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理想前進的人都值得尊敬嗎?——《球狀閃電》

2020-12-19 晚安前閱讀

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科幻?是不是不存在的僅憑空想主義得到的就能被稱為是科幻呢?」一度困惑於這個問題,怎麼也走不出來自己的想像,直到看到了大劉的書。

」真正的科幻作品從來不是空想得來,也不全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想像,它是一種在基於現實的認知下對未來的一種推測。」

今天來聊聊這位面壁者,聊聊這位在中國科幻文學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前瞻家對未來的預測,對國家安全的描繪,對一個人一生中應該有的執著的極盡細緻的描寫。

故事的起源是一場人間悲劇,慶祝生日的夜晚,父母意外身亡留下的只是風輕輕一吹就散掉的痕跡,少年的心中對真相的求知,對父母去向的猜測,讓他踏上了一條一生難以回頭的路,因為他並不知道在他之前已經有數以百計的人空追了一生最終只是一場虛無飄渺的夢。

本該是享受團圓之樂的時間,他的父母卻被一種未知的神秘的力量帶走,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他堅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研究方向——球狀閃電。

「那個晚上風雨交加,我和爸爸媽媽正在桌子上吃飯,面前擺著的是我的生日蛋糕,那個球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散發著微弱的紅光慢慢的向著我們飄來。」

「它好像是從牆外面直接穿透過來的,沒有一點點聲響,只是在散發著微弱的紅光,當爸爸的手伸出去的時候我知道他是想要去保護自己,但是也就是在這樣的一瞬間,它突然發出耀眼的光芒,而之後我就成為了一個孤兒。」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會恨媽媽,如果當時他沒有抓住爸爸的手,至少我還是有媽媽的人。"

可惜世間沒如果,做過的事不能撤回,說出的話不能收回,潑出的水不能收回,錯過的人也不能挽回。

就像一個偉人說的那樣「你不能經過同一條溪流」。因為水是在流動的,時間是在行走的,這兩者是不會駐足的。

陳博士在講完這些之後,林雲看向他的眼神更加堅定,可惜那不是對於陳博士的愛慕,而是對那種「武器」的狂熱。

一個人能有一份願意為之付出全部的事業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但是如果這件事是危險的那麼這種狂熱將會是一場災難的最好養分。

林雲是軍隊方面的高科技軍事人才,在專業素養方面得到的是導師的極度讚揚,但是在這之外的任何方面,她都是一個可怕的存在。林雲的母親在戰爭期間被敵軍用新式武器——毒蜂殺害後,年少的林雲對於戰爭對於武器便埋下了極度渴望的種子。

在成長的過程中林雲得到的機會也是很多人不曾更是難以擁有的,小小的林雲在年少的機會便可以打靶不輸於一個訓練已久的戰士,正是這份對於武器的狂熱追求之心,大學期間的林雲便研製出新型液體炸彈,並在戰爭期間為敵對兩國提供了這種技術。

林雲的一生對於武器的狂熱追求是不曾減弱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熱愛不減反增。在和他相遇後陳博士的講述讓她知道了一種新型武器的前型,在研發中面對的阻撓困難在林雲面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她去做一切準備只是為了能夠使實驗可以順利的進行,她狂熱的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奔跑著。

每一個在追夢路上堅定不移的人都是不願意回頭的,因為足夠相信前方的盡頭是夢中的地方。

林雲的奔跑也不曾回頭,甚至是從未駐足。在研究陷入困境時,她們了解到已經有人一生的時間去研究這些東西,可是終究一無所獲,一生的盡頭也沒能有個交代。

這才是最遺憾的吧?一生的追求也只是虛無縹緲,連向自己有個交代都沒能做到。後來的研究中林雲不曾辜負心中的那份狂熱,終於研究出來這種武器的真相,也就是在那之後陳博士離開,

本應是一別兩環,各生歡喜,可是有時候來不及認真告別的分別就再也不會有機會告別。

林雲終於將她的一生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事業,

卻也帶走了太多的東西。在分別之後的日子裡,林雲的研究成為了機密更高的級別,對球狀閃電的研究也在那時進入了瓶頸,同時世界上對於這個國家也爆發了侵略戰爭,關於林雲的消息一度陷入虛無。當有關林雲消息傳出的時候,戰爭已經停止,一切都已作古。

在戰爭的初期,林雲是個強烈的主戰派,她迫切的想要去使用自己的發明去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麼,當上級好不容易同意可以試用一下的時候,這個武器卻有失風範,毫無打擊力,這讓失去戀人的林雲顯得更加落魄。

真正意志強大的人是很難被打敗的,因為她們的心中有太陽。

林雲再度研究的武器是基於球狀閃電的原子核糾纏,

這一次她讓戰爭停止,給人民一個平和的世界,

卻同時也帶走了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

她讓我們真正的明白對於心中熱愛的事業那種無畏付出的勇敢原來是真的存在的。

在一聲爆炸過後這個世界像是按下了暫停鍵,

林雲隨著理想逝去。

我們可能會指責林雲的狂熱主義,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對生活還存在熱愛呢?怕是大多數人都是行屍走肉的存在著。

"這一年你是過了365天,還是將一天過了365遍?"

或許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將一天過了365遍。」

「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羅曼o羅蘭

生活本就是一件苦中作樂的事情,活著本已不易,生活更是艱難,

可是我們不能因為苦難就選擇妥協選擇了放棄,

人生還是需要點折騰勁的,還是需要一些追求的,

我們的追求或許不會那麼熱烈,

可是我們的追求只少也是在路上走著的,

不能將它想好之後就只是放在角落裡等待著落滿灰塵,

應該在每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都將它帶出來曬曬陽光,

等它吸收養分之後我們要相信它也會慢慢成長。

相關焦點

  • 罕見的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是什麼?
    有人第一次聽說球狀閃電是在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裡,但這畢竟是科幻小說,給球狀閃電蒙上了濃厚的科幻色彩。對於球狀閃電,從1838年開始就有零星的記載,在前期,人們是不相信的,認為這是胡編的,只是在最近幾十年中,才開始重視起來,才知道這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自然現象。
  • 閃電中的異類——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自然現象,它看似一個球形的閃電球,並因此而得名。球狀閃電行蹤飄忽不定,沒有任何規律可言,但是其威力巨大,一般會在碰到障礙物後爆炸消失。人們關於球狀閃電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因為球狀閃電似乎跟閃電的特性沒有多少想通的地方。關於球狀閃電,雖然沒有蓋棺定論,但科學家們已經有所推測!
  • 世界上最危險的閃電,球狀閃電,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打雷閃電本是最尋常的天氣現象,但是球狀閃電卻偏偏榮登地球未解之謎的行列。球狀閃電,它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滾地雷」,是一個極其罕見而又特別神奇的物理現象,但是卻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閃電,因為它的危險係數要比一般閃電要高很多。
  • 如果真的由劉昊然和趙麗穎主演這部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你期待嗎
    近日劉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將開拍,很多科幻小說的版權都賣光了,而劉慈欣的另一本小說《球狀閃電》版權也被買下了,製作方是實力很強勁的壹同傳奇影視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少年的視野。
  • 《不思議的皇冠》球狀閃電怎麼樣 球狀閃電效果一覽
    導 讀 球狀閃電是一個傷害類魂器,擊敗敵人時將會產生一個電球,電球會對周圍敵人造成傷害,並且會彈射三次,
  • 神秘的「球狀閃電」是自然現象嗎?它如何形成的?
    幾乎有關球狀閃電的所有記載和記錄都發生在雷暴天氣下,而且經常會在一次特別大的正常閃電後出現,更加神奇的是,球狀閃電並不會發生在高空中,而是會漂浮在離地方很近的空中,所以人們也稱它為地滾雷。如此詭異的東西,之前沒人相信也在情理之中。但目前國內外有關這種現象的報導屢見不鮮。曾經在德國就出現過一次關於球狀閃電的特殊現象,人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大火球從天而降,然後砸向了一顆大樹的頂端,當即這個大球就分散成了十多個小球,並散落在地面,然後消失了。看起來像天女散花一樣。
  • 球狀閃電丨那些我們心愛的人,離世後去了哪裡?
    《球狀閃電》是被很多人認為是《三體》前傳,還涉及了很多量子領域的知識,單純當作文學作品來讀,會顯得有些「硬」。 這本書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男女主一起研究一種叫「球狀閃電」的高科技,終止了世界大戰的故事。 但如果你是這樣理解的,那就是沒看到這本書真正的價值。
  • 《球狀閃電》是劉慈欣的另外一部科幻大作,你看過嗎
    今天我們講述的小說是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不知的各位有沒有看過這本小說,小編雖然看完了,整體給我的感覺並不像《三體》那樣讓我震撼,但是仍然也是一個不錯的科幻小說。只是相較於三體而言,差了那麼一點點。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樣的看法。畢竟三體是在《球狀閃電》之後發布的書。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閃電所釋放的能量每次都不一樣,從幾千瓦時(度)到幾十萬千瓦時都可能。一般而言,一次普通閃電電壓約為1百萬伏特,電流約為2萬安,持續時間約為0.1秒,所以一個雷電的能量約為20億焦耳,相當於550度電.如果把這些能 量全部利用起來,可供一個普通家庭使用2個月以上。
  • 陳思誠接手《球狀閃電》引譁然,原著卻是大劉口碑最兩極化的作品
    《三體》的面壁計劃中,面壁人泰勒企圖捕捉大自然中的宏原子製造球狀閃電,從而打造一隻量子幽靈艦隊,以與三體入侵者進行正面衝突,因為量子人是無法被殺死的。而來自故事的線索人物「陳博士」,在目睹父母瞬間被球狀閃電化為齏粉之後,痛下決心將一生都奉獻給了虛無縹緲的球狀閃電,直到這一「新概念武器」被作為戰爭工具。
  • 球狀閃電(劉慈欣經典科幻長篇)
    封面本書的開始就十分驚悚,說的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陳姓少年「我」正好在家中和父母一起過生日,突然穿牆飛進來一顆籃球大小,發著紅光,還拖著一條有著暗紅色光芒尾痕的球狀物體,此物突然在父母身邊爆炸了在大學裡我認識了張彬教授,並了解到他也一直在尋找球狀閃電的秘密,張教授的妻子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通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球狀閃電是真實存在的,讓「我」堅定了去發現它的決心。
  • 大劉的《球狀閃電》,是《三體》怎樣的前世今生?
    《球狀閃電》,是中國科幻領軍人物劉慈欣,在2005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瞬間將少年的父母化作灰燼,也將這個少年捲入傾其一生的羈絆。而在他與球狀閃電相愛相殺的荊棘旅程上,他遇到了無比優秀的人類。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曝陣容很有意思
    一直以來,科幻片都是美國好萊塢的主打題材,其它國家的影視圈很難比肩。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傳陣容很有意思
    一直以來,科幻片都是美國好萊塢的主打題材,其它國家的影視圈很難比肩。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球狀閃電》人物誌——危險的量子玫瑰,林雲的愛情
    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中,一個是「珠峰艦」艦長,英俊瀟灑年輕有為,願為女友做任何事的江星辰上校;一個是表面吊兒郎當,內心有宏大宇宙觀,堅定勇敢突破常規,與你的精神世界契合的才子丁儀,兩個人都傾心於你,如果你是女主角,你選誰?林雲兩個都選了,也兩個都沒選。
  • 《球狀閃電》要拍電影了?趙麗穎或將出演,合作小10歲男演員
    網傳《球狀閃電》將拍電影相信很多人都對某一定電影有種特的情懷和堅守吧?比如有些觀眾就是喜歡看甜寵劇,又或是對漫畫、科幻電影情有獨鍾。其實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們只需要尊重別人喜歡的,維護自己熱愛的便好。但其實很多類型的電視劇或是電影都是會存在爭議的,因為就像郭敬明過的一樣,存在即合理。但就算如此也免不了遭人吐槽。
  • 中國科學家首次拍到球狀閃電:在地上穿行15米
    [摘要]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通常都在雷暴之下發生,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科學界一直認為球狀閃電子虛烏有,直到幾十年前才承認它的真實性。由於其罕見性,此前沒有人拍攝記錄到這一現象。光球從地面升起,變成一道閃電,在地上穿行15米,然後消失。研究人員說,它的直徑約5米,只出現了不到2秒鐘。這場發生在2012年的風暴的視頻和光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球狀閃電的首次科學記錄。這項研究詳細內容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上,證實了球狀閃電的真實存在性,並提供了球狀閃電如何存在的重要線索。球狀閃電是雲層至地面的閃電,在持續發光期間水平移動。
  • 冷知識;閃電的溫度、球狀閃電不是閃電及金星上的太陽西升東落
    一,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閃電的直徑約為1米到10米。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
  • 看完《球狀閃電》才知道,六分儀才是真主角,陳博士就一工具人
    導語:看完《球狀閃電》才知道,六分儀才是真主角,陳博士就一工具人人生的美妙之處在於迷上一樣東西,人生苦短,少做些虛無縹緲的事,夜晚的燈塔一直都在,只是燈亮的時候,你才看見它。—《球狀閃電》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句話應該是今天下午最真實的寫照了。忙裡偷閒一下午,逸世君看完了《球狀閃電》,之前一直沒有動筆寫,是不太了解情節,以為丁儀也是個工具人,不過看完之後卻有一種錯覺;雖然他中間才出現,可主角應該是他來著。
  • 當佐助開發出了「雷遁·球狀閃電」,實力一定會更早上升一個級別
    如果我們將「球狀閃電」這個概念,引入《火影忍者》,相信一定會碰撞出精彩的火花。當「球狀閃電」出現在《火影忍者》中,最有可能創造出這個忍術的人,應該就是佐助。「雷遁·球狀閃電」由於球狀閃電的不可預判性,和個體性質的不同,佐助的球狀閃電,大致也可以分為幾種功能:攻擊型、偵察型、幹擾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