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萬補課,孩子只考2分!家長把輔導機構告到教育局,誰之過?

2020-12-22 劍客談教育

對於中國家庭來說,高考無疑是一件特別重要的大事。

劍客老師曾經總結過一句話:一次高考,三次考核,考孩子,考老子(父母),考票子(經濟實力),不少家長深有體會。

先說考孩子。

這可不單是指高考這幾天,而是指孩子從小上學以來,直到走出高考的考場,十多年寒窗苦讀,孩子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考試、考核和考驗,可謂數不勝數。

這其中,有些孩子窺到了學習的門徑,雖然也辛苦,但能取得較好成績,苦中有樂,甜多於苦。

而有的孩子始終在門外而不得入,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就是得不到與付出相應的回報,真是心裡只知道苦,卻不知道為什麼。

還有些孩子主動放棄了。這當中,有的是因為能力不夠,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有的則是有能力卻無毅力,貪玩而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從小到大,一路上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能經受各種風險和考驗,最終順利完成高考的孩子,不管最終成績如何,只要盡了力,都是好樣的!

不讀書,不知讀書苦。讀不進去,哪知讀書樂!

再說考老子。

我們都知道,在教育當中,父母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每一個優秀的孩子,不管是品行純良的還是成績突出的,他們的背後一定有優秀父母的身影,絕無例外。

倒並不是說,父母手把手地教孩子什麼,而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潛移默化實在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功效。身教勝於言傳,在父母身上比老師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一個孩子,如果父母邋裡邋遢,幹事沒章法,家裡拾掇得不整潔有序,那麼,這個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也不會衣著乾淨整潔、行事有條不紊。除非,離開父母身邊,受到其他人的深切影響。

這也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但不管怎麼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相伴最長久的老師。有人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這話固然有刻舟求劍之嫌,但也不能說毫無道理。

除了陪伴、薰陶、滲透,父母的作用還有引導和規劃。

如果說前面這三點是無意的或者是下意識的,一般的父母都是生而知之的,後面這兩點就是刻意的、有意識的。而優秀父母與普通父母的區別,往往就出現在這後面的兩點上。

家長教育孩子,不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給孩子打樣,還要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孩子,把孩子送到最適合的道路上去。

什麼才是孩子最適合的道路?這就要考量家長的出發點了。是以自己為中心,讓孩子幫自己完成未盡的願望呢,還是以孩子為中心,竭盡所能幫助孩子走該走的能走好的路,需要家長做出抉擇。

在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前提下,為孩子做出人生規劃,非常重要。這種規劃不是一以貫之的,還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進行調整。所以說,考老子(父母)就是這個意思。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家長要有智力、耐力和毅力,才能完成引導的重任。

最後說一說考票子。

毋庸諱言,教育孩子是需要家庭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特別是現在,仍然以高考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無論是高考前的培養,還是高考後的讀書花費,算起來,都是家庭的主要支出部分。

劍客老師看到一條新聞,感觸頗深。一位家長花了20萬送孩子去輔導機構補課,結果物理測試只有2分!能出這麼多輔導費,這位家長是捨得的,也是有實力的。但孩子最後只考了2分,她一怒之下把輔導機構告到了教育局,其實,孩子在輔導機構裡學得這麼差,難道她事先一點也不知情麼?

最近研究了一些省份的高考志願,發現不少高校推出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那動輒七八萬頭十萬的學費,讓劍客老師咋舌不已。而有的2+2模式,出國2年的學雜費就要高達50萬以上,還不算生活費。這哪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啊!

當然,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家長都覺得理所應當並且竭盡所能。只不過,腰包不厚,票子不多,在當下,確實成了對孩子發展的一種掣肘了。

總之,養孩子殊為不易,且養且珍惜。這當中,父母的責任重大,不可輕忽,不能簡單地將重視程度與花錢多少對等起來。

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花23萬報名培訓班,物理只考2分,培訓機構和家長互懟,誰之過
    花23萬送孩子去培訓班,希望孩子能在中考的時候有個好成績,結果孩子只考了220分,更離譜的是物理只考了2分!這事就真實地發生在周女士身上,周女士將孩子送到鶴壁淇濱區遠大教育培訓學校,希望能提升孩子成績,考上高中。結果孩子中考只考了220分,物理才考了2分,周女士一怒之下找到培訓學校。
  • 小學生補課花錢,大學生補課賺錢,家長的錢都到了大學生兜裡
    小學生的家長忙著給孩子找補課班,大學生也忙著找兼職賺錢。於是,小學生的家教就變成了大學生,家長的錢都到了大學生的兜裡。為什麼家長願意找大學生補課呢?這是因為同樣都是家教,一對一,大學生需要的工資更少。而大學生本來就是兼職,對工資也沒有很大的要求,所以家長更喜歡讓大學生給自己家孩子補課。大學生當家教有什麼好處呢?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 補課老師年入百萬,家長賣房交補課費,你家娃報班花了多少?
    在如此浮躁的環境下,這也導致學生越來越依賴補課,導致在課堂上的學習越來越吃力。家長的錢包也越來越空了,而補課機構的老師卻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你家娃補課花了多少錢?之前有一項數據調查,在一線城市,大概有90%的家長給孩子報過補習班,其中有50%的家庭在孩子補習上花的錢超過家庭總收入的50%。前段時間網上曾爆出這樣一件補習機構事件,家長花23萬給孩子報補習班,結果孩子的物理只考了2分,對於這樣的結果,難以讓人接受。
  • 小學和初中將老師告到教育局的很多,為什麼到高中就少了?
    平時,經常能看到老師批評了學生,學生回家添油加醋一說,家長就把老師告到教育局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一般在中小學生家長身上尤見得多,高中家長見得少。那麼,為什麼小學和初中將老師告到教育局的很多,到了高中就少了呢?原因大概有這幾點:1.中小學知識太簡單,高中的很深奧。
  • 考100分,考90幾分,幾分之差家長擔心什麼?
    我的一個朋友,孩子上小學四年級,每次考試之後,他都捶手頓足、憂心如焚。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有考滿分的,而他的孩子卻考了九十幾分。絕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乎這位朋友就繼續加大對孩子的功課輔導和強化補課。
  • 長沙繼續嚴查違規補課情況 又一批教師違規補課被記過或辭退
    三湘都市報記者今日從長沙市教育局獲悉,截至2020年12月1日,年內全市已經處理、處分違規補課的在職中小學教師37人,其中公辦教師被記過處分17人、黨內嚴重警告並記過處分1人,臨聘教師被辭退處理19人,還有7名本市違規補課的教師正在調查處理中,4名外地違規補課教師已上報省教育廳處理。
  • 大學生給高中生補課沒有效果?機構與家教爭相討論!
    首先,說大學生知識儲備不夠的問題,其實初高中的知識點基本是固定的,俗話說當局者迷,自己在初高中生的時候,你可能只看到學到書本的知識,而當你步入大學,面對更多更雜知識結構後,你會發現初高中的知識其實就那麼一撮,過來人一琢磨,加上本身經歷過高考,學過這些知識,完全能夠透徹研究初高中知識的內容以及要點。
  • 說白了,就是家長花自己的錢,買自己的時間
    有一次,有位家長在評論中抱怨,說自己每天花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間差不多都要一個小時,被其他家長回懟了。「一個小時算多嗎?」「有什麼資格抱怨?」「我們每天至少2小時好不好。」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情況,每個學生也有不同的資質,那麼,每天花多長時間才算是正常的呢?
  • 高考完家長舉報班主任補課後,家長為何感嘆找個好老師補課好難?
    根據舉報內容,班主任並沒有給全班同學統一補課,而是在暑假給9位同學補課,至少可以說不算是強制學生補課的。至於說補課的費用高達二、三萬元,而家長願意出,也沒提出異議,只能說有可能老師的水平較高,與外面培訓機構的高水平老師的收費基本相符。如果這不是事實的話,那麼家長就有想給班主任利益輸送,巴結班主任,以期班主任對自己孩子多加關照。
  • 中小學生補課之風盛行,面對的壓力與高中生無異,這是為何?
    父母們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即使學區房再貴,也會不惜一切代價購買。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名十全十美的優秀學生。經常在教育培訓班外看到聚集的學生,現在中小學生補課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因為現在的經濟條件好了,父母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只要是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花再多的錢也願意。
  • 在線輔導機構年薪35萬招不到人,家長如何選擇線上輔導機構?
    其實現在現場輔導機構已經成為了就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包括一些在職教師也不斷地投身到現場輔導機構的懷抱,來獲取更多的利益,最知名的就是深圳名師熊芳芳,生命語文引領者,在今年的上半年選擇了辭職,經過半年的努力,半年的銷售額高達900萬。
  • 一名有情有義的教師,給真親戚孩子「補課」不怕舉報
    教師也是人,是人都會有親戚,親戚都會有孩子,孩子都會去上學,幫親戚孩子補補課實為人之常情。但是,總有一部分自詡聰明者,假借給親戚孩子補課之名,行辦補習班之實,打「補課禁令」的擦邊球。實事求是地講,我也給親戚的孩子做過輔導、補過課,不僅輔導、補課,學生上學還管吃住和接送,愛人的親侄麼,責無旁貸。當然,也零星地給其他親戚孩子補過課,但其一,都是「一對一」,其二時間都不固定,其三,從沒有「講過課」。輔導就是輔導,補課就補課。孩子在課常上都學過,如果在課堂上沒學會,你再給他重講一遍又有什麼用呢?
  • 學生補課只剩1.5條路了
    以下行為均認定或視同為有償家教行為: 1.參與校外培訓機構經營,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任教並收取費用或獲取利益的。有以上情形,但未收取費用或相關利益的,也視同有償家教行為處置。 2.利用職務之便,採取強制、誘導、要挾或暗示等手段,為他人或各種培訓機構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的。
  • 輔導機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疫情過後,輔導機構該何去何從?
    01生源的大量流失很多輔導機構從今年2月份開始就停止了營業,校外輔導機構的實質實際上就是一個服務行業,以往的寒假輔導和新學期的周末輔導都是校外輔導機構盈利的重點,而現在三四個月幾乎是零收入,雖然有很多校外輔導機構都紛紛轉到線上
  • 老師給學生補課,家長被家屬毆打,處理通報中涉及兩類人
    下面就說一下這位女老師因為有償補課,被家長舉報,一句話叫來了自己的丈夫,把孩子家長暴揍一頓,被打家長的親戚說,孩子還在這所學校讀初中,老師是班主任,由於其兒子說班裡要補課,每周六下午有三節課,周日一節課。每節課要交70塊錢。
  • 假如全面禁止補課,連輔導班,培訓機構一併關閉,到底誰最吃虧
    如果國家來過一刀切,任何形式的補課、輔導一併關閉。教育就能公平競爭了嗎?學生只在學校上課,都不參加補課,一切都太平了嗎?沒有補課、輔導。家庭就要分類了。有文化的家庭和文化水平低的家庭。有文化的家庭,大學以上學歷的家庭 ,就難不到了, 把小學、初中知識看一遍,給孩子補課、輔導沒有問題,只是夫婦倆自己辛苦一點,自己抽時間給孩子補課、輔導。(補課、輔導的學生集中在小學、初中。很多高中學校時間抓得緊,基本一個月放一次假,根本沒有時間補課。)對他們的孩子沒有影響。只是辛苦自己一點而已。文化水平低的家庭呢?很多父母連小學都輔導不了,不要說初中了。
  • 說教師上課不講重點補課講的人,出來走兩步,你說這話依據在哪裡
    家長憑什麼這樣說?家長走進課堂聽課了嗎?家長知道中小學課程的重難點嗎? 鄰居家孩子上的是市師範附小,那是我們市裡數一數二的學校。老師們認真負責,每一屆學生成績都是全市學生中的佼佼者。我家大寶和侄子也在師範附小上學,拼音這一塊教學時間確實不長,但他們學得非常紮實。 老師上課不講重點補課講這種話到底是誰說得?
  • 女子花7萬多給孩子買補習課,半年時間下來,孩子成績還在原地
    一女子花了7萬多元給孩子買了補習課,是1對1的教學,可是孩子的成績絲毫沒有提升,女子現在提出了退費的要求,那麼補習班的負責人又是怎麼回應這件事的呢?7萬多元的補習費,孩子的成績一點都沒提葛女士的女兒現在上初三,初二的時候,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好,葛女士給孩子在一家名叫精銳教育的輔導機構買了一些課程。買課的時候,這個輔導機構說,可以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對於提升成績是非常有效的。
  • 疑似舉報老師補課家長被揍,教師停職打人者刑拘,倒黴的只有孩子
    這其中就牽扯到很多東西,比如給娃補課。關於孩子減負和補課的問題,教育部這些年想了不少辦法,但讓人無奈的是,因為種種原因,教師私下補課這種事一直屢禁不止。最近我們瀋陽就因為給孩子補課的事又發生了一起鬧劇,著實值得我們反思。
  • 周一到周五上班,周六周日陪孩子補課,現在的家長為什麼這麼累?
    為了孩子,很多家長起早貪黑地幹,很累很辛苦,但依舊拖著疲憊的身軀努力幹著。有時我會想:中國的家長真偉大,為了孩子不怕辛苦、不怕累。即使幹不動了,也要咬牙挺著繼續幹!三、為了孩子的將來,很多家長除了工作就是陪孩子補課,沒有自己的空間。