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強區引擎】洪澤經濟開發區「騰籠引鳳」釋放項目落地新活力

2020-12-07 澎湃新聞

【築牢工業底盤 激活強區引擎】洪澤經濟開發區「騰籠引鳳」釋放項目落地新活力

2020-12-04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3日,由經濟開發區招引的年產5萬臺空氣消毒機及淨化器項目正式籤約。該項目置換東區淮安龍騰衛浴科技有限公司廠區,佔地4.48畝,固定資產投資額3000萬元,新上兩條空氣消毒機及淨化器生產線,計劃明年一月份建成投產,年可實現開票1億元以上,納稅300萬元以上。這是經濟開發區積極實施「騰籠引鳳」戰略體現的又一工作成果。

近年來,經濟開發區注重加大對園區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環境,做好形象,不斷夯實發展基礎。5年來累計提供工業用地3900畝,盤活低效閒置用地2500餘畝,完成2000多戶徵收安置;建成巢湖路、洞庭湖路、幸福大道、九牛路等多條主幹道,初步構建「五縱五橫」的道路網絡,新增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全面實施園區亮化工程,累計安裝路燈近500盞;新增汙水管道45公裡,雨水明渠5公裡,取水管道1.5公裡,為一批優質企業、項目落戶提供了要素保障。

「對於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我們是今年10月份籤約的,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辦理好項目的各項審批手續,現在設備正在安裝調試,明年一月份就可以試生產。」客商李家勤深有感觸地說,經濟開發區在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幫辦服務,真正實現了項目落地「無障礙」。

據悉,今年至11月底,經濟開發區已盤活工業用地231.6畝,新上淮安佳佳玻璃製品等項目6個,總投資共計8.22億元,其中4個在建,2個即將開工建設,釋放了園區發展新活力。

原標題:《【築牢工業底盤 激活強區引擎】洪澤經濟開發區「騰籠引鳳」釋放項目落地新活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東萊西「騰籠換鳥」為項目落地「加速度」
    一邊是用地指標日趨緊張下一批土地廠房閒置,一邊是新引進的「高精尖」項目急需落地卻面臨無地可用。面對項目用地瓶頸,山東省萊西市多措並舉,採用收購重組、轉讓嫁接、預徵預儲等多種方式,化解項目用地矛盾,開通項目用地「直通車」。
  • 激活新引擎 釋放新活力 培育新動能
    2017年以來,蘭州新區GDP增速連續三年位居19個國家級新區第一,成為甘肅省經濟增長新引擎、改革創新新典範、高質量發展新樣板。今年前三季度,新區 GDP增長15.4%,繼續領跑國家級新區。其中,國有經濟貢獻超過六成。
  • 【蘇州】吳江開發區:激活服務生產的高效「引擎」
    基於強大的產業基礎,吳江開發區不斷審視自身的不足,瞄準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推動現有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開闢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藍海,為開放再出發增活力、添動力。有底氣有實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水到渠成」今年4月20日,南玻集團華東總部基地落戶吳江開發區。
  • 一邊騰籠換鳥 一邊開籠引鳳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再上發條
    五年來,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長江沿江各省市加速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下遊的江蘇段,水面上船舶如織,岸邊綠意盎然。而在5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江蘇省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胥亞偉:20年前,我們招企業就是「裝進籃子就是菜」,汙染事件時有發生,到了應該騰籠換鳥的時候。如今,沿江一公裡範圍內31家化工生產企業全部退出,胥亞偉又幹起了招商的老本行,開始圍繞綠色高端的碳纖維產業鏈吸引新企業入住。常州在騰籠換鳥,100公裡之遙的蘇州在開籠引鳳。
  • 山東省級以上經濟園區153家,超7成500強企業投資項目落地經濟開發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12月16日,記者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山東全省共有省級以上經濟園區153家,其中經濟開發區140家,綜合保稅區13家。「十三五」期間,全省經濟園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以激發體制機制活力為突破口,著力推進開放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提升對外合作水平、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取得顯著成效。據介紹,2019年,山東選取54家開發區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點,2020年全面推開。
  • 贛州經開區: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1990年,江西省贛州市經濟開發區第一棟標準廠房開工建設,到現如今,多層標準化廠房隨處可見,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近年來,贛州國際企業中心、西城科技園、恆科東方產業園、華昌電子及新材料產業園等一批標準廠房建成,助推了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實現了「築巢引鳳、籤約落地、開工投產」的效果。2016年以來,贛州經開區新建工業標準廠房項目40個,項目總投資182.89億元,開工總面積449.8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029戶,帶動就業近2萬人。
  • 【鎮江】句容經濟開發區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熱潮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帶來的嚴峻挑戰,句容經濟開發區堅決貫徹落實全市產業強市大會精神,積極響應「跑起來」追趕,「跳起來」超越號召,全區上下團結拼搏、迎難而上、開拓奮進,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熱潮。
  •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落實『三個年』、奮進開新篇」誓師大會
    佟桂莉在開發區「落實『三個年』、奮進開新篇」誓師大會上強調  錨定目標破立並舉實幹至上 打造高質量發展源動力新引擎  昨日,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實『三個年』、奮進開新篇」誓師大會召開。
  • 優服務強保障快落地 確保項目高質量推進
    昨天上午,區委召開會議督查協調重大產業項目招商落地投產工作。區委書記沈志江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全力以赴推動招商項目快落地、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投產項目快見效,以重大產業項目的高質量推進,為「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順利開局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區領導趙如浪、諸劍明、周志剛、孫彥等一同參加。
  • 廊坊開發區高效配置土地資源促進高質量發展
    河北日報資料片總投資1.5億元,建設廠房、車間等基礎設施,用以生產模塊化變電站設備,年產值可達3億元……近日,廊坊開發區又引進了一個高端裝備製造項目。該項目通過盤活位於金源東道的一處閒置土地,將為廊坊開發區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 打破「鐵飯碗」讓「能者上、庸者下」微山開發區煥發新活力
    濟寧新聞網訊 開發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更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微山經濟開發區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推行「管委會+公司」運行模式,通過全員競聘上崗,打破「鐵飯碗」,激活開發區內生動力。位於微山經濟開發區的潤峰電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光伏電池、組件研發製造與銷售的企業。日前,企業與上海一家投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打造微山光、電、儲產業園。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微山經濟開發區專門成立保障小組,為項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務。
  • 郭連厚不再擔任朔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劉亮指出,這次對朔州經濟開發區主要領導的調整,是市委從全市工作大局和朔州經濟開發區領導班子建設實際出發,經過充分醞釀、通盤考慮、慎重研究作出的決定,充分體現了市委對開發區幹部隊伍建設的高度重視。開發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要充分發揮朔州經濟開發區在全市的示範引領作用。
  • 冠縣經濟開發區傾力打造最佳營商環境 拎包入駐,投資無憂
    華百網訊(左明剛 尚煥煥)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強調,「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基礎設施提升,推動海洋強省建設,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有效進展。」
  • 騰籠換鳥,「寸」土生「尺」金
    日前,姜堰裝備園區(白米鎮)盤活原有113畝閒置低效土地,成功招引總投資12億元的高壓共軌項目落戶。據了解,該項目從事內燃機高壓共軌總成、電控單元和電磁閥動力系統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預計一期建成達產後每年可實現5億元開票銷售。這是姜堰區面對緊張的土地資源實施「騰籠換鳥」的一個縮影。
  •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服務人才項目上「新」
    」計劃擬落地項目。27個擬落地的「5213」計劃項目集中在數字經濟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等,是對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產業體系的強化和補充。為服務好落地的人才項目,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360度人才服務體系,涵蓋眾多產業載體及人才項目服務機構等,可為人才項目提供智能化、便捷化、個性化的三化服務。如今,人才項目服務體系仍在不斷強化中。
  • 婺城「騰籠換鳥」盤活3000畝低效閒置用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城市發展需要用地,招商引資需要用地,產業轉型也需要用地,但每年的用地指標是有限的,迫切需要『四破攻堅』騰退『低散亂』,清閒促產挖掘存量土地資源,為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區「四破攻堅」指揮部副指揮長、區經濟商務局局長胡霞亮說。
  • 榕城區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活力古城產業強區...
    談及發展新思路,榕城區委書記張偉勤表示,將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不移加快老城蝶變、新區崛起的步伐,著力在寫好「活力古城」與「產業強區」兩篇文章中說真幹實,展現新作為,奮力譜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活力古城、產業強區」新篇章。榕城區委書記張偉勤在開工儀式上致辭。榕城區委副書記、區長郭翔在榕城區分會場向主會場匯報項目開工情況。
  •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人才「金字塔」
    人才是區域發展的發動機、強引擎。近年來,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實施招才引智戰略,人才項目加快落地,高層次人才紛至沓來。今年1—6月,新落地「5213」計劃人才項目18個,新引進市「521」及以上人才10人,招才引智綜合排名位居全區第一,初步形成了「塔基穩、塔身強、塔尖精」的人才金字塔。
  • 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日產業合作熱力四射 _ 經濟參考網...
    溯風發展 騰「雲」合作  中日合作進入加速推進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招商引資帶來不利影響。最近幾個月來,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部門藉助電話、微信、郵件等工具,保持與日本客商對接溝通,在雙方不見面、不握手的情況下,促成多個日資項目「雲籤約」。
  • 湖濱街道:「騰籠換鳥」促產業升級 「提優補短」增民生福祉
    湖濱街道地處石獅城市中心區,既是商貿核心區,也是文教重心區、居住聚集區,如何大力提高發展質量、增進民生福祉,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從2020年的「年終答卷」來看,湖濱街道在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上均大力展現了「湖濱作為」,不僅招商引資捷報頻傳,民生幸福事業也如火如荼開展。走進木林森集團大廈,這裡坐落著海絲國際智能電商孵化基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