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1037年出生於四川眉山,他天資聰慧,聰明好學,蘇軾名字中的「軾」意思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少的意思。
蘇軾生性豁達開朗,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詩、詞、畫、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為人真誠,喜好交朋友、好美食,創造了許多美食品種,好品茶,好遊玩山林名勝,堪稱全才。
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被派往杭州做知州,當時杭州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嚴重,湖水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失去了蓄水灌溉農田的作用,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當時缺錢少人的情況下,蘇軾開動腦筋、機動靈活,另求出路,採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募召集民工,花了20多萬人力,把西湖疏浚乾淨,恢復了其灌溉功能。
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個塔,即今天的三潭映月。西湖挖出的淤泥集中堆放,形成一條橫貫湖面的長堤,堤有六個橋相連,以便人行走,後人曰「蘇堤」,也有了現在的西湖十景之首蘇堤春曉,這件事可見蘇軾是個能吏。
蘇軾本人還是個美食家,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疏浚西湖後,百姓們把豬啊、羊啊送過來,表示感謝,蘇軾指揮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加料紅燒,加工好了後,再分給大家吃,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堪稱美味,這就是流傳至今有名的東坡肉。
蘇軾不但是能吏、美食家、畫家等等,更有名的是他的詩詞,他的詩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以前詞的婉約,讀起來讓人痛快淋漓,言簡意賅,朗朗上口。比如有名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當今已改為歌曲,廣為傳唱。
蘇軾與弟弟蘇轍各居一方,多年沒有見面,中秋,明月當頭,情同手足的弟弟讓他格外思念 ,於是蘇軾寫下了這首詩。悲歡離合,是難以保全的事情,希望大家好好地面對生活,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共享當下的生活。
有名的詩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的代表作。歷史長河滾滾向前,無論風流人物還是普通百姓,都是滄海一粟。此詞曲折表達了自己一腔熱血,無處報國的悲憤感情,也透露出對人生的篤定豁達。全篇詩詞借古喻今,渾厚有力,氣勢磅礴,給人以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
大家有所不知,蘇軾用詩詞拍扁起人來也是高水平,信口捻來即入木三分,他有一個好朋友叫張先,也很有文採。張先八十歲了,納了一個18歲的小妾,家裡有了喜事,官宦人家,要面子,於是張先就把蘇東坡等朋友請到家裡,辦個家宴,好酒好菜招待,搞個儀式,好好慶賀一下。
蘇軾到場後,八十歲的老頭和十八歲的小姑娘,兩者形成的鮮明對比,在年齡和容貌上很不般配,大文豪就是水平高,他即興寫了一首詩調侃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藉此諷刺白髮配紅顏,老牛吃嫩草。
這首詩真是寫出了水平,特別是「一樹梨花壓海棠」實在是太有畫面感,可以說很汙,讀者看了臉紅。所以說大文豪就是水平高,損起人來切中要害,言簡意賅,表面含蓄但入木三分,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