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都不敢這麼寫!烏克蘭設局誘捕俄僱傭兵,完美計劃震驚全球
這些都只能在電影展現,才會被我們看見。然而,近日有報導稱,烏克蘭設局準備誘捕俄僱傭兵,雖然最後功虧一簣。但這個完美計劃震驚全球,甚至可以說電影都不敢這麼寫。只能說,為了對付俄羅斯,烏克蘭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
-
電影都不敢這麼寫!烏克蘭設局誘捕俄僱傭兵,專家:堪稱完美計劃
這些都只能在電影展現,才會被我們看見。然而,近日有報導稱,烏克蘭設局準備誘捕俄僱傭兵,雖然最後功虧一簣。但這個完美計劃震驚全球,甚至可以說電影都不敢這麼寫。只能說,為了對付俄羅斯,烏克蘭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
-
烏俄上演狙擊手對決,車臣僱傭兵嶄露頭角,擊斃烏克蘭女神槍手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7日報導,烏克蘭頓涅茨克民兵武裝宣布,在過去的24小時中,烏克蘭軍方大肆破壞了雙方的停火協議,在一夜之間20次違反了停火制度,派出了大批部隊沿著頓巴斯停火線地區發動進攻,並動用了各種重型武器,包括美制「標槍」反坦克飛彈,試圖襲擊民兵武裝的T-72坦克,但是並未命中。
-
烏克蘭局勢緊張,大批德國僱傭兵趕來:戰場竟走丟,並成功被俘虜
俄羅斯方面近日報導稱,親俄民兵在2月5日的頓巴斯戰場上,成功的俘虜了一名來自德國的僱傭兵,俄羅斯方面稱,這不是親俄民兵第一次發現有西方僱傭兵在戰場出現,之前親俄民兵發現過美國、英國等國家僱傭兵。但這一次突然成功俘虜了一名德國僱傭兵。
-
俄烏又打起來了,6名德國僱傭兵被抓,火箭炮對轟死傷多人
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戰火一直在持續。近日,親俄民兵與俄志願者部隊聯手再次在頓巴斯(頓涅茨克)地區與烏克蘭爆發激烈交火。其中,來自俄羅斯的部隊堪稱東部烏克蘭武裝力量的中堅力量,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量的武器彈藥也來自俄方。可以說是俄烏又打起來了。
-
頂著志願者名號,不遺餘力分裂烏克蘭!俄羅斯從全球招募僱傭兵
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克裡姆林宮曾公開表示,「僱傭兵不代表俄羅斯政府的立場」,正式承認了俄羅斯僱傭兵在利比亞的存在。對克裡姆林宮來說,華格納僱傭兵已經成為一種手段,可以為克裡姆林宮幹那些不方便直接出面的髒活兒,華格納僱傭兵大量出現在敘利亞、利比亞、東烏克蘭等地,事實上維護著俄羅斯政府的利益。
-
烏克蘭出動狙擊手,車臣僱傭兵嶄露頭角,擊傷平民擊斃救援醫生!
事實證明,最近一段時間,烏克蘭軍隊對東烏克蘭的炮擊次數不斷增加,並且烏克蘭還調集了大量狙擊手,全面對親俄民兵、俄羅斯軍隊展開襲擊,甚至對當地的平民也展開了無差別襲擊。烏克蘭本國士兵消耗極大烏克蘭狙擊手就是故意襲擊平民,製造傷亡後,引誘親俄民兵和醫生出擊,然後直接狙殺醫生和親俄民兵,製造親俄民兵大量傷亡。
-
俄羅斯籍僱傭兵入境事件凸顯俄白矛盾
僱傭兵入境事件凸顯俄白矛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葉天樂7月29日,俄羅斯私人安保公司「華格納」33名士兵在白俄羅斯被逮捕。白俄羅斯安全部隊稱,這些入境僱傭兵圖謀破壞於8月9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以此目的入境的武裝人員可能多達200名。
-
抓捕俄僱傭兵事件將如何收場?盧卡申科不想翻臉,準備與俄合作
在抓捕俄羅斯僱傭兵事件中,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在俄羅斯只承認這些僱傭兵是從白俄羅斯路過,準備從白俄羅斯去土耳其伊斯坦堡,然後再去某個拉丁美洲國家的情況下,盧卡申科堅稱,被逮捕的33人只是俄羅斯計劃派出的第一批僱傭兵,在俄羅斯的計劃中,準備派出180——200名僱傭兵,這些僱傭兵來到白俄羅斯,就是為了製造混亂
-
美挑唆烏克蘭對俄示強
美將向烏克蘭出售16艘「馬克6」型巡邏艇 據俄新社報導,烏克蘭目前正在做軍事準備,稱要與俄羅斯進行全面對抗。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內茲帕帕近日在接受《杜姆斯凱報》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打算重返克裡米亞半島,並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
俄議員:烏克蘭查封俄船隻違反國際法
30日,烏克蘭軍事總檢察長馬蒂奧斯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烏克蘭已經對俄羅斯的Nika Spirit號油輪及其證件予以查封。烏克蘭安全機構本月25號對停泊在敖德薩伊茲梅爾港的俄Nika Spirit號油輪進行搜查。烏方認定這艘油輪之前的名字是Neyma,並表示,他們有證據證明該船參與了2018年11月俄羅斯對刻赤海峽三艘烏克蘭軍艦的封鎖。
-
僱傭兵是不是軍人,全球著名的僱傭兵集團有哪些
全球九大僱傭兵集團 北極狐僱傭兵團:鮮為人知的「僱傭黑兵」 這支部隊比較離奇,但是鮮為人知,他們並非是公司而是真正的僱傭兵團隊,他們的成員僅有34人,成立於1984年,成員大部分是美國特種部隊和其他歐美特種部隊退役成員,他們大部分受僱於私人執行一些違法國際法的任務,綁架、暗殺是他們經常的任務
-
烏克蘭停止從俄購氣為哪般?
烏克蘭停止從俄購氣為哪般? 中新社記者 文龍傑 烏克蘭日前宣布,自7月1日起將停止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基輔為何作出此舉?烏方表示,俄擬定價格過高;俄政治家稱此系「政治」舉措;能源專家則認為,基輔不過是想對歐洲施壓,以圖獲得購氣資金。
-
俄烏曾是一家人,都是基輔羅斯後代,為什麼烏克蘭還親美仇俄?
在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屬於蘇聯的一份子,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兄弟國家,這也就是說它們曾經是一家人。蘇聯解體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了很多衝突。 據俄衛星網消息稱,烏克蘭負責歐洲一體化和歐洲大西洋一體化的副總理奧莉加 斯特凡尼什娜稱,烏克蘭政府願意成為美國在黑海地區的重要盟友之一,希望與美國建立系統性夥伴關係。
-
烏克蘭稱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俄強勢回應:希望烏克蘭認清現實
據新華網消息,烏克蘭此前宣稱要與俄羅斯進行全面對抗,近日,俄羅斯方面終於做出了回應,稱希望烏方能夠認清現實。在此之前,烏克蘭海軍總司令阿列克謝·內茲帕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烏克蘭打算重返克裡米亞半島,軍隊正在準備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
烏克蘭建議歐洲在烏俄邊境地區購買天然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旭】據俄新社5月20日消息,烏克蘭政府新聞局援引烏臨時總理亞採紐克聲明發布消息稱,烏克蘭建議歐洲在烏俄邊境地區購買天然氣。消息稱,「烏政府建議將接收俄天然氣的地點改在俄烏邊境地區,還建議籤署相關的新合同,這些合同允許歐洲天然氣公司使用烏克蘭地下儲氣庫未被佔用的儲量,有利於能源安全的共同利益」。
-
俄前副總理遇害時女伴曝光 為烏克蘭90後模特
警方一名發言人透露,事發時與涅姆佐夫一起的女性同伴是烏克蘭人。目前,這名女子正在莫斯科警察局接受調查。根據警方說法,槍手所乘轎車為白色,作案後逃離現場。目前,警方尚不清楚槍手身份,也未確定這起事件是一人還是多人所為。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有執法機構消息人士稱,俄槍擊案嫌疑人所乘車輛的車牌號已被確定。
-
烏克蘭組建反俄聯盟:大量波羅的海國家軍人參戰,還送槍送炮彈
親俄民兵代表在本周五稱,烏克蘭國籍僱傭兵指揮官維塔利·基塞列夫任命了九名立陶宛士兵參戰,據他說,他們來到烏克蘭訓練狙擊手的。有立陶宛人參戰烏克蘭?這個故事使人想起軍事援助,波羅的海國家在頓巴斯軍事衝突加劇期間向烏克蘭提供了軍事援助,而波羅的海國家歷來是反俄中心。
-
俄新聞機構人員在烏獲保釋,烏克蘭總統喊話換回導演
烏克蘭一家法院28日裁定,允許俄羅斯新聞社烏克蘭網站主管維辛斯基保釋。多家國際媒體報導,維辛斯基受羈押一年多,獲保釋或許預示俄烏著手交換在押人員。資料圖:維辛斯基 新華社維辛斯基有烏克蘭和俄羅斯雙重國籍。烏克蘭安全局執法人員2018年5月搜查俄新社烏克蘭網站基輔辦公室,持續大約8小時,以涉嫌叛國以及向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提供支持為由帶走維辛斯基。
-
納卡還有僱傭兵存在 俄法美再發聲明呼籲離開
12月3日, 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聯合主席國俄羅斯、法國和美國三國外長發表聲明,呼籲外國僱傭兵立即離開納卡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應當促使僱傭兵撤離。同時呼籲外國僱傭兵立即完全撤離納卡地區,各方應敦促僱傭兵離開」。 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此前發布了納卡地區停火聯合聲明。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 普京發布聲明指出,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應於11月10日生效,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將保持已經佔領的陣地並交換戰俘,俄羅斯維和人員將進駐納卡衝突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