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陰暗的房間裡,煙霧繚繞,小軍(化名)蜷縮在沙發的角落安靜地吸著香菸,旁邊落滿灰塵的茶几上凌亂地擺放著吸毒的工具和還未吸食完的毒品。這樣的畫面,好似某個電視劇或電影中的情節,但在小軍的人生裡,有三年這樣的時光。
2019年,小軍因吸毒成癮被公安機關送至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強制隔離戒毒兩年。「來到這裡,我如釋重負,就想配合完成戒毒所的治療方案,讓自己儘快好起來。」小軍坦言,講出這些經歷,就是希望能給更多人一些警示。
因悲痛跌入萬丈「毒崖」
今年33歲的小軍,2009年畢業於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後,小軍順利地進入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升職為公司部門負責人。工作出色,一切順利,未來可期。可是,生活總是那麼不遂人願。
2016年8月,小軍的父親不幸離世,這讓他一時無法接受。一個周末的下午,他收到了一個哥們發來的信息:「回家了嗎?出來吃飯喝酒,聊聊天吧。」此時的他正需要一個人來傾聽他的心聲,以尋求內心的安慰。他二話沒說,欣然赴約。兩人喝酒聊天至深夜,此時他的「好哥們」拿出了一件他很陌生的工具,並點燃了打火機。「那件工具其實就是他自製的冰壺。當時他告訴我那是水煙,讓我抽幾口可以緩解悲傷的情緒,我沒多想,就抽起來。」小軍說,瞬間便感到有一股強勁的力量直衝大腦,疲憊和悲傷全部消失,精神愉悅,心情舒暢……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那是冰毒。那是他第一次吸食毒品,但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他漸漸地對冰毒產生了依賴。
吸毒後的放縱染上愛滋病病毒
「每一次吸食都想著這是最後一口,但只要吸了這一口,就沒辦法停下來了。」小軍說,在此後的三年裡,他想要戒毒,但是都沒做到。對於他而言,吸毒成了他釋放精神壓力的「最好」方式。
慢慢地,毒品成了小軍的生活必需品。毒品所帶來的刺激讓他感到異常的「美好」,而這樣「美好」的感受令他越陷越深。
顧不上工作、顧不了家庭……吸毒後一次又一次的放縱,給他帶來了更恐怖的後果——感染了愛滋病病毒(HIV),然而病毒帶來的痛苦和吸毒帶來的快感讓他更加依賴毒品。
下定決心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2019年,對小軍而言是「全新的一年」。「來到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後,一邊覺得慶幸,終於可以戒毒,得到治療不再墮落;一邊又覺得恐懼和絕望,怕母親知道後傷心,怕自己的病治不好、毒戒不掉。」他坦言,每天自己都處於後悔、內疚、自責的情緒中,在戒毒所度日如年,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小軍的精神狀態被省戒毒監測治療所的警察看在了眼裡。為了讓他慢慢適應戒治生活,警察鼓勵他參加所內各種活動,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在每天的習藝勞動中收穫快樂,體現自身價值,讓他慢慢走出過去的陰暗。
入所後的第一個月,是家屬探訪的日子。這也是來到省戒毒監測治療所後,小軍與母親第一次見面。母子二人透過玻璃窗看到彼此後都失聲痛哭,母親一句句的關心和叮囑刺痛著他的心。「母親那天告訴我,要好好接受治療,把毒品戒掉,改過自新,把自己照顧好,她在家等我回來。」他說,當時聽到這些話時他泣不成聲。半個小時的探視結束後,看著母親離去的背影和蹣跚的步伐,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了一樣。
為了讓小軍儘快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作為全省唯一收治男性HIV戒毒人員的專管戒毒所——省戒毒監測治療所給小軍安排了心理輔導課。在課上,警察心理諮詢師的講解和疏導打開了他所有心結,警察們一句句語重心長的話像給他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消極的情緒一掃而光。「通過各方面的學習,我學會了從負面事件中尋求正面的意義,兩年的戒治生活,如果總是頻頻回首,活在過去的各種假設中,那麼每一天都會過得非常痛苦,所以我選擇直面眼前的一切:服從警察的管理,認真遵守所內的紀律規範,積極參加各項教育戒治活動。」小軍說,通過一段時間的戒治,他也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怎麼去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小軍說,最近這些天,他正在跟著警察練習吉他,同時在看美國作家海明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我相信我一定會戒除毒癮,獲得新生,太陽也會照常為我升起。」
來源: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
圖文:李智鵬
原標題:《戒毒故事|從「天之驕子」到HIV 感染者,戒毒所幫其擁抱陽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