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同大家欣賞的電影是《活著》
張藝謀導演生涯的分水嶺應該出現於2002年。那年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上映,引起觀影狂潮。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片,第一部具備史詩氣質的高規格電影。《英雄》為張藝謀帶來了他以前難以想像的經濟效益,但也將張藝謀從此拉下神壇。2002年之後關注張藝謀的觀眾對張藝謀的印象徹底停留在色彩運用和大型團體操表演上,張藝謀不善於講故事的印象深深地留在了這批觀眾的心裡。可張藝謀真正的粉絲絕不會認同這一點,他們只是在尋覓,1987年到1999年的張藝謀去哪了?
99年之前的張藝謀最優秀的作品就是這部《活著》。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部電影的劇情。
上世紀四十年代,紈絝子弟富貴(葛優飾演)嗜賭如命,在賭場夜夜笙歌棄家中父母妻兒於不顧。
常言道久賭必輸,何況富貴這種富家子弟是賭場薅羊毛的重點對象,在賭場龍二(倪大紅飾演)的暗中算計下,富貴輸光了家產,老爺子在償清賭債後氣得一命嗚呼,妻子家珍也帶著孩子離開了。一年多來,富貴帶著病重的老娘艱難度日,好不悽慘。直至有一天,家珍帶著女兒鳳霞和剛出生的兒子有慶回到了富貴身邊。家齊了,富貴決定痛改前非好好過日子。為了生活,他硬著頭皮去找龍二借了一箱皮影。富貴還是少爺時,除了賭,就對皮影感興趣。這下來富貴組了個皮影班子,日子總算過得有了盼頭。
但好景不長,內戰的爆發,使富貴一行人被國民黨抓了壯丁
時年已是1949,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富貴和搭檔春生在部隊裡結識了老兵油子老全,三人相互扶持,在饑寒交迫的敗兵隊伍裡盡力活著。在共軍進攻的前夕,老全為了找自己的兄弟不幸被流彈打死,隨後富貴和春生被俘虜。
共產黨優待俘虜,富貴得以帶著皮影回到家鄉,春生則因為喜歡汽車留在了部隊裡當汽車兵。與家人團聚的富貴不勝唏噓,老娘已病重離世,女兒鳳霞一場高燒後失聲,家裡家外一直指著家珍一人。好在富貴回來了,日子又有了希望。
鎮上的牛鎮長聽說富貴回來前來探望,並告訴了他第二天槍決地主惡霸龍二的事。富貴在刑場見到龍二,深受震動。
時光飛逝,進入五十年代。在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的年代,富貴的小家庭過的忙碌又幸福。可命運對他開了一個殘忍的玩笑,兒子有慶在學校不幸被區長的吉普車壓死。這區長又偏偏是富貴的患難之交春生。萬般無奈,百感交集。除了能說一句「春生,你欠我家一條命」又能如何呢?
66年之後,富貴的皮影留不住了。
鳳霞已到了成親的年紀。嫁給了縣上的瘸腿工人萬二喜,萬二喜有些憨頭憨腦,是個實誠人,對鳳霞很好,也很孝敬富貴兩口子。很快鳳霞就有了身孕,可這時命運再次捉弄了這個家庭,鳳霞產後大出血,由於醫院沒有大夫最終離世。
又是一些年過去,家珍身體漸漸不好。富貴和女婿二喜一同拉扯著孫子饅頭。命運無常,可生活還在繼續。活著,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看過餘華原著小說的人可能比看過電影的人還多。兩者都看過的觀眾必然說得出二者之間的出入,但這就是張藝謀的實力所在,他對原著小說的幾處修改無不是妙手之筆,特別是對有慶死亡的修改更是妙筆生花,在電影中有慶死於意外車禍,這恰到好處的突出了命運的殘酷,淡化了人禍,這與小說主旨遙相契合。對於鳳霞的死,張藝謀做了同樣處理
在結尾處,張藝謀留下了女婿萬二喜和孫子饅頭,家珍也沒有病危,給本片留下了一個相對光明的結局。這正體現了張藝謀對餘華原著高人一等的理解,命運殘酷並不是悲劇,人就是在不斷在適應命運安排的生存環境,這只是人生。全片張藝謀用的燈光都是偏暗的柔色光,在殘酷中透著希望。張藝謀想告訴我們:餘華的意思是,活著只是活著,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人生是複雜的,沒有人是完全的悲劇。
原著小說是一部體量適中的長篇小說,相比較而言更適合改成電視劇。但張藝謀準確地抓住了小說的精髓部分,在130分鐘的電影裡以一個舒緩的節奏娓娓道來。這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故事,如果放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今天的導演會怎麼處理?閉眼睛都想得到,肯定是做成強效催淚彈,進電影院不哭不許走。
主演葛優,鞏俐,配角牛犇,郭濤,姜武,劉天池等人在本片中的表現個個精彩。尤其是兩大主演,他們自然流暢的表演完美再現了富貴與家珍。這就引申出一個問題:這樣的表現手法,這樣的表演方式在今天已經很難看到了。如今是一個用力過猛的年代。所有人,所有作品,都在往東北菜的方向發展:高油高鹽,量大料猛。即使在好萊塢,像萊昂納多這樣的演員都在玩了命的發力,演一場戲恨不得青筋爆粗。國內更是如此,所有年輕演員都在聲嘶力竭。觀眾還特別認這種演員,覺得這叫演技炸裂。這不叫演技炸裂,這就是炸裂。
我曾有一個觀點,大師的作品都是輕描淡寫的(可以看我寫的《百萬美元寶貝》那篇),舉手投足間,翻雲覆雨時。看《西遊記》,孫悟空咋咋呼呼的其實實力一般,真正的大仙都是慈眉善目,心平如水。所以眼下是一個缺大師的年代,所有人都很浮躁。看個愛情劇一定要高甜,恨不得男女主角一集親八回。看家庭劇一定有個惡婆婆天天挑事。看懸疑劇必須得猜不到真兇,不管這設定是不是真合理。看歷史劇一定得和歷史嚴絲合縫,也不管歷史是不是真說得通。我們太浮躁了,口味太重了,沒有大師,時代就是這麼空洞。我在期待著下一位大師的出現,讓這一切歸於平淡,畢竟,驚雷只有發生在於無聲處才叫驚雷,其他時間咱都分不清這是雷,還是二踢腳。
歡迎大家關注此號,我們一同回憶那些優秀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