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家庭來說,高考無疑是一件特別重要的大事。
劍客老師曾經總結過一句話:一次高考,三次考核,考孩子,考老子(父母),考票子(經濟實力),不少家長深有體會。
先說考孩子。
這可不單是指高考這幾天,而是指孩子從小上學以來,直到走出高考的考場,十多年寒窗苦讀,孩子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考試、考核和考驗,可謂數不勝數。
這其中,有些孩子窺到了學習的門徑,雖然也辛苦,但能取得較好成績,苦中有樂,甜多於苦。
而有的孩子始終在門外而不得入,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就是得不到與付出相應的回報,真是心裡只知道苦,卻不知道為什麼。
還有些孩子主動放棄了。這當中,有的是因為能力不夠,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有的則是有能力卻無毅力,貪玩而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從小到大,一路上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能經受各種風險和考驗,最終順利完成高考的孩子,不管最終成績如何,只要盡了力,都是好樣的!
不讀書,不知讀書苦。讀不進去,哪知讀書樂!
再說考老子。
我們都知道,在教育當中,父母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每一個優秀的孩子,不管是品行純良的還是成績突出的,他們的背後一定有優秀父母的身影,絕無例外。
倒並不是說,父母手把手地教孩子什麼,而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潛移默化實在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功效。身教勝於言傳,在父母身上比老師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一個孩子,如果父母邋裡邋遢,幹事沒章法,家裡拾掇得不整潔有序,那麼,這個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也不會衣著乾淨整潔、行事有條不紊。除非,離開父母身邊,受到其他人的深切影響。
這也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麼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相伴最長久的老師。有人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這話固然有刻舟求劍之嫌,但也不能說毫無道理。
除了陪伴、薰陶、滲透,父母的作用還有引導和規劃。
如果說前面這三點是無意的或者是下意識的,一般的父母都是生而知之的,後面這兩點就是刻意的、有意識的。而優秀父母與普通父母的區別,往往就出現在這後面的兩點上。
家長教育孩子,不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給孩子打樣,還要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孩子,把孩子送到最適合的道路上去。
什麼才是孩子最適合的道路?這就要考量家長的出發點了。是以自己為中心,讓孩子幫自己完成未盡的願望呢,還是以孩子為中心,竭盡所能幫助孩子走該走的能走好的路,需要家長做出抉擇。
在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前提下,為孩子做出人生規劃,非常重要。這種規劃不是一以貫之的,還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進行調整。所以說,考老子(父母)就是這個意思。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家長要有智力、耐力和毅力,才能完成引導的重任。
最後說一說考票子。
毋庸諱言,教育孩子是需要家庭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特別是現在,仍然以高考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無論是高考前的培養,還是高考後的讀書花費,算起來,都是家庭的主要支出部分。
劍客老師看到一條新聞,感觸頗深。一位家長花了20萬送孩子去輔導機構補課,結果物理測試只有2分!能出這麼多輔導費,這位家長是捨得的,也是有實力的。但孩子最後只考了2分,她一怒之下把輔導機構告到了教育局,其實,孩子在輔導機構裡學得這麼差,難道她事先一點也不知情麼?
最近研究了一些省份的高考志願,發現不少高校推出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那動輒七八萬頭十萬的學費,讓劍客老師咋舌不已。而有的2+2模式,出國2年的學雜費就要高達50萬以上,還不算生活費。這哪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啊!
當然,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家長都覺得理所應當並且竭盡所能。只不過,腰包不厚,票子不多,在當下,確實成了對孩子發展的一種掣肘了。
總之,養孩子殊為不易,且養且珍惜。這當中,父母的責任重大,不可輕忽,不能簡單地將重視程度與花錢多少對等起來。
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