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畫家畫老虎,風趣幽默,齊白石模仿畫一隻,卻被批是「病貓」

2020-12-14 有畫說藝術

有人認為,世上一切事物要發展不外乎兩條,其一是模仿,其二是創造。就比如說畫家,恐怕沒有哪一個畫家天生就有著創造藝術的天賦,無一不是先臨摹,待學習模仿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進入到藝術創作的階段。

一般來說,模仿別人的作品屬於臨摹練習,是一種藝術學習行為,模仿之作在價值方面自然比不了真正的藝術創作作品,因為模仿人人皆可實現,而創作則有思維個性的發揮。

齊白石

當然,如果是這個畫家達到了一定的名望,那麼即便是臨摹模仿,哪怕是依樣畫葫蘆,也照樣能算得上是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比如齊白石早期也曾大量臨摹各種名家名作,能留下來的哪怕只是寥寥幾筆的草稿塗鴉如今同樣也非凡品。

有價值的繪畫作品一般還有兩個特點,要麼是最能體現畫家筆墨水平的擅長之作,要麼是存量稀少的罕見題材,這兩個特點有其一者都比普通作品要有價值。

比如齊白石的草蟲蝦蟹精品就很受藏家追捧,因為這些題材是他最擅長、而且是最能體現其筆墨精髓的。

華巖

那麼齊白石還有一類題材的畫也很珍貴,比如說老虎,就不是他所擅長畫的題材了,流傳下來的老虎圖存量稀少較為罕見,從技術層面來說肯定是比他的魚蟲花鳥之類的作品要稍遜一籌,但是因為勝在罕有,同樣也是價值不菲。

說到畫老虎,清代有一個畫家叫華巖(又稱華嵒),他畫老虎就獨樹一幟,他畫的老虎風趣幽默詼諧得很,被後人戲稱為把老虎畫得最搞笑的名家。

在人們印象當中,既然要畫老虎,當然就要把老虎的威風霸氣給畫出來,掛出來也能讓觀眾感受到一種王者的震懾氣勢。

華巖畫虎

華巖的藝術人生,當然也有一個從臨摹前人到發揮自我創作精神的過程,在他留下來的多幅虎圖就可以看出,他畫的老虎之所以能被後世奉為傳世佳作,最重要的就是因為華巖畫虎從不以表現老虎威風霸氣為目的,他畫老虎往往是反其道而行,而是專畫老虎「衰」「喪」的一面。

正是這種「衰」「喪」的風格,讓畫中老虎呈現出一種極為幽默的趣味,因為與現實中的虎虎生威形成極大反差,讓作品具有了一種詼諧式的喜感,這種前所未有的畫虎風格,讓華巖成為了清代最為有名的畫虎大師。

齊白石畫虎

再回頭來說說齊白石畫虎。前面已經說過畫虎非齊白石所長,但不擅長畫不代表沒有人求這一題材的畫,所以,即便齊白石不擅長畫虎,他也難免要應人之請勉為其難。

自己不擅長畫沒關係,齊白石的解決方案就是模仿,而模仿對象就是前面提到的華巖,他照著華巖畫虎風格模仿著畫了一隻老虎。

在一幅為生肖應景的虎圖裡面,齊白石模仿了華巖的「衰」「喪」之風,他給老虎畫上了兩道擠在一起的白色眉毛,半圓狀的眼睛和三角狀的鼻子,讓老虎看上去一臉的「衰」像愁眉苦臉,成功地模仿出了華巖畫中老虎失掉了王者氣勢和凜凜威風的「喪」味來。

齊白石

這幅滿是「山寨」味道的虎圖,既然是出自齊白石之手,自然也是價值非比尋常的名作了。

但在當時,這幅模仿華巖的虎圖卻被畫壇同仁批評諷刺為「病貓」,因為他儘管模仿了華巖,但卻全然沒有了華巖虎圖中的風趣幽默感,只不過生搬硬套畫出了一隻長得有點愁苦的老虎而已。

齊白石模仿華巖畫的這幅也被如今的網友調侃是「兒童水平」,因為他既沒能把老虎的特點完全抓住,又沒能繼承華巖的風趣與詼諧,一旦這種幽默缺失了,齊白石模仿的老虎也就直接從名家筆墨降格為了「兒童水平」,至少從技術上而言只能算是拙劣的模仿罷了。

齊白石「無臉虎」

不過,大概齊白石自己也覺得這樣模仿前人畫虎有失體面,於是後來他又一再嘗試創作屬於自己的「齊派」畫虎風格,最終他乾脆捨棄了對虎頭和虎臉的具體描繪,直接只畫個虎背完事,這就是後來有名的齊白石「無臉虎」——只能看到虎的背影,而不見虎的真面目。

相關焦點

  • 畫老虎,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畫了兩幅像「病貓」
    中國畫是少不了虎這一題材的,古代畫家對於畫龍畫虎這類題材非常痴迷,所以留下有「畫龍點睛」這樣的成語,也留下有吳道子石橋畫虎鎮盜匪的傳說。張齊這兩大名家都罕有虎圖流傳於世,難道這張大千真的不敢畫老虎嗎?難道齊白石又真的不會畫老虎嗎?翻開近現代繪畫的拍賣年鑑,可以找到一幅張大千虎圖的記錄,一幅作於四七年的《下山虎》拍出了一百零九萬。
  • 臺北博物館有幅怪畫,老虎畫成病貓網友不解,放大5倍終於懂了!
    文 / 小七各位繪畫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繪畫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說到名貴的畫作,大家肯定會想到宋朝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徐悲鴻的《馬》,再有就是齊白石的《蝦》,這些畫家都非常的有名
  • 齊白石把老虎畫成病貓,為何能賣出千萬?專家稱關鍵在尾巴
    但是,齊白石有一幅畫作讓一部分人感到不解,有些人支持齊白石的這幅畫作,另外一部分人則持反對態度,這幅畫作就是齊白石著名的病貓圖。然而,在這幅作品中,齊白石把老虎畫成病貓,卻還是收穫了無數人的稱讚,甚至還賣出了一個非常高的價錢。那麼齊白石的病貓圖為何能賣出千萬?專家稱關鍵在尾巴。
  • 齊白石老虎畫成「病貓」,還拍賣出2800萬?專家:放大5倍看尾巴
    關於老虎的傳世之作鳳毛麟角,畢竟老虎在講求形神兼具的情況下,還想達到傳神效果實屬不易。然而,眾多老虎作品中,有這麼一幅《虎圖》曾備受爭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齊白石,齊白石的很多傳世之作都經典不衰、難以超越。但是,這幅類似「病貓」的老虎作品一反常態地引發了兩極觀點。
  • 齊白石把老虎畫成病貓,為啥還能賣2800萬?專家說看尾巴就知道了
    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這副《虎圖》中所畫的老虎還真的不夠「形神兼備」,總感覺它像貓多過於像虎。 一、「病貓」 2010年,齊白石老先生九十歲時所畫的一副《虎圖》現身於香港拍賣行。經過輪番出價之後,最終以兩千八百萬的港元成交。
  • 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文 / 小七談到中國的繪畫藝術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畫家,在我國有名的畫家有齊白石,他的一幅國畫非常的值錢,特別是齊白石畫的《蝦》更是贏得了繪畫收藏愛好者的喜歡,還有徐悲鴻畫的《馬》同樣非常的經典,正是在這些繪畫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繪畫藝術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
  • 齊白石把老虎畫成「病貓」,憑什麼賣3200萬?專家:你往尾巴裡看
    有意思的是,近代國畫的兩位大師,張大千和齊白石對於百獸之王老虎,卻很少揮瀉其筆墨,張大千不畫虎的理由很好理解,他的二哥張善子是畫虎的行家,因此弟弟擔心自己會搶了哥哥的生意,不過齊白石卻也很畫虎,就不得讓人考究一二了。分析原因,齊白石的作品,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往往以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為主題。
  • 齊白石把老虎畫成「橘貓」,看著很弱,專家:放大10倍看那爪子!
    也是因為這些寓意,齊白石的作品,即顯得高端,又讓老百姓一眼能夠看懂,按照今兒的話來說,那就是接地氣。齊白石畫只大寫意老虎,卻是畫成了「橘貓」為何齊白石畫了只老虎,但是看起來卻像是一隻「橘貓」呢?那就得從齊白石的一幅收藏於故宮博物館的作品說起了,如下是這幅被看成是「橘貓」的作品。
  • 老虎被畫成病貓,反被專家評為名畫?放大後看老虎眼睛,就明白了
    ——《猛虎行》老虎作為百獸之王,在古代是力量和權力的象徵,自古老虎就成了各大詩詞中,名畫典藏中「常客」。一副把老虎畫成「病貓」的畫,在後世為何反被專家評為名畫?其實把老虎眼睛放大10倍,細細觀看看老虎眼睛就能明白了得其中奧妙。
  • 齊白石畫「病貓」,為何值3200萬?專家:看斑紋!一般人想不到
    張大千是顧及到哥哥的生意而自行拒絕畫虎,而齊白石則可謂壓根就不擅畫虎,每次一畫虎就畫出一隻「病貓」來,所以他一輩子畫過的老虎也就兩三幅。但奇怪的是,張大千畫的虎雖然要比齊白石畫的虎好得多,他的虎圖在如今卻完全不如齊白石的值錢。在現代書畫拍賣紀錄當中可以看到,張大千獨立創作的虎圖,一幅頂多也就價值百來萬,而齊白石只不過是畫只「病貓」就能賣三千二百萬之高。
  • 齊白石將猛虎畫成病貓,賣出千萬高價惹爭議,專家:睜大眼仔細看
    引言 「畫虎不成反類犬」出自南宋著名史學家,範曄所編撰的《後漢書·馬援傳》,比喻模仿時未得其神,反而弄得不倫不類成為世人的笑柄。由此可見「畫虎不成反類犬」分明是一個貶義詞,可是為何齊白石畫虎不成反類「病貓」的作品卻賣出了2800多萬的天價呢?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卻成為了傳世名畫?專家:看老虎眼睛
    故宮流傳下來的名畫中確有虎圖,但最著名的一幅虎圖《蜂虎》,卻畫得讓人看了不禁大笑:這幅畫把老虎畫得像「病貓」一般的樣子!看到這幅虎像,不少網友笑道:這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蜂虎》曾入選「書畫家的幽默感」特展,大家一看就笑了起來,把虎畫成這樣自然會有幽默的效果。不過,顯而易見,虎圖成為傳世名畫並不只是因為「幽默」。《蜂虎》的作者是華巖,這位清代畫家估計自己也沒想到,他隨便畫的一幅畫就能到了傳世的地步。02清代畫家華巖,字德嵩,更字秋嶽,號白沙道人。
  • 此人把老虎畫成「病貓」,還成了千古名畫?放大20倍發現其中奧秘
    此人畫「病貓」,卻成為千古名畫老虎是鼎鼎有名的具有王霸之氣的動物,千百年來有關於老虎的畫作都是虎虎生威,但一張流傳300多年畫中的老虎確實畏畏縮縮,一身病態,完全沒有了老虎威猛的想像,這幅畫就是我國內非常有名的華巖大師所畫的《峰虎》。
  • 齊白石師徒畫老虎:一個像毛毛蟲,一個「不要臉」,誰畫得更好?
    在畫壇中,老虎一直是一個熱門的題材,威武勇敢的形象,在畫家的筆下被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把老虎養在家中觀摩的張大千哥哥張善子,就連超寫實油畫家冷軍都曾經畫過老虎,畫虎既然深受畫家的喜愛,家喻戶曉的齊白石大師自然也畫過,不過在齊白石大師的筆下,老虎卻只有背影,沒有臉,也被很多人稱為「不要臉」的老虎
  • 那些畫老鼠的畫家,最後一人自稱「橫行不霸道」
    今天說說畫鼠的畫家和他們筆下的老鼠。齊白石畫鼠。齊白石生於農曆鼠年的1864年,對老鼠情有獨鍾,一生畫鼠無數,被人戲稱為「鼠畫家」。其筆下的老鼠鬼頭鬼腦,小小的眼睛、長長的尾巴,毛絨絨的身子,短短的足、細細的須,或機靈可愛,或貪婪可笑,或猥瑣可惡。齊白石畫鼠常常題詩,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 老虎被他畫成瘦骨嶙峋的「病貓」,成為傳世名畫,寓意在虎眼上
    在中國畫裡,畫家通過含道應物的方式,給老虎賦予了許多寓意,讓老虎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和精神象徵,一方面通過老虎來傳達個人的思想情趣,另一方面以虎育人,向觀者傳達某種價值理念,有效促進了傳統文化的豐富性和實用性。
  • 老虎被他畫成瘦骨嶙峋的「病貓」,成為傳世名畫,寓意在眼睛上
    在這樣的藝術觀照下,繪畫中的老虎,既是現實世界裡那種具有王者風範的老虎,也是畫家眼裡能寄託個性情懷,代表共性情感的老虎。清代著名畫家華巖(1682年——1756年)同樣是一名畫虎行家,他生活在康熙、乾隆年間,是「揚州畫派」重要成員,跟「揚州八怪」金農、鄭板橋、黃慎、高翔等人,以標新立異的探索精神,共同繁榮了揚州畫派,極大豐富了水墨寫意畫的技法,對後世畫家影響很大。
  • 國畫大師齊白石,畫的虎像貓,卻為何還能拍得2800萬的高價?
    就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就不是老先生廣為人知的畫作,我們要說的是老先生畫的虎,虎也是國畫中常見的題材,在國畫中虎常常有闢邪、發財之意。虎在國畫中國的形象往往是威嚴的樣子,但是有人看了齊老先生畫的虎之後卻說更像是一隻貓,而且這幅畫在拍賣會上競拍到的高達2800萬元,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這幅畫。
  • 齊白石的這張葫蘆圖,一隻蚱蜢成就一幅畫,價值超過500萬
    齊白石的繪畫風格獨成一派,有專業的畫友是這樣子形容的,如果齊白石的畫不是因為徐悲鴻這一位伯樂,恐怕老爺子也不會成為畫壇的巨匠。尤其是在當時整個京圈之中,齊白石的畫裡具有南方人特有的一種情結,趣味性也是極強的。就拿下面這一張《葫蘆草蟲》圖來說,這一張作品如今被臺北故宮博物館所收藏,是典型的齊派畫法,整個作品的繪畫設計也是十分的巧妙。我們先看作品,齊白石的作品大同小異,但大的地方就是畫得非常隨性,大寫意的田園繪畫非常符合這一個特色。
  • 老虎被畫成「病貓」,為何被譽為傳世名畫?放大5倍看老虎的表情
    臺北故宮有這樣一幅畫,叫「蜂虎」。畫的作者是清代華嚴。華嚴是清代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他最出名的是畫動物。他獨創的小寫意花鳥畫,由鐘點工代寫,善用粗渴之筆。他的花鳥草蟲獸畫自然逼真,活潑傳神,秀麗出眾,生機勃勃。據介紹,臺北故宮目前已收藏出版《華巖花鳥書》8本,《華巖繪本》12本,《蜂虎》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