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據人民日報消息,10月初某醫院門外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傷者急需救治,司機及親屬三入該醫院尋求幫助,卻無一人出院將傷者拉進醫院。無奈之下司機再次撥打120,等待近40分鐘後,120急救車將傷者送往14公裡外的一家醫院進行救治。事件的起因是醫院附近出現了車禍,醫院沒有人出來幫忙,受害者家屬和司機對該醫院不滿,認為醫院作為救死扶傷機構太不應該。而醫院方的回應是醫院確有規定值班醫生不能脫崗,且當日急診只有一名醫生值班。該負責人稱,原則上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在疫情期間一人一崗,也請當事人予以理解。
這件事近日登上熱搜,很多網友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有的以為醫院沒有錯,有的以為該醫院做的的確不好。當然我們以此事件為引線,進行思考基督徒崗位的責任,無論是身在教會還是工廠上班,崗位對於基督徒意味著什麼?
1,一份託付
我們生活在這樣大環境下,每天都在工作、行路、聚集、思考等。基督徒不僅僅需要坐在教會裡聽道、敬拜,也要了解這個社會的變化,以及周邊環境的氛圍。有人說,基督徒當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這樣才會不斷對信仰進行思考,切合實際的過有志向的信仰生活。當去了解這個社會、去關心周邊的人群時,才會更多融入社會,用生命來影響周遭的人。
上述這則新聞,不僅僅引起社會各界群體的關注,也引起了基督徒的關注,作為基督徒我們從不一樣的角度剖析這件事。我們不會著重於事件的本身,而是發掘事件背後所帶來的領悟和思考。
從該事件上問一個問題,崗位是什麼?為什麼站好崗位那麼重要?崗位真的可以給人帶來約束力和原則嗎?換位思考,如果值班的醫生是基督徒,既要守在崗位,又想要去到院外救助傷者,這兩者該如何選擇?是守崗位還是前去救助?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我們,讓我們覺得這樣做也對,那樣做也對。
歸根結底我們仍要回歸聖經,聖經中談到: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這段經文是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目的是告訴他們一個簡單方便的原則──對別人的需要要敏感,心存恩慈。有些行為未必是錯,但對別人不一定有好處。縱使我們在基督裡是自由的,但也不應濫用自由而使弟兄姊妹受傷害。不能單顧自己的事,也要對別人的事敏感。
聖經常常教導我們造就人,但更為重要的是以神的心為心。對於基督徒而言,要不要去做,不僅僅要問自己的心,還要去查考聖經的教導。雖然有些事是違背人為原則的,但若不違背聖經標準,且榮神益人就可以去行。我們常常所關注的是該不該做?但更應該明白我們的內心如何,我們的心裡是發自信仰的敏感和恩慈嗎?是發自愛心和良善的嗎?
崗位是一份託付,完成託付才是對於自己崗位的負責,對於基督徒而言,無論是教會中某些職位,還是社會上擔任某些職位,盡職盡責是必要的選擇,因為無論在教會或者社會上,都有神的監督和人的察看。
2,一份執著
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擔任什麼樣的職責,都應該時刻保持一份熱忱和執著。這不僅僅是對於工作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如果在其崗位不發揮自己的特長、恩賜、才幹,那麼我們和懶惰的人有什麼區別?
聖經中按才受託的比喻,有5000兩的,有2000兩的,也有1000兩的。因為5000兩和2000兩的人努力發揮自己的才幹,在其職責上盡心盡力,最終又賺取了同樣的價值。而只有1000兩的那個人活的比較消極,沒有勞碌也沒有收穫,不願意發揮自己的能力,沒有執著上進的心志,最終被主人趕出去,且把原有的奪走了。
執著面對所參與的工作是必要的,當我們在其崗位的時候,要意識到這崗位要成為內心一份執著。就如在軍隊當兵的人,他們的訓練目的就是無論環境發生了什麼,堅守崗位是一名軍人的職責,擅離職守或者當逃兵都是可恥的,甚至還會受到嚴懲。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需要一份執著的心志,無論遭遇多麼大的艱難和困苦,持守的必須的。
這段時間各地教會的光景都不一樣,有的地方相對開放一些,有的地方相對保守一些,但一樣的是基督徒都有執著於信仰的態度。無論環境如何,只管前行,因為我們所在的崗位和世界上任何一種崗位都不一樣,這種崗位是關乎生命的,是關乎人生價值,是關乎永恆的。
3,一份使命
耶穌來到世界上,所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有醫治、,喜樂、盼望、釋放,還有天國的使命。若說在崗位上詮釋的最好的,那麼莫過於耶穌對於使命的宣講與傳承。他從一個人到揀選十二個門徒,又一步一步將福音使命教導給門徒各人。
回顧耶穌對於崗位的認真,作為基督徒也在不斷明白在其崗位的重要,無論是作為教會的牧者、長老、執事、同工、主日學老師、禱告組長、敬拜組長、查經組長等等,雖然崗位有所不同,但所服侍的是一位神。生命對於這群人是美麗的,因為他們的一生都在圍著一個目標而奮鬥;因為有目標,所以使命才更加清晰。
同理,踏入職場的各行各業,無論是餐飲、外賣、小吃、超市、公益等,也需要一份使命感,把最小的工作做好,是對崗位的負責,也是對於生活的認真。基督徒在職場工作的時候,也要有一種對崗位產生使命感的心態,就如經上所記,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因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
使命這個詞聽起來比較華麗,但做起來是需要腳踏實地的。就如耶穌,他在世傳道,也是一步一步的,不是一下子就把福音帶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全地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尋找到了十二個門徒,更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使命了;耶穌乃是投入全身心的做這件事,並且有耐心有責任,在合適的時機做合宜的事,步步完成大使命。
總之,我們身處的崗位雖然各有不同,但以耶穌為我們生命的榜樣,在教會內或在教會外,努力發揮神給我們的使命價值。在教會中造就弟兄姊妹,在教會外給社會帶來益處,給需要的人帶來安慰和幫助。雖然我們做不了太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做一件小事,只要造就人,榮耀神,神同樣紀念。
結語:
在一個崇高的使命催促下,我們不停地前行,雖然有時會跌倒,但我們從來沒有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