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名字起源及2012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2021-01-20 中國日報網

國際上統一的颱風命名法是由颱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簡介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

在有國際統一的命名規則以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後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颱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後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導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颱風自行取名。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由來

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 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方法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中國提出的10個是:龍王(後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有趣的是,國際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颱風災害不大協調。這是因為如果颱風到來,可有效緩解當地的旱情,為其帶來充足的降水,一般情況下,颱風名字還是極其動聽的。

如果某個熱帶氣旋給颱風委員會成員造成了特別嚴重的損失,該成員可申請將該熱帶氣旋使用的名字從命名表中刪去,並將該熱帶氣旋使用的名字永遠命名給該熱帶氣旋(永久命名),其它熱帶氣旋(颱風)不再使用這個名字。這樣,就必須要補充一個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颱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以期待颱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但是世界颱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颱風對於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那麼它就會永久佔有這個名字,該名字就會從命名表中刪除,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再重新推薦

比如颱風雲娜,意為「喂,你好」,但據統計,「雲娜」颱風在浙江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81.28億元,它被永久性除名,退出了國際颱風命名序列。

2005年19號颱風輪上「龍王」的名字,它一路肆虐,給地方帶來巨大的威脅,據中國氣象局提供的數據資料顯示,龍王的到來給當地帶來了強降水,其中福州地區一小時降水量突破了歷史極值,超過了152毫米,這是歷年來颱風影響最嚴重的。由於它的到來,在福建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於是,國際颱風委員會決定將中國颱風名稱「龍王」從命名表中刪除,這是中國大陸提供的颱風名稱中最先「退役」的一個名稱。

2012年颱風命名表

表格1

序號名字來源英文名中文名日文名備註-1日本 Washi 天鷹ワシ 
1寮國Pakhar 帕卡パカー 
2中國澳門Sanvu 珊瑚サンヴー 
3馬來西亞Mawar 瑪娃マーワー 
4密克羅尼西亞Guchol 古超グチョル 
5菲律賓Talim 泰利タリム 
6韓國Doksuri 杜蘇芮トクスリ 取代0514彩蝶7泰國Khanun 卡努カーヌン 
8美國Vicente 韋森特ヴェセンティ 
9越南Saola 蘇拉サオラー 
10柬埔寨Damrey 達維 ダムレイ 
11中國 Haikui 海葵 ハイクイ 取代0519龍王12朝鮮Kirogi 鴻雁 キロギー 
13中國香港Kai-tak 啟德 カイタク 
14日本 Tembin 天秤 テンビン 
15寮國Bolaven 布拉萬 ボラヴェン 
16中國澳門Sanba 三巴 サンバ 取代0601珍珠17馬來西亞Jelawat 傑拉華 ジェラワット 
18密克羅尼西亞Ewiniar 艾雲尼 イーウィニャ 
19菲律賓Maliksi 馬力斯 マリクシ 取代0604碧利斯20韓國Gaemi 格美 ケーミー 
21泰國Prapiroon 派比安 プラピルーン 
22美國Maria 瑪莉亞 マリア 
23越南Son-Tinh 山神 ソンティン 取代0608桑美24柬埔寨Bopha 寶霞 ボーファ 
25中國 Wukong 悟空 ウーコン 
26朝鮮Sonamu 清松 ソナムー 
27中國香港Shanshan 珊珊 サンサン 
28日本 Yagi 摩羯 ヤギ 
29寮國Leepi 麗琵 リーピ 取代0616象神30中國澳門Bebinca 貝碧嘉 バビンカ 

表格2

序號英文名中文名中文解釋日文解釋-1Washi 天鷹天鷹星座わし座1Pakhar 帕卡淡水魚名淡水魚の名前2Sanvu 珊瑚珊瑚さんご(珊瑚)3Mawar 瑪娃玫瑰花ばら4Guchol 古超香料名うこん5Talim 泰利刀刃鋭い刃先6Doksuri 杜蘇芮鷹鷲わし(鷲)7Khanun 卡努泰國水果名果物の名前、パラミツ8Vicente 韋森特男子名男性の名前9Saola 蘇拉越南的一種動物名ベトナムレイヨウ10Damrey 達維 大象象11Haikui 海葵 海葵イソギンチャク12Kirogi 鴻雁 候鳥鴻雁がん(雁)13Kai-tak 啟德 香港的舊機場名啟徳(舊空港名)14Tembin 天秤 天秤座てんびん座15Bolaven 布拉萬 寮國的一處高原的名字高原の名前16Sanba 三巴 澳門的景點名マカオの名所17Jelawat 傑拉華 淡水魚名淡水魚の名前18Ewiniar 艾雲尼 風暴之神嵐の神19Maliksi 馬力斯 菲律賓土著語「快速的」速いを表すフィリピン語20Gaemi 格美 螞蟻あり(蟻)21Prapiroon 派比安 雨神雨の神22Maria 瑪莉亞 女子名女性の名前23Son-Tinh 山神 越南神話中的山神ベトナム神話の山の神24Bopha 寶霞 一種花花25Wukong 悟空 中國名著《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孫)悟空26Sonamu 清松 清松松27Shanshan 珊珊 女子名少女の名前28Yagi 摩羯 摩羯座やぎ座29Leepi 麗琵 寮國瀑布名ラオス南部の滝の名前30Bebinca 貝碧嘉 牛奶布丁プリン

 

說明:

1.序號列的「-1」,是指2011年最後一個颱風;其他數字為常規依序,如無特殊情況,序號為幾,第幾號颱風即是對應行的名字

2.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颱風)的命名權,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目前的規定,是在區域氣象專責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JMA)東京颱風中心(Tokyo Typhoon Center)手中。中國氣象局的相關部門,可能正在爭取分得南中國海區域的熱帶氣旋命名權

3.2000年以來,每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熱帶氣旋命名個數一般都不超過25個,僅有的例外是2004年有29個命名颱風。如無意外,本命名表的最後數個颱風名,應該會順延到2013年使用

4.根據WMO的規定,西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命名表一共有140個名字,由14個國家或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按序命名完後,從新從第一個名字開始輪迴命名。上表中第10個名字「達維」為最初命名表的第一個名字,同名颱風有0001號颱風和0518號颱風;也就是說,輪迴命名即將走完兩輪。

5.上表中有備註的,是被除名颱風的替換名字。如一個颱風導致的災害太大,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受災國有權提議將該颱風名永久性從命名表中刪除。如提議獲通過,該名字在命名表中會被提供原來名字的國家或地區,用另一新名字所取代。

相關閱讀

颱風相關詞彙大盤點

颱風「登陸」 make landfall

颱風「梅花」相關詞彙大盤點

2001年颱風命名

極端天氣詞彙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陳丹妮 編輯)

相關焦點

  • 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本篇文章就說一下我國第一位退役的颱風名—「龍王」。超級颱風--「龍王」為2005年第19號颱風,為何19號颱風會被命名為「龍王」。根據命名規則,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而命名的方法便是,按照事先排列好的命名表循環使用颱風的命名,而「龍王」這個名字是第二次輪到,也是最後一次使用。
  • 經常看到很多奇葩的颱風名字,那你知道颱風名字的由來嗎?
    颱風命名表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明末清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把颱風名字命名為他所討厭的政治人物,以此來公開戲稱該政治人物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颱風命名方法。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環循重複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
  • 颱風「玉兔」退休,下一個颱風名字可能出自你手
    作為「玉兔」的提名國,我國需要提交3個新的候選颱風名字,最終的新名字將在明年颱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上公布。9月21日中央氣象臺將與廣東天氣共同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給颱風命名。中央氣象臺供圖颱風為何要退休?
  • 又有颱風被除名!給颱風取新名字,你也可以~
    颱風命名表裡,我國最新提出的10個颱風名字是:海葵(替代「龍王」)、悟空、玉兔、白鹿(替代「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木蘭(替代「海馬」)和海棠。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颱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國或地區重新推薦。颱風被除名早已不是第一次。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每一個被除名的颱風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 颱風都是誰命名、怎麼命名的?
    更早之前的西北太平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 颱風炒麵、颱風臭豆也要來了?
    進入我國東海時的颱風利奇馬西太平洋的颱風命名系統是由14個受西太平洋颱風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提供10個名字,組成140個名字的命名表,由日本氣象廳按順序給達到8級風力的熱帶風暴命名,自2000年開始執行這一命名規則。
  • 「徵集」颱風「玉兔」被除名,新名字即將開始徵集→
    中央氣象臺說,2018年第26號颱風「玉兔」因造成美屬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等地造成惡劣影響而被除名。作為「玉兔」的原提名國,我國需要提交新的候選颱風名字。9月21日起,「我給颱風起名字」的活動正式開啟,快來開腦洞想名字吧。
  • 漲知識|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曾經哪些颱風被「除名」?
    9月21日,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積極推廣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颱風的認知和預防能力,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來給颱風取名字。最終選定的颱風名將於2021年2月召開的會議上公布。中央氣象臺將給最終選定名字的公眾頒發颱風命名專屬證書。
  • 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
    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時間:2020-07-13 13:09   來源:中國天氣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3號颱風森拉克 消息 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 @中國天氣:預計未來10天,無颱風生成,7月下旬颱風生成的可能性加大,但活躍程度較常年同期弱
  • 颱風名字怎麼來?為什麼會被除名?氣象專家揭秘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錢傳海目前西北太平洋颱風命名表有140個名字,分別是14個會員來提供的,每個會員提供10個名字。當某一個颱風造成某個成員巨大的損失,或者說當某個會員認為這個名字當時可能考慮不周到,它可以向颱風委員會來提請,將該颱風永久除名。
  • 颱風「玉兔」被除名!新颱風叫什麼請您取名
    個名字循環使用,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颱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國或地區重新推薦。錢傳海介紹,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
  • 黑格比、利奇馬…颱風的名字怎麼來的?!原來都跟一張神秘表格有關
    我國採用的颱風委員會命名方法是由颱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發地循環使用。 首先 每個名稱不能超過九個字母,避免發布預警信息時單詞過於複雜。
  • 颱風「玉兔」被除名 中央氣象臺面向公眾徵集新名稱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由於破壞力巨大,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今年決定將「玉兔」從颱風命名表中刪除,並提請我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為做好颱風命名工作,中央氣象臺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面向社會公眾徵集新的颱風名稱。
  • 颱風「溫比亞」被除名!今年第七號颱風將登陸!
    新颱風名字出爐! 2020年8月17日,由泰國和馬來西亞提交的2個新颱風名字「山陀兒」和「普拉桑」正式對外發布。退休後這個空缺的位置會由原提供名字的國家或地區再提交新的名字,使其繼續在颱風命名表上服役。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還有颱風曾被「除名」?
    2020年的夏末秋初,颱風接二連三北上,時而帶來綿綿細雨,時而帶來狂風暴雨。「鸚鵡」「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這些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颱風大部分出生在南、北緯5~20°的熱帶洋面上。只有洋面溫度≥26.5℃時,颱風才有可能出生。
  • 歷史上,有4次颱風,名字都叫:黑格比,你知道嗎?
    當年,9月10日,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風暴,被命名為「黑格比」,這個奇怪的名字,來源於菲律賓的貢獻,意思是「鞭撻」,或者「鞭子」。兩天後,也就是9月12日凌晨,它在廣東省陽江市平岡鎮登陸,登陸時實測最大風力11級,3天後,它又在廣東省江門臺山市下川島沿岸消散。
  • 三颱風警告!太平洋颱風窩炸鍋,日本氣象廳:6號7號颱風很快生成
    8月10日上午,從風雲4號西太平洋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當5號颱風薔薇正在飛速北上,甚至已經來到了朝鮮半島以南海域時,西太平洋上也並不平靜。在我國南海上和日本以南,還有兩個雲團正在旋轉起來,這正是正在發展的雙颱風胚胎。
  • 今年第16號颱風為何遲遲沒「冠名」?
    不過,可能一些眼尖的網友已經發現了,無論是颱風預報也好,颱風路徑預報圖也好,出現的都是「今年第16號颱風」字樣,而不是「今年第16號颱風浪卡」。每個颱風都有名字,為何今年第16號颱風卻遲遲無法冠上「浪卡」一名?這呀,還得聽小編娓娓道來……究竟誰來決定這個颱風有沒有冠名資格呢?
  • 2020年颱風最新消息:颱風什麼時候來?下一號颱風叫什麼?
    最近小編收到一些留言,有華南地區小夥伴表示:華南熱得不行,一天「洗澡好幾次」,希望能來個優秀且影響不大的颱風,下下雨降點溫就好!另外還有一些小夥伴發出疑問:為什麼今年同期颱風這麼少?颱風什麼時候來?下一號颱風叫什麼?
  • 2018年22號颱風山竹會被除名嗎?致多地大風暴雨
    據統計,截至17日18時,颱風「山竹」造成廣東、廣西、海南155萬人受災,4人因災遇難、1人失蹤,700餘間房屋倒塌或嚴重受損。  17日下午,應急管理部召開抗擊颱風「山竹」視頻調度會,這次會議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颱風「山竹」與2008年「黑格比」、2015年「彩虹」、2017年「天鴿」相比,路徑相似、強度相近,但傷亡人數、失蹤人口、倒損房屋等都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