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身邊的智能設備不停地向我們推送信息,當我們搜索一條想要的信息時,可能會跳出來幾萬條相關的信息。因此,雖然今天是一個什麼都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卻叫苦不迭,因為信息太多讓我們在選擇信息上陷入茫然。正是因為信息太多和信息的唾手可得,才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本來打算看一小時書,但是五分鐘之後就想看看手機微信,有沒有人給我留言;雖然每次看的時候,微信都很安靜,但是我們還是禁不住去看。
在這樣的狀態下,雖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卻沒有所得,時間的產出效率極低。我們為了自己進步所花費的成本,與自己的收穫總是相差甚遠,而更重要的是,這種忙忙碌碌並不能給我們帶來生命的充實感,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內心依然感覺虛空和一無所獲。
所以,一個人想成功,在今天這個時代,除了刻苦之外還需要集中注意力,克服智能設備和窺探信息欲望的幹擾,能在一個時間段內不去看手機,遇到問題首先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去海量相關信息中搜索答案。
現今的時代,我們缺乏的是把自己沉浸在工作或者學習的能力,我們慢慢變得和這個時代一樣雖然滿載信息,卻異常膚淺。美國作家卡爾·紐波特寫過一本暢銷著作《深度工作》,在書中他把深度工作定義為,在無幹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的專業活動。與深度工作相對的是「浮淺工作」,這個是指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工作,一般在受到幹擾的環境中進行。深度工作往往對人的要求很高,工作內容複雜,能創造更多的新價值,而且這種工作也不容易複製,因此從事這種工作的人不用擔心自己被老闆炒掉;而「浮淺工作」不同,它只是一般的事務性工作,重複率高,產出價值較低,容易複製,所以誰都可以做,這種工作的從事者,要經常擔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替換。
在今天這個智能化時代,機器越來越多地代替人的工作,那麼「浮淺工作」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但是機器卻無法代替「深度工作」的內容,因此從事「浮淺工作」的人,可能有一天被機器替換掉,而「深度工作」者卻不需要這種擔心。
但是,「深度工作」要比「浮淺工作」困難得多,因為前者需要更多的積累和準備,這些積累恰是需要排除幹擾地刻苦學習,在工作中也能排除幹擾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而這樣的狀態,我們都知道對今天的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誰能排除幹擾,集中注意力的深度學習和深度工作,誰就可以站在工作的制高點。
工作和學習如此,我們的信仰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把信仰看成是與上帝同工、與耶穌同工,同工就是一同工作。那麼我們做什麼工作呢?顯然是在世界上榮耀上帝的名,彰顯上帝的恩典,向別人顯出我們的新生命的樣子,這新生命是信仰所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因此,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要顯出耶穌教導的彼此相愛,以及對未來的信心與盼望。簡單點說,就是信望愛。
在與上帝的同工中,在我們活出耶穌樣式的「工作」中,也同樣存在「深度工作」與「浮淺工作」。
一個基督徒,因為相信上帝,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上帝帶領,滿有盼望和自信地生活和工作,在家庭他愛妻子、愛丈夫、愛孩子,他陪伴家人,為家人付出而從中享受幸福,他擔負自己的家庭責任,他給孩子帶來無限的快樂;在工作中,他認真負責,不斷學習新的工作內容,與同事融洽相處;在社會,他樂於助人,總是力所能及幫助身邊的人,力所能及地做些社會公益。雖然他的臉上沒有寫著基督徒字樣,但他給身邊的人帶來的卻是正能量的光輝,讓人看到他身上上帝的榮耀,看到耶穌教導的愛的樣子。
他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深深地相信上帝,相信上帝對他未來的預備,正是對上帝的信任,讓他感到平安,正是這平安讓他有愛。因此,如果他的狀態就是「深度工作」的話,那就是他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彰顯上帝榮耀的工作上去了。而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上帝的信實之上。正是因為自己對上帝的完全相信,因此才能排除那些自己不被上帝喜悅的擔憂所帶來的幹擾。
一個基督徒,每天早上起來,帶著困意讀經禱告,帶著疲乏到教堂聚會,帶著困頓到團契參加分享,在他看來,這些必須要參加,因為這才是基督徒的標記,如果這些都不參加了,將來不會得救。因此,即使心不在焉地應付,即使去教堂參加敬拜的時候睡上一覺,也比在家裡遠離上帝心裡舒坦的多。
這種應付式的行為就是「浮淺工作」,他總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對上帝的信靠上,在他看來,信仰上帝是一個可以應付的差事,只要我應付了,上帝將來審判的時候,一定會拯救我。正如我們在工作中等待下班一樣,認真與否也無所謂,大家工錢反正都是一樣的。
但是,上帝是洞察人心的上帝。正如在社會中「深度工作」與「浮淺工作」所得的報酬和待遇不同一樣,那麼在信仰中,我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也不同。「浮淺工作」的基督徒,上帝根本不需要,正如機器可以替代那些簡單事務性工作崗位一樣,上帝也不會在意那些應付式信仰的人。而那些「深度工作」的信徒,在上帝眼裡都是獨特的,無可替代。
所以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做一個無可替代的基督徒,而不是一個應付式的「浮淺基督徒」,這要求我們反思自己的信仰,反思自己對上帝的信靠,自己是不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上帝的信實上,還是對上帝抱著一種無所謂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