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愛情,因其神秘,而顯得有些神聖,愛情是美好的,不可計劃的,難以捉摸的,所以人天性裡的好奇心被激發出來,再加上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大家都都愛情有自己的想像和期盼,有時候愛情甚至成為了治癒某些頑疾的良藥。但沒有誰敢說自己對愛情有十足的了解,也沒有人敢說自己遇到過十全十美的愛情。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經常會遇到表白被拒絕的情況,明明自己很喜歡對方,明明自己一直都很真誠,明明對方也並不討厭和排斥自己,明明選擇了非常好的表白的時間,好似天時地利和人和都站在自己這一邊,可為什麼還是落了個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結果。很多人都想不明白這樣的問題,更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行動。
實際上,換個角度,換個思路想一想,我們可能更容易得到原因,並決定接下來自己應該怎麼做,如果我們能夠將戀愛關係的確定看作是某種等價的社會交換,就更容易發現問題所在,並思考出相應的對策。戀愛或將要進入戀愛關係的雙方,彼此之間其實存在著一些較為複雜的供需關係。找到這些供需關係,我們就更容易破解表白失敗的謎題。
換個說法可能更好理解,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除了有一些喜歡的異性特質之外,自身還有一些需要得到滿足的心情和體驗,比如安全感,比如虛榮心,比如理解、陪伴、關心,或者是依靠、志同道合等等,更通常直白些的,比如身高、體重、樣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雖然人的需求可能多種多樣,但維繫戀愛所需的最核心的最多只有幾種,我們只要能夠知道對方最核心的需要是什麼,就可以對症下藥,準備出相應的供給,提高表白成功的可能性。當然,發現具體的供需關係不是特別容易的事情,還需要我們有自己的修持和功底。
每個人都因其人生經歷、生活環境、教育背景、個人性格的不同,都有著不同的需要,對愛情也有自己的期許,有些人可能缺乏安全感,就需要一個可靠的人,能夠讓人信任和依靠。有些人可能是缺少浪漫,就需要一個天性浪漫的人,可以在生活裡準備充分的驚喜和精心時刻。
很多人可能覺得將愛情和戀愛看作一種等價交換,有一點物質和現實,但揭穿表面的現象,看透事物的本質就會發現,現實社會,人際關係,最深層次中都相當於是某種等值等價的交換,戀愛也並沒有高尚很多。當我們發現對方核心的需要時,就要對照自身,制定計劃。
如果對方所需的東西或品質是我們所不具備的,經過再多的努力都無法擁有,那就要考慮是不是要堅持追求下去。如果要繼續,就要做好承擔一切結果的後果;如果對方所需的東西或品質是經過我們的努力可以獲得的,就需要先努力爭取去擁有這樣東西或品質,形成穩定的供需關係,再追求起來就有更高的成功率。
愛情是一種緣分的延伸,親密的關係卻是一種等價的社會交換,我們要做個更清楚明白的自己,再去尋找一份付與情深的愛情。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