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流浪地球》同名詩詞,中國第一部科幻古詩詞集

2021-01-09 熱點焦點

劉慈欣當年的小說原本

《流浪地球》作為小說,寫作於20年前,即2000年發表於《科幻世界》第7期。

可見,一個作家要想成名,需要漫長的歲月積澱。

2008年11月,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2018年4月,《流浪地球》作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銀火箭少年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出現。

2018年6月,《流浪地球》作為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劉慈欣少兒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再次出現於讀者們眼前。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流浪地球》是如何拍成電影的?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

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流浪地球》同名科幻長詩

詩人李者也,原名李華振,當代「古詩復興運動」的致力者,愛國主義詩人、豪放派詩人、山水詩人、科幻詩人。

被評價為「當代最有可能把古詩寫成暢銷書的作家」。

目前主要作品有40多本詩集,其《四庫全詩》叢書的口號是:「中華復興之夢,詩歌不可或缺。因為,無詩歌不大唐,無詩歌非盛世,無詩歌豈古國?」

其中,李者也為《流浪地球》曾經寫過一首同名的科幻長詩(而且是古詩詞),收錄在其詩集《時光終歸滄桑:一位時空旅行者的諸世紀詩集》一書裡。

該詩被無數科幻迷、詩詞愛好者熱追,認為開創了中國古詩詞與科幻有機結合的先河。

該詩節選如下:

《流浪地球》(詩詞版)

(又名《星際移民》詩詞版)

詩/李者也

天之下,地之上,蒼穹之深氣之壯。

億萬星辰接大荒,茫茫無際遼且曠。

其間三界萬物生,居之如飴醇如釀。

哪知滄桑多無情,奇災突至自天降。

天欲傾,地欲裂,勢將毀我街與巷。

日無光,月無芒,塗炭生靈滌而蕩。

自然之法寒如冰,血卻未冷心猶燙。

文明之明應黎明,何忍暗夜成絕唱。

祖之地,昔之邦,難捨家園舊之樣。

無畏前路九生死,攜我故土流而浪。

應可期者未之來,不可泯者希之望。

命之運,責之任,男兒當仁不可讓。

闖,縱是地獄吾亦往,為尋方與向。

拼得此身千百戰,不許親人淚中葬。

光,年,道雖遠兮夢在前,路可丈。

必將一日應可達,以得其所安而放。

千難萬險何懼哉,若奮爭,終不喪。

一線曙光破空曉,復我生機欣然盎。

故園可遷不可棄,總是吾心依與傍。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天可抗。

科是科,幻非幻,求索不可限其量。

造物不解誰是主,萬事勇者皆可創。

【節選自詩人李者也寫的「中國第一部科幻詩詞集」《時光終歸滄桑:時空旅行者的諸世紀詩集》一書】

該詩被認為開創了中國古詩詞與科幻有機結合的先河。

「中國第一部科幻詩詞集」

中國第一部科幻詩詞集:《時光終歸滄桑:一位時空旅行者的諸世紀詩集》

這本詩集,被無數科幻迷、詩詞愛好者熱追,認為是中國古詩詞與科幻有機結合的典範之作,是「中國第一部科幻詩詞集」。

滄桑,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是一個無解的方程。

面對茫茫蒼穹、漫漫時空、冥冥歲月,我們禁不住疑問:

百年前發生了什麼?百年人生短亦長,造物皆難逃無常。

千年前發生了什麼?風雨路上無客還,光陰逝水何蒼茫。

萬年前發生了什麼?萬代追溯史之前,古人仍居猿之旁。

億年前發生了什麼?億載可向不可往,冥冥洪荒嘆蒼涼。

兆年前發生了什麼?杳杳只知億與兆,冥冥不計歲與齡。

太古紀,寒武紀,侏羅紀,諸世紀。

時光由溟而入冥,終將一日無人記。

在滄桑面前,每一個發問都顯得那麼渺小。

何以消愁?唯有詩歌。

我們試圖用詩意為滄桑作註解、尋答案。

這是該書的簡短序言。

《流浪地球》背後的特效鏡頭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視效鏡頭達到4000個,最後縮減到2200個,這一數量仍超過了一些常規電影全片的鏡頭量。其中50%是高難度的視效鏡頭,還挑戰了大量的全CG鏡頭,比如用全CG鏡頭將上海砌入冰牆等等。影片還專門成立了UI組,負責片中所有儀表和顯示屏交互界面的設計。為了提高真實感,讓屏幕反射在演員臉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動更加逼真,劇組全程堅持實景UI拍攝 。

詩人李者也寫的「中國第一部科幻詩詞集」《時光終歸滄桑:時空旅行者的諸世紀詩集》一書,或許將引發一場古詩詞與科幻界的有機結合的古詩復興運動。

就像20年前劉慈欣嘗試著寫科幻小說一樣,萌芽時每人想到日後會引起轟動。

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劉慈欣科幻漫畫《流浪地球》動態PV首發
    今日(5月12日),由漫傳奇推出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叢書發布了四款動態PV,分別展示了《流浪地球》、《圓圓的肥皂泡》、《夢之海》、《鄉村教師》這四部改編自劉慈欣原創科幻小說的漫畫。《流浪地球》動態PV:《劉慈欣科幻漫畫》是一套由劉慈欣親自授權,由北京漫傳奇組織國際團隊創作,投資逾千萬的原創漫畫項目。
  • 劉慈欣科幻作品推出少兒版 《流浪地球》等入選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史競男)「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日前推出最新作品,包括《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天使時代》《贍養世界》《全頻帶阻塞幹擾》五部作品,其中多篇小說曾獲中國科幻「銀河獎」。
  • 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科幻大片是什麼?是劉慈欣的迷人腦洞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當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離不開的是原著作者劉慈欣。
  • 《流浪地球》票房破40億,劉慈欣帶火閱讀類App
    截至2月19日,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0億,成為目前國內總票房排名第二的電影,僅次於《戰狼2》。火爆的電影觀看率直接帶動一波原版書籍閱讀潮,據第一財經記者觀察,在包括網易蝸牛、掌閱、微信讀書等閱讀類App排行榜中,均有《流浪地球》原作者劉慈欣的相關作品上榜。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吳京劇照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由郭帆執導、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日前曝光了一支30秒的貼片預告。電影版《流浪地球》十分有個性,「第一次把中國人對故土和家的情感在太空尺度上展現出來,震撼心靈。希望這個春節有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中國科幻的魅力,感受這部充滿厚重感、帶有中國式情感的中國科幻電影」。      劉慈欣認為,一部好的中國科幻電影,絕不僅僅是在視覺上「拼接」一些中國元素就行了,更為重要的是對社會文化的刻畫。
  • 《流浪地球2》能否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高峰
    《流浪地球》第二季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佳作《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流浪地球》可謂是目前中國電影史上,科幻影片中拿得出手的佳作,雖然在特效上面還有很多不足,但其實事求是,在能夠做到極致的地方精益求精,利用特效去構建一個恢弘磅礴,猶如末日的世界觀,更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時代背景,在此基礎上給觀眾講述了了一個擁有著中國本土色的科幻大片。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劉慈欣分多少?難怪他拒絕卡梅隆拍三體
    1999年,小說《流浪地球》首次發表,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憑藉這部作品,劉慈欣得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劉慈欣分多少?難怪他拒絕卡梅隆拍三體2019年,根據劉慈欣《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在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內,這部電影卻憑藉精彩的劇情,良心的製作,不僅收穫了炸裂的口碑,而且斬獲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
  • 《流浪地球》票房45億,劉慈欣能拿多少錢?難怪不想拍《三體》
    《流浪地球》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小說當時發表的時候,劉慈欣得到的稿費只有2000塊。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成為電影春節檔口的黑馬刷爆了社交媒體。
  • 《流浪地球》並不完美,卻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
    大年初一,二刷IMAX版本的《流浪地球》,也依然抑制不住地淚流滿面。如果說提前點映讓我確認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開啟,但整個大腦久久處于震撼之中無法做過多思考,那麼這次二刷則讓我注意到更多細節,經過沉澱之後,我可以肯定地說,《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作品,必將載入史冊。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據悉,《球狀閃電》的劇本正在開發中,陳思誠將出任導演,影片在一年內開機; 另一個則是大劉老師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也曾被譽為劉慈欣作品中最不可能被搬上大銀幕的短片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目前正式在國家電影局過審備案,立項公示。背後的公司,也是《流浪地球》的出品發行方影聯傳媒。 更巧的是,這兩部小說還是姊妹篇。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曝陣容很有意思
    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傳陣容很有意思
    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中國科幻元年裡程碑《流浪地球2》確認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對於被譽為中國科幻元年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家肯定至今仍記憶猶新。 該片根據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吳京、吳孟達、李光潔等主演。
  • 「彩虹爺爺」驗證「流浪地球」 劉慈欣寄語科幻「黃金時代」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張素)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主人公駕駛飛船衝進離子束引爆木星。從科學角度來說「木星會不會被引爆?」,英籍科學家、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David Evans)選擇用實驗驗證。
  • 《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
    本文原標題:《《流浪地球》:成都科幻之崛起 | Wandering Earth: A Sci-Fi Big Bang from Chengdu》正在熱映的中國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爆棚其同名小說19年前首發於成都《科幻世界》雜誌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意外」大獲成功的背後
    本報記者許曉青  2000年,短篇小說《流浪地球》在《科幻世界》雜誌首發引起轟動,但當時的環境不足以拍出科幻大片。那一年,小說作者劉慈欣37歲,科幻讀者郭帆20歲。  《流浪地球》當時的責任編輯,如今《科幻世界》雜誌副總編姚海軍回憶,「看到《流浪地球》稿件第一眼,就覺得耳目一新,大膽的想像令人震撼。」  2000年時,使用網際網路發電子郵件的人還不多。
  • 20年前《流浪地球》稿費2600多元,劉慈欣《三體》能有多少收入?
    2000年,雜誌《科幻世界》發布了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叫劉慈欣。這篇小說叫《流浪地球》,按照雜誌稿費計算方法,稿酬是120元/千字,這篇小說共計2200餘字,也就是說,作者劉慈欣拿到的稿酬在2600元左右。當然,還要去掉個稅之類。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流浪地球》
    作為中國的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之前正在銀幕上不斷刷新票房和口碑紀錄。同名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是同名短篇小說,然而這部電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講述了太陽乾涸和膨脹的故事,地球需要通過木星的引力彈射器逃離太陽系,然而卻偏離了木星的洛希極限,在危機時刻地球被木星的引力撕裂的地方,全世界的人們都在一起努力逃離木星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