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電影,普通人壓根不敢隨便看,稍不注意就容易淚流滿面。即使如此,我還是願意二刷張藝謀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雖然哭得撕心裂肺,但我心甘情願。整部影片不僅演員陣容加入了鞏俐與葛優,劇情方面更是史詩級創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活著》中到底在說著怎樣的人生意義?
男主角是葛優飾演的富家少爺福貴,雖然家財萬貫,但他嗜賭如命,以賭博為生。聽到這種人設,是不是覺得很接地氣。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會被賭博蒙蔽雙眼,從而家破人亡。福貴的發展與現實不謀而合,賭博並沒有讓他坐享其成,而是無限揮霍,最終財富全無。
雖然家道中落,但幸好導演留了一手,給了他一個持家有道的老婆。鞏俐飾演的家珍可以說恰到好處,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了她而生。看著公公被氣死、婆婆臥病在床,家珍沒有選擇拋棄。帶著自己的兩個小孩與一些錢財,回到了福貴身邊,助他一臂之力。
家珍這個人設,其實非常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雖然看著丈夫已經失去了財富,但是顧家的家珍並沒有放棄丈夫,而是留在了家中。從家珍的名字也可以看出來,珍惜家庭。或許,這個角色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她一輩子都會圍繞著家庭而生,隨著家庭而亡。
命運不公這個詞,似乎就是一種諷刺。面對經濟與妻女,福貴正準備痛改前非,結果就被軍隊抓去當苦力。看到這一幕的觀眾不由得覺得很現實,在我們歷盡磨難之後,心靈雞湯書籍教給我們的是光明。然而在生活中,越過一道黑暗,還有無限的黑暗繼續在等待。光明的曙光,從來都不是這麼輕易就可以獲得的東西。
在炮彈面前,福貴第一次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想不到接下來的劇情持續虐心。母親含淚去世,讓福貴無法繼續孝順母親,遺憾終生。這一幕也在提醒著觀眾,千萬不要等到母親去世的當天,才出來後悔沒能多拿時間出來陪陪老人。生命是短暫的,需要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坐著對人生有意義的事情。
然而下一個晴天霹靂,又來了。年幼的女兒鳳霞(劉天池飾)因高燒,變成了啞巴。此時目光轉到了家珍身邊,活著對於她來說,真的太苦了。看著本該富裕的家庭一夜之間變成空白,女兒也變成啞巴。眾多的苦難都在挑戰家珍的底線,不過母親的偉大支撐著她繼續活下去。
雖然女兒不幸,但好歹留個條命,想不到兒子卻並沒有那麼好運氣。兒子在不幸中,被福貴朋友的車子碾過,意外死去。隨著兒子的意外喪生,福貴與朋友變成了仇人,反目成仇。影片最後,本想著會有驚喜,想不到鳳霞因為難產死去。
影片充滿了悲劇,觀眾以為的驚喜,全都是驚嚇。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很殘酷與虛假,但這不就是人生的真實寫照嗎?人生如戲,哪裡有那麼多驚喜與運氣。我們努力了一件事,或許到最後,努力並不能與結果成為正比。三分實力,七分運氣的話,到底來說還是有依據。
當然,張藝謀也並不是在宣揚一種消極心態。雖然影片充斥著負面情緒,但是其中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一種對人生的思考。人生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有劇本可循。人生會出現很多意外,我們應該保持理性的心態,理智的處理與應對它。
最後,張藝謀的這部高分電影斬獲了不少的好口碑,或許對於劇荒的觀眾來說,《活著》是一部很好的下飯電影。如果你已經看過了,就不妨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