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染綠,春花吐蕊。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我們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女同志致以節日的祝福!
從飛彈陣地、艦艇更位到戰機駕駛艙,從反恐分隊、特戰連隊到邊防哨位……我們欣喜地看到「八一」軍旗下,她們越來越多地從保障部門走向戰訓一線,由勤務保障型向戰鬥型轉變。
勝戰不問性別。她們以矯健身姿投入練兵備戰,讓青春音符匯入火熱的強軍戰歌。
鏗鏘玫瑰,璀璨綻放。致敬!新時代一線戰位的軍中綠花。
「狙擊精英」槍響靶落
■本報記者 陳 利 特約記者 童祖靜 特約通訊員 陳大帥
圖為朱辰璽(右)和戰友進行射擊訓練。胡雪峰 攝
江南早春,一陣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後,第72集團軍某特戰旅射擊場上遍地泥濘。
「出擊!」一名肩扛狙擊槍的戰士,躍進迅疾如風,快速搶佔陣地。
5聲槍響,200米外的5個目標應聲而倒。
「她是我們旅的新晉『女槍王』朱辰璽。」該旅女子特戰隊指導員冷小小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入伍才1年多的朱辰璽,是如何成長為「狙擊精英」的?
去年4月,得知有一個與男兵同臺競技的狙擊集訓,朱辰璽當即決定參加。此時入伍僅5個月的她,射擊技術已經穩居連隊第一。
集訓隊裡,來自集團軍部隊的100多名狙擊尖子,個個身懷絕技。第一次摸底射擊,朱辰璽就被澆了一盆涼水。
轉移陣地射擊課目考核,要求狙擊手扛著狙擊槍,在5個相距百米的陣地完成5發子彈射擊。這對射手的身體、心理素質都是考驗。
氣喘、眼花、槍晃,加上還不適應新型狙擊步槍,朱辰璽的第一次射擊考核全部脫靶。朱辰璽當即立下誓言:一定要把體能練上去。
路阻且長,但朱辰璽走得很堅定。武裝越野,她背著和男兵等重的戰鬥裝具;核心力量訓練,她練出稜角分明的腹肌;據槍定型,她一趴就是半天。
朱辰璽成績突飛猛進,在隨後的考核中一舉奪冠,讓戰友們刮目相看。
更大的挑戰,是隨後參加陸軍百名「槍王」集訓,角逐「狙擊精英」的榮譽。
百鍊成鋼。集訓期間,朱辰璽愈發從容自信,訓練成績穩步提升。考核中,朱辰璽斬獲多項佳績,榮膺「狙擊精英」稱號。
載譽歸來,行囊未解,朱辰璽又接到新的狙擊手集訓任務……
艦艇值更官逐夢深藍
■特約通訊員 方思航 本報記者 劉亞迅
「航路規劃好!」近日,海軍黃岡艦組織實戰化綜合攻防操練。作戰指揮室裡,值更官侯榮榮盯著屏幕,眼神犀利。
「5、4、3、2、1……」隨著她的指令,數枚飛彈緊貼海面,向「敵艦」呼嘯而去……
侯榮榮是黃岡艦副對海作戰長。海上亮劍,她略顯稚嫩的臉龐上難掩自信神採。
2017年,外語專業畢業的侯榮榮進入對海作戰部門。這是一次艱難的「跨界」。操作臺的電子線路,她一根根畫進了腦海裡;武器裝備的操作規程,她一項項刻在了心裡……
2018年8月,黃岡艦赴某海域參加支隊主炮射擊考核。考核場上,侯榮榮熟練操作裝備,臨機處置多項應急情況,指揮主炮系統一舉摧毀海上靶標。
3年來,她隨艦馳騁大洋。2017年,參加檢閱活動;2018年,隨黃岡艦赴某海域連續戰備巡邏3個月……
去年初,侯榮榮被選派到海軍西安艦執行第32批護航任務。其間,西安艦技術停靠埃及,與埃及海軍「阿拉法特」號護衛艦舉行聯合演練。
演練前一天,中埃雙方會商卻遇到困難。原來,雙方在會商中使用專業軍事行動代碼,聯絡員雖精通外語仍感到難以準確把握。
這時,侯榮榮主動請纓加入會商。結合外語能力和軍事素養,她精準翻譯每一個戰術用語,保障演練順利開展。
一次次搏風擊浪,一次次亮劍遠洋,侯榮榮伴隨著航跡一路成長。
空中搜救員暗夜出擊
■本報記者 李建文 特約記者 劉漢寶 通訊員 鄒於希
北疆初春,乍暖還寒。
直升機鐵翼飛旋,打破深夜的寧靜。北部戰區空軍某運輸搜救航空兵旅機長張曉佳跨進座艙,控制方向舵,調整總矩杆。直升機騰空而起,向任務地域飛去。
當晚,張曉佳要帶領機組立足未知條件,對一名模擬遇險跳傘的飛行員實施航空搜索救護。
從空域情況到航線數據,從搜索方法到特情處置,訓練實施前,張曉佳帶領機組人員逐一研判。直升機到達指揮組提供的大致方位後,張曉佳命令打開救生設備,開始搜尋目標。
夜間搜索不同於晝間,地面雜光幹擾,給觀察判斷增加困難。她一邊提醒副駕駛保持好戰機狀態,一邊望向艙外目視尋找目標。
到達救生設備定位的目標位置後,機組人員發現飛機下是草甸子,目標不見蹤影。
時間緊迫。張曉佳根據經驗,帶領機組重新建立搜索航線。原來,受天氣、電磁環境等因素影響,顯示位置與目標實際位置發生偏差。
「目標確認,正前方,保持飛行狀態!」張曉佳帶領機組逐漸靠近。暗夜中,張曉佳仔細觀察、綜合判斷,穩穩地把控駕駛杆,直升機懸停在目標上方。
特戰霸王花凌厲「秒殺」
■本報記者 吳 敏 通訊員 石俊傑
奔襲200米後1分鐘速射命中13個鋼板靶,徒手搏擊「秒殺」2名男隊員……武警新疆總隊機動第二支隊女特戰隊員邱志鑫贏得這樣的評價:「她是最美特戰隊員,也是凌厲的『霸王花』。」
13歲,邱志鑫初入體校學習散打。教練發現,邱志鑫只挑男生作對手,從不畏懼強手。
首次參加市散打比賽,邱志鑫斬獲少年組亞軍。隨後,她兩次問鼎全國知名搏擊賽事女子組52公斤級冠軍。
從武林高手到特戰隊員,邱志鑫的轉變歷程如破繭成蝶。
2014年8月,被保送至吉林體育學院的邱志鑫應徵入伍,成為一名通信兵。在一次擒敵動作演示中,邱志鑫一鳴驚人,被選調到女子特戰隊。
換上特戰服,邱志鑫發現,特戰之特,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
起初,邱志鑫跟不上訓練課目,射擊、戰術、攀登項項墊底。「最大的挑戰源自內心,最難超越的對手是自我。」 邱志鑫開始加練,跟著老隊員學要領、摳細節,將每個要點繪製成簡圖反覆研練。
那年,邱志鑫參加特戰分隊骨幹集訓,來自全國的特戰女將展開較量。鏖戰中,邱志鑫小腿負傷。她用繃帶勒緊小腿減輕疼痛,一舉奪冠。
早春,訓練場上仍是積雪重重。脫下鋼盔,收斂訓練中的鋒芒,邱志鑫和記者聊起特戰隊員的故事。此時的她,是笑容燦爛的陽光女兵。
全能號手仗劍衝鋒
■本報特約記者 楊永剛 通訊員 孫 波
初春,南國深山長劍列陣,火箭軍某飛彈旅一場夜間全要素戰備拉動激戰正酣。突然,特情傳來:5號手、6號手「陣亡」!
危急時刻,1號手王涵主動請纓,一人兼顧3崗,快速展開一系列操作、回復一連串口令。
瞄準數據輸入錯誤、電壓合格燈不亮……面對導調組百般「刁難」,王涵和戰友們憑藉過硬理論功底和嫻熟操作技能見招拆招,一次次化險為夷。一聲「點火」令下,發射時間分秒不差,飛彈直刺蒼穹,精確命中目標。
王涵來自該旅發射一營二連。「一名女兵同時操作3個號位,這在連隊是首次。」指導員劉潔介紹說,王涵是專業上的「金手指」,是全旅最年輕的「全能操作號手」。
2017年9月,正讀大二的她應徵入伍,走進「常規飛彈第一旅」。去年,「全能操作號手」達標考核的消息傳到連隊,王涵毫不猶豫報了名。
上車能駕駛,全崗能操作。王涵心裡清楚,要想成為一流「劍手」,這些「硬骨頭」必須啃下。
自製裝備面板,練習操作技能;自創「關鍵詞標記」「原理反推法」,背記各項規程;身穿防護服鉚在近40℃的裝備車庫,讓手指形成肌肉記憶……
「號手就位!」考核那天,隨著一聲令下,王涵奔向考核戰位。攀爬、操作、搭設偽裝……王涵口令乾脆利落,操作沉穩精準。
兩天兩夜,王涵通過發射單元所有崗位考評。29個操作項目,219條能力標準,王涵最終以全連總評第一的成績榮膺「全能操作號手」。緊接著,她又拿到「兩長一手」飛彈操作三級資格證書,並以全優成績通過飛彈車駕駛考核。
如今,連過三關的王涵沒有止步,又向著連隊首個下士發射架指揮長發起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