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高分影片,《活著》的人生意義,看哭了無數人

2020-12-27 騰訊網

感人的電影,普通人壓根不敢隨便看,稍不注意就容易淚流滿面。即使如此,我還是願意二刷張藝謀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雖然哭得撕心裂肺,但我心甘情願。整部影片不僅演員陣容加入了鞏俐與葛優,劇情方面更是史詩級創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活著》中到底在說著怎樣的人生意義?

男主角是葛優飾演的富家少爺福貴,雖然家財萬貫,但他嗜賭如命,以賭博為生。聽到這種人設,是不是覺得很接地氣。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會被賭博蒙蔽雙眼,從而家破人亡。福貴的發展與現實不謀而合,賭博並沒有讓他坐享其成,而是無限揮霍,最終財富全無。

雖然家道中落,但幸好導演留了一手,給了他一個持家有道的老婆。鞏俐飾演的家珍可以說恰到好處,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了她而生。看著公公被氣死、婆婆臥病在床,家珍沒有選擇拋棄。帶著自己的兩個小孩與一些錢財,回到了福貴身邊,助他一臂之力。

家珍這個人設,其實非常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雖然看著丈夫已經失去了財富,但是顧家的家珍並沒有放棄丈夫,而是留在了家中。從家珍的名字也可以看出來,珍惜家庭。或許,這個角色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她一輩子都會圍繞著家庭而生,隨著家庭而亡。

命運不公這個詞,似乎就是一種諷刺。面對經濟與妻女,福貴正準備痛改前非,結果就被軍隊抓去當苦力。看到這一幕的觀眾不由得覺得很現實,在我們歷盡磨難之後,心靈雞湯書籍教給我們的是光明。然而在生活中,越過一道黑暗,還有無限的黑暗繼續在等待。光明的曙光,從來都不是這麼輕易就可以獲得的東西。

在炮彈面前,福貴第一次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想不到接下來的劇情持續虐心。母親含淚去世,讓福貴無法繼續孝順母親,遺憾終生。這一幕也在提醒著觀眾,千萬不要等到母親去世的當天,才出來後悔沒能多拿時間出來陪陪老人。生命是短暫的,需要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坐著對人生有意義的事情。

然而下一個晴天霹靂,又來了。年幼的女兒鳳霞(劉天池飾)因高燒,變成了啞巴。此時目光轉到了家珍身邊,活著對於她來說,真的太苦了。看著本該富裕的家庭一夜之間變成空白,女兒也變成啞巴。眾多的苦難都在挑戰家珍的底線,不過母親的偉大支撐著她繼續活下去。

雖然女兒不幸,但好歹留個條命,想不到兒子卻並沒有那麼好運氣。兒子在不幸中,被福貴朋友的車子碾過,意外死去。隨著兒子的意外喪生,福貴與朋友變成了仇人,反目成仇。影片最後,本想著會有驚喜,想不到鳳霞因為難產死去。

影片充滿了悲劇,觀眾以為的驚喜,全都是驚嚇。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很殘酷與虛假,但這不就是人生的真實寫照嗎?人生如戲,哪裡有那麼多驚喜與運氣。我們努力了一件事,或許到最後,努力並不能與結果成為正比。三分實力,七分運氣的話,到底來說還是有依據。

當然,張藝謀也並不是在宣揚一種消極心態。雖然影片充斥著負面情緒,但是其中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一種對人生的思考。人生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有劇本可循。人生會出現很多意外,我們應該保持理性的心態,理智的處理與應對它。

最後,張藝謀的這部高分電影斬獲了不少的好口碑,或許對於劇荒的觀眾來說,《活著》是一部很好的下飯電影。如果你已經看過了,就不妨說說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5的電影《活著》,曾經看哭了眾多人,卻很少人知曉!
    我是作者吊兒郎當剪輯,每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作品,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小編,謝謝1994年6月30日,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香港劇情電影《活著》在香港上映,這部影片是按照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這部電影不僅在第47
  • 《活著》:9.2分!張藝謀評分最高的電影
    文:9.2分,張藝謀評分最高的電影,道出了「活著」的狀態導讀:註定是悲劇的結局,餘華在他的作品《活著》中為觀眾們營造了幾乎「全軍覆滅」式的死亡設置,而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將濃濃的悲劇色彩轉變為影像的方式
  • 坎城電影節,擊敗張藝謀9.2高分的電影《活著》,是哪部電影?
    在這一年裡,有多部經典影片上映,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景象。國外的影片,像《阿甘正傳》、 《肖申克救贖》、 《夜訪吸血鬼》、 《這個殺手不太冷》、 《獅子王》、 《變相怪傑》等,國內的也不少,星爺的三部影片《大話西遊》《國產零零漆》《九品芝麻官》。其他的像李連杰的《精武英雄》,張藝謀的《活著》,周潤發的《賭神2》,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個個都是經典,這一年也可以成為電影史上奇蹟之年。
  • 生命的歸宿是死亡,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看醒了無數人
    「人遲早要死去,那你為什麼要活著?」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答案,那麼我告訴你,人活著,沒有意義!你會驚訝這樣的答案吧,但這就是事實。不管你這輩子做了什麼,一切都會過去的;不管你得到了什麼,後來都不屬於你。沒有人可以主宰世界,也不能阻止時間的流動。
  • 盤點Imdb上張藝謀電影評分,外國人最愛的居然是這部?
    由於張藝謀早年作品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國內外拿獎無數,甚至讓鞏俐成為許多外國人心中的繆斯,所以大家可能以為,張藝謀早期電影評分最高,最受國外好評。
  • 「一秒鐘」之後,張藝謀依然有電影人的「良知」
    如果沒有電影,絕對沒有後來的張藝謀。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沒有張藝謀,國內電影的發展現狀也肯定不會如當今這般。由此可見張藝謀和電影之間的聯繫是如此緊密。1984年張藝謀和老同學陳凱歌共同創作了電影《黃土地》,在創作這部影片時張藝謀擔任攝影師,陳凱歌任導演。這部影片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豐碑之作,這部影片標誌著第五代導演的藝術風格已經初見雛形。
  • 張藝謀,人走茶涼
    一句話,言簡意賅道出了張藝謀的人生。他長途跋涉,不惜冒著被嚴懲的風險,只為 看一眼女兒的電影片段。當他哭著說「一秒鐘太短,不夠」的時候,我想起中國式父母子女永恆的牽掛和羈絆。因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無比珍惜活著的機會。這種 信念被張藝謀的《活著》發揮到極致。電影的時間跨度,從中國內戰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各個階段。其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好壞、善惡、忠奸、悲喜。幾十年過去了,男主角福貴的愛人、親人、朋友相繼死去,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在歷史的風雨中搖搖欲墜。苟活一世,福貴的感悟讓人如鯁在喉。
  • 張藝謀《一秒鐘》上映!但是豆瓣和貓眼的評價,卻一反常態?
    在11月這個電影市場的傳統淡季,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一秒鐘》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部。 電影《一秒鐘》製作數年,張譯和範偉兩位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再加上張藝謀導演本人的影響力,話題度自然高。
  • 《活著》:目之所及悲歡喜,人生不過向死而生戲一場
    但當他們看見這頭名為」活著意義「的怪物時,一定會被他身上覆滿的閃閃發亮的鱗片所吸引,當然,這些熠熠生輝的鱗片也各有名字,或財富,或地位,或名利,或權力……如此琳琅滿目,勇者也無法向前。故而最終,只有少少的一部分人,可以見到活著意義背後的死亡。作品《活著》中的富貴,就是那少少的人之一。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人生有沒有意義?
    經過我這麼多年的思考,人生沒有意義,沒有為什麼而活著,完全是一個偶然的巧合,你就出生了,你無法選擇出生,所以只能活著,這就是人生。也許這麼說你覺得消極,但事實就是如此。有的人生來尊貴,有的人生來貧賤。有的人先貧而後富,有的人先富而後貧,有的人一生波瀾壯闊,有的人一生死水不驚。
  • 史匹柏看完哭了1小時,張藝謀的《歸來》有怎樣的魅力?
    如果說誰的電影最沉痛,小智覺得非張藝謀莫屬。電影《歸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大白鯊》導演史匹柏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毫不掩飾地告訴張藝謀,我哭了一個多小時你知道麼?張藝謀的《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主演陳道明、鞏俐,除了主演之外,還有張慧雯、閆妮、張嘉譯等人的強勢加盟。原著嚴歌苓、導演張藝謀都曾經歷過國家動蕩時期,《歸來》是他們對過往的追思,對無能為力的感嘆。張藝謀早期的作品也偏向於這方面的文藝片,《歸來》對於他自身來說,也是一種「歸來」!
  • 《活著》的宿命:豆瓣9.2分,張藝謀離坎城最高獎項最近的電影
    這一年,31歲的青年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帶著第二部導演作品《低俗小說》殺入坎城國際電影節,並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以及張藝謀的《活著》等奪冠呼聲最高的影片中爆出大冷門,一舉奪魁。昆汀也憑藉此片摘得個人生涯第一個也是唯一個金棕櫚大獎,從此在國際電影上揚名。
  • 《活著》一個時代的悲哀,經歷過了生死,也便更懂得活著的意義
    《活著》是餘華的經典作品之一,看過之後對該作品心生敬畏。早年被張藝謀拍成電影。相比小說中前赴後繼非死即活的揪心的死,我更喜歡電影最後皆大歡喜充滿希望的結局,小說裡《活著》中的故事是從民國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地改革,再到公社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講述的是一個名叫福貴的男人從家財萬貫到一貧如洗,講他的整個人生和家庭不幸遭遇。
  • 近60萬人打9.2高分,張藝謀唯一被禁電影,充滿了中國式黑色幽默
    同一年的國產電影中,經過歲月洗禮,《活著》也依然在眾多經典中屹立不倒,隱隱成了經典之作中的經典之作,成為能夠代表華語電影曾經高度的幾部作品之一。1994年,由張藝謀導演,葛優、鞏俐、郭濤、倪大紅等人主演的《活著》問世,這套導演演員陣容,只看一眼就能知道,這部電影必然不會差,何況《活著》的原著還是餘華。
  • 餘華的《活著》中經典10句話:活著很難,可正是因為難,才有意義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餘華的文字:餘華的文字是地裡長出來的,散發著一股土腥味的苦澀,我相信每個光著腳在黃土地上奔跑過的人,都能從餘華的文字裡,感受到野蠻而強勁的生命力。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餘華《活著》中的10句經典語錄!
  • 張藝謀隱秘的精神自傳
    順便要說的是,阿城看的那場《劉三姐》,銀幕架在兩座山之間。兩座山上都坐滿了人。也就意味著,必然有一座山上的人看的是銀幕反面。這在《一秒鐘》裡,有如出一轍的場景。正面反面,不重要。看的是什麼,不重要。看過多少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這個動作。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中國第五代導演們的恩怨始末,共同締造了華語影片的新局面
    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等人了。一提到陳凱歌,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品《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中國影壇的一個奇蹟,在諸多華語電影榜單中,也一直處於霸榜的地位。 張藝謀的代表作品《活著》也廣受觀眾好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霸王別姬》與《活著》的編劇是同一個人,此人叫做蘆葦。張藝謀、陳凱歌、蘆葦有一個共同的老大,這個人叫做吳天明。
  • 《活著》——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電影
    大家好,今天同大家欣賞的電影是《活著》張藝謀導演生涯的分水嶺應該出現於2002年。那年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上映,引起觀影狂潮。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片,第一部具備史詩氣質的高規格電影。《英雄》為張藝謀帶來了他以前難以想像的經濟效益,但也將張藝謀從此拉下神壇。
  • 豆瓣高分電影,這30部只看一遍根本不夠
    ,我覺得不看的話人生不圓滿。 3、《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評分9.4分 公認的好片,經典之作,看了無數遍了還是那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