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述的小說是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不知的各位有沒有看過這本小說,小編雖然看完了,整體給我的感覺並不像《三體》那樣讓我震撼,但是仍然也是一個不錯的科幻小說。只是相較於三體而言,差了那麼一點點。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樣的看法。畢竟三體是在《球狀閃電》之後發布的書。
其實三體裡的科學概念都比較好理解,看這本因為沒學過高級物理,到了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化的部分就比較難完整的想像出來。讀了劉慈欣自己寫的後記,應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球狀閃電著重塑造一樣東西,並不是一個完整的世界的科幻想像。所以從效果上來說,沒有那麼恢宏,但是單從這一樣東西出發,我覺得球狀閃電在書裡的構想依然讓人佩服想像力的偉大。雖然我們的視野和思考深度被塑造我們的世界和物質限制住了,在目前的人類發展程度下,精彩的想像力依然可以心醉神迷。好的科幻作品是足以引發哲學思考的。在一個宏世界,我們就成為了原子一般的物質,想想宇宙之大,卻依然有足夠可能在宇宙外有一層又一層更廣闊的世界。正看的萬物簡史也說夸克內可能又是自成一個宇宙,構成無限層級。我們到底是什麼,也許我們真的永遠也不會真正知道。
我原本是不看科幻的,但《三體》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於是找來他別的作品欣賞,在硬科幻小說的作品中,人物和故事好像退居其次,最重要的是作者所構建的那個世界,一個奪人呼吸又充滿細節的嶄新世界。並且覺得劉慈欣是一個十分浪漫的人,在《三體》之中雲天明送給心愛的女人一顆星星。《球狀閃電》的最後又是一朵漂亮的量子藍玫瑰。
劇情環環相扣,隱隱還帶些懸疑和驚悚,最重要的是,大劉的想像力確實不是蓋的,硬科幻寫到這份上已經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至於各種所謂的硬傷,我以為畢竟這還是科幻小說不是物理學研究成果,過度吹毛求疵顯得不合時宜,至少對於球狀閃電從「製造」到「發現」的這個邏輯轉換,以及對宏電子宏原子的大膽想像是值得學習和膜拜的。
劉慈欣的好處在於它對於尖端理論物理理論的深刻理解和玄妙的解釋,以及他超凡的想像力,讀他的小說確實讓人慾罷不能。故事裡面核電站是被極端分子攻擊的目標,幸虧不是所有的核電站運行人員都在上班時間讀小說,否則大家真的就需要擔心了,哈哈。但是他的寫作技巧並不高明,人物的刻畫顯得單薄,大段的依賴對話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小說的結構以及情節輕重的處理也不是很恰當。如果把科幻小說和武俠小說做一個類比,劉慈欣相當於古龍,他劍走偏鋒,更加去注重「術」而不是道。希望能在某些年以後出現一個金庸式的集科幻小說大成的人物出現,給我們帶來比劉慈欣更好的能夠接受住時間考驗的偉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