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步行區,有一座尿尿小童的雕像,它是布魯塞爾的市標,建於1619年,被稱為布魯塞爾第一公民。雕像中的小男孩大約只有五歲左右,他對外撒尿的造型讓遊客們忍俊不禁,看上去十分可愛。但是,在這可愛的背後,這座有著四百年歷史的雕像,卻有著一段不為人所知的歷史,甚至是血雨腥風。這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這裡首先得說說比利時這個國家。由於比利時自古是一塊風水寶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所以經常被周邊的國家所惦記。公元前57年,比利時被羅馬人佔領,成為古羅馬的一處行省,並被命名為「比利時高盧」,這也是比利時國名的由來。公元4世紀,比利時又被法蘭克人佔領,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此後的幾百年時間,歐洲大陸上各個民族經常你方唱罷我登場,也因此誕生了一些國家,但是比利時仍然無法擺脫被侵佔的命運。
到了16世紀,比利時人被西班牙統治,由於比利時人經常被殘酷對待,於是他們與荷蘭聯手發動武裝起義,反抗西班牙的殘暴統治。結果,西班牙把比利時人打得滿地找牙,包括布魯塞爾在內的許多城市被佔領。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奧地利,看見比利時和西班牙兩敗俱傷,趁機佔領了比利時。奧地利人善於經營,將比利時打造得十分繁華,成為歐洲大陸十分富有的地方,但這卻又將比利時西邊的狼,也就是把法國引了過來。法國人再次佔領了比利時,後來比利時又被當年的盟友荷蘭吞併了,直到1830年布魯塞爾人們舉行武裝起義,比利時終於獨立了。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比利時兩次被德國佔領。可以說,比利時算得上是歐洲「最欠扁」的國家之一,經常被周邊國家按在地上「胖揍」。
回歸正題,文章開頭提到的尿尿小童就是為了紀念一個名叫「小於廉」的小男孩。據說,一次敵軍進攻布魯塞爾的時候,趁著夜色在城市埋放炸藥,欲將布魯塞爾炸得灰飛煙滅。敵軍點燃導火索後迅速撤離,被這個名叫小於廉的男孩發現了。大半夜找不到水滅火的小於廉,情急之下對著導火索撒尿,將火給澆滅了。就這樣,布魯塞爾逃過被毀滅的命運,小於廉也成為布魯塞爾的救世主,是比利時的民族英雄。人們為了紀念他的這次壯舉,於是製作了這尊尿尿小童的雕像,並將其命名為「小於廉」。不過由於比利時古時的敵人太多,人們無法得知這個敵軍是誰,因此傳出了許多敵人的版本,包括西班牙、古羅馬、法國等等。
不管怎樣,「小於廉」雕像就這樣在布魯塞爾街頭矗立了四百餘年,警醒著比利時人民不要忘記過去被侵略的屈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