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劉慈欣 誦外國詩《未選擇的路》

2021-01-20 搜狐網

簡介:

中秋在線詩會——著名作家劉慈欣朗誦《未選擇的路》

 

  中秋節來臨,今天青春女作家蔣方舟「為你讀詩」。中秋佳節之際,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搜狐網承辦的「千秋家國夢•2014中秋詩會」(http://cul.sohu.com/s2014/zhongqiushihui/)進入尾聲。應搜狐文化之邀,劉慈欣精心挑選了美國自由詩《未選擇的路》。今天搜狐網、手機搜狐等各埠,網友均可傾聽劉慈欣對這首詩的詮釋。

  劉慈欣是當代科幻小說界最活躍作家之一。作為當代國內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人,劉慈欣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地球往事」系列(《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及《三體Ⅲ:死神永生》)等。他曾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並榮登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在接到搜狐網中秋讀詩邀請後,劉慈欣精心挑選了一首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並熱情參與了錄詩過程。未選擇的路(顧子欣 翻譯):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汙染。

  呵,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與其他19位文學、演藝界名人一樣,劉慈欣的讀詩音頻將置於搜狐網 「中秋詩會」專題「頌」板塊。聽20位文藝界名人讀詩,請點擊:http://cul.sohu.com/s2014/zhongqiushihui/

相關焦點

  • 劉慈欣等科幻作家扛大旗 少兒科幻星雲獎啟動
    原標題:劉慈欣等科幻作家扛大旗 少兒科幻星雲獎啟動   首屆少兒科幻星雲獎組委會成立大會近日通過線上會議舉行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喜歡看科幻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中國科幻「四大天王」——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而四個人中兩人都是河南人:劉慈欣祖籍信陽羅山縣、王晉康是南陽人。韓鬆開玩笑地說:「河南確實有很多優秀的素材,我也特別想以河南文化來創作,但是都被劉慈欣和王晉康寫完了。王晉康甚至認為未來拯救地球、拯救人類的希望都在河南,河南人拯救了宇宙。」2019年,大河網記者採訪了獲得第30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高榮譽獎項終身成就獎的河南科幻作家王晉康。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科幻作家王晉康曾說,中國主流作家有幾萬人,而科幻作家,不到三位數。另外一位科幻作家墨熊則表示,現在專業科幻作家最多50人,還在寫的也就10個,剩下很多已經不寫了,也就在年度科幻作家們的聚會上露露臉,更慘的是,就這十來位,能通過寫科幻文學作品養活自己,但這個養活,也並不光鮮。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科幻作家王晉康曾說,中國主流作家有幾萬人,而科幻作家,不到三位數。另外一位科幻作家墨熊則表示,現在專業科幻作家最多50人,還在寫的也就10個,剩下很多已經不寫了,也就在年度科幻作家們的聚會上露露臉,更慘的是,就這十來位,能通過寫科幻文學作品養活自己,但這個養活,也並不光鮮。
  • 劉慈欣 江曉原|劉慈欣|江曉原|科幻電影|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雨果獎
    "8月23日,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而他的好友交大教授江曉原也在今年書展上推出新作《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8月31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就請來兩位,與主持人李蕾一起來聊聊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
  • 假如沒有劉慈欣,中國科幻電影會怎樣?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中國社會裡,圈子最小的一撥人,就是科幻作家。圈子小到一個微信群「500人」的人數限制都顯得太多了。科幻作家王晉康曾說,中國主流作家有幾萬人,而科幻作家,不到三位數。而劉慈欣先生已經連續數年位列中國作家版權收入榜前十了,有幾年還是第一,年度版權收入接近2000萬。就是這麼一個贏家通吃的圈子,劉慈欣的收入,遠遠大於所有中國科幻作家之和。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限於收入層面,還在於知名度。
  • 劉慈欣絕地武士形象亮相華語科幻星雲獎(圖)
    科幻作家、雨果獎得主劉慈欣作為評委之一,以《星球大戰》中絕地武士的形象亮相頒獎儀式。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9月11日,科幻作家劉慈欣(左一)與其他評委以絕地武士形象亮相華語科幻星雲獎。    9月11日,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在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頒獎晚會。科幻作家、雨果獎得主劉慈欣作為評委之一,以《星球大戰》中絕地武士的形象亮相頒獎儀式。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 劉慈欣《流浪地球》同名詩詞,中國第一部科幻古詩詞集
    劉慈欣當年的小說原本《流浪地球》作為小說,寫作於20年前,即2000年發表於《科幻世界》第7期。可見,一個作家要想成名,需要漫長的歲月積澱。2008年11月,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2018年4月,《流浪地球》作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銀火箭少年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出現。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鄉村教師》:劉慈欣宇宙觀的降維呈現
    十次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亞洲首位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得主。中國科幻小說當之無愧的代表作家。 其作品《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徜徉於劉慈欣的作品中,他以科幻作家的身份,以文字這種表現形式,給了人們無盡的幻想。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新書封面紅星新聞記者在出版社官網上看到,該短篇集選取了10篇大劉的經典科幻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這10篇小說的英文版譯者陣容強大,由四位譯者分別擔綱。
  • 世界十大最著名科幻小說家,中國劉慈欣第九
    4、艾薩克·阿西莫夫,代表作:《銀河帝國三部曲》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 劉慈欣科幻作品推出少兒版 《流浪地球》等入選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史競男)「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日前推出最新作品,包括《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天使時代》《贍養世界》《全頻帶阻塞幹擾》五部作品,其中多篇小說曾獲中國科幻「銀河獎」。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繼「雨果獎」後,劉慈欣又獲「克拉克獎」:全程英文演講談科幻使命
    「身為一名科幻作家,我現在的責任和使命,就是世界變得平淡無奇之前,把它們寫出來。」——劉慈欣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科幻大神」劉慈欣又獲大獎了!劉慈欣到美國華盛頓頒獎現場領獎,並全程用英文發表了全長近15分鐘的獲獎演講。他講述了自己青少年時代對經典的克拉克科幻小說閱讀的震撼記憶,對自己走上科幻創作成為作家的巨大影響,對當今科幻小說多集中於對賽博朋克、虛擬網絡烏託邦,而與真實的太空探索漸行漸遠這一現狀的擔憂,以及自己的科幻創作願意去延續克拉克對天空瑰麗想像和探索的古典主義科幻的方向的使命感,對未來的看法。
  • 被歐巴馬催更,馬化騰是他的粉絲,工科男作家劉慈欣為何這麼牛氣
    但筆者總覺得有些更牛的人其實更應該得到網友們的關注,比如本期要大家說的工科男作家劉慈欣。劉慈欣,1963年出生於北京,22歲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做了電廠的一位計算機工程師,說到底他就是一名妥妥的工科男。參加工作後,1989年他開始寫一些科幻類小說,這時候離美國人拍出《黑客帝國》還有10年。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這才是該讓孩子看的中國科幻漫畫!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揭開《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筆下神奇恢弘的宇宙奧秘。說起劉慈欣,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哪怕你不是科幻迷,也一定聽過這個名字。劉慈欣是中國科幻界扛把子人物。你們去看我的短篇,就能看到焦慮……」2018年的APSFcon(亞太科幻大會)上,作家劉慈欣說了一段讓人驚訝的話。
  • 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編寫了一套少年科幻小說文集,好在這裡
    一、終於知道孩子們為什麼喜歡天天打小怪獸的奧特曼了劉慈欣,想必這個名字大家已經太熟悉了。他是高級工程師,更為人熟知的是2015年8月23日,他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由此中國的科幻登上了世界的舞臺。
  • 劉慈欣的星際穿越(2)
    科幻作家韓松曾寫過一篇《路過科幻聖地娘子關》,形容此地天空灰翳、山崖寸草不生,有許多煤廠及火力發電廠,黑煙滾滾,無人能將這樣一個地方與中國迄今為止最好的科幻小說聯繫在一起。韓松感慨道:「過娘子關的一剎那,我終於明白了,幻想發生於貧瘠、創痛和追趕。」貧瘠、創痛和追趕,確是劉慈欣的科幻關鍵詞。劉慈欣的父母在山西省的一家煤礦工作。「文革」期間,礦上成了各派別武鬥的重災區。
  • 「彩虹爺爺」驗證「流浪地球」 劉慈欣寄語科幻「黃金時代」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張素)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主人公駕駛飛船衝進離子束引爆木星。從科學角度來說「木星會不會被引爆?」,英籍科學家、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David Evans)選擇用實驗驗證。
  • 劉慈欣作品漫畫版出版,如何理解「中國科幻新浪潮」?
    而在劉慈欣之外,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科幻作家開始崛起,郝景芳的《流浪蒼穹》、陳楸帆的《荒潮》都在近年被譯介到海外,讓世界聽見了中國科幻的聲音。宋明煒:我稱為「中國科幻新浪潮」的這個群體,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末,以陳楸帆、韓松、王晉康、劉慈欣等為代表,這個作家群體其實創造了一個中國科幻發展的黃金時期。這裡的「新浪潮」不完全是英美科幻新浪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