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4月16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不想再做短、平、快的樣板屋!」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選手村的設計者,華人設計師林振中,08年後毅然推掉工作室營業額60%的建案,投入旅遊休閒業等會館設計,又在北京清華大學開設生活美學大講堂,從設計出發走入生活美學的教育推廣,林振中說:「美,要先看得到生活。」
林振中設計的蘇州精品酒店平江華府可見其對中式古韻的掌握。(林振中提供)
在臺灣出生、成長,大學後赴美就讀於室內設計名校──普瑞特藝術學院,並在美國執業多年,林振中年紀輕輕就已在美接手不少大型設計案,包括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在美國的房產做設計,「當時他曾提點我,不能常說自己忙或忘了,『忙』和『忘』,都是『心亡』,若心麻痺了,怎麼做事!」這樣的處世態度,也在林振中心裡埋下種子。
美學講堂面向大眾
回臺灣後林振中的事業風生水起,但2001年「就有股力量推著我去大陸」林振中回憶,完全不是為了什麼案子談好了要進行,卻冥冥中讓他決定到大陸「我記得7月底去,北京剛申奧成功,當時就想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麼?」而後在30多組國際競爭者中,林振中及其團隊成為華人第一次拿下奧運選手村的設計,他強調選手村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備受矚目的比賽場館,「要休息得好,才能讓選手恢復體力。」
華人設計師林振中近年致力於推動兩岸生活美學的養成。(林振中提供)
北京奧運會後選手村拆除,讓林振中思考自己的設計如何才能更長遠地留下來,除了投身旅遊休閒會所,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支持下,他開設的生活美學大講堂也面向社會大眾而非只有設計領域。林振中認為,審美力是當代華人最迫切的課題,從個人的生活品味到城市的整體形象,都必須從生活美學中一點一滴累積。
設計師要能美美與共
大陸中央美術學院2019年成立色彩研究室,作為特聘專家的林振中指出,這2年進行了許多地理色彩學的研究,「一個地方的建築物不是只要外型有特色就好,要考慮的還包括四季變化,有哪些花?植被的顏色、石頭、土壤的顏色,北方與南方的陽光有何不同......。」
林振中(右4)為中央美術學院的色彩研究室特聘專家。(林振中提供)
將視野擴展至生活美學,林振中從一碗平凡不過的炸醬麵,思考配色上其實符合中國人所說的「五行」;從遊客眼中競技場的羅馬,思考自己心目中的羅馬其實是Vespa機車與大街小巷的混搭。「各美其美很好,設計師還要能美美與共」2017年創立中華美學文化基金會,林振中將自己成長中的養分與心得,持續在兩岸播種。(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