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中獨樹一幟的文化,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句古詩詞,但如果要說最經典的詩詞還得是唐宋時期,當時是詩詞文化發展的頂峰,李白杜甫,李清照,陸遊等等耳熟能詳,特別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在詩詞方面做到了雅俗共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等等,
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不過蘇軾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至今,讀完讓人臉紅,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在歷史中蘇軾是一個全才的人,在文學方面造詣很高,不過哪怕名利雙收,當蘇軾對愛情也是充滿期待的。古代都是早婚早育,在蘇軾19的時候,就迎娶了年僅16歲北宋進士王方的女兒王佛, 自古文人都有寫詩的習慣,蘇軾也不例外,而大喜之日洞房後,蘇軾就寫了一首情詩,讀完讓人臉紅。
這首詩就是《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哨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我們從前三句可以看出,蘇軾用美貌、歌聲、舞姿等等方面寫出了妻子王弗的美麗動人,以"豆蔻花哨二月初"作結,既點出王弗的年齡,給我們展示了年輕貌美的姑娘模樣。
古人對生活的表達都喜歡用古詩詞來形容,有時候讀古詩了解的是志向,氣度,愛情友情,甚至還有不如意,就好像蘇軾最精彩的是前面稱讚完妻子,後面就寫了夫妻生活的趣事,尤其是在末句"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寫出了新婚之夜縱情的感受, 有一種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覺,真的太有趣了。
詩詞是一種神奇而優美的文化,它能將人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且讓人回味無窮。直到現在,我們依然為古人們的才華感到讚嘆,甚至是孩子們都要不斷的接受古詩詞的薰陶!在今年新教改實行後,今年中高考各科題目閱讀量都比去年增加了5%~8%,語文題目難度也在悄悄上升。特別是古詩詞的分量,增加51%。許多父母都在感嘆,古詩詞差會嚴重的為成績拖後腿。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讀故事是有必要的!
常常朗讀古詩經典,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
梁實秋說過,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無數的文人都傾注了自己畢生的情感,讀故事學習文化,構建精神上的高地,孩子才會博愛的胸懷,自立自愛。
人為什麼要讀書?舉個例子來說,當你看到夕陽餘暉,孤雁翱翔。你腦海中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啊,也太好看了吧!哇,好多鳥!
前者說出去不管在什麼時候面對什麼人都能被人稱為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從而留下好印象,而後面的回答就顯得直白無趣的很多,這或許就是讀書讀古詩的意義。
什麼是文化,不是顯擺,而是骨子裡的修養,跟穿著打扮無關,跟家裡的財富多少無關,裝不出來。詩詞,總能用短短幾個字,把友情、愛情、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詩詞大會》裡那麼優雅的董卿也說:「每個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揮作用,使我變得更出色。」
為什麼還要讀詩,讀古詩有什麼用?
人們常說,讀詩詞的人,眼中風景不同,說起話氣質也不一樣。
從小愛古詩詞的孩子,不僅培養出了良好的氣質,而且說話心態都非常好,做事待人都懂得禮貌,很讓人喜歡。大人愛讀古詩,學會的是心態,古人的詩就是一個故事,怎麼堅持怎麼寬容他人,學習到的是智慧,到了現在也不過時。
讀古詩詞是件很幸運的事,在感受韻律之美時,還可以了解詩詞作者背後曲折婉轉的故事,如果進一步挖掘歷史,又會在故事背後挖掘出更深一層的哲思道理。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88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並且可以與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薰陶!做到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