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若小丑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他還會成為小丑嗎?

2021-01-10 棲光影視

今年DC推出的《小丑joker》電影受到了諸多觀眾的喜愛,作為一部漫改電影,它並不是全部都遵從漫畫,反而大多數情節與漫畫並不相關。據悉,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小丑的起源故事,因為小丑這個角色本身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因此這次知道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小丑是怎麼誕生的時候,不少觀眾也是特別期待。

其實在漫畫中,早就說明了小丑這個角色是怎麼誕生的。一開始小丑還沒變成瘋狂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化工廠工人,但是充滿壓力的生活讓他不堪重負,白天他要辛苦的工作,而晚上回家後則要照顧已經懷孕的妻子。

由於沒有錢,小丑無法負擔妻子懷孕期間的各種費用,於是他和兩個壞人準備去化工廠偷竊。然而有一天,妻子連帶著腹中的胎兒忽然被電死了,由此小丑變得一無所有,但是他還是想繼續犯罪,但是結果被蝙蝠俠發現了。蝙蝠俠慢慢的逼近他,小丑也害怕地後退,最終一不小心掉進一個裝滿化學試劑的池子中,由此正式變成了小丑。

而在電影中,小丑同樣也是一個普通人,但也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社會的冷漠、親友的背叛、病痛的折磨,共同推動了小丑的誕生,雖然與漫畫劇情相差很大,但電影中這個角色卻被演繹得非常好,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什麼是小丑。

其實小丑還未蛻變之前,確實挺讓人同情的,在電影中,他接二連三面臨生活的打擊,讓這個本就神經脆弱的苦命人不斷陷入深淵,最後徹底精神崩潰,其中被否認是託馬斯·韋恩(蝙蝠俠父親)對於小丑來說,一定是一件對他打擊特別大的事情。那麼如果小丑真是他的兒子,他還可能變成小丑嗎?

根據電影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小丑的母親潘妮一直以來都相信韋恩是她的老情人,兒子小丑也是他們的愛情結晶。由於不再是韋恩家的僕人,潘妮失去了收入來源,和小丑每天過著非常拮据的生活,而潘妮也是鍥而不捨地給韋恩寫信,希望他能幫助他們。

後來小丑在一次意外中,發現了母親的信中說明韋恩就是他的父親,並且他也真相信了,還直接去找韋恩。但是韋恩和他的僕人卻告訴小丑,潘妮患有嚴重的妄想症,這一切都是她幻想出來的,後來小丑也在精神病院找到了潘妮的病例。

看起來這一切都天衣無縫,但是小夏還是不禁想如果小丑母親潘妮說的是真的呢?我們都知道託馬斯·韋恩家纏萬貫,作為哥譚市數一數二的富翁,他掌控著莫大權力。就算他曾經確實與小丑母親潘妮有染,但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聲譽,也很有可能偽造證據,告訴人們潘妮只是個精神病人而已。結合電影中他醜惡的嘴臉,這樣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小丑本身就是韋恩的兒子,蝙蝠俠的兄弟。如果在電影中韋恩良心發現,決定好好照顧小丑的話,小夏認為那麼最後小丑也就不會出現了。因為如果韋恩承認了小丑的生命,他可以幫助小丑治療精神病,同時還能給予小丑他缺失的父愛。這樣一來,小丑也就能感受到其實有人對他好,說不定精神也不會崩潰的那麼快。

總的來說,小夏認為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阻礙小丑的誕生,只不過哥譚市太黑暗,小丑身邊的人對他太不友好,如果託馬斯·韋恩真是小丑的父親,並且好好關愛他,也許這樣一個哥譚市的夢魘也就不會出現了!各位看官怎麼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時隔10年,DC再出神作,《小丑 Joker》豆瓣評分9.0!
    現在《小丑 joker》全網求資源的盛況不亞於前段時間榮獲金棕櫚獎的《寄生蟲》,同時《小丑 joker》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9.0,並有17萬人參與評分,可以說《小丑 joker》已經相當於一部神作了,那麼《小丑 joker》這部電影到底神在那裡?
  • 電影《小丑joker》,小丑們為什麼放過小時候的蝙蝠俠?
    亞瑟不討厭小孩,反而有表演的欲望,在逗笑了小男孩後,他心滿意足。第二孩子是他的鄰居索菲的女兒,索菲和女兒住在同一層樓,兩人都尊重亞瑟,甚至對他微笑、說謝謝。第三個孩子是韋恩兒子,亞瑟想找韋恩確認自己是不是他私生子時,遇到韋恩的兒子(蝙蝠俠),還給他表演了魔術,而蝙蝠俠很好奇亞瑟的魔術,還告訴亞瑟自己交布魯斯。
  • 《小丑》-小丑身世成謎,蝙蝠俠的爸爸到底是不是他的父親?
    去年年底大火的電影《小丑》,讓主演傑昆·菲尼克斯一舉拿下奧斯卡影帝,傑昆·菲尼克斯用傑出的表演塑造了一個黑暗、暴力且極具可看性的「小丑」。該片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精神病患者怎樣一步步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今天來給大家說一下小丑的身世,關於小丑的身世之謎眾說風雲,影片中到處充斥著小丑的幻想,在現實與夢境中來回的交錯,小丑到底是不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吶?。
  • 小丑Joker | 對抗社會冷漠,小丑在人間
    他壓抑、安靜,是因為母親賦予他的信仰;而當堅信的事物瓦解時,他才逐漸變成我們所熟知的失控小丑。 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在解釋小丑的過往時表示,他沒有參考來自漫畫原作中的內容,但其實關於一個社會邊緣人的故事,又有誰會在乎?也只有當他成為小丑,這個幽默瘋癲的殺人犯、虐待狂 才終於有人看見他。
  • 託馬斯·韋恩與小丑——《joker》
    一、蝙蝠俠起源《奇葩說》裡黃執中提過一個觀點:如果布魯斯·韋恩可以選擇,他寧可不成為超級英雄,也絕不願意父母走進那陰暗的小巷。這是傳統蝙蝠俠故事的基本構架。《joker》則將時間前移,作為真正意義上的蝙蝠俠起源,解釋了為什麼託馬斯·韋恩夫婦一定會走進那陰暗的小巷。
  • 2019(小丑)觀影有感
    每一個表情和動作都有內容,他的肌肉身體都是戲,真的是一個好演員,演技太贊。2、《小丑》並不是一部試圖讓觀眾移情的電影。整個影片就沒有情和理,其實joker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沒有人真的關心他人,大家都破碎不堪,自顧不暇。一個階級無法想像另一個階級,富人無法體會窮人,你我無法理解小丑。4、「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這部電影
  • DC獨立電影《小丑》(The Joker)影評
    之後亞瑟躲到廁所,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他卻像換了一個人。變得極為平靜從容,優雅地跳起了舞步。這也是小丑的初次登場。回家後的亞瑟去見了令他朝思暮想的單親媽媽蘇菲那,之後還和蘇菲談起了戀愛。亞瑟的母親潘妮,年輕時是託馬斯韋恩的傭人。如今母子倆窮困落魄,潘妮想通過寫信給他獲得幫助。
  • 《小丑》共鳴的背後:JOKER只有一個,其他皆是小丑
    小丑所在的哥譚市,看似高度文明,實則被少數人的本能,左右著大多數人的生存。巨大的差距讓市民心中種下了逆反的種子;當付出被少數人當做點心,只剩渣子留給自己,這種狀態則成就了最後暴動的肥沃土壤。而小丑,只是澆了一壺水,種子就爆發性地生長成了參天大樹。若沒有種子,或者土壤貧瘠,這壺水只會製造一灘淤泥而已。
  • 假面騎士時王:小丑還是王牌?joker譯成小丑沒錯,王牌是翔太郎
    在下集預告中,新創華將joker翻譯成了小丑,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有些人覺得這兒應該翻譯成王牌。可個人覺得,假面騎士時王的翻譯雖然出了不少的問題,但是將劍中的joker翻譯成小丑並沒有問題。(杏動漫:本文為百家號獨家內容,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謝謝 ! )這只是個人分析,如果有不滿,也請理性批評,請勿直接噴人。
  • 《小丑》(中國觀眾無緣的銀幕佳片):你真的認識你心中小丑嗎?
    電影簡單來說其實由於種種不幸導致亞瑟心中的小丑逐漸被激活,並和亞瑟去爭奪身體控制權。就是由於亞瑟人性的墮落,小丑的崛起從中也隱射嚴重且迫切的社會問題正殘害多少無辜生靈。電影的主人公叫亞瑟(傑昆·菲尼克斯飾)本是哥譚市普通人群的一員,更準確來說是貧窮低下階級的一員,在若大空虛的城市靠扮演小丑掙扎地生存。
  • 《小丑joker》上帝給他一副愛笑的臉,為何小丑卻並不快樂?
    無論是從人物刻畫還是從劇情的構造來說,《小丑joker》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後,這部電影迅速火遍全球,豆瓣評分高達9.0分,同時也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截止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美元,成為今年票房首破10億美元,而並非迪士尼推出的電影,由此打破了迪士尼壟斷高票房電影的神話。
  • 電影《小丑 joker》觸及現實本身
    國外熱映《小丑 joker》聽說了嗎?該部影片於2019年10月4日在國外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9分,票房可觀,據說已經翻出製作成本4500萬美元的10+倍。故事背景為上世紀80年代。男主角亞瑟是一個和母親住在老舊公寓裡,需要靠社會福利組織幫助,不斷服用精神疾病藥物的小丑。
  • 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個《小丑》
    然後因為他殺了三個人,引起連鎖效應,全城開始通緝這個惡魔小丑殺人犯,警察不斷地追捕他;社會機構因為預算問題,不再免費提供藥物給他和他母親;但這個時候,他還是心善心存希望的。此時的他已處在谷底,人到了一定的絕境之處,都會有新的希望。他的希望來自,他有可能是候選市長,當今首富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嗯,就是蝙蝠俠的老爸。
  • 「小丑」簡史:歷史中Joker與Clown有什麼異同?
    在古希臘,不管演悲劇還是喜劇,演員都會戴上面具,對於臉上彩繪面具的哥譚「小丑」來說,喜劇和悲劇其實是一體的,在電影裡,「小丑」曾憤怒地說:「過去我總以為我的生命是個悲劇,不過,我現在知道那根本是一場喜劇。」「小丑」亞瑟真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喜劇嗎?根本不是。他之所以畫上笑臉,是因為自己的脆弱不想被別人看見,以歡樂或笑臉遮蔽內心的痛苦。
  • 《小丑》解讀:精神病人從受害者到惡魔的蛻變
    ,被殺的混混正好是韋恩集團的員工,託馬斯韋恩就此發表著演說,他批判小丑是社會底層冷血的孬種,貶低著那些跟小丑一樣,躲在面具背後糟踐城市的無業游民,他的演說不僅沒能安撫民心,反而加劇了哥譚貧富階級的矛盾,人們開始把小丑當做英雄膜拜。
  • 影評《小丑》——一切都是幻想?
    亞瑟第一次跳舞是在他第一次拿到槍後,他拿著上膛的槍練習射擊瞄準並伴隨著電視的音樂在家中跳舞,他幻想出了一位女性(也許就是後來幻想與他相處的那位單親母親)稱讚他跳舞很棒,他說:是嗎,知道誰跳得不好嗎,他(用槍指槍並走火)。所以這一段在對著鏡子的舞蹈,我把它解讀為家中幻想的延續,他用幻想中的表演來逃避殺人的現實。
  • 張藝興:被人誤解的「偶像」也需要被理解,這就是小丑《joker》
    而這八位當中的預告片當中,最受熱議的可能就是張藝興的《joker》。01我是《joker》小丑張藝興《joker》中文翻譯是《小丑》,看過《小丑》這部電影的都知道,在電影裡面那個小丑的角色有多壓抑了,而在《
  • 當一個老實人被逼成「暴力狂」:《小丑》如何成為了小丑?
    但是他終於發現,原來在社會眼中,不論生死,他都毫不重要,就像高譚市裡無處不在的垃圾一樣,隨時要被人扔掉了事。參與市長競選的億萬富翁託馬斯韋恩,在電視裡輕蔑地把像他這樣的底層市民,那些舉牌上街抗議的窮人們,都比喻為小丑,並拒絕道歉。
  • DC電影又一力作《小丑》,鮮明的對比手法,塑造joker的誕生
    人們在看英雄的同時也會注意到反派,那麼作為DC家族中知名的大反派小丑也就必須佔有一席之地。joker的角色可以說非常經典而且富有特徵,自從誕生以來,常年佔據外媒漫畫反派角色第一名,自然也是很有人氣。作為擴展DC的延伸電影作品,選擇這位反派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不僅和選材的獨到相關,還和電影的拍攝手法相關。
  • 張藝興的新單曲《Joker》,到底有多還原經典電影《小丑》?
    這對應了電影的第二部分,小丑開始醒悟,他依舊在笑,可是情緒卻越來越崩潰。最後,Rap的第三部分是純聲循環配合小丑的獰笑聲,這也是電影《小丑》鋪墊到最後迎來的高潮,小丑不再善良,他撕去自己快樂的外衣,成為別人恐懼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