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2020-12-16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談到中國的繪畫藝術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畫家,在我國有名的畫家有齊白石,他的一幅國畫非常的值錢,特別是齊白石畫的《蝦》更是贏得了繪畫收藏愛好者的喜歡,還有徐悲鴻畫的《馬》同樣非常的經典,正是在這些繪畫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繪畫藝術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幅畫是一隻老虎,這幅畫是出自清代畫家華巖之手。

如果你對中國繪畫比較感興趣的話那肯定也聽說過華巖的名字吧?華巖是清代著名的繪畫大家,還是揚州畫派的代表,最為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他的畫也贏得了很多繪畫愛好者喜歡,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華巖的一幅老虎圖,這幅繪畫作品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蜂虎圖》,看到這裡以後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想欣賞一下這位古人的繪畫作品吧?我們都知道這幅繪畫作品非常的珍貴,因為是古代的繪畫作品,那可是比齊白石的畫都要珍貴。

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繪畫作品以後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爭議,這畫中的動物是老虎嗎?怎麼給人的感覺是一隻病貓呢?畫中的老虎一點都沒有百獸之王的威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你是一名繪畫藝術家讓你畫老虎的畫肯定會把老虎的那種威猛畫出來,但是我們看到華巖卻把老虎畫成了一隻「病貓」,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而這幅繪畫作品的精髓還得放大欣賞,當我們放大10倍以後你就能發現這幅繪畫作品中的老虎為何成為病貓了!

當大家放大看這幅《蜂虎圖》的時候是不是注意到右上角有一隻蜜蜂呢?這隻蜜蜂非常的兇,正對這隻老虎發起了攻擊,而這隻老虎雖然是百獸之王,但是面對小小的蜜蜂卻是毫無辦法,只能抱著頭逃跑,看到這一細節以後大家也發現了這幅畫的巧妙構思吧?真的是太妙了,華巖通過老虎的形態表達出了這幅畫的精髓,通過這幅畫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你多麼的優秀,都要非常的低調謙虛,因為一山還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天下無敵的,這隻畫中的老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老虎是森林中的百獸之王,但是面對小小的蜜蜂老虎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幅古畫距今也有300多年,能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也證明這幅古畫的藝術價值非常的高,得到了歷代人們的喜歡,因此這幅畫被很好地傳承了下來,如今這幅古畫保存在了我國臺北的故宮博物館,也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很多繪畫藝術愛好者都想欣賞一下這幅古畫,作為一名繪畫愛好者能欣賞到這樣的古畫那也是非常的有眼福。

欣賞完華巖的這幅《蜂虎圖》以後大家對繪畫藝術是不是也有了新的認識呢?你喜歡這樣的繪畫作品嗎?通過這幅畫我們也明白了繪畫藝術的精髓在於創新,華巖的這幅《蜂虎圖》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繪畫的藝術美,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名繪畫名家,那一定要練自己的創新思維,只有創新出自己的作品,那你的作品才是獨一無二的,才會贏得更多繪畫收藏愛好者的喜歡。只要大家認真堅持的學習繪畫,那你一定能成為一名繪畫名家。你的繪畫作品也會贏得大家的喜歡!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臺北博物館有幅怪畫,老虎畫成病貓網友不解,放大5倍終於懂了!
    >文 / 小七各位繪畫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繪畫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說到名貴的畫作,大家肯定會想到宋朝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徐悲鴻的《馬》,再有就是齊白石的《蝦》,這些畫家都非常的有名,所以他們的繪畫作品也是非常的值錢,那可都是無價之寶,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幅古畫被珍藏在我國臺北故宮博物館
  • 老虎被畫成「病貓」,為何被譽為傳世名畫?放大5倍看老虎的表情
    但也有人表示,拍賣上的字畫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頂級字畫,因為傳世名畫都收藏在博物館裡,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眾所周知,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頂級的博物館,藏有無數頂級書畫。據故宮給出的統計數據,故宮藏品總數為1862690件/套。大家都知道臺灣也有故宮,就是臺北故宮。臺北故宮有這樣一幅畫,叫「蜂虎」。畫的作者是清代華嚴。
  • 臺北故宮裡的怪畫,老虎被畫成了病貓,放大10倍看出其中奧秘
    北京故宮博物館,是我國面積最大,藏品最多,收藏價值最高的博物館了。但是在我國臺灣也同樣有一個博物館,就是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同樣收藏著很多價值連城的藏品。其中就有一幅名畫《蜂虎》,為清代華巖所創,大家第一眼看上去肯定會說,把老虎畫成這樣,居然也能稱之為名畫?
  • 此人將老虎畫成病貓,卻成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看就明白了
    老虎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動物。它的威風,早已在形態特徵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老虎的外形本身就碩大無比,成年老虎的重量可以達到300千克,有時候體長甚至可以達到4米。老虎的頭部可以用「豹頭環眼」來帶過,頭上有「王」字花紋,體格碩大、敏捷如貓、牙鋼爪利、十分威猛。被譽為「山林之王」,是威猛的代名詞。在古代,老虎被寫進了各種詩詞小說裡,《水滸傳》中舊友武二郎醉打老虎的片段。
  • 齊白石把老虎畫成「橘貓」,看著很弱,專家:放大10倍看那爪子!
    放大10倍的蜻蜓-齊白石工筆看齊白石的這些草蟲兒,放大5倍或者10倍之後,不得不感慨齊白石的工筆畫之強。他畫的蟬和蜻蜓,翅膀是透明的,放大之後,可以清晰地看到翅膀的紋路;他畫的蝴蝶和飛蛾,放大後,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們翅膀上的毛茸茸的毛和微小如同塵埃的粉;看他的螳螂和螞蚱,螳螂和螞蚱就像是要從畫裡面跳出來一般。在這放大10倍和20倍甚至50倍之後,充分地體現了齊白石工筆功底的強大,簡直是達到了宗師的地步了。
  • 此人把老虎畫成「病貓」,還成了千古名畫?放大20倍發現其中奧秘
    老虎作為「萬獸之王」,古往今來一直都是威武、勇敢的象徵,在我國各大領域中都有關於老虎的傳說,比如說俗語裡的「老虎屁股摸不得」,小說「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武松醉酒打虎等傳說。除了文學典故和民間俗語之外,老虎在繪畫界中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此人把老虎畫成病貓,還成了千年名畫?
  • 齊白石老虎畫成「病貓」,還拍賣出2800萬?專家:放大5倍看尾巴
    關於老虎的傳世之作鳳毛麟角,畢竟老虎在講求形神兼具的情況下,還想達到傳神效果實屬不易。然而,眾多老虎作品中,有這麼一幅《虎圖》曾備受爭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齊白石,齊白石的很多傳世之作都經典不衰、難以超越。但是,這幅類似「病貓」的老虎作品一反常態地引發了兩極觀點。
  • 老虎被畫成病貓,反被專家評為名畫?放大後看老虎眼睛,就明白了
    ——《猛虎行》老虎作為百獸之王,在古代是力量和權力的象徵,自古老虎就成了各大詩詞中,名畫典藏中「常客」。一副把老虎畫成「病貓」的畫,在後世為何反被專家評為名畫?其實把老虎眼睛放大10倍,細細觀看看老虎眼睛就能明白了得其中奧妙。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卻成為了傳世名畫?專家:看老虎眼睛
    故宮流傳下來的名畫中確有虎圖,但最著名的一幅虎圖《蜂虎》,卻畫得讓人看了不禁大笑:這幅畫把老虎畫得像「病貓」一般的樣子!看到這幅虎像,不少網友笑道:這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蜂虎》曾入選「書畫家的幽默感」特展,大家一看就笑了起來,把虎畫成這樣自然會有幽默的效果。不過,顯而易見,虎圖成為傳世名畫並不只是因為「幽默」。《蜂虎》的作者是華巖,這位清代畫家估計自己也沒想到,他隨便畫的一幅畫就能到了傳世的地步。02清代畫家華巖,字德嵩,更字秋嶽,號白沙道人。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能成為故宮珍寶?專家:放大10倍才是經典
    老虎作為森林裡的百獸之王 ,在人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十分有威嚴的 ,它的身上有著其他動物沒有的威武霸氣 。一直以來,有不少文學作家都將其作為自己的素材。我們也知道 ,想要讓畫作的栩栩如生 ,那勢必要體現出老虎的神韻,但曾經,有這麼一幅畫作 ,將老虎畫成了"病貓",卻被譽為傳奇名畫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能成為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看它眼睛
    老虎作為森林裡的百獸之王 ,在人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十分有威嚴的 ,它的身上有著其他動物沒有的威武霸氣 。一直以來,有不少文學作家都將其作為自己的素材。我們也知道 ,想要讓畫作的栩栩如生 ,那勢必要體現出老虎的神韻,但曾經,有這麼一幅畫作 ,將老虎畫成了"病貓",卻被譽為傳奇名畫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3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祭侄文稿「 將情緒刻在字裡行間一代忠烈名臣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被譽為繼王羲之《蘭亭集序》之後的「天下第二行書」。08湖北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 純鈞之劍尊貴無雙千年一現驚豔世人」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現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與曾侯乙編鐘並列為鎮館之寶。
  • 如今成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
    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讓後人稱讚,還有的網友喜歡楷書鼻祖鍾繇,鍾繇創作的楷書也成為了一種經典的字體,看到這些古代的書法名家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自豪呢?
  • 故宮有幅傳世名畫,畫的是老虎卻像只病貓,專家:放大10倍再看看
    現如今這座巨大的皇宮已經改造成為了博物院,這裡收藏著百萬計的珍寶。從金銀首飾到瓷器名畫,應有盡有。而今天要說的便是其中一件很奇特的畫,名叫《峰虎圖》。 而在中國老虎的地位更是與「龍」相媲美的,甚至被供奉於廟堂之上,是勇猛與力量的化身。可是在《峰虎圖》這幅畫中,老虎卻成了「病貓」,不僅一點都不威風,而且看上去萎萎縮縮,顯得很頹喪。這樣的老虎論誰看了都不習慣,那麼這幅《峰虎圖》是如何成為傳世名畫的呢?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全畫可分為三段:首段寫市郊景色,茅簷低伏,阡陌縱橫,其間人物往來。中段以「上土橋」為中心,另畫汴河及兩岸風光。後段描寫的是市區街道,城內商店鱗次櫛比,大店門首還扎結著彩樓歡門,小店鋪只是一個敞棚。
  • 4410萬人「雲逛」全球博物館!安德森貓、敦煌九色鹿……「鎮館之寶...
    過去3個月,有4410萬人在天貓逛博物館。在天貓逛博物館是什麼體驗?試過的小夥伴說,全世界頂尖的博物館鎮館之寶,都能在這裡看到。受疫情影響,不少國內外博物館臨時關閉場館,但它們轉身就上網開店。3月底,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入駐天貓,就帶來了鎮館之寶「孔雀報時鐘「IP款項鍊。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長谷川等伯 松林圖  姜松評寶:日本水墨畫的巔峰巨作。  官網:  http://www.tnm.jp/?lang=en  9.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展出韓國的歷史文化遺物。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臺北故宮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了,幾乎成了臺北故宮內名氣最大的藏品,也常常成為遊客眼中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而在曾經一則新聞中,北京故宮博物館單館長透露,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只佔了故宮文物總數的22%,而所謂鎮館之寶的翠玉白菜
  • 中國30 個知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漲知識!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