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最近,劉慈欣的粉絲和中國科幻電影的粉絲都頗為欣喜,因為大劉老師的兩部最知名的作品連續釋放出重磅消息:

《球狀閃電》作為劉慈欣作品中知名度僅次於《三體》的小說,正式宣布與壹同影業達成合作,即將開發電影。壹同影業並不出名,但公司的創始人陳思誠可謂家喻戶曉。據悉,《球狀閃電》的劇本正在開發中,陳思誠將出任導演,影片在一年內開機。另一個則是大劉老師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也曾被譽為劉慈欣作品中最不可能被搬上大銀幕的短片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目前正式在國家電影局過審備案,立項公示。背後的公司,也是《流浪地球》的出品發行方影聯傳媒。

更巧的是,這兩部小說還是姊妹篇。《球狀閃電》的小說內容,是《全頻帶阻塞幹擾》的前傳,兩本書共享大劉老師對未來戰爭的「降維打擊」理念,甚至共享同一個女主角。

短時間內,兩大劉慈欣小說IP的重量級信息讓粉絲們激動不已,但也有人拋出了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又是劉慈欣,難道只有劉慈欣的小說能改編麼?

大劉的IP,資本的追逐

這個問題其實在五年前就有人提了。2015年,已經發表接近十年的《三體》三部曲橫衝出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斬獲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的作品。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之後,觀眾就開始陸續聽到劉慈欣的各種小說即將影視化的消息,從最開始的《流浪地球》,到《微紀元》,再到《超新星紀元》等,平均每年都會有一到兩部劉慈欣小說影視化的消息,客觀地說,這種事似乎已經不新鮮了,但每次觀眾和粉絲都還是會興奮異常,尤其是在《流浪地球》電影版成功之後。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這種情況還會持續。

2019年初,在看到《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大爆之後,性格沉穩的劉慈欣果斷叫停了自己名下所有小說版權的影視化授權,因為他預見到,隨著這兩部電影的火爆,影視圈對他的神化和對他作品的追逐,將會進入到可怕的泡沫狀態,只要他願意賣,他所有的小說都能高價賣出,而且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但問題來了,影視圈有幾個人會像郭帆一樣,把幾年的青春都傾注到作品的改編當中呢?影視資本的逐利,最後的結果就是版權價會越賣越高,但是改編作品的質量卻江河日下。剩下的已售IP,就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享受著資本和行業資源的熱情。

從電影行業改編的角度來說,大劉老師的作品具有天然的關注度、話題度和吸金能力,在《流浪地球》之後更是如此,更直白地說,哪個電影公司有了劉慈欣的作品IP版權,哪家公司就能在這個影視寒冬中,更容易獲得為數不多的資本的溫暖。

科幻小圈子的寂寥

一邊劉慈欣經歷著有IP但不敢賣的甜蜜的痛苦,另一邊中國其他科幻作家則期待著時代浪潮的加速來臨。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中國社會裡,圈子最小的一撥人,就是科幻作家。圈子小到一個微信群「500人」的人數限制都顯得太多了。科幻作家王晉康曾說,中國主流作家有幾萬人,而科幻作家,不到三位數。另外一位科幻作家墨熊則表示,現在專業科幻作家最多50人,還在寫的也就10個,剩下很多已經不寫了,也就在年度科幻作家們的聚會上露露臉,更慘的是,就這十來位,能通過寫科幻文學作品養活自己,但這個養活,也並不光鮮。

以墨熊為例,作為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家,他過去十年從科幻文學創作上獲取的收入,年均10萬元,與大城市的普通白領收入幾乎無異,甚至更低。而劉慈欣先生已經連續數年位列中國作家版權收入榜前十了,有幾年還是第一,年度版權收入接近2000萬。就是這麼一個贏家通吃的圈子,劉慈欣的收入,遠遠大於所有中國科幻作家之和。

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限於收入層面,還在於知名度。科幻圈與劉慈欣齊名的還有另外幾位作家,其中,何夕、韓松、王晉康與劉慈欣並稱「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但現實是,不用說普通群眾,哪怕是對於與科幻圈相對距離較近的影視圈來說,能說出剩下三個「天王」是誰的從業者也寥寥無幾。

影視改編是一種注意力經濟的生意,選材本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決定了選材前期受關注的程度和基礎,這也就決定了影視圈對科幻類文學作品選材時,天然會注意聚光燈下的題材,燈光外的大量優秀題材只能靜靜地躺在暗處,等待著伯樂的慧眼。

電影圈外也瘋狂

不僅僅是電影從業者只關注劉慈欣,社會各行業也似乎認定只有「劉慈欣」才代表了中國科幻。

目前中國的科幻文學作品中,能有英文譯版者寥寥無幾,只有《三體》,能享受到英文、日文、韓文甚至越南語、羅馬尼亞語等小語種的譯製版本進行出版,不過畢竟是雨果獎獲獎作品,也實至名歸。

但社會中其他行業的諸多行為,在無形中也加劇了影視行業對「劉慈欣IP作品改編容易賣錢」的「思想鋼印」。2020年4月,教育部印刷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三體》成為中國高中學段文學閱讀必讀書目;2018年高考全國III卷中,劉慈欣科幻小說《微紀元》的相關橋段進入語文科目的閱讀題中;2017年,在GES未來教育大會現場,一直崇拜《三體》的歐巴馬被安排和劉慈欣見了面,很多媒體還藉此對《三體》進行了再度炒作。

各種活動和媒體的報導,尤其是來自官媒和官方的諸多行為,出發點沒有任何問題,都是對中國國民和年輕一代進行科幻普及和教育的正向行為,但客觀上也加劇了中國科幻與「劉慈欣」三個字的強關聯,這種關聯讓重視IP基礎和固有影響力的電影從業者在非劉慈欣科幻文學IP的選擇上更加躡手躡腳、惴惴不安。

新時代的曙光

哪怕有著上述困難和阻礙,中國科幻文學也在電影化的突圍上努力又艱難地前進著。2016年,郝景芳成為繼劉慈欣之後第二個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獲獎作品《北京摺疊》的電影改編權也隨即售出,成為當年影視圈的一個大事件。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科幻影視創投會」的規模也越來越大。令人欣喜的是,在創投會中,不僅能看到除劉慈欣以外中國科幻作家的小說作品正在被改編,還能看到很多優秀的電影從業者正在嘗試進行科幻影視文學的原創,而這些原創內容,也正在從電影,滲透到網劇、短片、科幻動畫等形式,讓人期待。

除此之外,中國科幻電影從業者也在努力將視線慢慢從「劉慈欣」三個字上移開。從已公示的很多公開信息來看,不少科幻作家的作品也會被科幻電影從業者努力開發,如韓松的《紅色海洋》、寶樹的《人人都愛查爾斯》等等。相信未來,除了劉慈欣,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家的作品會被發掘,中國科幻電影的改編源頭也會越來越開闊。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得不感謝劉慈欣老師在當年停掉了自己作品的影視化授權。如果劉慈欣的版權還在售賣,電影從業者的精力恐怕還會集中在怎麼從中分到冷門版權,甚至是花多少錢去做熱門版權的競價上,鮮有人會冒風險去把精力放在發掘其他作家的作品,甚至原創上。那樣的話,等劉慈欣的作品被榨取乾淨,等待中國科幻電影的,可能真的會是一片創意的荒漠。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假如沒有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會怎樣?
    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2015年,已經發表接近十年的《三體》三部曲橫衝出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斬獲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的作品。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 劉慈欣 江曉原|劉慈欣|江曉原|科幻電影|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雨果獎
    "8月23日,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而他的好友交大教授江曉原也在今年書展上推出新作《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8月31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就請來兩位,與主持人李蕾一起來聊聊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才是該讓孩子看的中國科幻漫畫!
    50年前的某天,一個小孩和一群大人一起仰望著晴朗的天空,看著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默默地擔心它會撞到其他星星。而這份小小的擔心,成了他後來開始創造科幻的動力和夢想。這個仰望晴空的小孩叫劉慈欣。如果要問,去年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哪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鄉村教師》:劉慈欣宇宙觀的降維呈現
    十次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亞洲首位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得主。中國科幻小說當之無愧的代表作家。 其作品《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徜徉於劉慈欣的作品中,他以科幻作家的身份,以文字這種表現形式,給了人們無盡的幻想。
  • 劉慈欣的科幻漫畫來啦!首次授權,大神改編,比電影更燃更全面
    劉慈欣,中國科幻第一人。復旦大學的中文系教授嚴鋒曾說:「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級水平」。《三體》收穫了無數的讚譽,就連歐巴馬都忍不住給劉慈欣發郵件催更。但是劉慈欣卻感慨:「我從來沒有用文字把自己想像中的畫面真正表現出來,一次都沒有。你們去看我的短篇,就能看到焦慮。」劉慈欣認為,表現科幻最好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圖像。深奧的「硬科幻」,只有用逼真的畫面才能變得一目了然。
  • 劉慈欣作品漫畫版出版,如何理解「中國科幻新浪潮」?
    最近,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作品的漫畫版《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夢之海》、《鄉村教師》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在全球二十多位獲得國際大獎的漫畫家的共同創作下,以圖像化的方式與讀者們見面。此前,劉慈欣的《流浪地球》被改編為電影上映,被譽為「中國科幻的希望」,《三體》的同人作品《我的三體》更是在b站上吸粉無數。
  • 劉慈欣小說又將拍電影 科幻迷心中打問號
    劉慈欣小說又將拍電影 科幻迷心中打問號日前,國家電影局公布2020年5月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曝光,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全頻帶阻塞幹擾》赫然在列。 據了解,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已通過電影局備案,即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成電影,易常春擔任編劇。不過,在大部分科幻迷看來,這部電影能否像《流浪地球》那樣成功,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 劉慈欣作品漫畫版出版,如何理解「中國科幻新浪潮」?
    最近,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作品的漫畫版《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夢之海》、《鄉村教師》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在全球二十多位獲得國際大獎的漫畫家的共同創作下,以圖像化的方式與讀者們見面。此前,劉慈欣的《流浪地球》被改編為電影上映,被譽為「中國科幻的希望」,《三體》的同人作品《我的三體》更是在b站上吸粉無數。
  • 新一波國產科幻來了!古天樂新片化身鋼鐵,劉慈欣又一電影宣布
    此前國內劉慈欣《三體》的爆火和《流浪地球》的現象級熱映,為中國的科幻電影打開了一扇大門,因此也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的元年。雖然此後也有《上海堡壘》這樣失敗的作品,不過仍舊沒有澆滅國內觀眾對科幻電影的熱情。
  • 耗資千萬、歷時4年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比看電影更過癮
    他被評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獲得世界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的亞洲第一人;曾連續8年蟬聯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拿過3個「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和霍金一樣獲得「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 劉慈欣科幻小說與《紅星照耀中國》《平凡的世界》有什麼共同點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看似天馬行空,但本質上持續展現了一個紮根於中國鄉土的共同關懷:當力量對比過於懸殊時,弱者何以勝過強者?這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在他的科幻作品中的投影。上書房:作為一名「90後」,為何對鄉土文學、「鄉土中國」有如此大的興趣?羅雅琳:我成長於湖南一個典型的城鄉接合部,母親曾經在鄉村小學任教,因而我在童年時期有過一段鄉村生活經歷。
  • 豆瓣8.4分 劉慈欣又一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將改編電影
    在中國科幻銷售界,劉慈欣已經成為一個招牌。最難的《三體》電影一直沒有拍出來,但《流浪地球》創歷史的票房也刺激了國內科幻電影,劉慈欣又一個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確定要改編電影了。網絡報導,《全頻帶阻塞幹擾》電影已經通過了備案,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編劇為易常春。
  • 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科幻大片是什麼?是劉慈欣的迷人腦洞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當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離不開的是原著作者劉慈欣。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世界十大最著名科幻小說家,中國劉慈欣第九
    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威爾斯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內容涉及科學、文學、歷史、社會及政治等各個領域,是現代最多產的作家之一。3、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劉慈欣《流浪地球》同名詩詞,中國第一部科幻古詩詞集
    2018年6月,《流浪地球》作為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劉慈欣少兒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再次出現於讀者們眼前。《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是如何拍成電影的?
  • 中國動漫第一獎!劉慈欣科幻漫畫原來可以這麼酷
    其中,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本人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創作,並由中信出版獨家出版的《劉慈欣科幻漫話系列:鄉村教師個年頭,成為了中國動漫屆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權威獎項,被譽為「中國動漫的「奧斯卡」科幻與教育意義結合下的思考和詮釋《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鄉村教師》描寫了一位真正踐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鄉村教師,這位教師的教學對象是一群鄉村孩子,就是這麼平凡的一名教師,這麼平凡的一群孩子,卻在危機關頭拯救了整個地球文明
  • 劉慈欣的科幻漫畫來襲,4年成果究竟如何?
    為了實現大劉的心願,也為了讓更多人感受他筆下的恢弘宇宙,代號為《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神秘行動」,誕生了!這是一個劉慈欣親自授權,由中國團隊主導、國際團隊合作,投資千萬的原創漫畫項目。為什麼《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麼燃?像看電影大片一樣讀科幻,深奧的知識一下子懂了好的作品自己會說話——這是漫畫《流浪地球》裡的木星,在那沸騰的暗紅色的雲海上空,地球仿佛是一隻藍色小氣球。
  • 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文/羅曉汀如果我能穿越到500年後,見到那個時代的人,我想提幾個問題:2019年春節檔之後,中國科幻電影的命運到底被改寫了沒有?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到底有沒有真正到來?在其後的歲月裡,中國電影工業又到底能打造出多少部讓觀眾震撼的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