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看反社會型人格到底恐怖在哪?——《壞種》(上)

2020-12-14 風雨中的彩虹飄

英國著名詩人約翰·德萊頓說過:一個人的良知就是他的力量。

然而,對電影《壞種》中的小女孩艾瑪來說,這句話完全沒有體現。

難以想像,一個9歲的小女孩,用天使的臉龐、迷人的笑容、冷靜的舉止、縝密的思維,殘忍的手段,試圖矇騙所有人的眼睛。

1956年的《壞種》開創了兒童犯罪題材的先河,一經播出,便獲得奧斯卡三項大獎的提名。

經歷改良之後,電影於2018年再次搬上大熒幕,由著名實力派「蘿莉」演員麥肯娜·格瑞絲主演。

電影同名海報

電影中的艾瑪連續殺害了幾個人,甚至包括親生父親,令人感到驚悚、脊背發涼。

艾瑪身上所體現的,正是反社會型人格。

什麼是反社會型人格?

精神衛生領域的專業人士,把缺乏良知或者是沒有良知的情況稱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數據顯示,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有4%的人屬於反社會型人格。而在中國,擁有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的人僅為0.03~0.14%。

反社會性人格不能矯正缺陷,從出生時的50% 50%是先天性遺傳基因「壞」

即使我們生活在相對安全的國家,反社會人格的個體依然存在,並不斷引發連鎖性的惡性事件

傷口出現的時候,我們大大地吃了一驚,她/他平時大方,沒有人可以在春風吹為什麼突然傷害別人

其實,反社會人格有幾個特質我們只要學會辨別,可以遠離傷害

反社會人格的特質

能說會道,富有魅力。

影片中的「女兒」艾瑪生活在單親家庭,她的父親正直善良艾瑪,聰明的驕傲,和年齡不符合的對於該和深

寵愛她的姨媽,跟她叫:小甜熊房間裡擠滿了艾瑪在學校獲得的獎狀和獎盃

自己公民獎章授予,成為代表學校的價值觀的名人,艾瑪遊刃有餘但是老師的榮譽獎牌宣言,在同學米羅的時候,艾瑪的笑容消失了

自己的榮譽,落入他人之手,令艾瑪極度憎噁心理不均衡的她被騙到懸崖邊上,推著他落水溺死

同學的麥洛到懸崖下面

富裕的煩惱的克勞伊女傭,發現了從艾瑪米羅取回那個的「獎章」,她故意放置爸爸的艾瑪看的地方艾瑪呢偷偷拿走獎章時,父親發現了

結合到艾瑪的一系列奇怪的舉動,她爸爸,艾瑪可怕的心理醫生

問心理醫生艾瑪,他的同班同學死了,艾瑪傷心嗎

需要艾瑪的深深哭了兩天

實際上,艾瑪也是悔恨之意她對醫生很信任,兩人的談話很愉快

在與心理醫生的對話中,虛偽的表現

果然不出所料,艾瑪的偽裝騙了心理醫生的成功了最後的診斷結果,艾瑪

100%正常

反社會人格的人,一種特殊的光輝和魅力,讓她們看到周圍的人更有趣和迷人的艾瑪是心理醫生和說話的時候,非常淡定從容優雅這是反社會人格的一個特質

善惡觀不足,不接受行為的管制

電影中的艾瑪糾紛,但他不按同學的麥洛的懸崖,黃蜂窩的危害怡麗老師的交通事故死亡,克洛伊被傭人用鑰匙火刑燒死房間大火,迷惑鄰居手刃親爸爸

成功殺了前面的三個人之後,艾瑪爸爸找她談話艾瑪的悲傷沒有錯

麥洛傷和被解釋她後,我試著按碎,他繼續說

即使米羅和宣言,並一直強調自己不會遊泳,但艾瑪:我相信他,麥洛的總是誇大事實她背對著他的幫助

首任保姆的爸爸的提問,什麼時,艾瑪,她不能觸到我的手臂因為踢了他,她摔碎了從樓梯下去

艾瑪堅持呢她沒有什麼是錯誤的,因為對方是大人他們應該保護好自己

艾瑪代表的反社會人格,對別人的傷害,沒有任何罪惡

他們可以善惡,或許不知道善惡但是這些對他們行為的影響別人受到傷害,也不是給他們敲響警鐘的沒有感情上的騷動

不不安感,冰山一樣冰冷

相關焦點

  • 從電影看反社會型人格到底恐怖在哪?——《壞種》(下)
    而邪惡這扇窗簾,會遮擋住我們對反社會性人格的了解。他們沒有任何的情感依附,就像一塊寒冰。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做了不考慮別人感受,或是違反倫理道德的事情時,內心會有一些內疚感。而在反社會型人格這裡,是沒有這種不安感的。
  • 《壞種》裡的暗黑蘿莉告訴你反社會人格有多可怕
    這樣的孩子要不然是受過什麼刺激,比如《白夜行》裡的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要不然就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比如《壞種》裡的暗黑蘿莉。現在專注講《壞種》,看可愛小女孩如何讓你的三觀坍塌的渣也不剩。說輕點,這是見不得別人好,說狠點就是反社會人格。
  • 貴州墜湖公交後續|反社會型人格都具有哪些特徵?
    許多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後,都紛紛聯想到了一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02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為無情型人格障礙,這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一種人格障礙類型。不過,患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他們所作出的違法違紀行為,與一般的犯罪還是有區別的:①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計劃和有預謀地達成犯罪,反社會型人格往往不能這樣。②犯罪者的違法目的明顯,反社會人格多受情感衝動支配,其犯罪動機較為模糊。
  • 孩子虐待動物,根源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家長要加以警惕
    虐待動物的根源: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有些孩子虐待動物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例如硫酸潑熊事件的清華學生劉海洋就說過,他的冬季是:「我曾經從書中看到過熊的嗅覺敏感,分辨東西能力特別強。但人們又總說』笨狗熊』,所以我就想驗證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
  • 心理學專家稱,張君是反社會型變態狂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消息:重慶一心理諮詢所所長周矩分析認為,張君好色、殘忍、狂妄,他的人格早就異化變態了。  據重慶晨報報導,周矩說,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攻擊性極強,以對社會的尋釁,看見社會的不安和他人的流血為快感,從而平衡自己早年艱苦生活的感受。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對社會威脅很大,是典型的人渣。
  • 別被李準基金秀賢們給騙了:真實的反社會人格是怎樣可怕的存在
    但是,作為心理專業工作者,我多少又有些擔心,因為這兩部作品對反社會人格患者的美化,可能會讓一部分人誤以為他們「也不過如此」,所以想借這篇文章和大家澄清一下,到底真實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什麼樣的。另外,他們還有一些這樣的特徵:1、反社會人格障礙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特徵就是他們能說會道,表面上很有魅力,可以藉此誘惑別人。而這裡的誘惑不單單指兩性之間的吸引力。
  • 江西連環殺人案告破:如何識別有反社會人格的「冷血惡魔」?
    如果一個人出現以上多項特徵,精神病學家會推測,這個人可能是反社會人格障礙。但是,完全符合以上七項標準還不夠。在專業上想要鑑別反社會人格障礙,還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年滿18周歲。2)在15歲之前就有類似的行為,還要持續很多年。所以,不能輕易給一個人貼標籤。
  • 世界上每25個人,就有一個是反社會人格?遇到這4類人要小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自從線上打車盛行後,出現了多起司機殺人案。還記得21歲空姐被順風車司機殺害的新聞嗎?這讓人們越來越擔憂乘車安全。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這樣的事情呢?經心理學家調查研究發現,世界上每25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反社會人格。
  • 杭州殺妻案嫌犯的「雙面人生」:如何辨別隱藏著的反社會人格者?
    瑪莎·斯託特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在歐美國家,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佔到了4%,也就是說,每25個人裡就有1個是反社會人格。而在秉持儒家文化的東亞,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僅為0.3%。許某某殺害來女士的這個案子,又掀起了一陣鼓吹「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浪潮。
  • 《壞種》——兒童犯罪片鼻祖、血腥暗黑蘿莉的虐殺史
    《壞種》在1956年被拍成電影,堪稱兒童犯罪題材電影的鼻祖,後世湧現出的許多惡童電影,多多少少都受到其影響。其中經典恐怖片《孤兒怨》便是改編自《壞種》、《安娜貝爾》中的鬼娃娃造型也是致敬《壞種》裡的雙麻花辮蘿莉。
  • 約翰尼·德普直指前妻艾梅伯有反社會人格
    根據外國傳媒報導,德普在庭上回憶當年跟艾梅伯認識後,女方有意追求自己,更表示後來知道艾梅伯目的其實是想借跟自己結婚去幫助事業發展,令她財政上有可觀的收入:「她曾多次告訴我有多仰慕我的電影,但後來卻承認從未看過我任何一部作品,她知道她想要什麼,而我也是個容易埋手的目標。」
  • 麥肯娜·格瑞絲的《壞種》,讓人久久無法平靜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嗨~1956年,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壞種》紅極一時。片中年僅八歲的小女孩羅達,外表乖巧可愛,內心卻陰狠毒辣。犯下了種種難以饒恕的罪行。美國現代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曾這樣評價:要我選「小說史上十大惡人」的話,《壞種》絕對榜上有名。
  • 「致鬱」純愛:反社會人格障礙醫X善良溫柔堅強警,堪比188宋居寒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致鬱】純愛:反社會人格障礙醫X善良溫柔堅強警,堪比188宋居寒《困獸》by叄原簡介:你離開後,我困獸猶鬥。短評:致鬱文,黑曼巴蛇精神體X毛絲鼠精神體,看完需要時間去恢復的文!慎入!《遲到的歡愉》by歡愉簡介:紈絝子弟重生,悔改前世,遇到因各種原因而處於人生最低谷的主角,發展出感情。短評:這文迷之三觀,但偏偏吸引人讀下去。
  • 盤點二次元中的反社會人格角色,或焦躁狂暴或高冷孤僻
    反社會人格還有其他的叫法,如反社會屬性焦躁症,社會應急病態反應等。反社會是一種人格上的障礙,這種反社會的人只要是不影響自己或自己所做的工作的話,平時就會一直和所在的社會產生衝突和矛盾。這種人格在二次元裡也有代表性的的角色,下面來看看二次元中的反社會人格角色吧。
  • 暗黑恐怖電影佳作推薦
    本期為大家推薦三部精彩的恐怖佳作,頗具教育意義哦!令人印象深刻。《魔童》這部作品上映於2019年,其監製者詹姆斯.古恩正是大名鼎鼎的《銀河護衛隊》的導演,這部暗黑版的「超人」作品糅合了恐怖和魔幻之風,講述了一個「超能力英雄」的形成,但是那些超級英雄電影截然相反,這個「英雄」是來自地獄的惡魔!
  • 真實的反社人格可能沒那麼可愛
    所以電視劇裡設定女主「可能」真正愛上男主,說明她其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反社會人格,可以說只是為了劇情需要設置。上帝給人打開了一扇門,就會給人關上一扇窗。現實中許多取得社會成就的反社會人格患者,也會苦於自己擁有情感障礙,缺乏共情,或者需要抑制自己破壞與攻擊的本能,擔心自己一旦忍不住破壞社會規則和秩序,那就會影響他們的目標。
  • 天使容顏卻蛇蠍心腸:「壞種」結局暗示了什麼?
    前段時間,「二刷」兒童犯罪電影《孤兒怨》,網友評論裡多次出現《壞種》,好奇之下便看了,看完之後不禁感慨:不是壞人變多了,而是壞人變老了。上面海報裡一老一小,是電影《壞種》2018版(經典版1956年上映)裡的心理醫生和女主艾瑪的合影。在影片裡,艾瑪的父親發現艾瑪似乎比較「冷漠」,於是電話聯繫艾瑪的姑姑,找了一位「非常專業」的心理醫生。
  • 盤點韓劇讓人發怵的「反社會人格」角色,暗黑變態主角超致命魅力
    近來許多韓劇男女主角不再只是帥氣多金總裁、白傻萌美少女,而是更多去寫出深層、內心面的故事,像是先前的爽劇《梨泰院Class》和熱播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邪惡之花》,一致圍繞在「反社會人格」特質上,此類韓劇也讓觀眾直呼過癮。
  • 《小丑》人格不該被捧,現實的小丑更加可怕,人格變態還有理有據
    ,看完之後卻感覺是平淡和壓抑。從新聞調查所能夠了解到的信息來看,和小丑一樣,這些人似乎都有「合適」的理由來印證他們罪行的發生,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角色並不會傷害任何人,而現實中卻不是如此,這些反社會人格罪犯所做事情永遠也無法得到理解和寬恕,等待他們的只有極刑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