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聽驚雷,你經歷的喜怒哀樂,身體都知道

2020-12-22 央木不二

潛意識的變化是悄無聲息的,但是每一個毫不起眼的日常中發生的變化,都不啻蝶翼的一次微振,帶著毀天滅地的能量,在若干年後某個晴朗的早晨,爆裂於不小心摔碎的盤子、如何擠都空空如也的牙膏、出門前怎樣都找不到的鑰匙等同樣毫不起眼的日常。我們都是這樣長大、變老,世界一向這樣運行。我們無法應對還未發生於自身的事情,我們也從不關心意識和潛意識海洋裡的波濤驚雷。

最近看武志紅的公號比較多,就去噹噹弄來了他仍在售的十冊書。半天翻完《身體知道答案》,能看出他不再那麼糾纏於之前的唯原生家庭論,「每個人都是本自俱足的」,「我們的內在具備了成長的一切資料,不需要向外尋求力量」。

一直以來,我信奉書籍能夠滿足我對萬物無限的好奇,又能帶我抵擋這個世界的惡意。然而,最近的閱讀都在貶抑思維、摒棄書本,《身體》說要動用感官去覺察、體驗,警惕思維的陷阱;紀德在《人間食糧》裡極力推薦大家要蕩起雙槳,在妙不可言中等待隨便哪種未來。

這些說法看起來有些唯心了,但在注意力經濟盛行、外界繁蕪嘈雜的今天,將意識有意識地從外界拉回到對自身的感受,對於緩解在寡淡無味的日常中與日俱增的焦慮,多少有些助益。

1

與自己的身體建立連結

據武老師總結其他心理學專家的說法,我們有三種智慧:

身體的智慧、認知的智慧、場域的智慧。

一直以來,我們過分強調認知的智慧,無視貫穿生死的身體的智慧,普通人又難窺場域的智慧。所以,僅僅於自己來說,我們就是條塊離析的。

我們之所以向別人發出負面的信息,其實是在逃避自己內在的痛苦,而內在的痛苦總是會先表現為身體上的不舒服,假若我們覺知到了身體的這種不舒服,我們就與自己的內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連結,那時我們就不必再向外尋求連結了。(所謂向外尋求連結,在此是指,將這種不舒服投射到別人身上,令別人感到痛苦)

當你的身體某個部位出現不舒服時,覺察它,只是覺察它,而不做任何分析和想像。

保持一個舒服的姿勢,然後從頭到腳,或從腳到頭,緩慢地、逐步地去體會一下自己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只是去感受就可以,不必分析,也不必想像。或者採用冥想的方式,使呼吸緩慢移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直到清晰地體會到這個部位切實地屬於你。

覺察潛意識的感受

使潛意識的驅動成為單一動力,可以治療拖延。

我們的內在包括保護層、傷痛、自我

因為有傷痛,所以有保護層;但是,因為保護層和傷痛組成的牆,所以真我深藏著,令我們觸碰不到自己的真我,別人也觸碰不到。

對抗痛苦是痛苦的主源

無論一個習慣性言行看起來多麼不好,都不要恨它,因為它最初保護過你,才讓你有所依賴。

2

投射與內攝

所謂命運,就是我們將自己童年的關係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際關係中,結果命運就成了一個無聊的輪迴。而輪迴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同樣的機會,讓自己處在同樣的人際關係模式中,好從中修煉自己的心性。

所謂投射,即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具體而言,即將自己的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關係中去。

所謂內攝,即將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的內心中,具體而言,即將外部的關係模式吸入到自己的內在關係中。

我們每玩一個輪迴的遊戲,都是在製造機會,先將內心的東西投射到外部世界中,然後再將外部世界的樣子吸入到內心中。當我們發現,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本心似乎有些不同了,那就意味著,我們的內心改變了。

我們懼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給我們帶來的感覺。

我們之所以懼怕一件事給自己帶來的感覺,經常是因為這件事和之前的某件事很像,喚起了我們以前的感覺。

不帶誘惑的深情

有條件積極關注的基本邏輯是:你必須做到A,我才能給你B。B可以是物質獎勵,也可以是精神獎勵。

在有條件積極關注的影響下,一個人會形成如此經驗:只能表露「好的」「可被接受的」,否則就會被拒絕、被傷害。

人的成長就是不斷學習、修正自己「應該如何部分地表露」的過程,最終形成一套外在評價系統。

然而,這種「表露」經常違背內心,我們認為自己「應該這樣做」,但體驗和感覺卻是另外一回事。久而久之,我們會逐漸忽略乃至壓抑自己內心的體驗與感覺,只關注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自己這樣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

受外在評價系統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的,是縝密地去計算成敗得失。

受內在評價系統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憑直接,是傾聽並服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帶誘惑的深情」就是與此相反的——無條件積極關注。不帶功利心,沒有附加交換條件的關心和愛。

如果我們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體驗,那麼無論我們多贊同某些觀念,都無法建立新的內在評價系統。只有活生生的體驗才能改變一個人的潛意識,再完美的理論說教,沒有體驗做支持,一點作用也沒有。

不含敵意的堅決

投射性認同的基本邏輯:我做了A,你要做B,否則會有C。C是威脅性的信息。

通常當我們進入到這種邏輯中,會產生這樣的感受:按照對方的要求做事會難受,而拒絕對方又會內疚或擔心對方不高興。

因為,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所以強迫自己按照別人的要求做事時就會感到難受。但是,因為對方發出了C的威脅性信息,我們也會接收到這一信息,可能對方意識上未必發出,我們意識上也未必意識到這個信息,但我們的潛意識會捕捉到,從而在身體感受上產生反應。

具體而言,針對對方提出的要求或期待B,我們有兩個選擇——拒絕或順應。仔細體會的話,當拒絕時,伴隨著憤怒產生;當順應時,會有壓抑感。

憤怒和壓抑,都是敵意,針對威脅性信息C產生的敵意。

而所謂「不含敵意的堅決」,就是在拒絕別人的投射時,很堅決,同時不帶一點敵意。如此可以減少由壓抑和憤怒帶來的不適。

別人向你投射威脅性的敵意之所以會成功,根本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你心中埋藏著很多敵意。如果你心中徹底沒有敵意,那麼敵意的投射就會徹底無效。我們心中會埋藏敵意,關鍵不在人性惡,而是人性被壓抑的太厲害。

我們將一些情緒視為可接受、可表達的,而另一些是不可接受、不可表達的。於是我們心中淤積了太多東西,藏在潛意識中,一旦有信息刺中藏在潛意識中的這些東西,它們就會被激活,我們就會失控,表現出自己無法控制的敵意來。

所謂失控,就是潛意識暫時控制了自己。

每一個被嚴重壓制的情緒都是一個情結,而每一個情結都是都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盲點。盲點被觸動,人就會失控。一旦我們覺察到一個重要的情結,我們就會變得坦然很多,寬容很多。

相關焦點

  • 於無聲處聽驚雷!
    什麼東西都是練著練著就熟了,用著用著就會了,熟能生巧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對於腦子裡存量少,又不會善表達的人來說,是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什麼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量變引起質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可隨時信手拈來,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獨特作品。
  • 於無聲處聽驚雷!我願做個小管仲,無愧於心,方化有形於無形
    管仲的故事告訴我們,於無聲處聽驚雷,做好自己的事,只要無愧於天地,不違法亂紀,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在多災多難的2020年,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做自己份內的事,我們這個社會才會砥礪前行。越王勾踐於無聲處聽驚雷,管仲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越王勾踐。他臥薪嘗膽,終於成就了一番偉業,成大事者往往不缺機會,只要時刻準備著,哪裡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藍天。
  • 維也納藝術名家吳洪濱詩歌《於無聲處聽驚雷》(胡金全簡評)
    於無聲處聽驚雷文/無牽無掛 [奧地利維也納].把青春和命運都妥善安放不動聲色地努力出其不意地綻放.珍惜過去、享受當下、積極面對未來,這都是詩中積極的人生態度!
  • 【會員專列】常樹理|立雪程門今又現,於無聲處聽驚雷
    立雪程門今又現,於無聲處聽驚雷。 長兄八八大壽賀辭 精神矍鑠福盈容,八秩添齡健若鍾。 四世同堂皆俊秀,南山獻壽傲青松。
  • 《活著》——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電影
    龍二喊的是「富貴,我是替你死的!」時光飛逝,進入五十年代。在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的年代,富貴的小家庭過的忙碌又幸福。除了能說一句「春生,你欠我家一條命」又能如何呢?66年之後,富貴的皮影留不住了。鳳霞已到了成親的年紀。嫁給了縣上的瘸腿工人萬二喜,萬二喜有些憨頭憨腦,是個實誠人,對鳳霞很好,也很孝敬富貴兩口子。很快鳳霞就有了身孕,可這時命運再次捉弄了這個家庭,鳳霞產後大出血,由於醫院沒有大夫最終離世。
  • 於無聲處聽驚雷 解鎖無錫新世界國際商貿城運營秘籍
    無錫新世界國際的正常運轉離不開日常物業保障,對設施設備及公共區域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確保商場形象時尚統一,商場設備運轉安全,每一個看似日常的工作都浸潤著新世界國際管理團隊的專心和用心,因為他們深知:商場日常經營管理的完善,能為商戶提供一個安心無憂的經營環境,也能給消費者一個舒適放鬆的購物體驗。2020年的一場疫情帶來了太多的變數和挑戰。
  • 肖戰:花開成景,花落成詩,於無聲處聽驚雷,於荒涼處現繁華
    每一句都帶著感嘆號,帶著對未來的躊躇滿志。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年底,在COSMO時尚美麗盛典上,他獲得「年度青春美麗偶像獎」。12月18日,獲得騰訊視頻星光盛典「DOKI年度人氣王」獎。他已經預感到風雨將來,可他不知道會從哪裡來,只有拼命地努力,拼命地清醒,拼命地謙卑,巔峰時不慕名而來,低谷時不隨波逐流,下次見面,我將會更加挺拔!
  • 話劇《於無聲處》經典回歸
    圖說:編劇宗福先稱,我們了解過去,把過去作為坐標,就能看準哪個方向才能向前官方圖   40年前,話劇《於無聲處》如一聲驚雷,表達了人民群眾企盼新生活的心聲
  • 三個國家敲響美元喪鐘後,又有三個國家偷襲美元,於無聲處聽驚雷,有...
    這三個國家是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我們知道,在美元剪世界經濟羊毛的操作中,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也被認為與其有著密切關聯。因此,東南亞多國在近20多年間,對美元一直心有餘悸。這也成為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這三個東南亞國家突然偷襲美元的潛在原因。
  • 抖音抒情版驚雷誰唱的?《驚雷》哪裡可以聽 《驚雷》歌詞完整
    抖音抒情版驚雷是誰唱的,相信喜歡刷抖音的小夥伴們都聽說楊坤diss《驚雷》那麼驚雷到底好不好聽呢,很多小夥伴都沒有聽過抒情版的驚雷,抒情版驚雷是誰唱的呢,下面小編帶你一起看一看吧!曲:王中易  製作人:王中易  編曲:王中易  和聲:涵木之  混音:王宇呈  統籌:錦書  製作團隊:伊格賽聽  製作公司:Hikoon Music  Op:嗨庫文化  驚雷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  紫電玄真火焰九天玄劍驚天變  烏雲那馳騁沙場呼嘯煙雨頓
  • 【青春故事】無聲處聽驚雷乍起 平凡處寫青春讚歌
    【青春故事】無聲處聽驚雷乍起 平凡處寫青春讚歌 2020-05-01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驚雷真是有聲處聽驚雷,一人我已經不再飲酒醉,旋律已經懵逼!
    好歹聽了有個畫面。兩個黃鸝/我/鳴翠柳一行白鷺/他/上青天窗含西嶺/這/千秋雪門泊東吳/那/萬裡船對吧,土歸土畫面總是有的吧。之前楊坤的直播間裡,有個粉絲想讓楊坤唱一首在抖音上很火的喊麥歌曲《驚雷》,楊坤那是一頓猛懟:難聽!俗氣!這都不能叫一首歌!《驚雷》的原作者MC六道也做出了回應:音樂不分高低貴賤,存在即合理。順道也diss回楊坤一把:你看驚雷現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 於無聲處聽驚雷——餘音首款春系旗艦
    1、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餘音耳機,致力於研發人人都消費得起的專業音頻耳機。我們的夢想是讓所有人都能以較低的價格享受到高品質耳機帶來的快樂。購買REECHO產品,你將享受到專業的聲音表現與無與倫比的聲音體驗!
  • 楊坤評價大火的《驚雷》:噁心!原唱回應: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導讀:楊坤評價大火的《驚雷》:噁心!原唱回應: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我紫金錘,紫電說玄真火焰,九天懸劍驚天變。」《驚雷》這首歌火了,得益於短視頻媒體的火熱,很多像這類「土嗨」形式的喊麥找到了自己的受眾。
  • 「無所謂」驚雷不「驚雷」,幹就完了!
    近期楊坤與驚雷可以說是掐的不亦樂乎,一面「驚雷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紅」,一面「咖啡大蒜我都愛,但驚雷就算了」。到底為何此話題熱度不減,反而火藥味越來越濃呢?且聽小編多角度為你細細分析各中原因。筆者認為,你喜歡驚雷沒有錯,喜歡楊坤也沒有錯,但偏要楊坤去喜歡驚雷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有什麼權利去強制別人喜歡你喜歡的東西呢?況且楊坤好歹也是個歌手,你讓一個歌手公然在直播間唱另外一個歌手的歌……就好比一個人,他喜歡在家偷摸吃大蒜,但你非讓人家在大庭廣眾吃,他面子往哪擱?
  • 楊坤diss《驚雷》是什麼東西,原唱回應: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很多網友都知道在娛樂圈當中唱歌的能人真的是高手如雲,不知道你遇到過哪些唱歌的高手呢?你喜歡的歌手明星又都有誰呢?楊坤diss《驚雷》是什麼東西,原唱回應: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 可依然有很多人都喜歡聽這首歌這首歌曲,也有很多人都喜歡翻唱這首歌曲。
  • 楊坤diss《驚雷》,原作者反擊?網友:你知道吉他有幾根弦嗎?
    《驚雷》主唱MC六道: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比你任何一首歌的火!楊坤:我喜歡咖啡,喜歡大蒜,但驚雷算了吧!其實在這幾次回應中我們就能看出,《驚雷》作者對一些事有誤會(接下來我會詳細說)。什麼是所謂的MC?
  • Diss驚雷的楊坤,和鄭鈞一樣,他們的歌有生命力,而驚雷沒有!
    其實,大家喜歡驚雷,只是純屬娛樂,好玩而已,在短視頻爆火的今天,用這個逗逗樂,搞搞笑,是大家普遍的一種娛樂方式。換句話說,我們本來也沒把驚雷當歌來聽!所以,我們的楊坤老師根本沒必要上綱上線,真的有失您樂壇老前輩的身份,而接下來的原唱MC六道更是飄起來了,直言楊坤老師的任意一首歌都沒驚雷火,真的太年輕了!且不說楊坤老師的樂壇地位,單是他的幾首經典老歌諸如《無所謂》《空城》等就夠他炫耀一輩子了,楊坤火的時候,你MC六道還在玩泥巴吧!
  • 抖音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是什麼梗-抖音驚雷這通天修為天...
    驚雷其實是最近很火的一首喊麥歌曲,是一個DJ唱的。 2、驚雷解釋 該歌曲深受各位mc和說唱愛好者的喜愛,也是當今時代文藝復興的一帶名曲。 驚雷二字一出,內味就有了,喊就對了,可以說跟前幾年最流行的《一人飲酒醉》相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