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校園霸凌?小學六年級男生從4樓跳下,已進ICU治療5天

2020-12-17 神鳥知訊民生匯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一小學六年級學生從教學樓4樓跳下,身體受傷嚴重,目前還在ICU治療。父親稱,孩子是在遭遇校園霸凌以後才跳樓的。當地警方已經著手開展調查,相信很快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其實,校園霸凌發生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孩子們因此受到傷害,卻不被人所知。此前大火的電影《少年的你》反映的正是關於校園霸凌的故事,這部電影上映時很多人會問,電影中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嗎?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美國教育部門的公開數據,5歲到12歲的學生中,有超過20%的人曾經遭遇過校園霸凌。此外,在一項調查中顯示,以多名男同學為實施校園霸凌主體的佔比最高,達到38.6%,純女性的比例也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佔比15.1%。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我們認為的很遙遠的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存在。其中,女性在霸凌者中的比重也顛覆了我們的思想認知。我們通常認為女性是弱勢群體,在校園霸凌中充當的大部分是被欺負的角色。但是實際上,仍有許多純女性霸凌者在校園裡橫行霸道,她們的性別以及形象給她們帶來隱蔽性,讓她們可以更隱秘地傷害他人。

校園霸凌給孩子們帶來的傷害毋庸置疑,除了身體上的傷害外,精神上受到的傷害其實更為嚴重。肉體傷害可以進行治療然後痊癒,精神上的傷害很難讓人宣之於口,也得不到有效的紓解,最後演變成抑鬱症或者是其他精神類疾病,造成嚴重的後果。

曾有個叫做《和陌生人說話》的節目,其中的一個主人公王晶晶十年前遭遇過一場校園霸凌。「炫富、整容、男友無數」等負面標籤都貼在了這個無辜女孩的身上,人人都可以為了所謂「正義」欺負、辱罵她。沒有人站出來為她說話,也沒有人聽她的辯解。她最後只得轉學,性格也開始大變,還得了重度抑鬱症。

對於校園霸凌,其實很多人都有誤解,它不光是身體上的暴力傷害,還包括語言上的侮辱。現在還出現了更隱蔽的霸凌方式,比如網絡霸凌、社交霸凌等。

隨著網絡的逐漸普及,在網上公開其他同學的社交帳號,對他人的朋友圈進行言語侮辱,就成了校園霸凌的一種手段。還有幾個人聯合起來孤立另一個人,雖然沒有任何言語或者肢體侮辱,給被霸凌者帶來的精神傷害,卻不亞於任何形式的侮辱。

那麼,當校園霸凌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時,我們該怎麼幫助孩子避免和應對呢?

首先,父母一定先教會自己的孩子如何去尊重別人,永遠不要成為霸凌者或者霸凌者的幫兇,改變旁觀者思想。很多人覺得,我只要不參與霸凌就行了,別人霸凌與我無關。但是當你袖手旁觀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參與到這場霸凌當中來了,旁觀者的冷漠,一樣會成為傷人的武器。

第二,當孩子面對校園霸凌,要勇敢說不。第一次遭遇校園霸凌的時候,就要勇敢反抗,尋求解決辦法,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校園霸凌。

第三,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那麼要教育孩子求得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學生面對校園霸凌往往會感覺無從反抗。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的幫忙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們有更豐富的社會經驗,可以更好地處理校園霸凌。

第四,社會和學校要加強校園教育,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在學校中開展反對校園霸凌的活動,讓學生們更好地認識校園霸凌存在的形式以及掌握應對方法。

避免校園霸凌,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為此行動起來,為我們和諧乾淨的校園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又現校園霸凌!這一次,校長免職!
    又現校園霸凌!這一次,校長免職!>她們從4日開始,先帶小天到工人醫院做了全身檢查。5日又找了律師和心理醫生,接下來還要做心理治療。阿中就找來六年級的幾名男生,把他拉到廁所打了一頓。當日午休時,小天又被對方從學校旁邊的商店拖到幾十米外的斜坡上,之後發生了視頻中的一幕。
  • 有關校園霸凌的回憶(小學篇):校園「狼煙四起」,我的英雄夢碎
    開學沒幾天,班裡幾個男生已「霸氣外露」,他們在課間欺負別的同學,放學後又在路上圍堵別人。他們沒有招惹過我,但我依然對他們充滿了「仇恨」。因為,我自幼被小人書裡的「俠義」薰陶,嫉惡如仇。我們大家族男孩子多,就在那個校園裡,我有三個堂哥,一個叔叔,幫我打架的是最小的堂哥。我有「靠山」,為人又低調,所以,在很長時間裡,我沒再與他人衝突過,直到我讀到三年級。02 與一個高大留級生的衝突三年級開學時,班裡多了幾個留級生。
  • 對校園霸凌說不
    全球概況:約1.5億名青少年遭遇校園霸凌 學校本應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安全之地,但對全球約1.5億名青少年來說,情況卻並非如此。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題為《數字背後:結束學校暴力和欺凌》的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有32%的學生近一個月內,被學校的同齡人欺凌至少一次。
  • 島內校園霸凌中多為關係霸凌 多因身材長相遭排擠
    華夏經緯網3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兒盟調查,校園霸凌中,近9成5是難察覺的關係霸凌,多因身材或長相被排擠,甚至有2成1關係霸凌受害者曾有輕生念頭。    據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日下午舉行2013年臺灣校園關係霸凌現象調查報告,去年9月24日到10月12日,對小學四到六年級生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817份,在97%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值不超過正負3個百分點。
  • 校園霸凌211天患抑鬱症:「那個毀我一生的人,被我送進了監獄」
    學生時期,鬧矛盾在所難免,但是就在6月19日一則職校學生遭校園霸凌211天患者抑鬱症的新聞,上了新浪熱搜榜。期間,李某某、閆某某等人對該同學拿菸頭燙手,被褥潑水等在內的「欺凌毒打」。當受害者向班主任反應情況後遭報復,霸凌者並揚言:你要是敢對老師、學校、家長報告,我就打你越嚴重。無獨有偶!
  • 小學生遭霸凌衣服被塞鞭炮|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還要殘忍……
    >身體部位諷刺、言語嘲諷、網絡造謠孤立排擠、群毆、小惡作劇等等都是校園暴力的手段壹少年的你,可曾遭遇校園霸凌廣西柳州一名10歲的五年級小學生,被一群男學生拖鞋抽臉據被霸凌者小天描述,課間玩耍時,因某些言語衝撞了同班同學阿中,引起阿中的誤會。於是,阿中就找來幾名六年級的男生,把他拉到廁打了一頓。但是他們仍不解氣,又在午休時,把他拖到學校附近的斜坡上,進行了再次毆打。
  • 5歲女孩模仿動畫片撐傘從11樓跳下 摔傷進ICU搶救
    ,不料,女兒模仿動畫片情景,撐開一把傘從11樓跳下,落到四樓平臺上摔成重傷,目前,小女孩在重症監護室搶救治療。3月5日,在烏魯木齊市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門口,果果的父母時不時抽泣抹淚,孩子的姑姑在旁邊不停安慰著夫妻倆。「都是我太粗心,都怪我不好……不該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家裡。」
  • 小學班裡前5名都是女生,校園凌霸者從男生變女生,男孩危機已來
    ,一段關於校園凌霸的故事就這樣上演了。 大家是否發現,以前的校園凌霸的霸凌者和受害者都是男生,他們在班級裡充當著主角,最讓老師頭疼的也是他們,但如今校園霸凌的主角慢慢變成了女生,班裡更安分守己的是男生,這種微妙的變化,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而發生這種轉變的原因,也跟現在大家都在談論的「男生危機」有關。
  • 長沙小學四至六年級開學:兒童相見喜相逢 笑問同學胖幾斤
    ▲4月25日早上,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的同學進入紅外線測溫室,體溫正常方可入校。 圖/通訊員李志鵬▲4月25日上午,長沙市實驗小學梅溪湖學校四至六年級開學。圖/記者殷建軍通訊員朱影「你怎麼胖了這麼多?」「你重了幾斤?」
  • 年終回顧,2020年校園安全事故一覽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讓世界蒙上了陰影,全球死亡超180萬例,居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商場停業、校園停課等已成常態,即便如此,2020年校園安全仍然頻頻出現問題。截至6月4日晚,仍有50多名學生在醫院接受治療。
  • 「案例」校園霸凌對青少年認知、行為及人際關係的影響
    經家長入學時陳述以及入學後為期15天時間的測試與觀察,該同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幼年時期曾因多動、調皮被學校勸退;2、小學三到四年級因為不穿校服,被高年級校少先隊同學欺凌;3、小學五年級,接觸到名牌,感覺有錢就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常常偷父母的錢分給同學
  • 山東臨沂:檢察官進校園為六年級師生開展專題知識講座
    法治教育進校園專題知識講座。  臨沂杏園小學校長王德君為楊正青頒發「法治副校長」聘任書。  正義網臨沂12月12日電(通訊員耿壽禮)12月7日下午,山東省臨沂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的兩名檢察官——楊正青、李濤走進山東臨沂杏園小學,為該校六年級全體師生開展了一場題為「遠離傷害.守護安全」的法治教育進校園專題知識講座。
  • 11歲男生模仿遊戲情結,帶妹妹從4樓跳下,遊戲公司該賠償嗎?
    邯鄲11歲男生模仿遊戲情結,帶妹妹從4樓跳下 最近在邯鄲市發生了一起跳樓事件,一名11歲的六年級男生帶著他的妹妹從四樓跳下去了,這件事引起了他父母的震驚
  • 全國文明校園巡禮|五樓明德小學播下三粒種長成參天樹
    一所在校學生667人,178人住宿,91名留守兒童的農村半寄宿制學校緣何獲得全國文明校園的榮譽?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了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仁和鎮五樓明德小學。在中央文明委11月20日公布的《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中,施甸縣仁和鎮五樓明德小學榜上有名。
  • 六年級作文:難忘的小學生活
    我的校園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是我們生活學習的天地,校園裡將永遠留下我們的歡聲笑語,永不褪去。篇二:難忘的小學生活400字作文呂修睿時光依舊,童年不再。記得五年級時,臨近期末,我的成績卻有些不如從前,小吳就幫我輔導作業,成績上去了,我們也有了更深厚的友誼。捨不得校園的一草一木六年裡,我們見證了校園的煥然一新,見證了一屆又一屆新生入學,也見證了一屆又一屆的老生離開校園。多少個春秋過去,不久,我們也將要離開,看那教學樓,鈴聲依舊,好好珍惜現在的時光吧!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一、什麼是校園霸凌?11月12日,某小學生被校園霸凌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視頻中顯示該小學生跪在地上,被周圍的男生用拖鞋抽臉,視頻中男孩無助地哭泣,周圍的毒打卻久久未停,令人痛心不已。所謂校園霸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的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其具有低齡化、群體性和反覆性等特點。二、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 失控的校園霸凌,把家長也逼成了野獸?
    原創: 說姐 精英說編者按:「校園霸凌」是一個每每提起就讓家長膽戰心驚的詞語,那些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是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一生難以走出的牢籠。你的孩子是否遭遇過似有似無的「校園霸凌」,作為家長該如何應對?校方又如何處理?
  • 北京:6月8日小學四五年級復學,不同年級錯峰上下學
    6月8日,北京市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加入復學「大軍」,重返校園。當天早上7時許,位於北京西城區槐柏樹街的北京小學,學校大屏幕上輪流播放著「同學們,歡迎回家」「疫散花開,相聚校園」的溫馨話語,迎接四五年級學生返校。
  • 關於校園霸凌,《聲之形》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我並不擔憂孩子的學業問題,相反,最怕的是人際交往裡,那種自覺、不自覺地形成的小圈子,對於過於幼小的心靈來說,一旦遭遇集體性的diss,傷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這種現象嚴重一點來說,就是當下流行的「校園霸凌」。作為母親,我們總是一遍遍地呼喚著,要永遠對校園霸凌說不,但霸凌事件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著,很多時候,是因為身處其間的人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行惡。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隨著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事件登上報紙新聞,荷蘭人民對校園霸凌的關注度一再攀上峰值。2016年,treitervlogger以35%的得票率當選荷蘭年度熱詞 ,該詞指的是將霸凌過程拍攝下來,並將其公開散播的人。由此可見,校園霸凌是荷蘭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 然而,校園霸凌不僅是荷蘭社會的燙手山芋,也是全世界所面臨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