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3萬送孩子去培訓班,希望孩子能在中考的時候有個好成績,結果孩子只考了220分,更離譜的是物理只考了2分!
這事就真實地發生在周女士身上,周女士將孩子送到鶴壁淇濱區遠大教育培訓學校,希望能提升孩子成績,考上高中。結果孩子中考只考了220分,物理才考了2分,周女士一怒之下找到培訓學校。
孩子的班主任說他只見過一次孩子,言外之意孩子沒怎麼來培訓學校上課,他認為周女士應該反思一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接受教育,而不應該指責學校。周女士則認為孩子不學習,不是讀書的料,學校為何不和她溝通,只知道一味地收錢。
培訓機構和家長互懟,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現在當地教育局已經介入,正在調查此事,協商退款事宜(以上新聞來自河南民生頻道)。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家長們不要一味地迷信補課就能提高學習成績,也不要認為把孩子交給培訓機構,家長就可以放心,可以對孩子不管不顧了。我家孩子讀小學四年級,目前除了興趣班之外,沒有上過文化課的補習班,而他的很多同學都上課外輔導班,且花費不菲,有的孩子一個月僅上課外輔導班的花費都要在五六千元,如果是初中生、高中生,補課費用更高。
我家緊鄰一所小學和幼兒園,輔導機構特別多,樓下的商鋪百分之八十都是各種培訓班,上培訓班的孩子有的才讀幼兒園中班,就送去培訓機構學拼音,為上小學做準備。我認為不是把孩子送去輔導班,就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輔導班的教學水平暫且不說,咱就說說家長的心態,如果家長有以下三種心理,建議不要貿然將孩子送去輔導班,要三思而後行。
01圖省心的心理
小學下午四點多鐘就放學了,有些孩子被家長送到輔導班,讓輔導班老師來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等到作業寫完後,家長才把孩子接回家。有些家長是因工作原因,不得不把孩子放在輔導班,有的家長則是為了圖省心。
我認識一位家長,他說看到兒子就心煩,輔導他功課,他不認真,寫作業磨磨蹭蹭,每次寫完作業都錯很多,還要一個個地給他糾正,每天晚上輔導孩子功課都要大呼小叫,他和媳婦每天輪流上陣,太鬧心了,乾脆送到輔導機構,由輔導機構的老師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給孩子改錯,等孩子寫完作業,再把孩子接回來,這樣一家人就可以其樂融融了。
試想一下,咱的孩子,自己不上心,指望別人上心,就能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可能嗎?不要高估了輔導機構的老師,這些老師都不是正規的老師,一般學校裡的在職教師都不能去輔導機構做兼職的,而且有的老師不負責,不會像父母那樣,認真教孩子,有的老師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讓孩子照抄了事。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女兒讀二年級,她曾經孩子送到輔導班一個月,後來果斷放棄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檢查孩子作業後,她才發現很多題目都是錯的,輔導老師根本就沒有仔細看。
還有的家長更大條,學校裡有什麼事情,都讓輔導班的老師去代辦,比如孩子在學校犯了錯,家長不願意去,或者沒時間去,就讓輔導班老師與孩子的班主任溝通。我們要堅信一點,父母才是對孩子最上心的人,如果父母都不上心,我們能指望別人代管孩子嗎?把孩子送去輔導班,看似省心,實際上有可能更操心。
02安慰的心理
孩子學習不好,家長肯定著急,可自己又沒有辦法幫助孩子,或者不願意花心思、花時間幫助孩子,就用花錢給孩子報輔導班的方式來買一個心理安慰。
小北讀四年級,他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上個學期,因為疫情,學校一個學期都沒有開學,他的媽媽就託人偷偷地把他送到一個一對三的輔導機構,據說輔導孩子的是一個在職老師,期末考試的時候,小北考了62分。
小北的媽媽苦笑著說,兒子的成績很穩定,上不上輔導班都考60分左右,我問她那為什麼還把孩子送去輔導班呢?小北的媽媽說,不讓兒子上輔導班,她睡不著覺,總覺得孩子學習這麼差勁,不送去輔導機構,對不起他,把錢花了,他學不會,就是他的事情了,反正她自己盡到了做父母的義務。
這就是典型的花錢買安慰,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是送去輔導機構就能提高成績,幫助孩子找到學不好的原因,調動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才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根本舉措。
03僥倖心理
小冉與我兒子是同班同學,她每天都要上課,節假日更忙,課程多得連吃飯的時間都快沒有了,就拿這個暑假來說吧,據我所知,小冉報了籃球班、英語班、舞蹈班、奧數班、國學班等,儘管如此,她的學習成績還是一般,與她的付出和父母付出的金錢不成比例。
小冉經常說她很累,不想去上課,她媽媽卻總說:「去上課了,多少能學點。」我認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孩子去上課不等於學進去,還有可能越學越糟糕,因為課業負擔太重,讓孩子沒有喘息時間,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越來越厭學,厭學比不愛學糟糕上百倍,要糾正孩子厭學的毛病真的很難。
如果有以上心理,建議家長不要著急送孩子去輔導班,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家長的陪伴和幫助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這比任何輔導班都有用,可不少家長卻忽略了這一點,將孩子推給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