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馬關繼,來自畢節市威寧自治縣海邊街道大窪塘社區。6歲那年,我跟著哥哥們讀了半年書,後來因視力下降,不得不放棄讀書。父母帶著我四處求醫,跑遍了昆明、貴陽等地的大醫院,但先天性角膜病症無法治癒,我不得不開始面對一天24小時的「黑夜」。
我全盲以後時時刻刻都需要家人陪伴,為了減輕家人的負擔,我學著自己上廁所、燒火做飯、餵雞餵狗、收音學習等,開始訓練基本的生活獨立。再後來,隨著年齡增大,我有了老婆,也有了孩子,生活壓力也逐漸增大了。 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為了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2012年我產生了學習按摩、開盲人按摩店的想法。 2013年的一天,我聽說縣殘聯在統計殘疾人的信息,和家人商量一番後,我便踏上了前往貴州盲人按摩院的求學路。
初到學校,我首先對學校的環境進行摸索,幾天下來,我對食堂、廁所、宿舍等地了如指掌,還主動給同學帶路。在培訓課堂上,我總是爭分奪秒,認真學習,每天堅持練習實際操作,還經常邀請同學、老師一起切磋按摩手藝。通過努力,我於2014年和2016年取得了盲人按摩的初級職稱和中級職稱。併到雲南宣威、貴州畢節、六盤水等地實踐了4年。 2017年8月,在殘聯、民政、海邊街道辦等單位的幫助下,我開了小馬盲人按摩店。 店開業之初我立誓,不僅我要通過這項技能脫貧致富,還要搭建給更多殘疾人提供培訓的平臺,讓他們也能為家庭減輕負擔,脫貧致富。 在開店過程中,我和很多客戶成了交心談心的好朋友,我也坦誠對待每個學員,向每一位學員細心講解按摩知識。
通過學習按摩知識、開設按摩院,我不僅脫了貧,還致了富。 我不僅自己找到了「光明」,還要帶著大家尋找「光明」,如今,我終於創立了屬於自己的按摩院,開創了自己的事業,盲人按摩讓我真正愛上了生活、愛上了自己。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給每位客人提供好服務,給殘疾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為殘疾人家庭減輕負擔。感謝殘聯,感謝大家讓我拾起生活的希望和勇氣,再見了「黑夜」,今後光明就在我心中。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馬丹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