丑這個角色,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算希斯·萊傑。

他在《蝙蝠俠:黑暗騎士》貢獻了無比精湛的演技,把小丑的瘋狂與高智商演繹的惟妙惟肖,被譽為是迄今為止最完美的小丑形象,一句「希斯萊傑之後無小丑」是全世界影迷最直觀的肯定,而他的英年早逝更是為這個角色平添了一抹悲涼。

自從有了希斯萊傑這座大山,之後每一位小丑的演員都不可避免的被拿來與他相比較,《自殺小隊》的小丑扮演者傑瑞德·萊託就是如此。

憑良心講,萊託的演技其實相當不錯,形象也與原作小丑非常接近,奈何希斯·萊傑的小丑形象太深入人心,觀眾心裡再也容不下其他人——「希斯萊傑之後無小丑」也成了一句魔咒。

但有個人偏不信這個邪,那就是傑昆·菲尼克斯,而他憑的就是兩個字——瘋狂。

唯有瘋狂,才能演繹瘋狂

說起傑昆·菲尼克斯,他在好萊塢絕對算得上一朵奇葩。

他從來不屑於各種名利與獎項,曾公開表示:

「頒獎季勾心鬥角,搶來搶去毫無意義」「奧斯卡完全是瞎扯,我不信任奧斯卡,它是我嘗過最爛的蘿蔔」「我瞧不起45歲拿到奧斯卡獎,之後就拍十部爛片撈錢的賤人」

因此,他也上了奧斯卡的「黑名單」,雖三度提名,但卻從未獲獎。

他還拒絕和粉絲合影,討厭被胡亂奉承;從不看自己的電影,接受採訪滿口髒話;他跟劇組四海為家,又動不動就宣布自己息影。

他坦言自己酗酒成癮,接受過12年的戒酒治療,戒酒不到一年後,他又駕車肇事險些丟掉性命。

如此瘋狂任性,也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對傑昆敬而遠之。不過唯獨在演技上,卻從來沒人敢小瞧傑昆,因為對待演戲,他幾乎是變態般的執著。

為了切身感受小丑的體態,他在短期內瘋狂減重48斤,肋骨根根分明,以幫助其在心理層面上產生影響,觀眾甚至很難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認出這個身形稍顯臃腫的演員就是小丑的飾演者。

他還會在家觀看一整天病態性發笑患者的影片,並花好幾個月專門練習小丑那魔性的笑聲。他翻閱大量心理學書籍,想要揣度和感受殺人者的病態思維。

他每天用文字和圖片在導演託德給他的空日記本上慢慢挖掘自己心中的小丑,想要在扭曲的字跡中嗅到一絲癲狂。

在接受雜誌採訪時,傑昆坦誠自己確實被小丑的魅力所吸引:

「這個角色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很難被定義,直到最後一天,我們每天都能從他性格中發現嶄新的一面……我認為亞瑟(小丑的真名)是一個特殊的人,一個特殊的類型。我想自由地創造一些無法辨認東西,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我不希望精神病醫生能夠辨認出他是哪種人……我們想要擁有一個空間來創造我們想要的東西。」

他討厭被定義,漫威曾在 2014 年找到傑昆,希望他能出演奇異博士一角。雙方接觸了 3 個月後他卻決定退出。「漫威當然有很多挺好的電影,只是有太多的要求要我違背自己的直覺了,我被寵壞了,我真的從沒做出過這樣的妥協。」

而為了請他出演小丑,導演託德也豪賭一把:花了一整年來說服高層和投資方,並且答應他的任性——「我只想演一個複雜的有血有肉的灰色領域角色,而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卡通反派」;「這不只是一場寫實的角色研究,也將會是一部深入人性的警世預言。」

事實證明,託德賭對了,製作成本僅為5500萬美元的《小丑》,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成了影史上回報率最高的漫改電影,這還是在沒有國內票房加持的情況下,並且後續的TV和線上版權還將帶來超過5億美元的收入。

就當我們所有人都以為希斯·萊傑的小丑無法被超越的時候,傑昆憑實力打破了這個魔咒,他也重新定義了小丑這個角色,成為名留影史的神作。

或許,唯有真正的瘋狂,才能演繹瘋狂。

相關焦點

  • 電影《小丑》瘋狂,人性的轉變導致極端的犯罪小丑JOKER
    本片的故事將獨立於DCEU之外,故事背景設置在20世紀80年代,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豆瓣評分高的電影之一《小丑》,這部電影是託德菲利普斯所導出的一部電影,《小丑》電影是2019年10月4日在北美上映,剛上映就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這個電影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JOKER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喜劇演員對於小丑他個人有一定的見解
  • 歷代小丑對比,一版瘋狂、一版瘮人,只有他是經典!
    第二任小丑出自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電影在豆瓣上有著9.1的高分,是所有漫改英雄電影都無法忽視的大山。,都完美的展現了小丑的瘋狂和偏執,希斯·萊傑的小丑是獨一無二的。
  • DC電影又一力作《小丑》,鮮明的對比手法,塑造joker的誕生
    人們在看英雄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反派,那麼作為DC家族中知名的大反派小丑也就必須佔有一席之地。joker的角色可以說非常經典而且富有特徵,自從誕生以來,常年佔據外媒漫畫反派角色第一名,自然也是很有人氣。作為擴展DC的延伸電影作品,選擇這位反派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不僅和選材的獨到相關,還和電影的拍攝手法相關。
  • 《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最後的瘋狂
    平靜沒有持續太久,所有罪惡的源頭「小丑」出現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罪案。很多人喜歡小丑,沒錯,第一眼見到希斯萊傑小丑我也喜歡,為什麼?我仔細想了一下,因為小丑在電影中也是受過折磨與苦難的人,山野他做出了常人不敢想的事情,與哥譚為敵,與蝙蝠俠為敵,與全社會正義為敵,電影中他表現出的無畏,瘋狂吸引了心裡有個小惡魔的觀眾。
  • 託馬斯·韋恩與小丑——《joker》
    《joker》則將時間前移,作為真正意義上的蝙蝠俠起源,解釋了為什麼託馬斯·韋恩夫婦一定會走進那陰暗的小巷。《黑白李》和《joker》描述的背景有相近之處,哥譚市的工業化越來越高,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但城市角落的垃圾卻沒人理會,腐爛著,惡臭著。你託馬斯帶動著的進步,維持著自己經濟的穩定,你很偉大。
  • 《小丑joker》若小丑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他還會成為小丑嗎?
    今年DC推出的《小丑joker》電影受到了諸多觀眾的喜愛,作為一部漫改電影,它並不是全部都遵從漫畫,反而大多數情節與漫畫並不相關。據悉,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小丑的起源故事,因為小丑這個角色本身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因此這次知道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小丑是怎麼誕生的時候,不少觀眾也是特別期待。
  • 《小丑》是joker病態,還是我們的世界變得太瘋狂?
    極具煽動性的結尾升華了它的政治意圖,讓不少人覺得它可以匹配《黑暗騎士》,但後者對社會結構的探討之開放性,是《小丑》不具備的,《小丑》對人物的雕琢也是《黑暗騎士》不具備的。在這樣一個反派為主角的電影裡,幾乎沒有正面角色,上流社會冷漠虛偽,下流社會殘忍愚痴。恰如陳寅恪所言:上詐而下愚。所有被侮辱與被損害、被欺凌與被壓榨的人,一旦扭曲瘋狂,都有可能成為小丑。
  • 時隔10年,DC再出神作,《小丑 Joker》豆瓣評分9.0!
    這兩年漫威越做越大,而和漫威齊名的DC近兩年的影響力也在逐步下降,當然不是說DC的電影越來越爛了,只是現在的某些DC電影,已經不符以前DC電影的風範了。以前的DC電影風格,一般是以:黑、深、沉為主,正是因為這種風格,DC前期才出現了許多的神作電影例如:《守望者》,《蝙蝠俠:黑暗騎士》。
  • 《小丑》DC漫畫人氣最高的反派「Why you serious?」
    我們最先接觸到關於「小丑」這個角色是在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的2005年到2012年間《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該片是在2008年7月18號上映的,並取得了全球票房10.02億美金的佳績。而影片上映後留給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蝙蝠俠的新型戰車,也不是「雙面人」哈維·丹特而是我們的「joker」小丑。
  • 電影《小丑joker》,小丑們為什麼放過小時候的蝙蝠俠?
    豆瓣評分9.1高分的電影《小丑2019》數字版終於上映了,期待已久的國內的影迷們終於可以去品一品這部「神奇之作」了。《小丑》的神奇之處在於電影的邏輯性很強,幾乎沒有背景介紹,卻能通過人物的變化把整部劇串聯起來,讓人身臨其境精彩異常,觀眾看起來很有代入感。
  • 《小丑》共鳴的背後:JOKER只有一個,其他皆是小丑
    很驚異,《小丑》這樣的電影能流傳到如此程度。看完電影,自己都不自覺狂躁了一陣,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這還是第一次被電影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再看全網評分與全球票房,不得不說《小丑》引發的共鳴,是現象級的。當他站在警車上跳起那支詭異而代表性的舞蹈,周圍的人是把他當做英雄看待。
  • 電影《小丑 Joker》人生近看是場悲劇,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場喜劇
    電影:《小丑 Joker》評分:9.2好於 99% 犯罪片好於 99% 驚悚片導演: 託德·菲利普斯編劇: 託德·菲利普斯 / 斯科特·西爾弗主演: 傑昆·菲尼克斯 / 羅伯特·德尼羅 / 馬克·馬龍 / 莎姬·貝茲 / 謝·惠根姆 / 弗蘭西絲·康羅伊 / 布萊恩·考倫 / 布萊恩·泰裡·亨利 / 布萊特·卡倫 / 道格拉斯·霍奇斯 / 格倫
  • 死侍對比小丑,誰更瘋狂?「不是你贏了,而是我小丑不想玩了」
    ——超人;DC漫畫公司的「親爹」——蝙蝠俠;DC漫畫裡蝙蝠俠的宿敵,瘋狂的代言人,DC的「親媽」——小丑。超人作為dc漫畫的「親兒子」般存在的角色,在漫畫之中超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無敵的存在,是真正的無敵,不死不滅,力量強大到無人能夠匹敵。但是超人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為了讓超人符合設定,DC不僅一次將超人的設定給修改削弱,最終變成蝙蝠只要拿上氪石就能擊敗的實力。
  • 模玩圖鑑(DC*小丑The Joker)
    2010年動畫電影《蝙蝠俠:紅頭罩之下》2012年至2013年動畫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樂高蝙蝠俠大電影:超級英雄集結》2013年動畫電影《正義聯盟:閃點悖論》2014年動畫電影《蝙蝠俠之子》2014年動畫電影《蝙蝠俠:突襲阿卡姆》2016年動畫電影《蝙蝠俠:致命玩笑》2017年樂高系列電影《樂高蝙蝠俠大電影
  • 如何評價 2019 電影《小丑》(Joker)?
    拍攝的標題再比如,我們看到的片頭joker,劇組手工製作了一個joker的標題,然後用攝像機進行拍攝透底,再合成到成片裡,包括影片中其他標題也是同樣的做法。導演說這樣做事為了儘量讓所有元素充滿手工質感使畫面儘量還原片子所在的80年代。
  • 菲尼克斯的絕演,豆瓣高分8.7的《小丑》,一個瘋癲且自由的故事
    我就是哥譚市的縮影,我曾努力嘗試自救和尋求幫助,但是一切都是徒勞,就像愈發瘋狂的哥譚。1以上便是神作《小丑》,豆瓣評分8.7的高分,曾經在嗶哩嗶哩、AcFun等泛二次元社交網站上掀起熱潮。這部電影雖然高分,但依舊褒貶不一。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目的很明確,就像電影裡的臺詞,他是小丑,但是沒有任何政治立場,也不是為誰發聲,這部電影就是優秀的DC宇宙的前奏曲,他只是告訴你亞瑟是如何因何變成了joker,幫助你在DC今後故事裡更好的去理解這個角色的行為。
  • 電影《小丑 joker》觸及現實本身
    國外熱映《小丑 joker》聽說了嗎?該部影片於2019年10月4日在國外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9分,票房可觀,據說已經翻出製作成本4500萬美元的10+倍。故事背景為上世紀80年代。男主角亞瑟是一個和母親住在老舊公寓裡,需要靠社會福利組織幫助,不斷服用精神疾病藥物的小丑。
  • DC發布《小丑》IMAX海報,瘋狂的亞瑟·弗萊克,正看著世界燃燒
    獲得了諸多好評的《小丑》《小丑》在各大電影節均受好評之後,DC發布了一個全新的IMAX海報,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小丑最酷的海報。DC的小丑在1940年首次亮相時,這個角色在當時被設定為一個瘋狂的惡棍。《小丑》的故事發生在1981年的高譚市,這部電影與過去十年的任何DC宇宙電影都沒有任何聯繫。同樣,這部電影的小丑,並不會出現在羅伯特·帕丁森《蝙蝠俠》的電影當中,而且這個由傑昆·菲尼克斯扮演的小丑,不會直接遵循任何漫畫故事情節。儘管這最初遭到粉絲們的質疑,但最近的預告片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贏得了觀眾的心。與此同時,評論家們稱讚這部電影是一部黑暗的傑作。
  • 《小丑》:能力來源於瘋狂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反派作為超級英雄電影裡無惡不作的形象,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巴不得看見他們早點消失,但總有那麼一兩個反派角色憑藉個人魅力讓人怎麼也討厭不起來,甚至觀眾對他們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超級英雄,不禁讓人感嘆:同為反派怎麼差距就那麼大呢?
  • DC反派一哥!小丑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帶你領略小丑的瘋狂魅力
    如果要選出一個「DC最受歡迎反派」的話,小丑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那麼,作為一個反派,小丑到底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呢?今天,小A就來帶大家探索一下DC一哥的瘋狂魅力!說回我們今天的問題:為什麼小丑能夠成為「最受歡迎的反派」?因為他的瘋狂魅力。請注意「瘋狂」這兩個字。眾所周知,小丑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俗稱「瘋子」。那麼,小丑真的是瘋子嗎?我們以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小丑為例,畢竟希斯·萊傑的小丑可是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最接近小丑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